新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4.1人类家园中的水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4.1人类家园中的水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人类家园中的水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钱塘江是浙江省的最大河流,也是吴越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在如图所示的水循环中,钱塘江水流入东海属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2.2024年8月5日,中柬合建的柬埔寨运河项目正式开工。运河建成后,将打通湄公河系统与泰国湾的柬埔寨海岸线。修建运河主要直接干预的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  )
A.降水 B.地表径流 C.水汽输送 D.蒸发
3.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  )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水循环
C.陆上内循环 D.大洋循环
4.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最主要表现在(  )
A.人工降雨,促进大气中的水汽输送
B.植树种草,增加空气中的水汽含量
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表径流
D.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径流的循环
5.大河断流指某河段在某时间内水源枯竭、河床干涸的现象。水循环中与出现这种现象相关的环节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6.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海一年,超6万吨核污染水已流入太平洋。污染物不仅会污染海洋,还可能通过水循环进入大气,造成大气污染。下列水循环环节中,与污染物进入大气直接相关的是(  )
A.降水 B.下渗 C.蒸发 D.径流
7.读“水循环示意图”,关于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对⑥的影响
B.沿海地区的台风主要改变了③
C.人工增雨会改变④的时空分布
D.水分子在环节②中体积变小
8.2025年7月27日,受超强台风“竹节草”影响,我省温州、台州、宁波等地普降大暴雨。如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台风登陆路径属于图中水循环环节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9.在2025年夏季,丹娜丝、韦帕、竹节草等台风多次登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造成部分地区持续强降水等极端天气,甚至引发洪水。台风过境以及洪水分别对应水循环中的环节正确的是(  )
A.②蒸发;③水汽输送 B.③水汽输送;④植物蒸腾
C.③水汽输送;⑤地表径流 D.①降水;⑥地下径流
10.“胜哥”参观了亚运水上运动场馆的雨水循环系统——地下“毛细血管”。雨水依次通过鹅卵石和土工布最后汇聚到回收系统,回收后可用作场馆用水。这种设计对水循环干预的主要环节是(  )
①增加地面下渗 ②改变水汽输送 ③增加降水 ④减少地表径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台风多发生于夏季,属于水循环的组成部分。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台风发生时,过程⑦也在进行
B.台风中携带的水汽主要来自过程③
C.台风带来的降水有利于缓解夏季旱情
D.台风带来的降水会使过程⑤中的流量增加
12.水是生命之源,与生物生存、工农业生产等息息相关,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成年人每天摄入水约2.5毫升
B.水循环的外因是水的三态变化
C.地球上可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较浅的地下淡水
D.汽水倒入杯中会有大量气泡溢出,说明气体不能溶于水
二、填空题
13.读“水的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各字母代表水循环的环节,其中C 表示的环节是   。
(2)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的保护刻不容缓。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
A.使用节水型马桶 B.建立水资源保护区
C.工业废水引入地下 D.生活污水净化后排放
14.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地球上的水存在于地球各处,如河流水、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大气水等,其中最庞大的水体是   。
(2)下列做法中,有利于防止水资源污染的是   。(填序号)
①农业生产中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②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③禁止在所有的水域内进行水产养殖。
(3)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为了适应缺水干旱的环境,具有怎样的特殊结构,来保持体内的水分?   (答出一点即可)。
(4)将下列与水有关的混合物进行归类:①食盐水 ②泥水 ③牛奶 ④血液 ⑤肥皂水,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选填序号)。
15.第11号台风“摩羯”给浙江省沿海地区带来持续性大暴雨。
(1)台风将海洋中的水带到陆地,在水循环中属于   环节。
(2)金华经常受到台风的影响,预防台风是我们必须掌握的技能。当台风来临时,以下做法合理的是   (选填序号)。
①待在大树下;②躲在电线杆旁;③船舶要进港避风;④躲进安全的房屋内
16. 读地球上的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 图中数字④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是   。
(2) 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除了地球的引力外,还来自   。
(3)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改变了水循环的    填名称) 环节。
17.“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能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1)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蓄水”后,可通过跨流域调水缓解贫水区用水困难,此工程相当于图中的   (填序号)环节。
(2)浙江省是饮用水较为缺乏的地区之一,我们要珍惜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B.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C.随手关闭水龙头 D.用洗漱过的水冲马桶
三、实验与探究题
18.读“水循环”示意图和电解水实验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 C 环节给浙江等东部地区带来的影响有   。
①带来水汽 ②调节气候 ③增加光照 ④输送热量
(2)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观看了《水的电解》科学视频,对相关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下列有关图乙水电解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验中A 试管内产生的是氧气,B 试管内产生的是氢气;
②A、B 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 2∶1;
③做该实验时,往往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者氢氧化钠溶液,其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④该装置中通的是直流电。
(3)在甲乙两种现象中,水都发生了变化。在甲中水的变化属于   (填“物理” 或“化学”,下同)变化,在乙中水的变化属于   变化。
四、综合题
19.分析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运动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C   。
(2)为了使亚运会开幕式期间天气晴好,人们能干预的环节是   (填序号)。
(3)从水循环的角度理解,“百川东到海”体现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
A.陆上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20.2023年5月9日,杭州亚运会的吉祥物“琮琮”“莲莲”“宸宸”首次公开亮相。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琮琮”的名字源于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玉琮。良渚古城遗址外围有世界上最早的水坝,建设水坝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填序号)。图中能体现海陆间水循环的四个环节是   。
(2)“莲莲”以机器人的造型代表浙江省的世界遗产之一——西湖,西湖优美的自然环境与该地活跃的水循环和丰富的水资源有关。下列关于水资源和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多选)。
A.依据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可判断杭州水资源比新疆丰富
B.从地球水体分类和比例来看,陆地水资源中比例最大的是河流水
C.西湖周边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了该地的水循环
D.杭州水资源丰富,不用考虑缺水问题,只需在缺水城市注意节约用水即可
21.水是生命之源,观察下列与水有关的图,回答问题:
(1)C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是    。
(2)下列有关图乙水电解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验中A试管内产生的是氧气,B试管内产生的是氢气 ②A、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2∶1
③做该实验时,往往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者氢氧化钠溶液,其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④甲中水的变化为化学变化,乙中水的变化为物理变化 ⑤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3)写出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    。
22.请分析“水循环示意图”和表信息,回答问题。
紧缺程度 轻度缺水 中度缺水 重度缺水 极度缺水
人均(米3/年) 1700~3000 1000~1699 500~999 <500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长江水引至华北地区)主要是通过改变水循环中的环节   (填序号),来达成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2)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   和地心引力。
(3)前年湖州人均拥有水资源量1460.4m3·年-1,据上表资料,湖州属于   缺水城市。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 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
【解答】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 钱塘江水流入东海 ,属于水循环环节中的③地表径流环节,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2.【答案】B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是多环节的自然过程,海陆间水循环主要包括海水蒸发、水分输送、大气降水、植物蒸腾、地表和地下径流等六个环节。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运河建成后,将打通湄公河系统与泰国湾的柬埔寨海岸线。修建运河主要直接干预的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地表径流,故B符合题意,而A、C、D错误。
故选B。
3.【答案】B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根据水循环的过程,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
故选B。
4.【答案】C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是多环节的自然过程,全球性的水循环涉及蒸发、大气水分输送、地表水和地下水循环以及多种形式的水量贮蓄降水、蒸发和径流是水循环过程的三个最主要环节,这三者构成的水循环途径决定着全球的水量平衡,也决定着一个地区的水资源总量。
【解答】A、人工降雨影响的是降水环节,与水汽输送无关;且水汽的输送人类无法干预而改变;故A错误;
B、植树种草增加蒸腾作用,但对于大气的水汽影响并不是很大;故B错误;
C、径流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而人类是能够改变的;故C正确;
D、抽取地下水主要是为了利用水资源,并不会对地下径流有太大影响;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5.【答案】B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汽输送能将让陆地水得出补充。【解答】根据图示可以看出,①代表的是降水,②代表的是蒸发,③代表的是水汽输送,④代表的是植物蒸腾;⑤代表的是地表径流,⑥代表的是地下径流。根据水循环和水平衡原理,如果该地区降水减少,造成大河断流,其原因是③水汽输送和①大气降水较少引起的,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6.【答案】C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 水循环的环节主要包括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
【解答】 海洋中的污染物只能通过蒸发进入大气,在太阳能的作用下,地球表面的水蒸发到大气中形成水汽,水汽随大气环流运动,一部分进入陆地上空,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雨雪等降水,大气降水到达地面后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另一部分通过下渗转化为地下水、土壤水,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最终又回到海洋,由此形成水的动态循环,故水循环环节中,与污染物进入大气密切相关的是蒸发,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7.【答案】C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主要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
【解答】读图可知,①为水汽输送,②④为降水,③为蒸发,⑤为地表径流,⑥为地下径流。南水北调工程A、主要是对⑤地表径流的影响,A错误;
B、沿海地区的台风主要改变了①水汽输送,B错误;
C、人工增雨会改变④降水的时空分布,C正确;
D、水分子在环节②降水中体积变大,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8.【答案】B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的环节主要包括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解答】 台风登陆路会带来大量的水汽,从而形成降水,因此属于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故B符合题意,而A、C、D错误。
故选B。
9.【答案】C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的基本环节包括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台风过境可以带来大量的水汽,属于水汽输送环节。而洪水在地表流动,相当于地表径流环节,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0.【答案】B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 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
【解答】 ①根据题干可知,雨水依次通过鹅卵石和土工布最后汇聚到回收系统,说明增加了地面下渗,故①正确;
②该系统没有改变水汽输送,故②错误;
③该系统和降水关系不大,故③错误;
④该系统增加了下渗,相对减少了地表径流,故④正确。
则正确的是①④。
故选B。
11.【答案】B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解答】A.在图中台风发生时,过程⑦是蒸发作用也在进行,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台风中携带的水汽主要来自过程①海水蒸发,故B错误,但符合题意;
C.台风带来的降水有利于缓解夏季旱情,故C正确 ,但不符合题意 ;
D.台风带来的降水会使过程⑤地表径流中的流量增加,故D正确 ,但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B。
12.【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是生命之源,是生命存在最基本的条件之一,分为淡水和咸水,目前人们主要利用的水资源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的地下淡水。
【解答】A.根据课本内容可知,每个成年人每天摄入水约2.5升,故A错误。
B.水循环的外因是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内因是水的三态变化,故B错误。
C.根据课本内容可知,地球上可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较浅的地下淡水,故C正确。
D.汽水倒入杯中会有大量气泡溢出,说明气体能溶于水,但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3.【答案】(1)水汽输送
(2)A;B;D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1)水循环的基本环节包括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2)根据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判断。
【解答】(1)图中各字母代表水循环的环节,其中C 表示的环节是水汽输送。
(2)A.使用节水型马桶,可以节约用水,故A符合题意;
B.建立水资源保护区,可以保护水资源,防止水体污染,故B符合题意;
C.工业废水引入地下,会污染地下水源,故C不合题意;
D.生活污水净化后排放,可以保证水体不被污染,故D符合题意。
故选ABD。
14.【答案】(1)海洋水
(2)①②
(3)叶片退化为针状小刺、肉质茎肥厚、根系发达等。(合理即可)
(4)①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地球上的水体;水资源的利用及保护;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1)地球上的水资源:地球上的水存在形式多样,海洋水占比最大,是最庞大的水体。了解水体分布,有助于认识水资源的总体状况及开发利用方向。
(2)水资源保护: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防止其随径流污染水体;工业废水达标排放能减少污染物进入水域;水产养殖需科学规划,合理养殖不会污染水资源,过度或不规范养殖才会造成污染。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仙人掌为适应沙漠缺水环境,进化出特殊结构。叶片退化为针状减少蒸腾失水;肉质茎可储水;发达根系利于汲取更多水分,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4)混合物的分类: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与之不同,悬浊液是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乳浊液是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它们都不均一、不稳定 。
【解答】(1)地球上的水以多种形式存在,海洋水覆盖了地球表面约 71% 的面积,其总量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96.53% ,是地球上最庞大的水体。河流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大气水等的水量相对海洋水来说要少得多。
(2)①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农药和化肥如果不合理使用,会随着雨水等流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以及有毒物质残留,污染水资源。合理使用能减少其对水体的污染。
②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工业废水中常含有重金属、酸碱物质、有机物等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严重污染河流、湖泊等水域,处理达标后排放可有效降低对水资源的污染。
③禁止在所有的水域内进行水产养殖:合理的水产养殖并不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相反,还能对水域生态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全面禁止过于绝对,不利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也并非防治水污染的必要措施。
故答案为:①②。
(3)叶片退化为针状小刺:减少了叶片的表面积,从而降低了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量。
肉质茎肥厚:可以储存大量的水分,在干旱时期为仙人掌提供水分支持。
根系发达:根系能够深入地下更深处,吸收更多的水分,并且根系在土壤中分布范围广,能更有效地收集水分。
(4)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①食盐水:是氯化钠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②泥水:泥颗粒在水中是悬浮状态,放置一段时间后会沉淀,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
③牛奶:是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在水中,不均一、不稳定。
④血液:含有血细胞等多种成分,放置后会分层,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
⑤肥皂水:属于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
故答案为:①。
15.【答案】(1)水汽输送
(2)③④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1)水汽输送属于海陆间循环。
(2)台风来临时,要尽量不外出。
【解答】(1)将海洋水带到陆地上,这个过程属于水汽输送环节,能让陆地上的水资源得到补充。
(2)台风来临时,风速较快,不能躲在大树或者电线杆旁边,因为台风可能会将树或电线杆吹倒,造成伤害,应躲进安全的房屋内,尽量不要外出,海上风浪较大,船舶应进港避风。
故答案为:③④。
16.【答案】(1)水汽输送
(2)太阳辐射
(3)地表径流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的基本环节包括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水循环分为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的海上内循环、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海陆间水循环、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的内陆循环等。
【解答】 (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图中数字④代表的环节是水汽输送。
(2)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外部动力是: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3)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将南方的水通过地面沟渠输送到北方,则主要改变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
17.【答案】(1)⑤
(2)B;C;D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 我国的水资源环境污染已经十分严重,根据我国环保局的有关报道:我国的主要河流有机污染严重,并呈不断扩大才趋势,水源污染日益突出。大型淡水湖泊中大多数湖泊处在富营养状态,水质较差.另外,全国大多数城市的地下水受到污染,局部地区的部分指标超标,污染问题每况愈下。由于一些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发地面的坍塌和沉陷,地裂缝和海水入侵等地质问题,并形成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海洋的污染情况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其中东海污染量最重,唯有南海的水质还较好,但还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
图中:①:水汽输送;②:降水;③:蒸发;④:降水;⑤:地表径流;⑥:地下径流;⑦:下渗;⑧:蒸腾。
【解答】 (1)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水存在于地球各处,如河流水、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等,其中占地球总水量最多的是海洋水.地球上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以及地表径流等环节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状况有所改善,南水北调属于⑤地表径流环节。
(2)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水污染,不符合题意;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保护水资源,符合题意;随手关闭水龙头,节约水资源,符合题意;用洗漱过的水冲马桶,符合题意。故选BCD
18.【答案】(1)①②④
(2)③④
(3)物理;化学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水循环;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1)C为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它可以为别的地方带来水汽,输送热量,形成降雨后还能调节气候;
(2)在水电解的实验中,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产生氧气,与负极相连的试管产生氢气;两个试管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该装置使用直流电,且可以加入酸或碱,增强水的导电性。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解答】(1)图甲中 C 环节给浙江等东部地区带来的影响有:带来水汽、调节气候和输送热量,故选①②④;
(2)①实验中A试管与负极相连,产生的应该是氢气,B试管产生的是氧气,故①错误;
②A、B两个试管中的的气体的体积比是2:1,而不是质量比,故②错误;
③做该实验时,往往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者氢氧化钠溶液,其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故③正确;
④该装置中通的是直流电,故④正确。
故选③④;
(3)在甲中,水的变化属于物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应该是物理变化;在乙图中,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9.【答案】(1)水汽输送
(2)A
(3)C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 (1)海陆间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
(2)人类活动影响水循环的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
(3)水循环分为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的海上内循环、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海陆间水循环、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的内陆循环等。
【解答】 (1)C由海洋上空指向陆地上空,是水汽输送;
(2)根据题干可知,为了亚运会开幕式期间天气晴好,科学分析水汽分布与输送格局,采取人工干预,实现不同地域间大气水资源再分配,该计划是将输送到杭州市的水汽改到其他地区,是对水循环的降水A环节进行干预。
(3)“百川东到海”的河流最终流入到海洋,连接海洋和陆地,是海陆间水循环,故C正确,AB错误。
故选C。
20.【答案】(1)⑤;④⑤③①
(2)A;C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 (1)①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回避的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流方向等;影响局地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②根据水循环的环节的知识解答。
(2)冰川是地球淡水的主体,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高山地区,水量占全球淡水储量的2/3以上,目前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水循环主要包括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环节。
【解答】(1) ①良渚古城遗址外围有世界上最早的水坝,建设水坝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故选⑤;
②海陆间水循环包括降水、地表径流、蒸腾作用和水汽输送,即④⑤③① 。
(2) 依据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东南多西北少,可判断出杭州(东南沿海)水资源比新疆(西北内陆)丰富,故A正确;
从地球水体分类和比例来看,陆地水资源中比例最大的是冰川水,故B错误;
西湖周边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了该地水循环,故C正确;
即使杭州水资源丰富,也用考虑缺少问题,同时也需要注意节约用水,故D错误。
故选AC。
21.【答案】(1)水汽输送
(2)③⑤
(3)水 氢气+氧气
【知识点】水循环;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 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以向水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硫酸钠溶液等物质。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氢气燃烧生成水,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是8:1。
【解答】 (1)图中C为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环节;
(2)①由电解水实验图可知,实验中A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电源的负极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B试管内产生气体是电源的正极产生的气体较少是氧气,故说法错误;
②A、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分别是氢气和氧气,体积比是2:1,质量比是1:8,故说法错误;
③纯水几乎不导电,做该实验时,往往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者氢氧化钠溶液,其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故说法正确;
④在甲中水的变化主要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在乙中水的变化生成了新物质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故说法错误;
⑤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故说法正确;
(3)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 氢气+氧气。
22.【答案】(1)⑤
(2)太阳辐射
(3)中度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 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主要有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城市缺水类型根据表格数值分析解答。
【解答】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蒸发、降水、植物蒸腾作用、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常常通过对地表的改造,影响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
(1)由图和所学知识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通过管道、水渠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输送到北方地区,改变水循环的地表径流⑤环节。
(2)由所学知识可知,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3)前年湖州人均拥有水资源量1460.4m3·年-1,由表可知,用水紧缺程度属于中度缺水(1000~1699)。
(1)由图和所学知识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通过管道、水渠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输送到北方地区,改变水循环的地表径流⑤环节。
(2)由所学知识可知,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3)前年湖州人均拥有水资源量1460.4m3·年-1,由表可知,用水紧缺程度属于中度缺水(1000~1699)。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