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阳泉市部分学校2026届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PDF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阳泉市部分学校2026届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PDF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卷)
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80分(考生注意: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降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纷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
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远项涂黑。)
1.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的是()
A.生物体内水的比例高,有助于调节自身的温度
B.汽车的发动机用水降温
C.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
D.夏天,在地上酒水会感到凉快
2.下列有关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1kg酒精比1g酒精的热值大
B,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中吸收了热量
C·质量为1kg的汽油,用去一半后,剩下的汽油密度、比热容、热值都不变
D,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小
3,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和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增加了,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B,物体的内能越多,说明物体具有的热量也越多
C.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和体积都有关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4.如图所示为物质在三种不同状态下的分子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物质具有流动性,但较难被压缩
B.图乙中分子相距最近,分子间的作用力最小
C.图乙中分子静止,甲、丙两图中分子在做热运动
D,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固体、液体、气体分子的排列情况
5.下列常见的生活事例中,由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引起的是()
A·初春时节,柳絮飞扬B,夏日炎炎,槐花飘香C,秋风萧瑟,落叶飘零D.寒风凛冽,雪花飘飘
6.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单缸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该内燃机工作时飞轮的转速为
2400 r/min。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内燃机四个冲程正确的顺序是丙、甲、丁、乙
B,丁冲程发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窗窗窗奢
C.该内燃机每秒完成20次做功冲程
D.甲、乙、丁三个冲程是靠飞轮的惯性完成的
7,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如果丙带正
电荷,则甲(
N4 I
A.一定带正电荷B.可能带负电荷C.一定带负电荷D可能带正电荷
8.如图所示,小乐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就可以让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
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使两气球带了电
B,摩擦的方法使气球分子发生转移而带电
C,两气球因带了异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D.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9.如图所示,有居民把电线插座从窗口悬挂到室外给电动车充电,这种飞线充电方式存在安全隐患。以下
说法正确的是()
A,给电动车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B.夜晚气温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插座内部,含有杂
质的液态水会导致电路短路
C,给电动车充电时,其内部的锂电池相当于电源
D,含有杂质的液态水为绝缘体
10.如图所示电路,开关8闭合后,两灯的发光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L1、L2都发光
B,L1、L2都不发光
C.L1发光,L2不发光
D.L2发光,L1不发光
二、实验探究题(本题共5个小题。11题6分、12题8分、13题4分、14题3分、15题4分,共25分)
11.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加热时间/min
0
2
3
甲的温度/℃
30
34
38
42
46
乙的温度/℃
10
18
26
34
42
(1)实验中,应量取
(选填“质量”或“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
杯中,使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通过比较
来比较甲和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分析表中数据得
(选填“甲”或“乙”)液体的吸热能力强,要在甲、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
种液体做冷却液,你认为选择
(选填“甲”或“乙”)液体较为合理。
(3)若加热过程中无热量损失,己知甲物质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乙物质的比热容为
J/(k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