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数据处理 课后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中职《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上册第二版(电工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章 数据处理 课后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中职《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上册第二版(电工版)

资源简介

78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参考书(Windows 7+Office 2010)(第2版)书
第4章 数据处理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WPS表格和Excel广泛应用于 。
A.统计分析、财务管理分析、股票分析和经济、行政管理等各个方面
B.工业设计、机械制造、建筑工程
C.美术设计、装潢、图片制作等各个方面
D.多媒体制作
2.在WPS表格和Excel单元格内输入较多的文字需要换行时,按 能够完成此操作。
A.【Ctrl+Enter】组合键 B.【Alt+Enter】组合键
C.【Shift+Enter】组合键 D.【Enter】键
3.在WPS表格和Excel中,若单元格中的数字显示为一串“#”符号,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改变列的宽度,重新输入
B.列的宽度调整到足够大,使相应数字显示出来
C.删除数字,重新输入
D.扩充行高,使相应数字显示出来
4.在WPS表格和Excel中,在默认状态下输入“文本”的水平对齐方式为 。
A.左对齐 B.居中 C.上对齐 D.右对齐
5.在WPS表格和Excel中,当对多个都包含数据的单元格进行合并操作时, 。
A.所有的数据丢失
B.所有的数据合并放入新的单元格
C.只保留左上角单元格中的数据
D.只保留右上角单元格中的数据
6.WPS表格和Excel所拥有的视图方式有 。
A.普通视图 B.分页预览视图
C.大纲视图 D.页面视图
7.在WPS表格和Excel中,“Delete”和“全部清除”命令的区别在于 。
A.“Delete”删除单元格的内容、格式和批注
B.“Delete”仅能删除单元格的内容
C.“全部清除”命令可删除单元格的内容、格式或批注
D.“全部清除”命令仅能删除单元格的内容
8.在WPS表格和Excel筛选操作中,关于被筛选掉的数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打印 B.不显示 C.永远丢失 D.可以恢复
9.下列不属于大数据基本特征的是 。
A.体量大 B.速度快 C.多样化 D.价值密度高
10.下列不属于大数据安全需求特点的是 。
A.机密性 B.完整性 C.攻击性 D.访问控制
二、判断题
1.WPS表格和Excel工作簿的扩展名都是“.xlsx”。 ( )
2.工作表是指在WPS表格和Excel环境中用来存储和处理工作数据的文件。 ( )
3.在WPS表格和Excel中处理并存储数据的基本工作单位称为单元格。 ( )
4.在单元格中输入数字时,Excel自动将它沿单元格左边对齐。 ( )
5.如果要输入分数“”,要输入“3”及一个空格,然后输入“”。 ( )
6.输入运算表达式时,所有的运算符必须是英文半角。 ( )
7.使用“筛选”功能对数据进行自动筛选时必须先进行排序。 ( )
8.在WPS表格和Excel都不能对字符型的数据排序。 ( )
9.大数据存储需要分布式文件系统和分布式数据库的支持。 ( )
10.大数据加大了用户隐私泄露的风险。 ( )
三、操作题
1.在学生文件夹下新建工作簿文件“ex.xlsx”(或“ex.et”),并进行如下操作:
(1)根据如图4-62所示数据,建立“抗洪救灾捐款统计表”(数据清单存放在A1:D5单元格区域内)工作簿,将当前工作表Sheet1改名为“救灾统计表”。
图4-62 救灾统计表
(2)在“救灾统计表”中计算各项捐献的总计,分别填入“总计”行的各相应列中(结果的数字格式为默认样式)。
(3)选择“单位”和“折合人民币(万元)”两列数据(不包含“总计”行),绘制部门捐款的三维饼图,要求有图例并显示各部门捐款总数所占的百分比,图表标题为“各部门捐款总数百分比图”,图表放置在数据表格下方A8:E18单元格区域内。
2.打开学生文件夹下工作簿文件“Excel1.xlsx”(或“Excel1.et”),进行如下操作:
(1)将工作表“降雪量统计表”的A1:G1单元格区域合并为一个单元格,内容水平居中;计算“月平均值”行的内容(数值型,保留小数点后1位);计算“最高值”“最低值”行的内容(三年中某月的最高值、最低值,利用MAX、MIN函数),分别置于B7和B8单元格内。
(2)对工作表“图书销售情况表”内数据清单的内容进行自动筛选,条件为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且销售量排名在前二十名;对筛选后的数据清单按主要关键字“销售量排名”的升序次序和次要关键字“经销部门”的升序次序进行排序,工作表名不变。
(3)在工作表“人力资源情况表”内,完成对各部门工资平均值的分类汇总,汇总结果显示在数据下方,工作表名不变。
(4)对工作表“产品销售情况表”内数据清单的内容建立数据透视表,按行为“分店名称”、列为“产品名称”、数据为“销售额(万元)”求和布局,并置于现有工作表的A41:E46单元格区域,工作表名不变。
3.打开学生文件夹下工作簿文件“Excel2.xlsx”(或“Excel2.et”),进行如下操作:
(1)将工作表“竞赛成绩统计表”的A1:F1单元格区域合并为一个单元格,内容水平居中;按统计表第2行中每个成绩所占比例计算“总成绩”列的内容(数值型,保留小数点后1位),按总成绩的降序次序计算“成绩排名”列的内容(利用RANK函数);利用条件格式(条件中的关系符请用“小于或等于”)将F3:F10单元格区域内排名前三位的字体颜色设置为红色。
(2)将工作表“学生体重指数统计表”的A1:E1单元格区域合并为一个单元格,内容水平居中;根据运算表达式“体重指数=体重/(身高*身高)”计算“体重指数”列的内容(数值型,保留小数点后0位),如果体重指数大于或等于18且小于25,则在“备注”列内给出“正常体重”信息,否则内容空白(利用IF函数);将A2:E12数据区域设置为自动套用格式“表样式浅色6”。
(3)对工作表“图书销售情况表”内的数据清单的内容按主要关键字“季度”的升序次序和次要关键字“经销部门”的降序次序进行排序,对排序后的数据进行高级筛选(条件区域设在A46:F47单元格区域),条件为少儿类图书且销售量排名在前二十名,工作表名不变。
(4)对工作表“计算机专业成绩单”内的数据清单的内容进行高级筛选,条件为“数据库原理或操作系统成绩小于60”,条件区域应设置在数据区域的顶端(注意:条件区域和数据区域之间不应有空行),在原有区域显示筛选结果。对筛选后的内容按主要关键字“平均成绩”的降序次序和次要关键字“班级”的升序次序进行排序。
4.打开学生文件夹下工作簿文件“Excel3.xlsx”(或“Excel3.et”),进行如下操作:
(1)将工作表“学生成绩表”的A1:F1单元格区域合并为一个单元格,内容水平居中;计算学生的“平均成绩”列的内容(数值型,保留小数点后2位),计算一组学生人数(置于G3单元格内,利用COUNTIF函数)和一组学生平均成绩(置于G5单元格内,利用SUMIF函数)。
(2)选择“农作物亩产情况统计表”工作表,使用“黄山农场农作物亩产情况表”和“丰收农场农作物亩产情况表”中的数据,在“农场农作物亩产情况统计表”中进行“平均值”合并计算。
(3)现有“1分店”和“2分店”4种型号的产品一月、二月、三月的“销售量统计表”数据清单,位于工作表“销售单1”和“销售单2”中。在Sheet3工作表的A1单元格输入“合计销售数量统计表”,将A1:D1单元格区域合并为一个单元格;在A2:A6单元格区域输入型号,在B2:D2单元格区域输入月份;计算出两个分店4种型号的产品一月、二月、三月每月销售量总和并置于B3:D6单元格(使用“合并计算”),创建连接到源数据的链接;将工作表命名为“合计销售单”。
第4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B 4.A 5.C 6.ABD 7.BC 8.ABD 9.D 10.C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操作题
第1题
(1)启动Excel(或WPS表格)→在A1:D5单元格区域内依次输入图4-62内容→选择B2:D5单元格区域→单击“开始”选项卡“对齐方式”组中的“居中”按钮→右击工作表名称“Sheet1” →选择“重命名”→输入工作表名称“救灾统计表”后回车→单击保存按钮→选择保存位置,输入工作簿名称“ex.xlsx”(或“ex.et”)→单击保存按钮。
(2)选择B5单元格→输入运算表达式“=SUM(B2:B4)”后回车→再次选择B5单元格→拖动B5单元格的填充句柄至D5单元格→单击保存按钮。
(3)选择A1:A4单元格区域→按住“Ctrl”键,再选择D1:D4单元格区域→再“插入”选项卡“图表”组中选择“三维饼图”→右击数据系列→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数据标签”→选择“添加数据标注”→将图表标题改为“各部门捐款总数百分比图”→调整图表大小,并放置在数据表格下方A8:E18单元格区域内→单击保存按钮。最终结果参考下图所示:
第2题
(1)单击表标签选择“降雪量统计表”工作表→选择A1:G1单元格区域,单击“开始”选项卡“对齐方式”组中的“合并后居中”按钮→选择B6单元格,输入运算表达式“=AVERAGE(B3:B5)”后回车→再次选择B6单元格,单击“开始”选项卡“数字”组右下角的标记打开“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在“分类”选择栏中选择“数值”,小数位数调整为“1”,单击“确定”按钮→拖动B6单元格的填充句柄至G6单元格→选择B7单元格,输入运算表达式“=MAX(B3:G5)”后回车→选择B8单元格,输入运算表达式“=MIN(B3:G5)”后回车→单击保存按钮。
最终结果参考下图所示:
(2)单击表标签选择“图书销售情况表”工作表→单击数据清单中的任一单元格→单击“数据”选项卡的“排序和筛选”功能区中的“筛选”按钮→单击C2单元格右侧下拉按钮,仅选择“1”和“2” →单击F2单元格右侧下拉按钮,选择“数字筛选”展开菜单中的“自定义筛选”命令,在弹出的在“自定义筛选方式”对话框的“销售额排名”第一个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小于或等于”,右侧输入框中输入“20”,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单击筛选后的数据清单中任一单元格→单击“数据”选项卡的“排序和筛选”功能区中的“排序”按钮,打开“排序”对话框→在“排序”对话框中,“主要关键字”选择“销售量排名”,“次序”选择“升序”→单击“添加条件”按钮,“次要关键字”选择“经销部门”,“次序”选择“升序”,单击“确定”按钮→单击保存按钮。
最终结果参考下图所示:
(3)单击表标签选择“人力资源情况表”工作表→以“部门”为主要关键字对数据清单进行排序→单击排序后数据清单中的任一单元格,单击“数据”选项卡的“分级显示”功能区中的“分类汇总”按钮,弹出“分类汇总”对话框→在“分类汇总”对话框中,“分类字段”选择“部门”,“汇总方式”选择“平均值”,“选定汇总项”选择“工资”,选择“汇总结果显示在数据下方”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单击保存按钮。
最终结果参考下图所示:
(4)单击表标签选择“产品销售情况表”工作表→单击数据清单中的任一单元格,单击“插入”选项卡“表格”功能区中的“数据透视表”按钮,打开“创建数据透视表”对话框→在“创建数据透视表”对话框中,首先选择用于创建数据透视表的数据清单(本题选择“产品销售情况表!$A$2:$H$38”),然后选择数据透视表的放置位置(本题选择“现有工作表”,“位置”选择“产品销售情况表!$A$41”起始的区域),然后再单击“确定”按钮,进入数据透视表创建界面→在界面右侧“选择要添加到报表的字段”区域中,将“分店名称”字段拖到“行”标签区域;将“产品名称”字段拖到“列”标签区域;将“销售额(万元)”字段拖到“值”标签区域。与此同时,在指定存放位置会出现数据透视表→单击保存按钮。
最终结果参考下图所示:
第3题
(1)单击表标签选择“竞赛成绩统计表”工作表→选择A1:F1单元格区域,单击“开始”选项卡“对齐方式”组中的“合并后居中”按钮→选择E3单元格,输入运算表达式“=B3*0.1+C3*0.2+D3*0.7”后回车→再次选择E3单元格,单击“开始”选项卡“数字”组右下角的标记打开“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在“分类”选择栏中选择“数值”,小数位数调整为“1”,单击“确定”按钮→拖动E3单元格的填充句柄至E10单元格→选择F3单元格,输入运算表达式“=RANK(E3,$E$3:$E$10,0)”后回车→再次选择F3单元格,拖动F3单元格的填充句柄至F10单元格→选择F3:F10单元格区域,单击“开始”选项卡的“样式”功能区中的“条件格式”按钮→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突出显示单元格规则”、“其他规则”,打开“新建格式规则”对话框→在“新建格式规则”对话框的“只为满足以下条件的单元格设置格式”栏目中选择“单元格值”、“小于或等于”、“3”,再单击下方“格式”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将颜色设置为“红色”,逐级“确定”返回工作表界面→单击保存按钮。
最终结果参考下图所示:
(2)单击表标签选择“学生体重指数统计表”工作表→选择A1:E1单元格区域,单击“开始”选项卡“对齐方式”组中的“合并后居中”按钮→选择D3单元格,输入运算表达式“=B3/(C3*C3)”后回车→再次选择D3单元格,单击“开始”选项卡“数字”组右下角的标记打开“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在“分类”选择栏中选择“数值”,小数位数调整为“0”,单击“确定”按钮→拖动D3单元格的填充句柄至D12单元格→选择E3单元格,输入运算表达式“=IF(AND(D3>=18,D3<25),"正常体重","")”后回车→再次选择E3单元格,拖动E3单元格的填充句柄至D12单元格→选择A2:E12单元格区域,单击“开始”选项卡的“样式”功能区中的“套用表格格式”按钮→在下拉菜单中选择“表样式浅色6” →单击保存按钮。
最终结果参考下图所示:
(3)单击表标签选择“图书销售情况表”工作表→单击数据清单中的任一单元格,单击“数据”选项卡的“排序和筛选”功能区中的“排序”按钮,打开“排序”对话框→在“排序”对话框中,“主要关键字”选择“季度”,“排序依据”选择“数值”, “次序”选择“升序”→单击“添加条件”按钮,然后“次要关键字”选择“经销部门”,“排序依据”选择“数值”, “次序”选择“降序”,单击“确定”按钮→在表中A46:F47区域进行高级筛选条件的建立和编辑:将表中A2:F2区域的内容复制到A46:F46,在B47单元格内输入“少儿类”,在F47单元格内输入“<=20” →单击“数据”选项卡的“排序和筛选”功能区中的“高级”按钮→在弹出的“高级筛选”对话框中,设置“方式”为“在原有区域显示筛选结果”。利用切换按钮在数据清单中选择“列表区域”为“$A$2:$F$44”,“条件区域”为“$A$46:$F$47” ,单击“确定”按钮→单击保存按钮。
最终结果参考下图所示:
(4)单击表标签选择“计算机专业成绩单”工作表→右击行号“1”,选择“插入”,并重复,在数据清单上方插入三行,用作高级筛选条件的建立和编辑→将表中D4单元格的内容复制到D1,E4单元格的内容复制到E1,在D2单元格中输入“<60”,在在E3单元格中输入“<60” →单击“数据”选项卡的“排序和筛选”功能区中的“高级”按钮→在弹出的“高级筛选”对话框中,设置“方式”为“在原有区域显示筛选结果”。利用切换按钮在数据清单中选择“列表区域”为“$A$4:$G$33”,“条件区域”为“$A$1:$G$3”,单击“确定”按钮→单击筛选后数据清单中的任一单元格,单击“数据”选项卡的“排序和筛选”功能区中的“排序”按钮,打开“排序”对话框→在“排序”对话框中,“主要关键字”选择“平均成绩”,“排序依据”选择“数值”, “次序”选择“降序”→单击“添加条件”按钮,然后“次要关键字”选择“班级”,“排序依据”选择“数值”, “次序”选择“升序”,单击“确定”按钮→单击保存按钮。
最终结果参考下图所示:
第4题(此题选做,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选择地开展拓展练习)
(1)单击表标签选择“学生成绩表”工作表→选择A1:F1单元格区域,单击“开始”选项卡“对齐方式”组中的“合并后居中”按钮→选择F3单元格,输入运算表达式“=AVERAGE(C3:E3)”后回车→再次选择F3单元格,单击“开始”选项卡“数字”组右下角的标记打开“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在“分类”选择栏中选择“数值”,小数位数调整为“2”,单击“确定”按钮→拖动F3单元格的填充句柄至F12单元格→选择F3单元格,输入运算表达式“=COUNTIF(B3:B12,"一组")”后回车→选择F3单元格,输入运算表达式“=SUMIF(B3:B12,"一组",F3:F12)/G3”后回车→单击保存按钮。
最终结果参考下图所示:
(2)单击表标签选择“农作物亩产情况统计表”工作表→选择A12单元格→单击“数据”选项卡“数据工具”组中的“合并计算”按钮,打开“合并计算”对话框→在“合并计算”对话框中,“函数”选择“平均值”,利用“引用位置”选择栏将“$A$3:$E$8”和“$G$3:$K$8”单元格区域添加到“所有引用位置”栏中,“标签位置”选择“最左列”,单击“确定”按钮→单击保存按钮。
最终结果参考下图所示:
(3)单击表标签选择“sheet3”工作表→在A1单元格内输入“合计销售数量统计表”,选择A1:D1单元格区域,单击“开始”选项卡“对齐方式”组中的“合并后居中”按钮→将“销售单1”工作表中A2:A6区域的内容复制到“sheet3”工作表的A2:A6区域,将“销售单1”工作表中B2:D2区域的内容复制到“sheet3”工作表的B2:D2区域→选择“sheet3”工作表的B3单元格→单击“数据”选项卡“数据工具”组中的“合并计算”按钮,打开“合并计算”对话框→在“合并计算”对话框中,“函数”选择“求和”,利用“引用位置”选择栏将“销售单1!$B$3:$D$6”和“销售单2!$B$3:$D$6”单元格区域添加到“所有引用位置”栏中,“标签位置”不需选择,选择“创建指向源数据的链接”,单击“确定”按钮→双击“sheet3”工作表标签,将工作表名称改为“合计销售单”后回车→单击保存按钮。
最终结果参考下图所示:
00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