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共25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共25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壮志难酬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反复诵读,学习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
思维发展与提升:
理解运用典故,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审美鉴赏与创造:
感受辛词慷慨悲郁的艺术风格。
文化传承与理解:
理解词人深沉的爱国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涵养爱国报国之心。
爱国词人
辛弃疾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秆,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豪放派词人。
人称“人中之杰,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一生主张抗金,渴望恢复中原。
(1140—1207)
作家梁衡说,“中国历史上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评价他“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铅山辛弃疾雕像
(雕像32米,基座高2.6米)
北宋

西夏
吐蕃
解读诗题
永遇乐
词牌名
京口北固亭
登临地点。京口即镇江
(原名北顾楼,取不忘中原之意)
怀古
词作题材
怀古诗(词):
今昔对比,借古讽今
临古地—思古人—忆古事—抒己怀
用心朗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xiè)/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ū),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bì)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疏通词意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经历风吹雨打,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遥想当年,他指挥着强劲精良的兵马,气吞骄虏一如猛虎!
疏通词意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元嘉帝兴兵北伐,想建立不朽战功,像霍去病一样封狼居胥,却落得仓皇逃命,北望追兵泪下无数。四十三年过去了,如今瞭望长江北岸,还记得扬州战火连天、警报不断的情景。真是不堪回首,拓跋焘祠堂香火盛,乌鸦啄祭品,祭祀擂大鼓。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义隆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拓跋焘
赏析用典
小组合作
结合课下注释,说说你从这些典故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用意?
古人 古事 情感 用意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孙吴开国皇帝,东吴大帝,曾经建都京口,占据江东。赤壁之战联合刘备大破曹操,遂使天下鼎足三分,后又数拒曹操于江北,保卫了国家。曹操有“生子当如孙仲谋”之叹。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代指士兵),坐断(坐镇,占据)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孙吴开国皇帝,东吴大帝,曾经建都京口,占据江东。赤壁之战联合刘备大破曹操,遂使天下鼎足三分,后又数拒曹操于江北,保卫了国家。使曹操发“生子当如孙仲谋”之叹。
情感
用意


1.景仰、追慕英雄及其功勋业绩
2.物是人非,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
叹英雄后继无人
借古抒怀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南宋王朝
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刘裕的祖先移居京口,他在这里起事,以京口为基地,曾两次统帅晋师北伐,先后征讨南燕和后秦,生擒燕王和秦王,收复洛阳、长安等地,成就了北伐之功业,取代了东晋政权。


南宋王朝:
题临安邸
林 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讽刺宋室昏聩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刘裕的祖先移居京口,他在这里起事,以京口为基地,曾两次统帅晋师北伐,先后征讨南燕和后秦,生擒燕王和秦王,收复洛阳、长安等地,成就了北伐之功业,取代了东晋政权。


情感
用意
仰慕刘裕出身贫贱却能建功立业
表建功立业雄心,讽刺主和派
借古讽今
辛弃疾
1140年,辛弃疾出生于论陷金人之手已13年的济南。
1161年,21岁,参加义军,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人生事业。
1162年,领2000多人南归于宋。
1165年,25岁,因力主抗金,遂被朝廷疏远。
1181年,41岁,任隆兴知府。同年,主抗金,受弹动,被罢官。此后20年,賦闲乡居。
1203年,被起用任绍兴知府。
1205年,韩住宵要立伐金大功,起用66岁的辛弃疾任镇江知府。他对韩侂宥提出建议,不被采纳,同年又被罢官。
1207年,68岁,抑郁而终。
孙权、刘裕、辛弃疾三人对比:
孙权,字仲谋,公元200年他19 岁,执掌政权,成为一方诸候。
27岁,第一次北伐曹操,以少胜多,为赤壁之战埋下伏笔
29岁,第二次北伐曹揉,加强对江南的统治,现固了东吴政权。
刘裕,生于公元 363年,他少有大志,想成就一番功业
公元404年,刘裕在家乡京口起兵讨伐卫晋抗楚
公元417年,刘裕两次北伐,灭南燕,克长安,灭后秦,受封为宋王
公元420年,刘裕终于取代东晋称帝。国号”宋“,定都建康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南朝宋文帝年号,刘义隆虽为刘裕之子,却无乃父雄风,他曾三次北伐,而无一成功。尤其是元嘉二十七(450年)的最后一次北伐,刚愎自用的他,草率出师,结果以惨败告终。

义隆
当时独揽军政大权的外戚韩侂胄欲兴师北伐,建“盖世之功”,巩固个人地位,便起用了闲居多年已66岁的辛弃疾。辛弃疾认为当时南宋还未具备战胜金兵的条件,然而韩胄之流不顾辛弃疾的劝告,次年率军出兵,大败被诛。
联系写作背景: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南朝宋文帝年号。刘义隆虽为刘裕之子,却无乃父雄风,他曾三次北伐,而无一成功。尤其是元嘉二十七(450年)的最后一次北伐,刚愎自用的他,草率出师,结果以惨败告终。

义隆
情感
用意
劝统治者以史为鉴,伐金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不能草率出兵。
对元嘉帝好大喜功草率出兵,导致北伐失败的批判、讽刺
借古讽今
开禧元年1205:作此词。
开禧二年1206:北伐失利,被逼议和。
开禧三年1207:主战派将领韩侂胄被杀。再次议和。辛弃疾去世。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公元450年,他反击刘宋,兵锋南下,在长江北岸瓜步山上建造行宫,后称“佛狸祠”。南宋时期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祠祭祀供奉,很是热闹。说明现在沦陷区人民安于异族统治,忘了国耻。
拓跋焘
悲叹沦陷区人民安于异族统治,忘了国耻
批评百姓忘记国恨家仇
表示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中原的愤懑
借古讽今
情感
用意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被谗入魏。后来秦兵攻打赵国,赵王有意起用,遣使问讯。廉颇一饭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马,以示能战。使者受廉颇政敌郭开贿赂,回来谎报赵王说:“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罢。


情感
用意
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同情、感伤
以廉颇自比,抒写了自己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重用壮志未酬的悲愤
借古抒怀
分析典故,理解情感用意
古人
古事
情感
用意
孙权
刘裕
刘义隆
拓跋焘
廉颇
舞榭歌台 风流业绩
金戈铁马 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 仓皇北顾
佛狸祠下 神鸦社鼓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景仰、惋惜
仰慕、向往
批判、讽刺
耻辱、悲叹
同情、感伤
叹英雄后继无人
表建功立业雄心
劝为政者勿草率
谏为国者勿忘耻
望为政者用人才
上片
下片
借 古 讽 今
全词总结
诗人运用 的手法,
表达了自己 的强烈愿望,
抒发对南宋 的愤懑之情,
表现自己 的悲愤之情。
用典、借古讽今、对比
抗金救国,恢复中原
偏安江南,不思进取
空有爱国热情却壮志难酬
课堂练习:苏辛均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通过《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学习,试分析苏辛二词的异同点。
不同点
相同点
内容上均为怀古诗。
意境上均为雄浑壮阔。
主旨上均为咏史抒怀,借古伤今,借古人酒杯浇心中块垒。
苏词中抒情多直抒胸臆,“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风格显得开阔明朗,旷达乐观。
辛词中抒情多与典故结合,风格含蓄,蕴藉,激愤,沉郁。
理解性默写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刘裕驰骋战场,所向披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有志的人虽年老仍有雄心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_____ ,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_______。
4、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两句描写当年亭台楼阁之间的流风余韵也都已被岁月洗涤净尽。
5、本词中,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 , , 。
金戈铁马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气吞万里如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