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安全防范讲策略第六单元 物联网安全CONTENTS行业PPT模板http:///hangye/目录01了解物联系统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安全策略,体会安全防范的重要作用。02了解物联网安全策略,强化保护个人数据安全的意识。0304能够以用户和应用软件开发者的视角,分析在确保应用软件正常使用的同时提升安全策略的方法。能够根据物联网安全事件,提出相应的安全防范策略。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物联网应用越来越广泛,从智能家居到智能交通,从智能医疗到工业物联网等等。然而,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其安全风险也不容忽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物联网的安全防范策略,看看如何保障物联系统在数据采集、传输、反馈控制等全过程的安全可靠。接下来,老师给大家提出两个问题,大家可以先思考一下:1、为什么需要科学合理的物联网安全策略?2、针对物联网存在的风险,如何进行安全防范?有哪些相应的安全策略?感知层安全策略01感知层是物联网的最底层,直接与传感器打交道,负责数据的采集为传感器安装防护罩,防止攻击者通过物理手段直接干扰传感器的正常工作。加强传感器物理安全使用多传感器协同获取数据,减少对单一传感器的依赖,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用多传感器融合提升可靠性引入严格的传感器认证机制,确保只有通过合法认证的传感器才能与物联系统进行通信;采用数字签名等技术验证传感器的身份,防止伪造和冒充。加强传感器的身份认证通过提升传感器性能、改进传感器算法、加入传感器数据检测机制等方式,提高传感器本身的防欺骗能力。提高传感器防欺骗能力拓展与提升感知节点数量庞大,直接面向世间万“物”。感知层安全技术的最大特点是“轻量级”,不管是密码算法还是各种协议,都要求不能复杂。使用“轻量级”安全技术的结果是感知层安全的等级比网络层和应用层要低,因而需要在网络层和感知层之间部署安全汇聚设备。安全汇聚设备将数据进行安全增强之后,再与网络层交换,以弥补感知层安全能力的不足,防止安全短板。网络层安全策略02网络层安全策略在网络层,主要研究节点到节点数据传输的机密性,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听或篡改。目前最常见的做法是网络隔离和数据加密。网络层的安全策略与互联网中的安全策略基本是一致的。通过物理或逻辑手段将不同的网络环境相互隔离,以确保网络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比如,企业内部网络与外部互联网进行隔离,防止外部网络的攻击轻易进入内部网络。物理隔离是通过物理手段(如使用不同的网络设备、线缆等)将网络完全分隔开,确保数据无法直接从一个网络流入另一个网络;逻辑隔离则是通过网络配置和软件定义的方式实现网络的分隔。网络隔离这是网络数据安全防范最常见的措施,其基本原理是在发送端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密产生密文,在接收端对密文进行解密并还原原始数据,保护在网络传输中的数据隐私和完整性。常用的加密算法有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哈希算法等。2021 年 2 月,我国 SM9 标识加密算法正式成为 ISO/IEC 国际标准。0102数据传输加密应用层安全策略03应用层安全策略应用层安全涵盖数据保护、算法优化以及用户操作等多个维度,需要我们在技术、管理和法律等多个方面共同努力,以实现全面而有效的保护,确保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1、强化数据安全2、改进优化算法3、提升使用安全1、强化数据安全物联网中存储着海量的个人、家庭乃至行业数据,包括生物特征、个人隐私、企业的商业机密、国家的民生数据等,必须实施严格的数据保护措施。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确定用户和设备的合法性及权限等级;通过设计数据访问策略,决定哪些用户或设备拥有对哪些数据的访问权限。数据访问控制建立有效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定期备份重要数据,以确保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及时恢复数据。数据存储备份对于涉及国家安全、经济命脉、重大民生等敏感数据,其保密性至关重要。除了技术手段的保障,还必须采取立法的形式落实监管措施。加强数据监管2、改进优化算法 :不断改进、提升算法的安全性,定期更新固件,安装系统补丁,是有效防止黑客利用漏洞进行攻击或窃取数据的手段。要对算法进行安全审计和评估,发现潜在的安全漏洞,并进行修正。3、提升使用安全 :用户在物联系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行为对系统的整体安全至关重要。主要包括定期开展用户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用户对物联系统安全的认识,强化个人隐私数据保护意识,防止密码泄露,及时安装安全补丁,使用复杂密码,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问题。学习活动活动一:智能终端上的很多应用软件会要求获取摄像头、位置等权限,其本质就是访问这些传感器获取的数据。授予适当的权限能够保障应用软件正常使用,使智能终端变得更智能,但过多的授权也存在很多安全问题。请你分别以用户和应用软件开发者的视角,在确保应用软件的正常使用的同时,如何提升安全策略?1、仔细阅读应用软件的权限申请说明,了解其获取权限的必要性和用途,避免盲目授权。2、定期检查已授权的应用软件权限,对于不再使用或权限不合理的软件,及时撤销权限。3、使用手机自带的安全软件或第三方安全工具,对应用软件的权限进行管理和监控,及时发现异常的权限申请行为。用户视角1、在开发过程中,遵循最小权限原则,只申请必要的权限,避免过度索取用户数据。2、对获取的用户数据进行严格的保护,采用加密存储、安全传输等技术手段,防止数据泄露。3、定期对应用软件进行安全评估和漏洞修复,及时更新软件版本,提升应用的安全性。应用软件开发者视角学习活动活动二:上网查找物联网领域的安全事件,说一说这些事件可以采取哪些安全策略防范。1、学生分组进行网上搜索,收集物联网安全事件案例,并进行分析讨论。2、每组推选代表进行发言,分享本组找到的安全事件及相应的防范策略。学习活动活动三:目前,常见的小区门禁有 RFID 系统和人脸识别系统。人们对这两种门禁各自的优势及存在的安全风险存在不同的看法。思考:1、这两种门禁的优势分别是什么?2、它们各自存在哪些安全风险?如何防范?1、这两种门禁的优势分别是什么?非接触式识别,方便快捷;技术成熟,成本相对较低;卡片便于携带和管理。RFID 系统优势识别准确率高,不易伪造;无需携带实体卡片,用户体验好;可以实现远程开门等智能化操作。人脸识别系统优势2、它们各自存在哪些安全风险?如何防范?卡片易丢失或被盗刷,可通过加密技术、动态密钥等手段提高卡片的安全性;存在信号被复制和破解的风险,加强信号加密和身份认证机制。RFID 系统安全风险及防范可能存在人脸数据泄露风险,加强数据加密和存储安全防护;容易受到伪装攻击(如照片、视频等),采用活体检测技术,提升人脸识别算法的防伪能力。人脸识别系统安全风险及防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