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课件(共28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课件(共28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的、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
那么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部分,是怎样诞生的呢?它的诞生对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有怎样的影响呢?
导入
课标要求
1.2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轨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科学社会主义创立和发展,明确“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科学精神:尊重社会发展的规律,明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的运行规律,以论证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公共参与:了解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经历的曲折发展历程,结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深刻的体会我国社会主义成果的来之不易;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做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01
议题一
马克思、恩格斯带我们看科学社会主义的前世:(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1、科学社会主义是如何从空想走上科学的?
2、为什么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无产阶级的指路明灯?
02
议题二
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科学?
我们带马克思、恩格斯看科学社会主义的今生:
(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
1、科学社会主义是如何实现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
2、当今时代,科学社会主义是否依然具有真理的光芒和改造现实的力量?
总议题
议题
议题1
马克思、恩格斯带我们看科学社会主义的前世: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结合教材11、12页探究与分享分析下列问题:
1、说说三个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有什么积极意义?
2、圣西门、傅立叶、欧文提出来哪些构想?为什么以失败告终?
圣西门(1760-1825)
《论实业制度》
傅立叶 (1772-1837)
《全世界和谐》
欧文(1771-1858)
《新道德世界书》
三个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
对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只是一种文学描述;提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如公有制、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等,但还是一个粗糙而简单的轮廓。
认识进入理论探讨和论证阶段,从法律角度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私有制的批判,已接近历史实际。
矛头对准资本主义制度;空想社会主义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合理的设想,并进行了一定尝试。
16、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
莫尔
闵采尔
马布利
摩莱里
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倡导建立“实业制度”,采用说服的方法,结果钱财花光,他的理想未能实现。
倡导“和谐制度”,寄希望于富翁出资,结果没有富翁支持他。
在美国买地进行“新和谐公社”的共产主义新村实验,在当时社会背景无法持续
2、圣西门、傅立叶、欧文提出来哪些构想?为什么以失败告终?
空想社会主义为什么只能是空想?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1、失败原因
①根本原因:设想的生产关系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匹配;
②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③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2、意义
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揭露批判了资本主义,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如何克服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思考
  (1)三大工人运动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2)从斗争形式来看,三大工人运动为什么会最终失败?
名称 时间 纲领(口号) 斗争方式 结果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831—1834 不能劳动而生,就要战斗而死!推翻富人政权,争取民主共和国 武装起义 失败
英国宪章运动 1836—1848 要求取得普选权,工人 参与国家管理 集会、罢工、起义、和平请愿 失败
德国西西里岛织工起义 1844 反对私有制社会 武装起义 失败
怎么就失败了呢
咱们没文化!缺指导呗!
经济/政治斗争
政治斗争
经济/政治斗争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兴起
  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1.三大工人运动对于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意义 P12.2.2
哎,怎么就被镇压失败了呢?
哎,还不是因为咱没文化,缺指导!
那就找个理论大神好好指导呗!
2.从斗争形式来看,三大工运动为什么会最终失败?
  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缺乏思想理论的斗争。
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
拓展★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形式
三者要结合,以政治斗争为中心,才能最终取得胜利!
形式 目的 方式 评价
经济斗争 增加工资、缩短劳动时间、改善劳动条件 捣毁机器、经济罢工、游行示威 不能消灭资本主义制度,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无产阶级受剥削、被压迫的地位
政治斗争 推翻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政权 政治罢工、游行示威、议会斗争、武装起义、革命战争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最重要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斗争形式。
思想理论斗争 向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宣传革命思想,同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思想进行长期的顽强的斗争 用革命的理论指导革命运动 在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一)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1.唯物史观 P14
(1)创立过程:
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
(2)意义和影响: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揭示规律)
(指明了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
(实现社会变革的方式)
(理想社会的目标符合规律)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一)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2.剩余价值学说 P14.2
(1)创立过程:
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2)意义和影响:
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
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斗争指明了方向。
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反对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指明了无产阶级斗争的方向,要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一)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3.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地位: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注意: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集中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
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二)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两个必然)
1、主要内容
2.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一个政党)
3.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一个目标)
《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是无产阶级中最先进的和最有觉悟的部分,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除了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短期任务: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最终任务: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
阶级斗争、消灭私有制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二)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拓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①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②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③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④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议题
科学社会主义能经受得住实践的考验吗?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的实践
(一)初次尝试
摧毁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机构,废除了资产阶级议会制,采取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限制公职人员等方式,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
仅仅存在72天,就在国内外敌对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
马克思评价:“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而为人所称颂”。
巴黎公社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的实践
(二)真正建立
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在以列宁为代表的得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十月革命
意义:
①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②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经验。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的实践
(三)一国到多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的实践
(四)曲折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
科学社会主义已经过时了吗?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的实践
(三)科学看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过程中的曲折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面对风云变幻的当今世界,只要把目光投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不难看到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何等强大的生命力。
本课小结
4、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2、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3、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1、法国巴黎公社工人运动
2、十月革命
3、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条件
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理论
实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