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角角边(AAS) 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3 角角边(AAS) 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3角角边(AAS)
一、基础过关
1.如图所示的四个三角形中全等的是( )
A.①与② B.②与③ C.②与④ D.③与④
2.如图,小敏和小彬玩跷跷板游戏,如果跷跷板的支点(即跷跷板的中点)至地面的距离是,当小敏从水平位置上升时,这时小彬离地面的高度是( )
A. B. C. D.
3.课间,小明同学拿着老师的等腰直角三角板玩,不小心将三角板掉到两根柱子之间,如图所示,这一幕恰巧被数学老师看见了,于是有了下面这道题.若柱子上每块砖的厚度,则的长为( )
A. B. C. D.
4.已知:如图,,,,则不正确的结论是( )
A.与互为余角 B.
C. D.
5.如图,在中,于点E,于点D,,则的长是( )
A.4 B.3
C.2 D.6
6.如图,在中,于点,点是上一点,连接,若,,则的长为( )
A.5 B.6 C.7 D.8
7.如图,OP平分∠AOB,PA⊥OA,PB⊥OB,垂足分别为A、B,下列四个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
①PA=PB ②PO平分∠APB ③OA=OB ④OP垂直平分AB.
A.1 B.2 C.3 D.4
8.如图,已知,要判断,若根据“”,则还需要的一个条件是 .
9.如图,已知∠B=∠DEF,AB=DE,要证明△ABC≌△DEF.
(1)若以“ASA”为依据,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为 ;
(2)若以“AAS”为依据,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为 .
10.如图,已知点,在上,且,,.求证.
11.已知,如图,点A、D、B、E在同一直线上,,,.
(1)求证:;
(2)当,时,求的长.
12.如图,在中,,将沿射线的方向平移至,连接,设与的交点为.
(1)若为的中点,求证:;
(2)若平分,求的度数.
二、能力提升
13.如图,,,于点,于点D.下面四个结论: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如图,,且,且,,请按照图中所标注的数据,计算图中实线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是 .
15.如图1,在中,,,直线经过点C,且于,于E.
(1)求证:;
(2)当直线绕点C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求证:;
(3)当直线绕点C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试问、、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写出这个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16.(1)如图1,在中,,,直线经过点,分别从点,向直线作垂线,垂足分别为,,求证:;
【变式探究】
(2)如图2,在中,,直线经过点,点,分别在直线上,如果,猜想,,有何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拓展应用】
(3)小明和科技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幅机器人图案,大致图形如图3所示,以的边,为一边向外作和,其中,,,是边上的高,延长交于点.设的面积为,的面积为,请猜想,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C
【详解】解:①中,已知两角为、,则第三个角为,且与夹边为 .
②中,已知两角为、,则第三个角为,与夹边为 .
③中,已知两角为、,则第三个角为,与夹边为.
④中,已知两角为、,则第三个角为,与夹边为 .
因此①与②不全等, ②与③不全等,②与④全等,③与④不全等.
故选:C .
2.A
【详解】解:如图,
在与中,



小彬离地面的高度是,
故选:A.
3.C
【详解】解:由题意得:,,
∴,
在与中,
,∴≌,
∴,,
∴,
∵,
∴,
∴.
故选:C .
4.D
【详解】解:,




故B正确;

故C正确;
故A正确;
综上,A,B,C,均正确,
D.,错误,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5.A
【详解】解:∵,,
∴,
∴,
又∵,
∴,
∴,
∴;
故选A.
6.B
【详解】解:∵,
∴,
在和中,
∴,
∴,,
∵,,
∴,
∴,
故选:B.
7.D
【详解】解:∵OP平分∠AOB,PA⊥OA于A,PB⊥OB于B,
∴PA=PB,故①正确;
在Rt△PAO和Rt△PBO中,,
∴Rt△PAO≌Rt△PBO(HL),
∴OA=OB,∠OPA=∠OPB,故②③正确;
∵OA=OB,AP=BP,
∴OP是AB的垂直平分线,故④正确;
故选:D.
8.或
【详解】解:,,
添加或,
可根据“”, 判断,
故答案为:或.
9. ∠A=∠D ∠ACB=∠DFE
【详解】解:(1),要使,且以“SAS”为依据,
∴还要添加的条件为:;
在和中
∴(ASA)
故答案为;
(2),要使,且以“”为依据,
∴还要添加的条件为:.
在和中
∴(AAS)
故答案为.
10.见解析
【详解】证明:,

即,
在和中


11.(1)见详解
(2)
【详解】(1)证明:,

即:,
在和中

();
(2)解: ,



12.(1)见解析
(2)
【详解】(1)证明:∵由沿射线的方向平移所得,
∴,,
∴,
∵为的中点,
∴,
∴,
在和中,

∴;
(2)解:∵平分,
∴,
又∵,
∴,
又∵,,
∴.
13.A
【分析】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对顶角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边角关系,首先由与中分别有两个直角及对顶角可判断①;证明可判断②④;再根据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最长可判断③,据此即可求解,掌握以上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如图,
∵于点,于点,
∵,
∵,
∴,故①正确;
∵,

∵,
∴,
又∵,,
∴,故②正确;
∴,,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最长,
∴,,
∴,故③错误;
∵,,
∴,故④正确;
∴正确的序号是①②④,
故选:.
14.50
【分析】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面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全等求出的长,本题比较简单,但是计算时要细心.
由,可以得到,而,由此可以证明,所以;同理证得,进而求出FH,然后利用面积的割补法和梯形、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出图形的面积.
【详解】因为,
所以,,所以,
因为,
所以,
所以.
同理证得,
所以,
所以,
所以.
15.(1)见解析
(2)见解析
(3),证明见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此知识点并灵活运用是解此题的关键.
(1)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从而即可得出;
(2)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从而即可得出,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解;
(3)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从而即可得出,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解.
【详解】(1)证明:,





,,


(2)解:,





,,
∴,
,,

(3)解:,






,,
∴,
,,

16.(1)证明见解析 (2);证明见解析 (3);理由见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不同图形条件,准确找到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和对应边,利用 AAS 等判定定理证明全等,进而推导边的关系和面积关系.
(1)根据垂直定义得,则,再根据得,由此得,进而可依据判定和全等;
(2)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再根据得,进而可依据判定和全等得,,由此可得出的数量关系;
(3)过点D作交的延长线于点M,过点E作于点N,则,进而得,再根据得,由此得,进而可依据判定和全等,则,同理可证明得,则,然后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大小关系.
【详解】(1)证明:∵直线l,直线l,
∴,
∴,
∵,
∴,
∴,
在和中,

∴;
(2)解:的数量关系是:,证明如下:
∵是的外角,
∴,
∴,
∵,
∴,
在和中,

∴;
∴,,
∴;
(3),大小关系是:,理由如下:
过点D作交的延长线于点M,过点E作于点N,如图所示:
∵,
∴,
∴,
∵,
∴,
∴,
在和中,

∴,
∴,
同理可证明:,
∴,
∴,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