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4.1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一、基础过关
1.如图,在中,垂直平分.若,,则的长是( )
A.6 B.8 C.9 D.10
2.如图,在中,,,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于D、E,则的周长为( )cm.
A.8 B.2 C.4 D.1
3.在联欢晚会上,有、、三名同学站在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位置上,他们在玩抢凳子游戏,要求在他们中间放一个木凳,谁先抢到凳子谁获胜,为使游戏公平,则凳子应放的最适当的位置在的( )
A.三边中线的交点 B.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三边上高的交点 D.三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4.学习情境·问题讨论如图,直线l与线段交于点O,点P在直线l上,且.小明说:“直线l是的垂直平分线.”小亮说:“需再添加一个条件,小明的结论才正确.”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小明说得不对
B.小亮说得对,可添条件为“”
C.小亮说得对,可添条件为“”
D.小亮说得对,可添条件为“平分”
5.如图,在中,分别以点和点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作直线,交于点,交于点,连接,若,,,则的周长为( )
A. B.
C. D.
6.命题“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的逆命题是 命题.(填“真”或“假”)
7.如图,垂直平分线段于点,垂直平分线段于点.若,则 .
8.如图,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BC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P恰好在AC上,且AC=10cm,则B点到P点的距离为 .
9.如图,中,,分别以点、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两侧相交于点、,作直线分别与、交于点,,连接,则 .
10.如图,在中,,分别垂直平分边,,交于点,,如果,那么的周长为 .
11.如图,在中,边上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D,交于点E,,的周长为,则的长为 .

12.如图,设三点表示三个村庄,为了解决村民子女就近入学问题,计划新建一所小学,要求三个村庄到学校的距离相等.请你通过尺规作图,在图中画出学校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13.如图,点E,F在BC上, , , ,AF与DE交于点G.
(1)求证: .
(2)请用无刻度的直尺画出BC的垂直平分线(保留画图痕迹).
14.已知中,,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于点、,若的周长为,,求的周长.
15.如图,在△ABC中,边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D、E.
(1)若BC=8,则△ADE周长是多少?
(2)若∠BAC=118°,则∠DAE的度数是多少?
16.在中,垂直平分,分别交、于点、,垂直平分,分别交,于点、.
⑴如图①,若,求的度数;
⑵如图②,若,求的度数;
⑶若,直接写出用表示大小的代数式.
二、能力提升
17.如图,在中,是的中线,是边的中垂线,且与相交于点,连接,,若四边形与四边形的面积分别为和,则的面积为( )
A. B. C. D.
18.如图,线段AB、B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若39°,则= .
19.如图,在中,,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垂足是,是上一点,平分,于点.
(1)试判断与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
(2)求证:.
参考答案
1.A
【详解】解:∵垂直平分,
∴,
∴,
故选:A.
2.A
【详解】解:∵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于D、E,
∴,
∵,,
∴的周长为;
故选A.
3.D
【详解】解:A、选项为三边中线的交点(重心)
重心的性质是到三角形顶点的距离与到对边中点的距离之比为,并非到三个顶点距离相等,无法保证游戏公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选项为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内心)
内心的性质是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而非到三个顶点距离相等,无法保证游戏公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选项为三边上高的交点(垂心)
垂心是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无 “到三个顶点距离相等” 的性质,无法保证游戏公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选项为三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外心)
外心的性质是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此时凳子到 A、B、C 三名同学的距离相同,能保证游戏公平,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4.B
【详解】解:A、可添条件为才能说:直线l是的垂直平分线;
B、添条件为,则,
不能证明;
C、添条件为,
在和中,




直线l是的垂直平分线;
D、添条件为平分,
在和中,




直线l是的垂直平分线;
故选:B.
5.C
【详解】解:由作图的过程可知,是的垂直平分线,
∴,
∵,,
∴的周长.
故选:C.
6.真
【详解】解:命题“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逆命题是: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垂直平分线上,它是真命题,
故答案为:真.
7.6
【详解】解:∵垂直平分线段于点,,
∴,
∵垂直平分线段于点,
∴,
故答案为:6.
8.5cm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中垂线的性质可得点P为AC的中点,则BP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即BP=10÷2=5cm.
考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9.
【详解】解:根据作图可得,垂直平分,


故答案为:
10.20
【详解】解:和分别为、的垂直平分线,
,,
的周长,
故答案为:.
11./9厘米
【详解】解:∵是的垂直平分线,∴,
∴的周长,
∵,的周长为,∴,
解得,
故答案为:.
12.见解析
【详解】解:如图,点P就是学校的位置.

13.(1)见解析;(2)如图所示见解析.
【分析】(1)通过证明,利用等角对等边证明即可;
(2)延长BA、CD交于点P,连接PG并延长,则直线PG即为所求.
【详解】 ,
在 和 中,
(2)延长BA、CD交于点P,连接PG并延长,如图所示:
14.
【分析】由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D,可得AD=BD,继而可得△DBC的周长=AC+BC,则可求得答案.
【详解】∵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D,
∴AD=BD,
∵△DBC的周长是25cm,BC=10cm,
∴BC+CD+BD=BC+CD+AD=BC+AC=25cm,
∴AC=15cm.
∴△ABC的周长=AB+AC+BC=15+15+10=40cm.
15.(1)8 (2)56°
【分析】(1)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得出AD=BD,CE=AE,求出△ADE的周长=BC,即可得出答案;
(2)由∠BAC=118°,即可得∠B+∠C=62°,又由DA=DB,EA=EC,即可求得∠DAE的度数.
【详解】(1)∵在△ABC中,边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D、E,
∴AD=BD,AE=EC,
∵BC=8,
∴△ADE周长=AD+DE+AE=BD+DE+CE=BC=8;
(2)∵∠BAC=118°,
∴∠B+∠C=62°,
∵DA=DB,EA=EC,
∴∠BAD=∠B,∠EAC=∠C,
∴∠BAD+∠EAC=62°,
∠DAE=
16.(1)∠EAN=44°;(2)∠EAN=16°;(3)当0<α<90°时,∠EAN=180°-2α;当α>90°时,∠EAN=2α-180°.
【分析】(1)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AE=BE,再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BAE=∠B,同理可得,∠CAN=∠C,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C,再根据∠EAN=∠BAC-(∠BAE+∠CAN)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2)同(1)的思路,最后根据∠EAN=∠BAE+∠CAN-∠BAC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3)根据前两问的求解,分α<90°与α>90°两种情况解答.
【详解】(1)∵DE垂直平分AB,
∴AE=BE,
∴∠BAE=∠B,
同理可得:∠CAN=∠C,
∴∠EAN=∠BAC-∠BAE-∠CAN=∠BAC-(∠B+∠C),
在△ABC中,∠B+∠C=180°-∠BAC=180°-112°=68°,
∴∠EAN=∠BAC-(∠BAE+∠CAN)=112°-68°=44°;
(2)∵DE垂直平分AB,
∴AE=BE,
∴∠BAE=∠B,
同理可得:∠CAN=∠C,
∴∠EAN=∠BAE+∠CAN-∠BAC=(∠B+∠C)-∠BAC,
在△ABC中,∠B+∠C=180°-∠BAC=180°-82°=98°,
∴∠EAN=∠BAE+∠CAN-∠BAC=98°-82°=16°;
(3)当0<α<90°时,
∵DE垂直平分AB,
∴AE=BE,
∴∠BAE=∠B,
同理可得:∠CAN=∠C,
∴∠EAN=∠BAE+∠CAN-∠BAC=(∠B+∠C)-∠BAC,
在△ABC中,∠B+∠C=180°-∠BAC=180°-α,
∴∠EAN=∠BAE+∠CAN-∠BAC=180°-α-α=180°-2α;
当α>90°时,
∵DE垂直平分AB,
∴AE=BE,
∴∠BAE=∠B,
同理可得:∠CAN=∠C,
∴∠EAN=∠BAC-∠BAE-∠CAN=∠BAC-(∠B+∠C),
在△ABC中,∠B+∠C=180°-∠BAC=180°-α,
∴∠EAN=∠BAC-(∠BAE+∠CAN)=α-(180°-α)=2α-180°.
17.B
【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线、垂直平分线的定义,由是的中线,是边的中垂线,则,,,由四边形与四边形的面积分别为和,可得,从而求出,即可,掌握知识点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是的中线,是边的中垂线,
∴,,,
∵四边形与四边形的面积分别为和,
∴,
∴,
∴,
∴,即的面积为,
故选:.
18.78
【分析】如图,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结合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到∠AOC=∠2+∠3=2(∠A+∠C),再利用垂直的定义结合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到∠AOG =51-∠A,∠COF =51-∠C,利用平角的定义得到∠AOG+∠2+∠3+∠COF+∠1=180,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如图,连接BO并延长,
∵、分别是线段AB、BC的垂直平分线,
∴OA=OB,OB=OC,∠ODG=∠OEF=90,
∴∠A=∠ABO,∠C=∠CBO,
∴∠2=2∠A,∠3=2∠C,∠OGD=∠OFE=90-39=51,
∴∠AOC=∠2+∠3=2(∠A+∠C),
∵∠OGD=∠A+∠AOG,∠OFE=∠C+∠COF,
∴∠AOG =51-∠A,∠COF =51-∠C,
而∠AOG+∠2+∠3+∠COF+∠1=180,
∴51-∠A+2∠A+2∠C+51-∠C+39=180,
∴∠A+∠C=39,
∴∠AOC=2(∠A+∠C)=78,
故答案为:78.
19.(1),理由见解析
(2)证明见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主要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
(1)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得出即可.
(2)连接,推出,根据证出即可.
【详解】(1)解:,
理由是:∵平分,
∴.
(2)证明:连接,
∵的垂直平分线,
∴,
在和中,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