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课件(共36张PPT)+高一上学期政治+统编版必修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课件(共36张PPT)+高一上学期政治+统编版必修一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9月3日我们在教室里观看了大阅兵,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同时这次大会还有一个主题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家足够了解这段历史吗?我们国家在这段历史当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是什么让我们一步步从站起来到强起来?
新课导入
串联全书的主线: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与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完成开天辟地的救国大业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5-1949.10)
实现改天换地的兴国大业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0-1978.12)
创造翻天覆地的富国大业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8.12-2012.11)
开启惊天动地的强国大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012.11-今 )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理论线)
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线
1840
1919
1949
1956
1978
2012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社会主义改造
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八大
进入新时代
l
l
思考三个问题:
1.每个时间点发生了一件什么大事?
2.每个时间段属于什么时期?
3.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怎样的?
l
l
旧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改革开放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进入新时代
l
l
l
l
中国历史阶段划分(时间轴)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主义社会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3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4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内容梳理
第一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探究01.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
阅读教材P20-22,思考讨论总结以下问题。
1.近代中国是如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
2.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基本国情)是什么?如何理解半殖民半封建?
3.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
4.为实现两大历史任务,近代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尝试和斗争?为什么没能改变自己的悲惨命运?
5.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探究一:观看视频,结合历史知识,分析近代的中国为什么要救?要想救中国又需要完成什么历史任务?
第一次鸦片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1840-1842年
1900-1901年
1856-1860年
中日甲午战争
1894-1895年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近代中国悲怆历程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北京条约》《天津条约》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2、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基本国情)
基本国情: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
内忧:封建制度落后,加之长期闭关锁国,经济、政治、文化都落后
外患:西方列强入侵,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 半封建
注意:“半殖民地”和“半封建”均有着政治、经济两方面含义。
不能说“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经济上是半封建”。
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理解正确是:
即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不断发展。
即形式上是独立自主的国家,
实际上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
独立主权部分丧失,
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知识拓展: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①对外(最主要的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②对内: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主要矛盾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外患:西方列强入侵,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内忧:封建制度落后,加之长期闭关锁国,经济、政治、文化都落后
目的和动力
前提和基础
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3.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人民的历史任务:
基本国情
历史任务
决 定
决 定
决 定
决 定
决 定
决 定
为了实现这个历史任务,有哪些仁人志士代表哪些阶级做了救亡图存的尝试和探索?最后结果如何?
近代中国怎么“救”?——探索复兴之路的尝试。
各阶级的尝试
4.探索复兴之路:艰辛摸索(探究与分享)
1851-1864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1861-1891
地主阶级洋务派
洋务运动
1898.6.11
资产阶级立宪派
戊戌变法(103天)
1899-1900
农民阶级
义和团运动
1901-1911
封建统治阶级
清末新政
1912
资产阶级
辛亥革命
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Why
为什么近代中国人民的各种尝试和斗争没有改变有改变自己的悲惨命运?
失败
失败原因:
①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②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失败原因:
①不彻底改革封建制度
②内有顽固派掣肘,外有列强压迫入侵
失败原因:
①农民阶级自身局限性
②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探究与分享(21页)
5.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
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我大清岂容你放肆!
帝国主义不允许
民族资产阶级没能力
封建主义不愿意
哼!不能让你强大起来!
①帝国主义入侵中国是要把中国变成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维护其在华特权,不允许中国通过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
②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
我打不过他!
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根本原因、决定因素)
为了实现两大历史任务,必须另辟新路!
探究02.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阅读教材P22-25,思考讨论总结以下问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3.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和主心骨?
4.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经历那几个阶段?
5.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是什么?
6.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什么性质的革命?
7.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及关系?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体现在哪?
9.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及意义是什么?
10.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哪些理论成果?
俄国十月革命
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列主义在中国传播
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在中国革命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产生毛泽东思想。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马列+毛)
(2)特点:①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②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
③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
(3)意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走吧!罢工去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
(1)时间:1919年
1840年
1919年
1949年
旧民主主义时期
新民主主义时期
五四运动:分水岭、转折点
马列主义
中国工人运动
紧密结合
诞 生
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革命
反 对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领 导
意义: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主心骨)——中国共产党
1924
五四运动
1919
1921
中国共产党成立
国民党一大
1927
南昌起义
1937
1945
1949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抗日战争胜利
新中国成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间轴
大革命时期
土地革命(10年)
抗日战争(14年)
解放战争(3年)
1931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4个阶段
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革命阶段)这四个阶段后,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胜利标志)。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取胜法宝
补充:新民主主义的正确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俄国十月革命前,资本主义发展较为成熟,占全国大部分人口的工人都集中在城市,从城市起义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中国城市化水平低,中国工人阶级人数少,占80%以上的人口都集中在农村,城市是敌人统治的中心,农村则是相对薄弱的环节,中国革命必须将重点放在农村,先在农村积聚力量。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性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领导者
基础
主体
任务
注意: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本质上来说属于无产阶级领导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革命任务和对象决定革命性质!!!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名词解读:官僚资本主义是国家权力和财产私人所有制结合的产物。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就是典型的官僚资本主义,也是 20世纪上半叶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命脉的四个家族。他们凭借政治特权,以强制掠夺的手段,建立以他们为中心的官僚资本集团。这个资本集团的企业除一部分为个人所有外,大部分是以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出现的,成为蒋介石政权的经济基础。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1840年
1919年
1949年
1956年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鸦片战争
民主主义革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
社会主义革命: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必然趋势
必要准备
先后顺序 相互衔接
三大改造完成
社会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社会)
民主主义革命
国家独立
目的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目的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决 定
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属于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社会
7.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及关系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区别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权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革命前途 资产阶级共和国 资本主义制度 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所属世界革命范畴 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的一部分
相同点 革命任务 反帝反封建(注:新民主主义革命还反官僚资本主义)
革命性质 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领导权、革命前途、革命范畴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8.新民主主义革命“新”的表现
③“对世界”: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力量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②“迎新”: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①“辞旧”: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注意: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不意味着我国进入
社会主义社会。
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马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
中国具体实际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毛泽东思想
第一次结合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伟大飞跃)
注意: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不能认为是毛泽东一个人的思想。
2.毛泽东思想是在党的七大(1945年)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的。
近代中国
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新民主主义革命
指导思想
开始标志
领导力量
发展历程
革命道路
取胜法宝
革命性质
胜利标志
理论成果
社会性质
历史任务
1919 五四运动
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共产党(主心骨)
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
1949 新中国成立
毛泽东思想
知识小结
主要矛盾
易错易混
1、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解析】: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和组织准备。
×【解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3、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解析】: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4、鸦片战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解析】: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中国革命的前途是先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再建立社会主义社
×【解析】:中国革命必修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
6、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要前提。
×【解析】: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7、社会主义革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
×【解析】: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后。
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经济力量的对比。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并未改变世界经济力量的对比。
易错易混
9.辛亥革命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解析】:鸦片战争后
10.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主要是因为帝国主义的侵略。
×【解析】: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11.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民主革命。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易错易混
实战演练
1.(2025·安徽·高考真题)1920年前后,李大钊、毛泽东等先进分子经过摸索逐步划清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转向了马克思主义:《新青年》《湘江评论》等报刊纷纷刊载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中国思想界出现了新气象。这种新气象意味着马克思主义( )
①成功实现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②已经成为中国先进分子的自觉追求
③为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指明了新方向 ④在中国进入了全面系统的传播阶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①: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1920 年前后,马克思主义刚在中国广泛传播,还没有成功实现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①错误。②:材料中提到李大钊、毛泽东等先进分子经过摸索转向马克思主义,《新青年》《湘江评论》等报刊纷纷刊载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已经得到了中国先进分子的认可,成为他们的自觉追求,②正确。③: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后,就能够运用这一科学理论来思考中国的革命问题,为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指明新的方向,③正确。④: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此发端。五四运动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李大钊在《新青年》连续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时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该选项的说法错误,④排除。
C
实战演练
2.(2024·湖南·高考真题)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数以万计的仁人志士失去了宝贵生命。新中国成立前夜,开国元勋们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1949年10月1日,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新中国的诞生( )
①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②表明中国消灭了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
③创造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前提条件,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④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①:新中国的成立鼓舞了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为世界反殖民主义和反帝斗争提供了榜样和动力,①正确。 ②:新中国成立时(1949年),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阶段,尚未完全消灭剥削制度(如民族资产阶级仍存在)。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年)完成后,才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②错误。 ③: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政治基础,使中国从旧社会转向社会主义发展道路,③正确。 ④:“开启人类历史新纪元”用于描述十月革命(1917年),新中国成立虽影响重大但更侧重于改变中国和地区格局,而非全球性“新纪元”,④错误。
B
实战演练
3.(2025·甘肃甘南·模拟预测)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世界历史方向,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已经不再属于旧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这个革命的第一阶段,绝不能建立中国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由此可见( )
①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不需要资产阶级的参与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我国伟大社会革命的起始阶段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标志无产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
④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衔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①:“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说明我国当时的革命需要资产阶级的参与,①错误。②④: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我国伟大社会革命的起始阶段,也说明社会主义革命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衔接,②④正确。③:五四运动标志无产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③错误。
C
实战演练
4.(2025·湖南长沙·三模)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1948年中共中央政局九月会议明确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而是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建的”。这深刻揭示了(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范畴
②中国革命需分阶段实现不同性质的革命目标
③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决定了革命的性质
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范畴,①错误。②:“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 ,明确表明中国革命需分阶段实现不同性质的革命目标,②正确。③:革命性质由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决定,③错误。④: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过程,前者为后者奠定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④正确。
B
实战演练
5.(2025·湖南·模拟预测)中国鸦片战争后,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决定这一历史任务的因素是( )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②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并成为人民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主心骨
③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④近代中国产业工人已成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决定力量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①: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人民必须完成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①正确。②:中国共产党产生之前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就存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是后来推动历史任务实现的关键力量,但题干问的是“决定历史任务”的因素,而非完成的领导力量,②错误。③: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矛盾直接决定了中国人民需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完成历史任务,③正确。④:近代产业工人虽在五四运动后逐渐成为革命领导力量,但题干强调历史任务的“决定因素”,并非具体革命力量的作用,④错误。
A
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2.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3.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4.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通过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这三大法宝战胜敌人,获得胜利。
5.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作用(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①拥有革命主心骨:中国共产党。
②坚持正确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③坚持群众路线: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无产阶级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
④坚持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⑤坚持革命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⑦符合国情:分两步走符合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⑧革命的前途: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还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