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图中“尾迹云”所在大气层的主要特点是A.固体杂质少,适合航空飞行B.臭氧含量高,下部冷上部热C.有云雨现象,上部冷下部热D.存在电离层,影响无线通讯12.该日该区域的飞机彩色尾迹在空中长时间不散。据此推断,当日北京A.能见度高B.风力微弱C.湿度较小D.云层密布13.天空中若有大量“尾迹云”聚集,会导致A.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B.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减弱C.下垫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加D.地面辐射散失热量减少2018年某日华北南部发生大范围暴雨。图5示意该日12时海平面气压场、地面10m风场及主要暴雨区。据此完成14~15题。50N海拔一海平面等压线450201.5≥6m/s风速40暴雨区0.53530209130E图514.太行山脉东侧M处气压场的主要成因是A.地面摩擦力减弱B.冷空气沿山脉堆积C.副热带高压控制D.暖气团沿山脉上升15.影响图中暴雨区的主要天气系统是更冷空气p冷空气BCD高三地理试题第4页(共8页)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2023年3月16日,河南省突发极端雨雪天气,最大降水量出现在西部的新安站,打破历史极值。河南省前期天气暖千,16日出现降雨后,温度逐步降至0℃附近,并出现了降雪。观测显示降水过程中伴有“雷打雪”现象。图6示意16日新安站降水量、气温、露点温度及降水相态逐时演变,图7示意16日新安站南北向垂直剖面相对湿度及垂直向气流运动状况。129966330-0图例3资疆c,-68降雨雨夹雪-9降雪-121-0000 0044个4444个4十TTTT十rrrrrrrrrrrrrrrr十T00:0003:0006:0009:0012:0015:0018:0021:00北京时间图620030070500图例→风向及风速70-相对湿度700▲新安站位置850山地100026°28°30°32°34°36°38N图7(1)指出形成此次雨雪天气的天气系统,并说明判断依据。(5分)(2)说明河南前期暖干天气对此次雨转雪相态转换的影响。(4分)(3)分析新安站地区此次雨雪持续时间长、降水量大的原因。(8分)高三地理试题第5页(共8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D 2.A3.B4.C5.A6.C7.B8.A9.D10.D 11.C 12.B 13.D 14.B 15.C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17分)(1)暖锋 来自低纬度的气流,风速大;来自高纬度的气流,风速小,风向发生偏转。(5分)(2)前期气温较高,形成降雨;空气干燥有利于蒸发,蒸发吸热,消耗近地面热量,加速气温下降至雨转雪临界温度。(4分)(3)此次天气系统移动速度缓慢,降水时间长;降水过程出现“雷打雪”现象,对流运动旺盛;地形阻挡,暖湿气流的抬升,加剧气流上升运动;相对湿度大,降水量大。(8分)17.(10分)(1)白水1号冰川区干季气温低,冰川表面积雪覆盖,反照率变大,与周围空气温差增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变大,风速大。(4分)(2)湿季月平均气温升高,冰川积雪融化,下垫面由冰川积雪转为裸岩(地),反照率降低,同时多云雾,白天太阳辐射削弱多,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强(降温慢),气温日较差小。(6分)18.(12分)(1)印尼贯穿流水体来源从高温高盐的南赤道太平洋水团,转变为低温低盐的北赤道太平洋水团;大量低温低盐海水被输送到东印度洋,导致东印度洋的表层海水温度降低、盐度降低。(6分)(2)印尼贯穿流减弱会导致从太平洋向印度洋、大西洋海域输送的热量减少,北大西洋径向翻转流减弱,向中高纬度地区输送热量减少,气温降低,蒸发量减少,降水减少。(6分)19.(16分)(1)地表径流、地下水、冰雪融水。(4分)(2)中高植被覆盖:流域内植被覆盖度增加,涵养水源能力增加,增加下渗,补充地下水,进而间接为湖泊提供稳定的水源补给,入湖水量增加,湖泊面积增大。(4分)人口数量:人口增长会增加工农业和生活用水量,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湖泊萎缩。(4分)(3)气候变暖可能增加降水量(正相关+0.09),气温升高(正相关+0.11),冰雪融水增加,湖泊面积会增大;但随着气候变暖,潜在蒸散量增加;加上人类活动(人口负相关-0.9)的负面影响远大于自然因素的正面影响,自然变化不足以抵消人类活动导致的水资源消耗,湖泊难以持续扩大。(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潍坊市高三10月阶段监测地理试题.docx 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