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新版八上地理考点梳理+分层精练】1_2地球的公转(原卷版+解答版+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图新版八上地理考点梳理+分层精练】1_2地球的公转(原卷版+解答版+ppt)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中图版八上地理 考点梳理+分层精练
第1章 地球的运动
知识梳理+基础过关+能力提升+地理素养
1.2 地球的公转
考点梳理
如何区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现象。
1.区分关键:分析这种现象的周期是一天还是一年。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2.具体方法:在一天中完成的现象就是自转产生的现象,如昼夜更替、
太阳的东升西落、时间的东早西晚、一天中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等;
在一年中完成的现象就是公转产生的现象,如四季的变化、正午时刻
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等。
1.南、北回归线上的地区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
区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以外的地区,无太阳直射现象。
2.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有直接关系,
即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赤道地区终年昼夜等长。
1.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______运动,这种运动叫作地球的公转。
太阳
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周期是______。
自西向东
一年
3.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__________的变化、四季更替、______
的划分。
昼夜长短
五带
4.图表解读二分二至。
位置 ① ② ③ ④
日期 3月21日前后 6月21日前后 9月23日前 后 12月22日
前后
北半球节气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太阳直射位置 赤道 __________ 赤道 ________
__
北半球昼夜长 短 昼夜等长 昼最长, 夜最短 昼夜等长 昼最短,夜
最长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位置 ① ② ③ ④
南半球昼夜长 短 昼夜等长 昼最短, 夜最长 昼夜等长 昼最长,夜
最短
极昼极夜范围 南、北极圈内无 极昼夜 北极圈内 极昼,南极 圈内极夜 南、北极 圈内无极 昼夜 北极圈内
极夜,南极
圈内极昼
续表
位置 ① ② ③ ④
北半球昼夜长 短变化 ④→①:昼渐长,昼短夜长 ①→②:昼渐长,昼长夜短 ②→③:昼渐短,昼长夜短 ③→④:昼渐短,昼短夜长 续表
位置 ① ② ③ ④
太阳直射点移 动 ④→①→②:向北移动 ②→③→④:向南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续表
知识点一 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
(地理实践力·地理实验)为认识地球,同学们
用乒乓球、铁丝、橡皮泥等材料制作了地球仪。如图
为利用同学们制作的地球仪展示的地球公转运动示意
图。读图,完成1~2题。
1.在演示地球公转时,正确移动地球仪的方向是( )
A
A. A→B→C→D B. B→A→D→C
C. C→B→A→D D. D→C→B→A
2.在演示地球公转的过程中( )
C
A. 应沿着正圆形的轨道移动地球仪
B. 可在凹凸不平的桌面上演示
C. 铁丝的指向(代表地轴方向)保持不变
D. 铁丝的指向(代表地轴方向)可发生变化
知识点二 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的更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遗产)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
化遗产。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完成
3~4题。
3.形成二十四节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C
A. 地球形状 B. 地球大小 C. 地球公转 D. 地球自转
4.下列节气中,北半球昼长夜短的是( )
C
A. 惊蛰、春分 B. 立冬、小雪 C. 清明、夏至 D. 立春、雨水
知识点三 五带的划分
读地球五带示意图,完成5~6题。
5.图中表示温带的数码是( )
A. ①② B. ②④ C. ④⑤ D. ③④
B
6.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区域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A
读我国某中学冬季上午作息时间(北京时间)表,完成7~8题。
节次 早读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时间 7:30—7:50 7:55—8:40 8:50—9:35 9:50—10:35 10:45—11:30
7.一般情况下,该作息时间最适合的地区是( )
C
A. 青海省 B. 西藏自治区 C. 安徽省 D. 甘肃省
8.该校学生中午放学时,英国伦敦的中学生正在( )
A
A. 睡觉 B. 晨练 C. 上课 D. 吃晚餐
(潍坊中考)图1是张先生在某观察站于当地时间6月15日12时开
始至次日12时,每隔两小时拍摄的不同时刻的太阳高度变化照片
(此影像为多次曝光而成),图2示意地球公转。读图,完成9~10题。
图1
图2
9.6月15日—16日,该观察站昼夜长短状况是( )
B
A. 昼夜等长 B. 极昼
C. 昼变短,夜变长 D. 昼短夜长
10.照片拍摄期间,地球处于图2中公转轨道的( )
A
A. ①点附近 B. ②点附近 C. ③点附近 D. ④点附近
下图是地球公转到某位置和此时地球上昼夜状况示意图
(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11~12题。
11.当地球公转到图示位置时,与下列哪个节日比较接近( )
C
A. 五一劳动节 B. 端午节 C. 元旦 D. 中秋节
12.此时,M地( )
D
A. 处于夏季 B. 有太阳直射 C. 昼长夜短 D. 处于黄昏
二十四节气示意图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谚语两则。
谚语一:昼最长,蝉始鸣,半夏
生,木槿荣。
谚语二:昼夜均,寒暑平。一场
雨,一朝寒。草木染青黄,蝉噤荷残。
(1)谚语一描述的节气是________,此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
___,北极圈以内地区出现______现象。
(2)谚语二描述的节气日期在_________前后,该节气过后,北京的
昼夜长短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夏至日
北回归线
极昼
9月23日
昼变短,夜变长
材料二 数九是我国民间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
的方法,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民间有描画
九九消寒图的习惯,人们用墨笔每天晕染一瓣梅花,九
九八十一天后,梅花点遍,春回大地。
(3)诗词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其中记载着许多与地理相关的知识。
下列诗句描述的现象中,和地球公转有关的是( )
B
A.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范成大)
B.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观刈麦》白居易)
C. 黑夜山魈语,黄昏海燕归。(《题海盐南馆》张祜)
D.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4)地球公转至数九第一天时,
太阳直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回归线(或23.5°S)
冬至
昼短夜长
a
(5)当“九九消寒图”已晕染梅花30瓣时,最接近的节气应是______,
此时,地球正处于公转轨道中的___(填字母)段,北京的白昼时间逐
渐变____,气温也逐渐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大寒
D

升高
(填纬线),这一天是北半球的______(填节气)日。这一天北京的
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下图是正午时刻室内的太阳光照情况,
其中符合这一天光照情况的是___。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生物学科
【中图新版八上地理考点梳理+分层精练】
1.2 地球的公转
知识梳理+基础过关+能力提升+地理素养
考点梳理
如何区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现象。
1. 区分关键:分析这种现象的周期是一天还是一年。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2.具体方法:在一天中完成的现象就是自转产生的现象,如昼夜更替、 太阳的东升西落、时间的东早西晚、一天中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等; 在一年中完成的现象就是公转产生的现象,如四季的变化、正午时刻 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等。
1.南、北回归线上的地区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 区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以外的地区,无太阳直射现象。
2.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有直接关系, 即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赤道地区终年昼夜等长。
1.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_太阳_运动,这种运动叫作地球的公转。
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自_西向东_,周期是_一年_。
3.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_昼夜长短_的变化、四季更替、_五带_ 的划分。
4. 图表解读二分二至。
位置 ① ② ③ ④
日期 3月21日前后 6月21日前后 9月23日前 后 12月22日 前后
北半球节气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太阳直射位置 赤道 _北回归线_ 赤道 南回归 _线_
北半球昼夜长 短 昼夜等长 昼最长, 夜最短 昼夜等长 昼最短,夜 最长
位置 ① ② ③ ④
南半球昼夜长 短 昼夜等长 昼最短, 夜最长 昼夜等长 昼最长,夜 最短
极昼极夜范围 南、北极圈内无 极昼夜 北极圈内 极昼,南极 圈内极夜 南、北极 圈内无极 昼夜 北极圈内 极夜,南极 圈内极昼
位置 ① ② ③ ④
北半球昼夜长 短变化 ④→① :昼渐长,昼短夜长 ①→② :昼渐长,昼长夜短 ②→③ :昼渐短,昼长夜短 ③→④ :昼渐短,昼短夜长
位置 ① ② ③ ④
太阳直射点移 动 ④→①→② :向北移动 ②→③→④ :向南移动
知识点一 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
(地理实践力·地理实验)为认识地球,同学们 用乒乓球、铁丝、橡皮泥等材料制作了地球仪。如图 为利用同学们制作的地球仪展示的地球公转运动示意 图。读图,完成1~2题。
1.在演示地球公转时,正确移动地球仪的方向是( A )
A. A→B→C→D B. B→A→D→C
C. C→B→A→D D. D→C→B→A
2.在演示地球公转的过程中( C )
A. 应沿着正圆形的轨道移动地球仪
B. 可在凹凸不平的桌面上演示
C. 铁丝的指向(代表地轴方向)保持不变
D. 铁丝的指向(代表地轴方向)可发生变化
知识点二 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的更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遗产)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 化遗产。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完成 3~4题。
3.形成二十四节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C )
A. 地球形状 B. 地球大小 C. 地球公转 D. 地球自转
4.下列节气中,北半球昼长夜短的是( C )
A. 惊蛰、春分 B. 立冬、小雪 C. 清明、夏至 D. 立春、雨水
知识点三 五带的划分
读地球五带示意图,完成5~6题。
5. 图中表示温带的数码是( B )
A. ①② B. ②④ C. ④⑤ D. ③④
6.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区域是( A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读我国某中学冬季上午作息时间(北京时间)表,完成7~8题。
节次 早读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时间 7:30—7:50 7:55—8:40 8:50—9:35 9:50—10:35 10:45—11:30
7.一般情况下,该作息时间最适合的地区是( C )
A. 青海省 B. 西藏自治区 C. 安徽省 D. 甘肃省
8.该校学生中午放学时,英国伦敦的中学生正在( A )
A. 睡觉 B. 晨练 C. 上课 D. 吃晚餐
(潍坊中考)图1是张先生在某观察站于当地时间6月15日12时开 始至次日12时,每隔两小时拍摄的不同时刻的太阳高度变化照片(此影像为多次曝光而成),图2示意地球公转。读图,完成9~10题。
9.6月15日—16日,该观察站昼夜长短状况是( B )
A. 昼夜等长 B. 极昼
C. 昼变短,夜变长 D. 昼短夜长
10.照片拍摄期间,地球处于图2中公转轨道的( A )
A. ①点附近 B. ②点附近 C. ③点附近 D. ④点附近
下图是地球公转到某位置和此时地球上昼夜状况示意图 (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11~12题。
11. 当地球公转到图示位置时,与下列哪个节日比较接近( C )
A. 五一劳动节 B. 端午节 C. 元旦 D. 中秋节
12.此时,M地( D )
A. 处于夏季 B. 有太阳直射 C. 昼长夜短 D. 处于黄昏
1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谚语两则。
谚语一:昼最长,蝉始鸣,半夏 生,木槿荣。
谚语二:昼夜均,寒暑平。一场 雨,一朝寒。草木染青黄,蝉噤荷残。
二十四节气示意图
(1)谚语一描述的节气是_夏至 日_,此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北回归_ 线_,北极圈以内地区出现_极昼_现象。
(2)谚语二描述的节气日期在_9月23 日_前后,该节气过后,北京的 昼夜长短变化是_昼变短_,_夜变长_。
材料二 数九是我国民间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 的方法,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 。民间有描画 九九消寒图的习惯,人们用墨笔每天晕染一瓣梅花,九 九八十一天后,梅花点遍,春回大地。
(3)诗词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其中记载着许多与地理相关的知识。 下列诗句描述的现象中,和地球公转有关的是( B )
A.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范成大)
B.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观刈麦》 白居易)
C. 黑夜山魈语,黄昏海燕归。(《题海盐南馆》张祜)
D.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4)地球公转至数九第一天时,太阳直射_南_回_归_线__(或23.5°S_)__(填纬线),这一天是北半球的_冬至_(填节气) 日。这一天北京的 昼夜长短情况是_昼短夜长_。下图是正午时刻室内的太阳光照情况, 其中符合这一天光照情况的是_a_。
(5)当“九九消寒图”已晕染梅花30瓣时,最接近的节气应是_大寒_, 此时,地球正处于公转轨道中的 D_(填字母)段,北京的白昼时间逐 渐变_长_,气温也逐渐_升高_(填“升高”或“降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生物学科
【中图新版八上地理考点梳理+分层精练】
1.2 地球的公转
知识梳理+基础过关+能力提升+地理素养
考点梳理
如何区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现象。
1. 区分关键:分析这种现象的周期是一天还是一年。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2.具体方法:在一天中完成的现象就是自转产生的现象,如昼夜更替、 太阳的东升西落、时间的东早西晚、一天中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等; 在一年中完成的现象就是公转产生的现象,如四季的变化、正午时刻 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等。
1.南、北回归线上的地区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 区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以外的地区,无太阳直射现象。
2.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有直接关系, 即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赤道地区终年昼夜等长。
1.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_太阳_运动,这种运动叫作地球的公转。
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自_西向东_,周期是_一年_。
3.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_昼夜长短_的变化、四季更替、_五带_ 的划分。
4. 图表解读二分二至。
位置 ① ② ③ ④
日期 3月21日前后 6月21日前后 9月23日前 后 12月22日 前后
北半球节气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太阳直射位置 赤道 _北回归线_ 赤道 南回归 _线_
北半球昼夜长 短 昼夜等长 昼最长, 夜最短 昼夜等长 昼最短,夜 最长
位置 ① ② ③ ④
南半球昼夜长 短 昼夜等长 昼最短, 夜最长 昼夜等长 昼最长,夜 最短
极昼极夜范围 南、北极圈内无 极昼夜 北极圈内 极昼,南极 圈内极夜 南、北极 圈内无极 昼夜 北极圈内 极夜,南极 圈内极昼
位置 ① ② ③ ④
北半球昼夜长 短变化 ④→① :昼渐长,昼短夜长 ①→② :昼渐长,昼长夜短 ②→③ :昼渐短,昼长夜短 ③→④ :昼渐短,昼短夜长
位置 ① ② ③ ④
太阳直射点移 动 ④→①→② :向北移动 ②→③→④ :向南移动
知识点一 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
(地理实践力·地理实验)为认识地球,同学们 用乒乓球、铁丝、橡皮泥等材料制作了地球仪。如图 为利用同学们制作的地球仪展示的地球公转运动示意 图。读图,完成1~2题。
1.在演示地球公转时,正确移动地球仪的方向是( A )
A. A→B→C→D B. B→A→D→C
C. C→B→A→D D. D→C→B→A
2.在演示地球公转的过程中( C )
A. 应沿着正圆形的轨道移动地球仪
B. 可在凹凸不平的桌面上演示
C. 铁丝的指向(代表地轴方向)保持不变
D. 铁丝的指向(代表地轴方向)可发生变化
知识点二 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的更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遗产)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 化遗产。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完成 3~4题。
3.形成二十四节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C )
A. 地球形状 B. 地球大小 C. 地球公转 D. 地球自转
4.下列节气中,北半球昼长夜短的是( C )
A. 惊蛰、春分 B. 立冬、小雪 C. 清明、夏至 D. 立春、雨水
知识点三 五带的划分
读地球五带示意图,完成5~6题。
5. 图中表示温带的数码是( B )
A. ①② B. ②④ C. ④⑤ D. ③④
6.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区域是( A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读我国某中学冬季上午作息时间(北京时间)表,完成7~8题。
节次 早读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时间 7:30—7:50 7:55—8:40 8:50—9:35 9:50—10:35 10:45—11:30
7.一般情况下,该作息时间最适合的地区是( C )
A. 青海省 B. 西藏自治区 C. 安徽省 D. 甘肃省
8.该校学生中午放学时,英国伦敦的中学生正在( A )
A. 睡觉 B. 晨练 C. 上课 D. 吃晚餐
(潍坊中考)图1是张先生在某观察站于当地时间6月15日12时开 始至次日12时,每隔两小时拍摄的不同时刻的太阳高度变化照片(此影像为多次曝光而成),图2示意地球公转。读图,完成9~10题。
9.6月15日—16日,该观察站昼夜长短状况是( B )
A. 昼夜等长 B. 极昼
C. 昼变短,夜变长 D. 昼短夜长
10.照片拍摄期间,地球处于图2中公转轨道的( A )
A. ①点附近 B. ②点附近 C. ③点附近 D. ④点附近
下图是地球公转到某位置和此时地球上昼夜状况示意图 (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11~12题。
11. 当地球公转到图示位置时,与下列哪个节日比较接近( C )
A. 五一劳动节 B. 端午节 C. 元旦 D. 中秋节
12.此时,M地( D )
A. 处于夏季 B. 有太阳直射 C. 昼长夜短 D. 处于黄昏
1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谚语两则。
谚语一:昼最长,蝉始鸣,半夏 生,木槿荣。
谚语二:昼夜均,寒暑平。一场 雨,一朝寒。草木染青黄,蝉噤荷残。
二十四节气示意图
(1)谚语一描述的节气是_夏至 日_,此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北回归_ 线_,北极圈以内地区出现_极昼_现象。
(2)谚语二描述的节气日期在_9月23 日_前后,该节气过后,北京的 昼夜长短变化是_昼变短_,_夜变长_。
材料二 数九是我国民间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 的方法,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 。民间有描画 九九消寒图的习惯,人们用墨笔每天晕染一瓣梅花,九 九八十一天后,梅花点遍,春回大地。
(3)诗词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其中记载着许多与地理相关的知识。 下列诗句描述的现象中,和地球公转有关的是( B )
A.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范成大)
B.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观刈麦》 白居易)
C. 黑夜山魈语,黄昏海燕归。(《题海盐南馆》张祜)
D.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4)地球公转至数九第一天时,太阳直射_南_回_归_线__(或23.5°S_)__(填纬线),这一天是北半球的_冬至_(填节气) 日。这一天北京的 昼夜长短情况是_昼短夜长_。下图是正午时刻室内的太阳光照情况, 其中符合这一天光照情况的是_a_。
(5)当“九九消寒图”已晕染梅花30瓣时,最接近的节气应是_大寒_, 此时,地球正处于公转轨道中的 D_(填字母)段,北京的白昼时间逐 渐变_长_,气温也逐渐_升高_(填“升高”或“降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