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3 Our digital lives Reading教学设计(1课时)(表格式) 2025-2026学年沪教版(2024)英语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Unit 3 Our digital lives Reading教学设计(1课时)(表格式) 2025-2026学年沪教版(2024)英语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Unit 3 Our digital lives :Reading 教学设计(1课时)
本课主题属于“人与社会”范畴的“科学与技术”主题群
一、语篇研读
1.主题和内容(What):主阅读语篇是一篇采访文字稿,信息技术专家 Dr Li 在播客中介绍互联网可能将给未来生活带来的改变。他从健康、环保、交通三个方面以具体实例描绘了未来的智能生活。例如智能穿戴设备能更好地监测人们的健康、城市能够建立智能系统善环境、城市交通变得更加安全等。
2.意义和价值(Why): Dr Li 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现了未来智能生活的三个画面,让学生直观感受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对智能生活的认同感。
3.方式和方法(How):整个采访有五轮对话。第一轮对话介绍了互联网给日常生活已经带来的变化。在第二三四轮对话中, Dr Li 依次举例说明了未来互联网可能给健康、环保和交通三个方面带来的影响。最后一轮对话强调这些改变距离我们并不遥远,有些事情正在发生。语篇整体呈现"总一分﹣总"的结构,主持人通过四个问题引导 Dr Li 对未来的智能生活进行具象的描述。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1.能通过阅读获取关于数字生活的细节信息、推断作者观点、理解词义和主旨大意
2.掌握通过事例佐证观点的阅读策略和运用KFC阅读策略解决阅读理解题,发展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
2.分析、评价被采访者的观点,推断出被采访者对未来生活的改变的态度。
3.能在小组中合作完成设计与展示任务。
4.了解科技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增强对未来社会的适应力与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1.获取未来智能生活的基本信息(健康、环保、交通),梳理、概括每一部分的变化,借助可视化图形呈现结构化知识。(学习理解) 1.盲盒猜物,激发兴趣。展示“盲盒”中的图片(self-driving car, smartwatch, smart bin),引导学生说出名称并猜测主题。 提问:What do you think life will be like in the future 2. Pre-reading – 预测文本,明确任务 学生阅读标题与引言,完成选择题: (1)文本类型(B. An interview) (2)预测内容(A. Health B. Environment C. Transport D. Home) 引导学生明确访谈人物与话题。 While-reading – 分层阅读,策略渗透 (1)分段匹配主旨 将文本分为5部分,匹配每部分大意。 (2)表格填空 阅读并填写表格,提取具体信息(如健康设备、垃圾收集、自动驾驶等)。 (3)阅读理解题(KFC策略训练) 教师示范KFC方法: K:圈出题干关键词 F:定位文中相关句 C:核对选项并选择 学生独立完成5道阅读理解题,后小组核对答案。 观察学生回答问题的表现,根据其说出的具体信息了解其关于未来智能生活的已知和未知。 从学生完成的情况,评价其形成的关于未来智能生活的结构化知识。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未来生活的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自主思考,激活学生与语篇之间知识和经验的关联,明确本课要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帮助学生把握语篇的意义主线,有逻辑地梳理数字生活变化的信息,体会语言、文化与思维的关联。(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2.基于结构化知识,分析、推断Dr Li对互联网的态度,并找出原因。(应用实践) 4.Post-reading – 深度思维与创意表达 观点态度分析 小组讨论:Dr Li对互联网的态度是?找出依据。 引导学生识别“positive”态度并说明理由。 观察学生在小组和班级描述Dr Li对互联网的态度的展示是否全面、具体,使用语言和时态是否正确,衔接词使用是否恰当等,把握学生对语言和信息的内化情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内化结构化新知和关键语言,并根据语篇表层结构的主线探究和深入理解作者的隐含信息,启发深度思考,探究深层意义,为进一步提炼和概括信息做好铺垫。(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3.分析、评价未来智能生活,并创设自己的未来智能生活。(迁移创新) 5.Group Task: 未来智能产品设计 每组设计一款未来智能产品,完成海报并展示: (1)产品名称、外观、功能、意义 (2)使用句型:It will make life... because it can... (3)展示后评选“最佳设计师”。 6.最佳设计师和AI对话,向豆包描述自己的未来设计,生成图片。 观察小组讨论和小组展示中学生能否说出属于具有自己特色的设计,根据需要给出必要的指导和反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超越语篇,上升自我创造的层面,实现探究语的内涵价值与意义的目的,推动迁移创新。(想象与创造)
作业设计(二选一) 1.写作任务:写一段话介绍你家的智能设备及它们如何让生活更便利。 2.表演任务:两人一组,表演访谈节目(Host + Dr Li),注意语音语调与肢体语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