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学情检测物理试题一、单选题1.“雾凇”形成时发生的物态变化主要是( )A.熔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2.下列物质中,均属于晶体的一组是( )A.蜡、食盐 B.铁、松香 C.冰、海波 D.沥青、蜂蜡3.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切”就是用手指把脉,根据脉象诊断疾病,这是中国古代传统医学家独创的诊法。如图所示,每次把脉的时间,古人强调不应少于脉跳五十次,据此可知中医把脉一次至少约多长时间( )A.50min B.10min C.1min D.1s4.某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仪仗队护送国旗通过主席台,若说此过程中国旗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A.仪仗队中的学生B.运动场上的主席台C.运动场上的跑道D.驻足观看仪仗队的师生5.将下列物体按大致尺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沙粒、原子、长城、银河系、太阳系B.原子、沙粒、长城、银河系、太阳系C.沙粒、原子、长城、太阳系、银河系D.原子、沙粒、长城、太阳系、银河系6.每年的3月3日,既是世界听力日,也是全国爱耳日。关于人耳听音:①听歌时,调节音量;②隔着墙能分辨熟悉的声音。分析这两种声现象,其声音特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响度与音调 B.音色与音速C.响度与音色 D.音调与音速7.下面有关声的说法是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超声波可以测量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C.声音在钢铁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大D.超声波可以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8.小王同学学习了物态变化后,对以下四种保存食物的方法所包含的物态变化,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用塑料膜包好蔬菜放入冰箱冷藏室,是减慢了水分的蒸发达到保鲜。B.在北方的冬天,人们常在存放蔬菜的地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凝固放热防止蔬菜被冻坏。C.超市里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用低温的冰来为海鲜降温,同时是利用冰块熔化吸热进一步起到降温保鲜作用。D.在运输食品的时候,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可以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熔化来吸热降温。9.“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该过程需吸热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该过程需吸热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需放热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该过程需吸热二、多选题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年是长度的单位B.0dB是没有声音C.寒冷的冬天,小东同学从温暖的教室走到寒冷的室外时,眼镜的镜片会变模糊D.夏天天热时打开电风扇大家感到凉块,并不能降低室内气温,而是加快了汗液的蒸发,蒸发需要吸热。三、填空题11.用手拨动绷紧的橡皮筋,我们听到了声音,同时看到橡皮筋变“胖”变“虚”了,这是橡皮筋发声时在 。请写出一个能表明这一道理的现象: 。12.如表记录了某同学两项运动成绩数据,请填写合适的单位:立定跳远距离 50米跑步所用时间260 6.8013.清晨的校园里,我们经常看到绿叶上有晶莹的露珠,露珠的形成属于 现象。而课间活动时露珠又不见了,露珠不见了属于 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14.我国北方某地最低气温曾达到 ℃,此地常用酒精温度计测量室外的气温而不用水银温度计,理由是 (固态水银的熔点 ℃,固态酒精的熔点 ℃);晾在室外结冰的衣服也会慢慢变干是 现象,你判断的理由是 。15.中国空间站的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形成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梦天实验舱靠近天和核心舱的过程中,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梦天实验舱是 的;对接完成后,仍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梦天实验舱是 的。16.小明用一把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4次测量的结果分别为26.02cm,26.0cm,26.01cm,26.02cm,则物理课本长度的测量值应记作 ,这种多次测量的方法目的是 。17.在河南舞阳出土的8000多年前的贾湖骨笛,可以吹奏出七声音阶,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管乐器。吹笛子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 的振动发出声音的,演奏者用手指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18.在屋子里说话比在室外感觉响亮的原因是 ,一个同学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1.5s后听到回声,那么该同学距山崖 米。(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19.(1)图中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图中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为 ℃;(2)图中物块A的长度为 cm;(3)如图是某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请写出你能从图中获得的两条信息: ; 。四、简答题20.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为了避免噪声带来危害,在生产生活中,人们采用多种方法来防治噪声。将与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对应的措施各举一例填入下列表格中。控制方法 具体措施在噪声的发源地减弱噪声 ①在传播路径上反射、吸收噪声 ②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③五、综合题21.请根据以下情景回答问题:(1)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可乐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 (2)如图是用一个纸盒、两支笔和a、b、c、d四根从窄到宽,宽窄不同的橡皮筋制作的“橡皮筋吉他”。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橡皮筋,橡皮筋发声的 不同,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四根橡皮筋, 的音调最高(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3)口琴是用嘴吹或吸气,使金属簧片振动发声的多簧片乐器。将口琴拆开后,其内部的琴芯结构如图所示,在琴芯的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A区的较薄、较短,振动快,C区的较厚、较长,振动慢; ①在口琴的同一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发生变化的是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②口琴的高音区为图甲中的 (选填“A”“B”“C”)区。六、实验题22.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该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该实验原理是 。(2)小车通过AB段时测得时间 ,AB段的距离 cm,则AB段的平均速度 m/s.(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会偏 (选填“小”或“大”)(4)根据你的实验,你认为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5)实验时,若发现小车下滑的速度很快,不便于测量时间,请你说出一种改进措施: 。23.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安装实验装置时先固定铁圈 (选填“A”或“B”);(2)用酒精灯对水加热时,烧杯上方有“白气”产生,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烧水时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 ,所以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3)根据你的实验经历,沸腾时水里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其大小的变化情况是图乙中的 (选填“a”或“b”)。(4)图丙是两名同学根据各自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图象不同的原因是 。从两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 ℃,由此可判断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1标准大气压。(5)根据图丙可知,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6)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为了验证这一结论,应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不考虑陶土网的余热)。(7)对实验进行评估时,小明指出水加热至沸腾用时过长。为了节省时间,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七、计算题24.某同学家住在21楼。乘坐电梯回家时,他用手表测出:电梯从1楼一直运行到5楼用时8s;在5楼时有人出电梯,电梯停了 10s; 接着电梯一直运行到21楼,又用时30s。已知每层楼的高度为3m,则电梯从1楼到5楼、从1楼到21 楼运行的速度分别是多少?25.“超速”驾车是严重的违法行为。目前检测超速的方式有两种:定点测速和区间测速。某路段采用“区间测速”,如图是高速公路上的区间测速提示牌。(1)其中“100”的含义是什么?(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通过该区间的时间不能少于多少分钟?(3)一辆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时,手表显示的时间如图,通过两监测点时的速度分别为70km/h和80km/h,通过计算说该车会不会被判超速?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C C A D C C D C AD11. 振动 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水花四溅12. cm s13. 液化 汽化14. 酒精的凝固点比水银低 升华晾在室外结冰的衣服也会慢慢变干,由于气温低于冰的熔点,冰不会熔化成水,而是物质状态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15. 运动 静止16. 26.02cm 减小误差17. 空气柱 音调18. 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25519.(1) C -6(2)2.55(3) 该物质是晶体 该物质的熔点是114℃20.①学校周围禁止鸣笛 ②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 ③ 工人戴防声耳罩21.(1)固体可以传声(2) 响度 a(3) 响度 A22.(1) 秒表(手表)(2) 40.0 0.25(3)小(4)小于(5)适当减小斜面的坡度23.(1)B(2) 液化 水蒸气液化的时候还要放出大量的热(3)b(4) 水的初温不同 98 低于(5)水在沸腾前,温度不断升高;水在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6)撤去酒精灯(7)液体吸热的多少与液体种类、质量、温度的变化量有关,适当减少实验中所用的水量,这样可以减少加热所需的时间;或者适当提高水的初温,这样也可以使水更快地达到沸点。另外,给烧杯加盖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提高加热效率。24.1.5m/s,1.25m/s【详解】解:电梯从1楼到5楼的速度从1楼到21 楼电梯运行的总时间从1楼到21 楼电梯运行的总距离从1楼到21 楼电梯运行的平均速度答:电梯从1楼到5楼的速度为1.5m/s,从1楼到21 楼运行的速度是1.25m/s。25.(1)“100”的含义是汽车通过该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不得超过100km/h(2)(3)会被判超速【详解】(1)警示牌上数字“100”的含义为汽车通过该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不得超过100km/h。(2)汽车通过该区间的时间不能少于(3)从题可知,区间测速的路程s=8km, 全段所用的时间所以全段的平均速度由于120km/h﹥100km/h,所以会被判超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