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4年6月4日,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在垂直上升过程中,以下各组描述其运动的物理量均为矢量的是( )A.位移、时间 B.位移、速率C.时间、速度 D.速度、加速度2.小桂每天坚持到公园跑步锻炼身体,跑步过程中小柱感觉绿道旁的树木在不断向后跑,他选择的参考系可能是( )A.地面 B.树底的小草C.绿道旁的路灯 D.小桂自己3.全球首场“人机共跑”21.0975公里的半程马拉松赛事中,人形机器人“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24秒夺冠,“天工Ultra”身高约1.8米、体重约55公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1.0975公里表示的是位移大小B.2小时40分24秒表示的是时刻C.计算“天工Ultra”的平均速率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D.“天工Ultra”的平均速率约为20公里/小时4.关于加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大小B.加速度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C.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D.加速度越大,物体的速度变化就越大5.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一定越大B.加速度变小,速度一定变小C.加速度变小,速度可能变大D.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6.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分别为v甲=+1m/s、v乙=﹣5m/s,丙、丁两物体的加速度分别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体的速度大于乙物体的速度B.丙物体的加速度大于丁物体的加速度C.若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1s内乙物体的位移大小为5mD.丁物体不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7.汽车在某次性能测试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内,速度大小由v1减小为v2,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为( )A. B.C. D.8.一辆卡车行驶在平直路面上,司机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后紧急刹车,刹车后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v=16﹣4t,v和t的单位分别是m/s和s。则3s末卡车的速度大小为( )A.0 B.4m/s C.8m/s D.12m/s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9.甲、乙、丙三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甲、乙匀速下降,丙停在空中B.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上升C.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乙D.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乙10.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中,根据纸带数据所得出的v﹣t图象,对其物理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A.在0~6s内,物体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0.12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2m/sC.在0.12~0.16s内,物体的速度由2m/s增加到4m/sD.从8s初开始,物体以8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11.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当t=t0时,位移x>0,速度v<0,加速度a>0,此后a逐渐减小,则它的( )A.速度变化越来越慢 B.速度逐渐减小C.位移继续增大 D.位置变化越来越快12.如图所示,将弹性小球以10m/s的速度从距地面2m处的A点竖直向下抛出,小球落地后竖直反弹经过距地面1.5m高的B点时,向上的速度为8m/s,从A到B,小球共用时0.3s,则此过程中( )A.小球发生的位移的大小为0.5m,方向竖直向上B.小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18m/s,方向竖直向上C.小球平均速度的大小为8.5m/s,方向竖直向下D.小球平均加速度的大小约为60m/s2,方向竖直向上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13.(6分)小华同学设计了用光电门测物体瞬时速度的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使挡光片的前端与车头齐平、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侧面,垫高轨道的一端。轨道上的滑块通过光电门时,滑块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1)若某次实验记录的时间为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d,则此次实验中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大小可表示为v= (用对应物理量的符号表示)。(2)为了更准确测量小车的速度,小华同学更换不同型号的遮光条分别进行三次实验,并让小车每次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获得了如表三组实验数据。实验次数 不同的挡光片 通过光电门的时间(s) 速度(m/s)第一次 Ⅰ 0.17464 0.344第二次 Ⅱ 0.11662 0.342第三次 Ⅲ 0.05850 0.340根据上表数据可知第 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其对应的挡光片宽度可能为 。A.1cm B.2cm C.4cm D.6cm14.(10分)(1)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时,要用到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 (直流电,交流电),每隔 s打一个点。(2)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和让纸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之间的时间顺序关系是: A.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 B.先让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C.让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让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3)如图是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s cm;C点对应的速度是 m/s。15.(8分)如图所示,在一光滑斜面上,有一小球以v0=5m/s沿斜面向上运动,经2s到达最高点,然后又沿斜面下滑,经3s到达斜面底端,已知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恒定,求:(1)小球运动的加速度;(2)小球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16.(9分)一火车以2m/s的初速度、0.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1)火车速度增加为初速度的2倍所用的时间是多少;(2)火车在第2s末的速度是多少。17.(11分)一质点在xOy平面内运动,t=0时刻,质点从坐标原点出发,先以6m/s的速度沿x轴负方向匀速运动了10s,接着又以10m/s的速度沿y轴负方向匀速运动了8s。求:(1)质点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路程;(2)质点在t=18s时的坐标;(3)质点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大小。18.(16分)某汽车先以0.5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20s末改为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匀速运动持续10s后,汽车以﹣2m/s2的加速度急刹车,求:(1)汽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及汽车从开始刹车到停下所用的时间;(2)在下图的坐标系中画出汽车运动全过程的v﹣t图象;(3)求汽车全程通过的总位移大小和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物理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解:A、位移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时间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故A错误;B、位移是矢量;速率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故B错误;C、时间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速度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故C错误;D、速度和加速度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故D正确。故选:D。2.解:小桂每天坚持到公园跑步锻炼身体,跑步过程中他与绿道旁树木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他以自己为参考系,树木在不断向后跑,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3.解:A、运动轨迹的长度为路程,故21.0975公里是路程,故A错误;B、2小时40分24秒对应一段路程,表示的是时间间隔,故B错误;C、计算“天工Ultra”的平均速率时,机器人的大小相对运动的轨迹可以忽略,可以将将其视为质点,故C正确;D、“天工Ultra”的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大小为v公里/小时,故D错误。故选:C。4.解:ABC、加速度是反映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与速度的变化量无关,要看速度的变化量大小应该知道作用时间,故AB错误,C正确;D、根据定义式为a,加速度越大,物体的速度变化率就越大,故D错误。故选:C。5.解:AD、根据公式a,加速度与速度变化率有关,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还与时间有关,故AD错误;加速度变小,速度变化率小,而速度不一定变小,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则速度会变大,当加速度与速度反向时,则速度会变小,故B错误;故C正确;故选:C。6.解:AB.矢量的正负表示方向,矢量的大小看绝对值,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丙的加速度小于丁的加速度,故AB错误;C.若乙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x=vt,代入数据得x=﹣5m,故1s内乙的位移大小为5m,故C正确;D.若丁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同,则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C。7.解: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有:v2=v1﹣at,代入数据可得:a,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8.解:根据关系式,速度为0时,时间为0=16﹣4t,解得t=4s,故3s末卡车的速度大于0,3s末卡车的速度v=(16﹣4×3)m/s=4m/s,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9.解: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说明甲相对于地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匀速下降,而且v乙>v甲;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物体丙可能停在空中;物体丙也可能向上匀速运动;物体丙也可能匀速下降,且v乙>v甲>v丙,故ABD正确,C错误。故选:ABD。10.解:A、在0~6×0.02s,即0.12s内,物体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由上分析,可知,在0~0.12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其平均速度也为2m/s,故B正确;C、由图象可知,在0.12~0.16s内,物体的速度由2m/s增加到4m/s,故C正确;D、从8×0.02s,即从0.16s初开始,物体以8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BC。11.解:A、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减小,则速度变化越来越慢,故A正确;B、加速度a>0,速度v<0,两者反向,物体做减速运动,速度逐渐减小,故B正确;C、位移x>0,速度v<0,则位移逐渐减小,故C错误;D、速度是描述位置变化快慢的,速度减小,则位置变化越来越慢,故D错误。故选:AB。12.解:A、位移是指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由图可知,小球发生的位移为0.5m,方向竖直向下,故A错误;B、设速度向下为正,则速度变化量Δv=﹣8﹣10=﹣18m/s,负号说明速度变化方向竖直向上,故B正确;C、小球的平均速度vm/sm/s,方向竖直向下;故C错误;D、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知,a60m/s2,负号说明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故D正确。故选:BD。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13.(6分,每空2分)解:(1)根据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2)挡光时间越长,说明挡光片的宽度越宽,则三个挡光片中,挡光片I的宽度最大;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 可知,当位移很小,时间很短时,可以利用平均速度来代替瞬时速度,因此第三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根据公式挡光片的宽度d=vΔt=0.340×0.05850m=0.01989m≈2cm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故答案为:(1) (2)三;B。14.(10分,每空2分)解:(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常用的计时仪器,工作电压在6V以下交流电.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个点.(2)如果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有可能会出现小车已经拖动纸带运动一段距离,电源才被接通,那么纸带上只有很小的一段能打上点,大部分纸带没有打上点,纸带的利用率太低;所以应当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故A正确.(3)由于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故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5×0.02s=0.1s.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是x=0.70cm由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就等于在该段时间内的中间时刻瞬时速度,故vC0.10m/s故答案为:(1)交流电,0.02;(2)A;(3)0.70,0.1015.(8分)解:(1)设小球的加速度为a,对向上运动的过程,有a (2分)解得:a﹣2.5m/s2(2分)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下。(2)设小球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为v1,有v1=at1 (2分)解得:v1=﹣7.5m/s (2分)负号表示速度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下。16.(9分)解:(1)经历的时间t (2分)(1分)解得:t=4s (2分)(2)火车在第2s末的速度v=v0+at (2分)解得:v=3m/s (2分)答:(1)火车速度增加为初速度的2倍所用的时间是4s;(2)火车在第2s末的速度是3m/s;17.(11分)解:(1)质点在前10s内经过的距离为x=v1t1(1分)质点在后8s经过的距离为y=v2t2(1分)所以质点在整个过程经过的路程为s=x+y(1分)解得:s=140m(2分)(2)因为开始质点是沿x轴负方向运动的,后来又是沿y轴负方向运动,所以质点在t=18s时的坐标为(﹣60m,﹣80m)(2分)(3)质点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大小为(2分)(2分)答:(1)质点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路程为140m;(2)质点在t=18s时的坐标为(﹣60m,﹣80m);(3)质点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大小为100m。18.(16分)解:(1)由题意知汽车匀速运动的速度为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据速度—时间关系有:v=at(1分)v=10m/s(2分)汽车匀减速运动的初速度为v0=10m/s,加速度a=﹣2m/s2,所以汽车匀减速运动的时间t(1分)t(2分)(2)由题意作出v﹣t图象如图所示:(3分)(3)根据(2)作出的v﹣t图象可知,汽车在此过程中的总位移大小等于图像所围成的面积(1分)(2分)汽车的平均速度(2分)(2分)答:(1)汽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为10m/s,汽车从开始刹车到停下所用的时间为5s;(2)v﹣t图象如上图;(3)汽车全程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225m和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43m/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万隆高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段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docx 高一物理试题 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