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季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检测1(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秋季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检测1(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2025年秋季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检测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范围:1-4单元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电影《长津湖》中的每一位战士,面对páo xiào( )的北风和xiǎn yào( )的地形,没有丝毫的jīng huāng( )和退缩。冲锋号吹响时,战士们以pái shān dǎo hǎi( )向敌人发起进攻。他们与敌人英勇 fèn zhàn( )的 háo mài( )气概和bù qū( )的意志让人rè xuè fèi téng( )。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横线画出。(4分)
拧开盖(níng nǐng) 芦秆(gān gǎn) 坠落(duò zhuì) 弄巧成拙(zhuō zhuó)
蹿上来(cuān cuàn) 潜伏(qián qiǎn) 蜷缩(juǎn quán) 嫦娥奔月(bēn bèn)
三、选择题。(10分)
1.下列词语的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玻璃 幽雅 疙瘩 斩钉截铁 B.跺脚 拍摄 攀登 念念有词
C.愰然 雹子 山涧 别出心裁 D.昼夜 颓然 沮丧 粉身碎骨
2.下列课文、体裁及作者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花之歌》 散文诗 黎巴嫩 B.《灯光》回忆录 李元兴
C.《竹节人》 小说 范锡林 D.《童年》小说 高尔基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托她买两本书——《骆驼祥子》和《名人传》,她满口答应了。
B.我这个人到了陌生的地方就容易晕头转向,不知道哪是东,哪是西?
C.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D.“劳动节快到了,”张老师说:“同学们,你们打算在这一天做什么呢?”
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王老师工作一丝不苟,对我们严格要求。
B.小猫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
C.小明上课总爱接嘴出风头,他是我们的领头羊。
D.垃圾广告、恶意插件、暴力游戏和八卦新闻等充斥着互联网,令网民不胜其烦。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是否有理想和信念,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B.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
C.我国的传统节日有清明节、儿童节 中秋节。
D.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四、补全四字词语,并按要求完成练习。(8分)
①( )钉截铁 ②千( )一发 ③( )然不同 ④威风( )( )
⑤居高( )下 ⑥聚( )会( ) ⑦全( )贯( ) ⑧( )( )带舞
(1)敌人即将攻上山顶,在这 的时刻,班长坚定地说:“决不能让阵地失守,即使粉身碎骨,也要把敌人赶下山去!”(填序号)
(2)上面词语中 和 (填序号)是一对近义词,这两个词都有“ ”的意思。
五、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缩句)
2.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为转述句)
3.读了老班长的故事,使我收到很大的感动。(修改病句)
4.“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我婉言谢绝了朋友的邀请。(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字,请你仿照着写一写。)
5.请接着写一写自己犹豫不决的心理活动。
我正埋头做试卷,忽然同桌用手肘碰了碰我,目光示意我给他抄题目的答案,我
六、日积月累。(9分)
1.“蒙汉情深何忍别, ”是全文的 ,点明了蒙汉两族之间的深情厚谊及分别时的依依不舍。
2.《七律·长征》中,诗句“ , ”采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两次战役,表现了红军的神勇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3.曹植在《白马篇》中这样表达他爱国及为国献身的情怀——“
。”
4.她忐忑不安地想:“......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这一连串的省略号,表现了桑娜 。
5.贺知章八十多岁辞官返乡,所见所闻让他感慨颇多。《回乡偶书》中抒发了他物是人非的感伤的诗句是: , 。
七、阅读理解。(11+12=23分)
(一)宇宙生命之谜(节选)
哪些天体上 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 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 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应在 50~150℃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系统提供能源。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2分)
必须 可能 一般 至少
2.读短文,完成下面题目。(2分)
生命存在的条件: , ,
, 。
3.想要完成上面的思维导图,应该采用的阅读方法是( )。(2分)
A.查相关资料 B.寻找中心句 C.画出关键词 D.提取首尾关键信息
4.读短文,注意加点的部分,想一想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2分)
5.未来,我们能否在太空建立一个更大的空间站,人类都到空间站去生活呢?请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3分)
(二)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2分)
材料一: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裁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选自周国平《经典和我们》)
材料二: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在传统纸媒和电媒上的人均分配时间表(摘自网络)
读书时间 20.38分
读报时间 12分
看电视时间 144分
材料三:加拿大的两位科学家将观看电视的人的大脑神经与测试仪器连在一起,得出结论:电视主要是在和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心智对话。具体来说,人类的心智至少需要半秒钟才能为复杂的刺激提供适当的感觉闭合,而电视拒绝给我们这半秒钟。媒体研究专家卢格曼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认为,书籍是与我们的左脑交流,而电视是与我们的右脑交流,而左脑通常是负责理智的部分,电视使我们头脑中理智的部分休眠。因此,对于习惯电视画面的孩子来说,阅读印刷媒体是痛苦的,几乎令人无法忍受,它无法适应我们目光跳动的习惯。(摘自报纸)
1.上面三则材料是六年级的小宇同学在调查过程中搜集到的。从中可以看出,该同学搜集信息的渠道有 、 和 。(3分)
2.根据材料一,周国平认为人们读书的目的主要有 、 和 。(3分)
3.阅读三则材料,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3分)
A.为了消遣,我们可以阅读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
B.我国成年国民看电视的时间远远超过读书读报的时间。
C.阅读书籍是在和我们的右脑交流。
D.人类的心智至少需要半秒钟才能为复杂的刺激提供适当的感觉闭合。
4.结合三则材料,你会对那些爱看电视不爱读书的小朋友提出哪些建议?理由是什么?(3分)
八、习作。(30分)
生活中,有着太多新奇和快乐,请你以“那次 真快乐”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记叙清楚旅行中的快乐的事情,字数不少于500。
答案
一、咆哮 险要 惊慌 排山倒海 奋战 豪迈 不屈 热血沸腾
二、nǐng gān zhuì zhuō
cuān qián quán bēn
CAACD
斩 钧 截 凛凛 临 精 神 神 注 襟飘 ②⑥⑦ 集中精神
1、水里站着老汉。
2、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他那儿报名。
3、读了老班长的故事,我收到很大的感动。
4、“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我回绝了朋友的邀请。
5、我给你给他抄呢?如果给他抄题目的答案,我俩做的都不对,不给他抄,又怕得罪他?我该怎么办呢?
六、1、天涯碧草话斜阳 中心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复杂的矛盾心理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一)1、 可能 必须 至少 一般
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 必要的水分 适当的大气 足够的光和热
D
4、可以把观点表达更清楚,便于读者抓住要点,可以表达条理分明。
5、我认为未来可以实现,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型空间站的建造技术会更成熟,能源、供氧、食品、水等问题可以通过技术解决,人类有望在太空空间站长期生活
(二)1、阅读书籍 上网浏览 阅读报纸
2、实际的用途 消遣 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
3、c
4、建议:减少看电视的时间,增加读经典的时间。理由:只有认真地通读经典,才能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才能得到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才能更好地锻炼大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