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第十五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枣庄市第十五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a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监测
11.(2分)专敕大臣加修内河培旧提为外障可百年无患
(用斜线“/”断句,限断两处)》
九年级语文
13.①(2分)
准考证号
姓名:
班级:
【考场:
13.②(2分)
座号:
[0][o]
[0]
[0]
[o][0][o][0][0]
[1]
[1]
[1]
[1]
[1]
[1]
[1]
[1]
注意事项
[2]
[2]
[2]
[2]
[27
[2]
[2]
e
14.(2分)
新餐教、准考地须乳使用
[3]
[3]
[3]
[3]
[3]
[3]
[3]
]
[4]
[4]
[4]
[4]
[4
[4
[5]
6
[5
[5]
[5
5]
[6]
[6]
6]
[6]
67
[6]
[6
[7]
[7
[7]
[
[
[7
[8]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9]
8]
[8
J]
[8J
[9
[9]
[9
15.(2分)
一、选择题
1AB CD
4AOB□CD□
20ABIC D□E□
2A□B□CD□
6B□CDE
24AB□CD□
16.(3分)」
3 ABcD□
12A B□C D
一、填空题
5.(1)
17.(3分)
(2)」
(3)
)
(5)
18.(3分)
(6)
(2分)
19.(2分)
(2分)
二、解答题
三、解答题
9.(3分)
21.(3分)
10.(2分)
22.(3分)】
a
第1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

23.(4分)
三、填空题
25.
』四、作文
26.(50分)

0
第3页共4页
第4页共4页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监测
九年级语文
2025.10
积累与运用(共24分)
语文老师组织同学们阅读诗歌,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下面是某班同学阅读《艾青诗选》写的读后感,请你阅读完后,完成下面的任务。(8分)
艾青的诗,较多地将个人的悲欢 ① 时代的悲欢里, ② 着自己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现实的生活和斗争,并由此传达出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真切自然,毫无 ③ 。艾青以“最伟大的歌手”要求自己,无论是在走头无路的战乱岁月,还是在 ④ 的太平年代,恪守自我本真,写作已然成为了他的生活方式。伟大的抗日战争为诗歌创作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形消骨立的他所创作的长诗《向太阳》和《火把》,不为世俗折腰,以磅礴的气势表现了中华民族所焕发出的振奋精神和英雄气概。从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激越、奔放的笔触讴歌光明,让反动派自惭形秽;建国后,他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他的“归来”之歌,思想更为浑厚,内容更为广泛,情感更为深沉。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的“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正如他自己所言, 。
1.请找出其中正确的一项( )(2分)
要注意成语中的一些特殊字形,例如:“走头无路”不要写成“走投无路”。
大部分的形声字可根据声旁定读音,例如:恪(gè)守、自惭形秽(suì)
应注意汉字中的一字多音现象,例如:折(zhé)腰、折(shé)本。
应注意区别形近字,例如:“气概”应为“气慨”,“形消骨立”应为“形销骨立”。
2.请你帮他选出空格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2分)
A.①融入 ②反映 ③矫揉造作 ④政通人和 B.①融入 ②反应 ③附庸风雅 ④风平浪静
C.①溶入 ②反映 ③矫揉造作 ④政通人和 D.①溶入 ②反应 ③附庸风雅 ④风平浪静
3.划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建国后,他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他的“归来”之歌,思想更为浑厚,内容更为广泛,情感更为深沉。(把“内容更为广泛”放到“情感更为深沉”后面)
B.建国后,他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他的“归来”之歌,思想更为浑厚,内容更为广泛,情感更为深沉。(把“一如既往”改为“一反既往”)
C.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的“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把“的诗歌美学”去掉)
D.艾背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的“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在“诗歌美学”后加“主张”)
4.下列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有意识地避免用华丽词藻来掩盖空虚 ②以全部力量去完成自己所选择的主题 ③不含糊其词,不写为人费解的思想 ④以一个意象来表明一个感觉和观念
A.②①④③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5.默写。(10分)
(1)《沁园春雪》中化静为动,描写北国风光的句子是: , ,欲与天公试比高。
(2)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其一)》)
(3)汉文有道恩犹薄,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4)《水调歌头》中苏轼用“ , ”来宽慰自己“此事古难全”。
(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与“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异曲同工,都蕴含着新旧事物交替的自然理趣。
(6)《岳阳楼记》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进一步了解西南联大师生的故事,学习他们自强不息的品质,九年级继续开展了主题为“君子自强不息”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三个任务。(共6分)
6.【精神探源】下列各句中,不能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两项是( )(2分)
A.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B.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E.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7.【活动设计】围绕“君子自强不息”这一主题,活动策划小组设计了以下活动,请你再设计一个。(2分)
活动一:举办“君子自强不息”板报比赛
活动二:举办“君子自强不息”演讲比赛
活动三:
8.【人物采访】阅读以下材料,作为小记者,请你围绕“自强不息”的主题设计采访问题。毕业于西南联大的作家、诗人、书法家马识途先生今年已有108岁高龄。他曾两次身患癌症,至今仍坚持写作。他也是一位老党员,入党84年,曾作为地下党为国出生入死。他曾说∶“我有信仰,我也有信心,所以就有力量。”如果你要电话采访马老先生,请设计一个采访问题。(2分)

二、阅读与理解(共46分)
(一)古诗文阅读(共5分)
月夜忆舍弟①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释】①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当时,安史叛军引兵南下,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杜甫和几个弟弟正因战乱分散。
9.这首诗题目是“月夜忆舍弟”,首联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说说诗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10.月亮明明普天之下是一样的,但诗人为什么偏偏说“月是故乡明”?请联系全诗内容,简要分析。(2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杨最,字殿之,射洪人。正德十二年进士。授工部主事。督逋①山西,悯其民贫,不俟奏报辄返。尚书李鐩②劾之,有诏复往。最乃极陈岁灾民困状,请缓其徵③。
历郎中,治水淮、扬。值世宗即位,上言:“氾光湖④西南高,东北下。运舟行湖中三十余里。而东北提岸不逾三尺,雨霪风厉,辄冲决,阴阻运舟,监城、兴化、通、泰良田悉遭其害。宜如往年白圭修筑高邮康济湖,专敕大臣加修内河培旧提为外障可百年无患,是为上策……”出为宁波知府。请罢浙东贡币,诏悉以银充,民以为便。累迁贵州按察使,入为太仆卿。
(选自《明史 列传 卷九十七》,有删节)
【注】①逋(bū):拖欠,这里指收取拖欠税收。②李鐩(suì)、白圭:人名。③徵(zhēng):同“征”,征收。④氾光湖(fàn),湖名。
11.用斜线“/”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专敕大臣加修内河培旧提为外障可百年无患
1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不以物喜 民以为便
B.极陈岁灾民困状 杂然而前陈者
C.是为上策 策之不以其道
D.良田悉遭其害 悉如外人
1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②督逋山西,悯其民贫,不俟奏报辄返。
14.甲、乙两文都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2分)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共13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选自《敬业与乐业》)
【材料二】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工匠是对所有手工艺(技艺)人,如木匠、铁匠、铜匠等的称呼。 荀子说:“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斫削而为工匠。”自古以来,任何一个从事工艺劳动的工匠,都是以其毕生精力献身于这一工艺领域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除农业之外的各种手工艺工匠已经形成规模,称为“百工”。 这些工匠能够“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在我国的工艺文化历史上,产生过鲁班、李春、李冰、沈括这样的世界级工匠大师,还有遍及各种工艺领域里像庖丁那样手艺出神入化的普通工匠。
(选自《工匠精神及其当代意义》,有改动)
【材料三】
①中国桥梁、中国卫星、中国高铁、中国超算……中国制造正在进一步转型成为“中国智造”,一张张“有底气”的大国名片展现的是大国工匠精神。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 没有一支高素质劳动大军,就没有制造业繁荣发展的今天。目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所以广大劳动者更要涵养工匠精神。
②什么是工匠精神?狭义地讲,工匠精神是指匠人在制造产品时追求高品质,一丝不苟,拥有耐心与恒心。广义的工匠精神则是“从业人员的一种价值取向与行为表现,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是从业过程中对职业的态度和精神理念”。它是在生产当中融入质量至上的职业操守、对生产过程中每一细节都给予重视的工作态度,体现一种不惜用血汗塑造产品质量的崇高精神。可以说,工匠精神是“从业者为追求产品、服务的高品质而具有的高度责任感、专注甚至痴迷、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等精神”。
③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这些年来,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不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从“嫦娥”奔月到“祝融”探火,从“北斗”组网到“奋斗者”深潜,从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这些科技成就、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离不开大国工匠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实干,刻印着能工巧匠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身影。工匠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涵养工匠精神首先要养成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质。0.00068毫米,相当于人头发丝直径的 1/125。然而,仅靠一双手、一把锉刀、一方小小的操作台,就能实现如此细微的加工公差。这样的高精度,出自航空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能专家方文墨之手。如此极限的精度,源于每天8000余次“枯燥而又单调的反复练习”,源于他“既然选择了,就一定要做到最好”的一片匠心。这也恰恰说明,只有以“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才能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15.材料一所说的“敬业主义”的内涵和材料二、三中所说的“工匠精神”的内涵有什么相同点?(2分)
16.如果请你来对材料二进行续写,你会选用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作为你的论据吗?请简述理由。(3分)
17.材料三中的第②段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8.材料三中的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材料三的中心论点,说明其有什么作用。(3分)
19.请你就倡导工匠精神,对社会和个人各提一条建议。(2分)
(四)文学作品阅读。(共13分)
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微信步数
姜 萍
①母亲喜欢走路,年轻时就喜欢隔三差五地去赶集,一口气能走上五六里路。记忆中,她总是风风火火,见人就说:“每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
②我明白,母亲这样做是因为家庭负担重,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她既要做农活,又要拉扯我们兄妹三人。她不敢病,也病不起,只有身体棒棒的,才能支撑起这个家。
③后来,我们兄妹三人先后考上大学后,父亲也回到了家,母亲终于有了一些闲暇,每天晚饭后,她就和父亲一起,绕着村子走上几圈。那时,微信刚有了运动圈,母亲最快乐的事就是每天看看自己的排名,给大姨、二姨和亲戚朋友们点赞。
④好不容易,我们都在城里立了足,安稳的日子还没过上几年。父亲却突然患上癌症去世了,家里只剩下母亲孤零零的了。我们轮番劝母亲来城里,和我们谁住一起都行。母亲却总是推辞,她说,自己住乡下习惯了,家里还有田地、菜园、鸡鸭,她一样都割舍不下。
⑤我们放心不下母亲,便轮流回家看她。母亲每每看到我们回来,总是嗔怪我们:“这来来回回的,多浪费钱啊,还耽误你们的时间。”她举起手机,打开微信运动对我们说:“看,我身体好着呢,每天能走一万步,你们忙自己的事去吧。”
⑥这倒是真的,母亲至今依然保持着走路的习惯,每天,她的微信步数总在我的朋友圈里遥遥领先。于是,我就养成了每天看母亲微信步数的习惯。看到步数一直居高不下,我的心里就踏实多了,回家看望母亲的次数也慢慢变少了。
⑦一次,我加班到凌晨一点才回家,临睡前,发现母亲当天的微信步数只有两百多。天哪!到底怎么了?一晚上,我都心神不宁,母亲会不会生病了、不舒服、一直躺在床上?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就急忙给母亲打去电话,那头却传来了母亲爽朗的笑声:“傻丫头,你二姑家女儿不是快出嫁了吗?昨天我就在她家帮忙缝了一天被子呢!”我这才松了一口气。
⑧不久前,公司接了一个大型项目,我每天忙得很,半个月都没给母亲打电话,只是偶尔看看母亲依然每天成千上万的微信步数。项目快要竣工,我们和甲方会面时,我居然遇到了邻村的朋友小萌。
⑨一见面,我们就“叽叽喳喳”地聊个不停。说到村里的事时,她突然问我:“兰姨的腿好点了吗?”我一愣,妈妈的腿怎么了?小萌说,你居然不知道啊,兰姨前段时间去摘果子,不小心从梯子上摔下来了……
⑩我心急如焚,害怕电话里母亲不说实话,我没有打招呼,第二天一早就赶紧请假买票回家了。
推开门,看到的一幕让我眼眶湿润了——母亲靠坐在床上,一条腿用被子高高垫起,在她的床头,一根长长的带子系着手机,她不停地推动着手机左右摇晃着,嘴里还念念叨叨:“1301,1302……”
我的眼泪忍不住流出来,大声喊道:“妈——”母亲看着我,尴尬地笑笑,连说:“我平时可是真走的啊……这不,怕打扰你们工作……”
我紧紧地抱住母亲,内心五味杂陈,我想,以后不管母亲每天走多少步,我也一定要常回家看看。因为,对母亲的呵护,什么时候也不应该被省略。(改编自《意林》)
20.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3分)
A.标题“母亲的微信步数”虽然表述朴实简洁,但能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其中,“母亲”表明了文章主人公的身份,“微信步数”则点明了文章的线索。
B.文章运用大量语言、动作等人物描写手法塑造了一位典型的母亲形象,生动表现出人物性格的独特神韵。
C.文章中母亲腿受伤后不愿意告诉孩子实情,只是靠坐在床上,不停给微信步数造假,体现了母子间亲子关系不佳。
D.文章中我的邻村朋友小萌虽然不是主要人物,但却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
E.文章以第三人称视角记叙母子间的故事,更客观地表现了微信在拉进人与人之间距离的重要性。
21.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 段画线的句子。(3分)
母亲靠坐在床上,一条腿用被子高高垫起,在她的床头,一根长长的带子系着手机,她不停地推动着手机左右摇晃着,嘴里还念念叨叨:“1301,1302……”
22.参照示例,以“她是一个 的母亲”的形式写出两点你对“母亲”的认识,注意结合文段中描写“母亲”的相关语句分析。(3分)
示例:她是一个有责任感的母亲,父亲在外打工,她积极锻炼身体,照顾儿女,支撑家庭。
23.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谈谈你对“微信步数”这种功能的认识。(4分)
(五)名著阅读。(共5分)
24.关于《艾青诗选》,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艾青的诗歌有着丰富的时代文化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B.艾青在长诗《光的赞歌》中,赞美“光”这神奇的物质,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
C.艾青的诗歌感情真挚、语言朴素,不注重押韵,比以往某些自由体更自由。
D.《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中,诗人赞美了祖国的美好河山,抒发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25.完成填空。(3分)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
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
这首诗是艾青的成名作,它的题目是 ,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有 、 。
三、写作(5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期,总会有一个人离你很近,可能是空间的“近”,可能是情感的“近”,可能是思想的“近”。
请以“这两年,离我最近的那个人”为题,联系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章要有真情实感,主题要鲜明,思路要清晰。②除诗歌、戏曲外,文体不限;不得套写、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字数在600字左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