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8题,共44分)1.砥砺(2分) yuè zhānɡ(2分) (共4分)2.支撑 谱写 (共4分)3.上联 ④ 下联 ① (2分)【原因】首先根据对联“仄起平收”原则可知,②④为上联,①③为下联;根据对联词性一致、结构相对原则以及具体内容可知,②③、④①分别组成一副对联。其次,结合【传扬家风】语段主题可知,此处所填对联应与家风相关,故④①更符合。(3分)4.C (3分)【解析】这句话表示新时代的青年需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还需要以奋斗的姿态去激扬青春,砥砺前行,后者是对前者的进一步补充和强调,表递进。选项中“因为”“所以”表因果;“虽然”“但是”表转折;“不仅”“还”表递进;“只有”“才”表条件。5.示例:请问你们扎根农村、奉献青春的原因是什么?(问题合理且贴合活动主题即可,3分)6.示例一:青春有梦,与国同奔!示例二:让青春与奋斗同行,让小我与大我同轨!(意思对即可,3分)7.①恨别鸟惊心 ②落红不是无情物 ③化作春泥更护花 ④报君黄金台上意⑤提携玉龙为君死 ⑥最爱湖东行不足 ⑦醉能同其乐 ⑧醒能述以文者(每空2分,有错该空不得分,共16分)8.示例:萌发的新芽 娇小柔嫩 却又生机勃勃(语言表达要连贯,注意比喻修辞手法运用的合理性,还要注意句中语意的转折。共6分)二、现代文阅读(共16分)阅读下文,完成9~12题。(共16分)9. C (3 分)10. B (3分)11. ①表现(现象) ②原因 ③克服的方法和策略 (每空 3分,共6 分)12.(4分)示例一:③你觉得拖延症是不是一种心理疾病? ( )A.是 B.不是 C.不太确定示例二:③你认为拖延症是否对你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 )A.基本没有负面影响 B.有一些负面影响,但不严重 C.有较严重的负面影响三、古诗文阅读(共35分)(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3~18题。(30分)13. (共8分,每题2分)(1) 探求 (2) 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3) 停止 (4) 实在14.(2分) 若果贤/则固畏天命而闵人穷也/恶得以自暇逸乎哉?15. (1)这样(他们)进朝为官也忧虑,退居江湖为民也忧虑。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3分)(2)听清是非,看明安危,然后身体才能安全。(3分) (共6分)16. (5分)称得上。【甲】文段中范仲淹假托“古仁人”的政治理念,表达了自己以天下为己任,不因个人的得失而喜悲,先忧后乐、苦己为人的政治理想,这与【乙】文段中不追求个人名利,心怀天下,致力于改善时代不公和人民苦难的圣贤之人的精神品质相一致。因此,范仲淹称得上是【乙】文段中所说的“圣人贤士”。17.(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心怀天下,忧国忧民18.(5分) A项(2分)【甲】文段通过描写古仁人的博大胸襟,借圣贤之口,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政治情怀和远大抱负。【乙】文段论述了圣人贤士以天下为己任的价值选择。A项中杜甫处境艰难却依然心怀天下,想要为受苦的黎民百姓排忧解难,具有伟大的爱国胸怀和博大胸襟,正是【甲】【乙】文段主旨的集中体现。(分析3分) 【参考译文】【乙】自古(以来的)圣人、贤士所追求的都不是闻名、被任用。(他们)忧虑自己所处的时代动荡、民众不得治理,懂得圣人的学说(之后),不敢独自修养身心保持个人的节操,一定要使天下民众都受到救济,勤谨不已,到死才停止。因此禹经过家门而不进去,孔子没有闲暇把座席坐暖(又继续赶路游说列国),而墨子(长年累月奔波在外)家里烟囱都熏不黑。这两位圣人和一位贤士,难道不懂得自己过安逸生活是快乐的吗?实在是敬畏上天的旨意而怜悯百姓的困苦啊。上天授予某人圣贤的才德和能力,难道是使他自己(德才)有余就完了吗?实在是要用他们来补救别人的不足之处啊。耳目对于身体(而言),耳朵负责听而眼睛负责看。听清是非,看明安危,然后身体才能安全。圣贤的人,就是那个时代的人们的耳朵和眼睛;那个时代的人们,就是圣贤的身体。况且阳城先生如果不贤能,就应该受贤能的人役使来侍奉他的君主;如果他真的贤能,就本该敬畏天命而为人们的困苦忧虑,怎么能(只顾)自己闲适安逸呢?(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9题。(共5分)19. (5分)①青年杜甫决心有朝一日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②"会当""凌"表现出诗人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气概。③这是诗人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精神的形象体现。 (3分)衍生意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才能俯视一切。(2分)四、名著阅读(5分)20.(5分)①毛泽东和鲁迅的求学经历都非常曲折坎坷。毛泽东从16岁起到新式学堂、商业学校、师范学校等不同类型的学校学习,鲁迅从国内到国外先后辗转多地求学,最终弃医从文。②毛泽东和鲁迅始终未放弃学习也没有停止追寻人生理想。毛泽东始终刻苦读书,鲁迅弃医从文,他们都有着救国救民的远大理想,他们都想要拯救自己的民族。九年级语文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8题,共44分)202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学校开展了“家国·青年”系列主题活动。你和同学小豫在一个小组,参加下面的活动。【活动一“家国情怀”主题活动】班级正在筹备“家国情怀”主题板报,以下是小豫搜集到的文字素材。请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16分)【传扬家风】家风相连成民风,民风相融汇国风。中华文明历久弥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优良家风的弘扬与传承。家风是联结祖辈智慧与现代文明的桥梁。因此,每一个家庭都有责任弘扬优良家风,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好家风才能 (支撑/支持)起全社会的好风气。正可谓“ a , b ”。【挺膺担当】2025年是“五四运动”106周年。一百多年来,五四精神激励着一代代有志青年汇聚起不畏艰险、走向复兴的先锋力量, (撰写/谱写)出一曲曲感天动地、壮怀激越的青春乐章。新时代的青年, ① 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 ② 要以奋斗的姿态,激扬青春,dǐ lì前行!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给加点的词语注音。(4分)dǐ lì 乐章2.从文段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4分)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两句组成一副对联,将相应的序号填到【传扬家风】语段中的a、b处,使语段内容连贯,上下联顺序正确,并说明原因。(填序号) (5分)①家风延续璀璨文明 ②心怀天下当立宏志③情系家国勇于担当 ④古训传递优良传统上联:下联:4.填入【挺膺担当】①、②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因为 所以 B.虽然 但是 C.不仅 还 D.只有 才【活动二“青春中国”薪火赓续活动】为参加活动,小豫查阅到几则关于当代青年创新创业带动乡村产业发展的新闻报道。“北斗女孩”张宸:在河北沧县赵庄子村成立家庭农场,利用北斗导航和无人机技术实现精准农业管理,成为智慧农业的典范。“茉莉香葡萄”卢晓广:河北宁晋县青年培育高端葡萄品种,带动乡亲增收,实现技术赋能传统农业升级。青岛陈丽的多元农场:崂山区“90后”新农人陈丽通过整合餐饮、民宿、采摘等多元业态,打造综合性乡旅服务企业,解决农家宴淡旺季难题,并带动村民农产品销售,年收购樱桃1.5万斤,助农增收。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而当代青年将其转化为服务乡村的实际行动,既是对传统的传承,也是对未来的开拓。正如全国人大代表崔雪琴所言:“只要敢想敢干,乡村同样能成就精彩人生。”在政策支持与青年创新的“双向奔赴”中,乡村振兴的青春动能必将持续迸发。5.学校准备邀请上面新闻报道中的青年人来作先进事迹报告,请你结合活动主题,为采访报告人准备一个问题。(3分)6.小豫为本次活动提供了一幅海报初稿(如图),请你依据上面资料,为海报拟写一条宣传语。(直接抄写活动主题或资料原句不得分)(3分)“青春中国”海报【活动三“诗词中国”传递爱国情怀】7.在“诗词比拼”主题竞赛上,小豫抽到的卡片是“家国情怀”古诗文积累卡,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帮他把空缺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出来。(16分)“家国情怀”古诗文积累卡无私奉献 忧国忧民 家国情怀是“感时花溅泪, ① ”的凄凉感伤;是 ② , ③ ”(《己亥杂诗》)的无私奉献精神。为国御敌 建功立业 家国情怀是将士们“ ④ , ⑤ 。”的忘身报国之志。(《雁门太守行》)锦绣山河 流连忘返 家国情怀是“ ⑥ ,绿杨阴里白沙堤”的山河之爱。与民同乐 政治情怀 家国情怀是“ ⑦ , ⑧ ,太守也。”(《醉翁亭记》)的政治理想。① ② ③ ④⑤ ⑥ ⑦ ⑧8.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分享自己对“青春”的理解。请你补全下面语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6分)青春是天边的彩虹,绚丽多彩,却又转瞬即逝;青春是山涧的溪流,清丽缓和,却又澎湃激荡;青春是 , , 。二、现代文阅读(9~12题,共16分)阅读下面文本,完成9~12题。(共16分)材料一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中流行一种行为模式,叫“拖延症”。简单描述就是陷入一种“明明知道要做什么但就是没有去做”的状态,给生活、工作带来很多麻烦,进而出现自责、内疚、焦虑、悔恨,甚至暴饮暴食等行为。在因为自律或者拖延问题来咨询医生的年轻人中,都存在这样一个现象:他们身上似乎都存在着两个自我,一个自我是要求性的自我,一个自我是丧失行动力的自我。这情况很像一辆车,“要求性的自我”不停踩油门,要求自己赶紧前进,但“丧失行动力的自我”拖着庞大的身躯,一动不动。于是“要求性的自我”开始不满、指责、失望,“丧失行动力的自我”充满无力感,觉得自责但又无法迈出改变的第一步。为什么这两个自我一定要不停吵架呢?不能好好合作,把力气用在解决问题上吗?来访者在谈对无法行动的感受时,有位学生提出“我对自己的复习没有信心,不知道如何面对漫山遍野没有掌握的知识点……”一切的一切,只在于那个具备行动性的自己遇到了困难,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去面对和克服,他们只是简单地把这些归因为“是我不够自律”。下图分四种情况统计了普通人中出现拖延问题的比例。你有拖延症吗?材料二:大脑科学和动物实验的结论都表明,拖延是刻在人类基因里的,将近一半缺乏自律的人是受基因影响而更容易拖延。确切地说,“拖延”源自前额叶皮层和边缘系统两套大脑系统的对决。边缘系统注重眼前利益,对即时的快乐和满足反应强烈,比如逃避困难任务带来的短暂轻松感;而前额叶皮层则负责处理长期规划、后果评估和冲动抑制,促使我们关注长远目标,这意味着 。如果前额叶皮层的功能不够强大,或者我们对长远目标的重视不足,就更容易被边缘系统的即时冲动所驱使,选择拖延。这也是为什么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往往较弱,因为他们的前额叶皮层仍在发展中,还不足以与强大的边缘系统抗衡,容易被当下的新鲜事转移注意力,导致本该着手执行的任务一拖再拖。因此,年纪越大理论上越不容易拖延。材料三:拖延症,作为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已逐渐成为许多人高效生活的绊脚石。然而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策略,我们完全有能力战胜这一难题,重拾对时间的掌控。●认识拖延的根源。 深入了解自己拖延背后的真正原因,是恐惧失败、对任务的不明确,还是简单的懒惰。只有找到问题的症结,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 ●设定明确的目标。 将长期目标分解为短期、具体、可衡量的任务。这样做不仅让目标更易于达成,也能在每次完成后给予自己正面的反馈,增强动力。 ●使用时间管理技巧。 采用时间矩阵等时间管理工具,合理规划工作与休息时间,提高工作效率。9.下列对三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存在拖延问题的年轻人似乎存在两个自我,分别是要求性的自我和丧失行动力的自我。B.两个自我不停吵架是因为具备行动性的自我遇到了困难,但人们不知道如何克服。C.我们的边缘系统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发达,理论上来说这样越不容易拖延。D.拖延症已经逐渐成为许多人高效生活的阻碍,但是我们完全有能力战胜这一难题。10.根据材料二的文字内容,在文中横线处补写一句话,下列选项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眼前的舒适或乐趣不重要B.要放弃眼前的舒适或乐趣C.长远目标带来的快乐更强烈D.短暂欢愉成就未来的丰盈1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从① 、② 、③ 三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拖延症”,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规避。(6分)12.小语想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班上同学的拖延情况,以下是调查问卷的部分内容,请你帮小语再设计一个问题并给出相应选项。(4分)①你认为自己有拖延症吗? ( ) A.有 B.没有 C.不了解,没人给出定义 ②你觉得自己在哪方面拖延症比较严重? ( ) A.学习方面 B.生活方面 C.各方面都有 ③三、古诗文阅读(共35分)(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3~18题。(30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闵①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乂②,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孜孜矻矻③,死而后已。故禹过家门不入,孔席不暇暖,而墨突④不得黔。彼二圣一贤者,岂不知自安佚之为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夫天授人以贤圣才能,岂使自有余而已?诚欲以补其不足者也。耳目之于身也,耳司闻而目司见。听其是非,视其险易,然后身得安焉。圣贤者,时人之耳目也;时人者,圣贤之身也。且阳子之不贤,则将役于贤以奉其上矣;若果贤则固畏天命而闵人穷也恶得以自暇逸乎哉?(节选自韩愈《争臣论》⑤)【注】①闵:同“悯”,忧虑。②乂(yì):治理。③孜孜(zī)矻矻(kū):勤谨不已的样子。④突:烟囱。⑤《争臣论》:争,读zhèng,后作“诤”。争臣,是指向君主直言进谏的大臣。韩愈写此文对阳子进行讽喻。13.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8分)(1)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_________(2) 或异二者之为 或:_________(3) 死而后已 已:_________(4) 诚欲以补其不足者也 诚:_________14.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用“/”标出。(2分)若 果 贤 则 固 畏 天 命 而 闵 人 穷 也 恶 得 以 自 暇 逸 乎 哉?1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2)听其是非,视其险易,然后身得安焉。16. 范仲淹称得上是【乙】文段所说的“圣人贤士”吗?请结合两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5分)17. 阅读完【甲】【乙】文段后,小语结合课文内容,将文中提到的四类人整理在了一张表格上进行对比,请你帮他把表格内容补充完整。(4分)四类人 古仁人 迁客骚人 阳子 圣人贤士原文 摘录 _____________ __ __ / 自暇逸 畏天命而闵人穷人物 形象 超脱物外,豁达淡然 思想感情常因个人遭遇或外物触发而变化 只顾自身安逸,不能体察民情 (2)____________ _____18. 学完这两篇选文后,老师向大家展示了以下句子,你认为哪一项可以印证【甲】【乙】文段的主旨?请作出选择并结合两文段内容简要分析。 ( )(5分)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B.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9题。(5分)19. 你有过登山的经历吗?当你登高纵目,与云朵、飞鸟、山峦融为一体时,也许就会心气清朗,油然产生类似《望岳》所写的那种感觉。反复诵读《望岳》,体会结尾两句的含义。 古诗文中某些名句往往被后人反复引用,并衍生出新的意义。请写出这两句诗后来衍生的意义。(5分)四、名著阅读(5分)20.请根据下面表格内容,联系名著,从求学经历、人生理想两方面分析毛泽东和鲁迅先生青年时期的共同点。名著 人物 青年时期求学经历《朝花夕拾》 鲁迅 先后在南京两所学堂求学→在日本东京弘文学院“清国留学生速成班”学习→在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弃医从文《红星照耀中国》 毛泽东 16岁进湘乡县新式学堂学习→到长沙进入专为湘人办的中学学习半年→在公立高级商业学校学习一个月→在省立第一中学学习六个月→在湖南省立图书馆自修半年→19岁入湖南师范学校学习五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10.8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docx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