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2.2 第一课时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 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 2.2 第一课时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 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

资源简介

2.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新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素养
1.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理解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和通项公式的关系 数学抽象、数学运算
2.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差关系,并解决相应的问题 数学建模、数学运算
第一课时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可以借助手机、计算机等快速地传递有关信息.在此背景下,要求每一个人都要“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否则要依法承担有关法律责任.你知道其中的缘由吗?
  如图所示,如果一个人得到某个信息之后,就将这个信息传给3个不同的好友(称为第1轮传播),每个好友收到信息后,又都传给了3个不同的好友(称为第2轮传播),……,依此下去,假设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都是传给不同的人,则每一轮传播后,信息传播的人数就构成了一个等比数列:1,3,9,27,81,….
【问题】 如果信息按照上述方式共传播了20轮,那么知晓这个信息的人数共有多少?
                                                                                    
知识点一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已知量 首项a1与公比q 首项a1,末 项an与公比q
公式 Sn=     Sn=    
提醒 (1)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是“错位相减法”;(2)若q是否等于1不能确定时,需按q=1和q≠1分类讨论.
【想一想】
若某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n=-aqn+a(a≠0,q≠0且q≠1,n∈N+),则此数列一定是等比数列吗?
知识点二 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
(1)当q=1时,=;当q≠±1时,=;
(2)Sn+m=Sm+qmSn=Sn+qnSm;
(3)设S偶与S奇分别是偶数项的和与奇数项的和;若项数为2n,则=q;若项数为2n+1,则=q;
(4)当q≠-1时,连续m项的和(如Sm,S2m-Sm,S3m-S2m,…)仍组成等比数列(公比为qm,m≥2).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等比数列前n项和Sn不可能为0.(  )
(2)若首项为a的数列既是等比数列又是等差数列,则其前n项和等于na.(  )
(3)若a∈R,则1+a+a2+…+an-1=.(  )
(4)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an+b(a≠0,a≠1),则数列{an}一定是等比数列.(  )
2.在等比数列{an}中,若a1=1,a4=,则该数列的前10项和S10=(  )
A.2-         B.2-
C.2- D.2-
3.设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3+S6=S9,则公比q=    .
题型一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基本运算
【例1】 (1)设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a1=3,且a2 022+a2 023=0,则S101=(  )
A.3          B.303
C.-3 D.-303
(2)(多选)已知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公比为q,若a1≠a2,a3a4=2a1,a3-a2=2(a4-a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q= B.a7=2
C.a8=8 D.S6=126
(3)在数列{an}中,a1=2,an+1=2an,Sn为{an}的前n项和.若Sn=126,则n=    .
尝试解答             
通性通法
等比数列前n项和基本运算的技巧
(1)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中,共涉及五个量:a1,an,n,q,Sn,其中首项a1和公比q为基本量,且“知三求二”,常常列方程组来解答;
(2)对于基本量的计算,列方程组求解是基本方法,通常用约分或两式相除的方法进行消元,有时会用到整体代换,如qn,都可看作一个整体;
(3)在解决与前n项和有关的问题时,首先要对公比q=1或q≠1进行判断,若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则要分类讨论.
【跟踪训练】
在等比数列{an}中:
(1)若a1=,an=16,Sn=11,求n和q;
(2)已知S4=1,S8=17,求an.
题型二 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
【例2】 (1)在等比数列{an}中,若S10=10,S20=30,则S30=    ;
(2)已知等比数列{an}共有2n项,其和为-240,且(a1+a3+…+a2n-1)-(a2+a4+…+a2n)=80,则公比q=    ;
(3)若数列{an}是等比数列,且其前n项和为Sn=3n+1-2k,则实数k=    .
尝试解答             
通性通法
处理等比数列前n项和有关问题的常用方法
(1)运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要注意公比q=1和q≠1两种情形,在解有关的方程(组)时,通常用约分或两式相除的方法进行消元;
(2)灵活运用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有关性质.
【跟踪训练】
1.已知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S4=1,S8=3,则a9+a10+a11+a12=(  )
A.8          B.6
C.4 D.2
2.一个项数为偶数的等比数列{an},全部各项之和为偶数项之和的4倍,前3项之积为64,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题型三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实际应用
【例3】 某市2023年共有1万辆燃油型公交车.有关部门计划于2024年投入128辆电力型公交车,随后电力型公交车每年的投入比上一年增加50%.则:
(1)该市在2030年应该投入电力型公交车多少辆?
(2)到哪一年年底,电力型公交车的数量开始超过公交车总量的?
尝试解答             
通性通法
解数列应用题的思路和方法
【跟踪训练】
为保护我国的稀土资源,国家限定某矿区的出口总量不能超过80吨,该矿区计划从2024年开始出口,当年出口a吨,以后每年出口量均比上一年减少10%.
(1)以2024年为第一年,设第n年出口量为an吨,试求an的表达式;
(2)国家计划10年后终止该矿区的出口,问2024年最多出口多少吨?(0.910≈0.35,保留一位小数)
1.数列1,5,52,53,54,…的前10项和为(  )
A.(510-1)     B.(510-1)
C.(59-1) D.(511-1)
2.等比数列{an}中,公比q=-2,S5=44,则a1的值为(  )
A.4 B.-4
C.2 D.-2
3.记Sn为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若S2=4,S4=6,则S6=(  )
A.7    B.8 C.9    D.10
4.中国古代著作《张丘建算经》有这样一个问题:“今有马行转迟,次日减半疾,七日行七百里”,意思是说有一匹马行走的速度逐渐减慢,每天行走的里程是前一天的一半,七天一共行走了700里,那么这匹马在最后一天行走的里程数为(  )
A. B.
C. D.
5.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an>0,q>1,a3+a5=20,a2a6=64,则S5=    .
第一课时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基础知识·重落实】
知识点一
3. na1+d
自我诊断
1.(1)√ (2)√ (3)√ (4)×
2.D 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由已知得4a1+d=20,即4×+d=20,解得d=3,∴S6=6×+×3=3+45=48.
3. 解析:由S25=-25+×24×25×d=30,解得d=.
【典型例题·精研析】
【例1】 解:(1)解得
∴a8=a6+2d=10+2×3=16,
S10=10a1+d=10×(-5)+5×9×3=85.
(2)由已知得S8===172,解得a8=39,
又∵a8=4+(8-1)d=39,∴d=5.∴a8=39,d=5.
跟踪训练
 解:(1)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
则a4=a1+3d=1+3d=7,所以d=2.
故S9=9a1+d=9+×2=81.
(2)S17====340.
(3)由题意得,Sn===-5,
解得n=15.
又a15=+(15-1)d=-,
所以d=-,
所以n=15,d=-.
【例2】 解:根据Sn=a1+a2+…+an-1+an可知
Sn-1=a1+a2+…+an-1(n≥2,n∈N+),
当n≥2时,an=Sn-Sn-1=n2+n-[(n-1)2+(n-1)]=2n-, ①
当n=1时,a1=S1=12+×1=,也满足①式.
∴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2n-,n∈N+.
∵an+1-an=2(n+1)--( 2n-)=2,
故数列{an}是以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母题探究
解:当n≥2时,an=Sn-Sn-1=( n2+n+1)-[(n-1)2+(n-1)+1]=2n-. ①
当n=1时,a1=S1=12++1=,不符合①式.
∴an=
【例3】 解:从12月20日到第二年的1月1日共13天,每天领取的奖品价值是以100为首项,以10为公差的等差数列,设为{an},则a1=100,d=10,n=13,
∴共获奖品价值S13=13×100+×10=2 080(元).
∵2 080>2 000,∴第二种领奖方式获奖者受益更多.
跟踪训练
 解:设报告厅的座位从第1排到第20排,各排的座位数依次排成一列,构成数列{an},其前n项和为Sn.根据题意,数列{an}是一个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且S20=800.
由S20=20a1+×2=800,可得a1=21.
因此,第1排应安排21个座位.
随堂检测
1.B ∵a1=S1=6,a1+a2=S2=14,∴a2=8,
∴d=a2-a1=2.
2.B S10==5(a1+a10)=120,∴a1+a10=24.
3.B 钢管排列方式是从上到下各层钢管数组成了一个等差数列,最上面一层钢管数为1,逐层增加1个.∴钢管总数为1+2+3+…+n=.当n=19时,S19=190.当n=20时,S20=210>200.∴n=19时,剩余钢管最少,为10根.
4.2n 解析:设{an}的公差为d,则解得故an=2+(n-1)×2=2n.
5.解:(1)当n=1时,a1=S1=2;
当n≥2时,an=Sn-Sn-1=(-2n2+3n+1)-[-2(n-1)2+3(n-1)+1]=-4n+5.
又因为当n=1时,a1=2不满足上式,
所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
(2)由(1)知,当n≥2时,an+1-an=-4(n+1)+5-(-4n+5)=-4,但a2-a1=-3-2=-5,所以数列{an}不是等差数列.
2 / 42.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第一课时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1.已知等差数列{an}满足a1=1,am=99,d=2,则其前m项和Sm=(  )
A.2 300  B.2 400
C.2 600 D.2 500
2.设{an}为等差数列,公差d=-2,Sn为其前n项和.若S10=S11,则a1=(  )
A.18 B.20
C.22 D.24
3.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1=-12,S13=0,则使得an>0的最小正整数n为(  )
A.7 B.8
C.9 D.10
4.《张丘建算经》卷上第22题为“今有女善织,日益功疾,初日织五尺,今一月日织九匹三丈.”其意思为:现有一善于织布的女子,从第2天开始,每天比前一天多织相同量的布,第1天织了5尺布,现在一月(按30天计算)共织390尺布.记该女子一月中的第n天所织布的尺数为an,则a14+a15+a16+a17的值为(  )
A.55 B.52
C.39 D.26
5.记Sn为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给出下列4个条件:①a1=1;②a4=4;③S3=9;④S5=25.若只有1个条件不成立,则该条件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6.(多选)设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公差d>0,若S9=S20,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
A.a15=0
B.当且仅当n=15时,Sn取得最小值
C.a10+a22>0
D.当Sn>0时,n的最小值为29
7.已知{an}是等差数列,a4+a6=6,其前5项和S5=10,则其首项a1=    ,公差d=    .
8.记Sn为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若a1=-2,a2+a6=2,则S10=    .
9.设正项数列{an}的前n项和Sn满足Sn=(an+1)2,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    .
10.已知数列{an}是等差数列.
(1)若a1=7,a50=101,求S50;
(2)若a1=2,a2=,求S10;
(3)若a1=,d=-,Sn=-5,求n.
11.“嫦娥”奔月,举国欢庆.据科学计算,运载“嫦娥”飞船的“长征三号甲”火箭点火1 min内通过的路程为2 km,以后每分钟通过的路程增加2 km,在到达离地面240 km的高度时,火箭与飞船分离,则这一过程需要的时间大约是(  )
A.10 min B.13 min
C.15 min D.20 min
12.(多选)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Sn,若S13<0,S12>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a6<0 B.a7<0
C.a6+a7<0 D.a6+a7>0
13.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a1+a200,且A,B,C三点共线(该直线不过点O),则S200=    .
14.某电站沿一条公路竖立电线杆,相邻两根电线杆的距离都是50 m,最远一根电线杆距离电站1 550 m,一汽车每次从电站运出3根电线杆供应施工.若该汽车往返运输总行程为17 500 m,共竖立多少根电线杆?第一根电线杆距离电站多少米?
15.设数列{an}为等差数列,其前n项和为Sn,已知a4和a5是方程x2-20x+99=0的两个根.若对任意n∈N+都有Sn≤Sk成立,则k的值为(  )
A.8 B.9
C.10 D.11
16.已知等差数列{an}的公差d>0,前n项和为Sn,且a2a3=45,S4=28.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若bn=(c为非零常数),且数列{bn}也是等差数列,求c的值.
第一课时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1.D 法一 由am=a1+(m-1)d,得99=1+(m-1)×2,解得m=50,所以Sm=S50=50×1+×2=2 500.
法二 同法一,得m=50,所以Sm=S50===2 500.故选D.
2.B 由S10=S11,得a11=S11-S10=0,所以a1=a11+(1-11)d=0+(-10)×(-2)=20.
3.B 由S13==0,得a13=12,则a1+12d=12,得d=2,∴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12+(n-1)×2=2n-14,由2n-14>0,得n>7,即使得an>0的最小正整数n为8.
4.B 由题意可知{an}为等差数列,a1=5,∴S30=30×5+d=390,解得d=,∴a14+a15+a16+a17=a1+13d+a1+14d+a1+15d+a1+16d=4a1+58d=4×5+58×=52.
5.B 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若①②同时成立,则d=1,此时S3=3a1+d=6,S5=5a1+d=15,③④均不成立,与题设矛盾,所以①②不同时成立,③④一定成立.由得a1=1,d=2,①成立,②不成立.故选B.
6.AC ∵数列{an}是等差数列,且S9=S20,∴a10+a11+…+a20=11a15=0,即a15=0,故选项A正确;∵d>0,∴当n≤14时,an<0,当n≥16时,an>0,故当n=14或n=15时,Sn取得最小值,故选项B错误;a10+a22=2a16>0,故选项C正确;∵S29=29a15=0,故选项D错误.故选A、C.
7.1  解析:a4+a6=a1+3d+a1+5d=6①,S5=5a1+×5×(5-1)d=10②,由①②联立解得a1=1,d=.
8.25 解析:法一 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则由a2+a6=2,得a1+d+a1+5d=2,即-4+6d=2,解得d=1,所以S10=10×(-2)+×1=25.
法二 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因为a2+a6=2a4=2,所以a4=1,所以d===1,所以S10=10×(-2)+×1=25.
9.an=2n-1 解析:令n=1,得a1=S1=(a1+1)2,解得a1=1.
当n≥2时,an=Sn-Sn-1=(an+1)2-(an-1+1)2,即(an+an-1)(an-an-1-2)=0.因为an>0,所以an+an-1≠0,于是有an-an-1=2.所以数列{an}是以1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因此an=1+(n-1)×2=2n-1.
10.解:(1)因为a1=7,a50=101,根据公式Sn=,可得S50==2 700.
(2)因为a1=2,a2=,所以d=.根据公式Sn=na1+d,可得S10=10×2+×=.
(3)把a1=,d=-,Sn=-5代入Sn=na1+d,得-5=n+×.
整理,得n2-7n-60=0.
解得n=12或n=-5(舍去).
所以n=12.
11.C 由题设条件知,火箭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数构成以2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设其前n项和为Sn,则Sn=2n+×2=n2+n=n(n+1)=240,解得n=15或n=-16(舍去).
12.BD 由题知,S13=13a7<0,S12==6(a6+a7)>0,所以a7<0,a6+a7>0.故选B、D.
13.100 解析:A,B,C三点共线 a1+a200=1,∴S200=(a1+a200)=100.
14.解:由题意知汽车逐趟(由近及远)往返运输行程组成一个等差数列,记为{an},
则an=1 550×2=3 100,d=50×3×2=300,Sn=17 500.
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

由①得a1=3 400-300n.
代入②得n(3 400-300n)+150n(n-1)-17 500=0,整理得3n2-65n+350=0,
解得n=10或n=(舍去),
所以a1=3 400-300×10=400.
故汽车拉了10趟,共拉电线杆3×10=30(根),最近的一趟往返行程400 m,
第一根电线杆距离电站×400-100=100(m).
所以共竖立了30根电线杆,第一根电线杆距离电站100 m.
15.B ∵a4和a5是方程x2-20x+99=0的两个根,∴a4+a5=20,a4a5=99.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对任意n∈N+都有Sn≤Sk成立,即Sk是前n项和Sn的最大值,∴d<0.∴a4=11,a5=9,d=-2,an=a4+(n-4)×(-2)=19-2n.当n≤9时,an>0,当n≥10时,an<0,若对任意n∈N+都有Sn≤Sk成立,则k=9.
16.解:(1)∵S4=28,
∴=28,a1+a4=14,
∴a2+a3=14,
又a2a3=45,公差d>0,
∴a2<a3,∴a2=5,a3=9,
∴解得
∴an=4n-3,n∈N+.
(2)由(1),知Sn=2n2-n,
∴bn==,
∴b1=,b2=,b3=.
又{bn}也是等差数列,
∴b1+b3=2b2,
即2×=+,
解得c=-(c=0舍去).
2 / 2(共63张PPT)
2.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新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素养
1.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理解等差数列
的前 n 项和公式和通项公式的关系 数学抽象、
数学运算
2.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差关系,并解
决相应的问题 数学建模、
数学运算
第一课时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目录
基础知识·重落实
01
典型例题·精研析
02
知能演练·扣课标
03
基础知识·重落实
01
课前预习 必备知识梳理
在我国古代,9是数字之极,代表尊贵之意,所以中国古代皇室建筑
中包含许多与9相关的设计.例如,北京天坛圜丘的地面由扇环的石板
铺成(如图),最高一层的中心是一块天心石,围绕它的第1圈有9块
石板,从第2圈开始,每一圈比前一圈多9块,共有9圈.
【问题】 文中所提到的最高一层的石板一共有多少块?
                                                            
 
知识点一 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
1. 数列的前 n 项和
定义:数列{ an }中,从第一项 a1到第 n 项 an 的和称为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记作 Sn ,即 Sn = a1+ a2+…+ an .
2. 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
定义:如果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 Sn 能用关于项数 n 的一个式子 g
( n )来表示,那么 Sn = g ( n )叫作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公式.
3. 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
已知量 首项,末项与项数 首项,公差与项数
选用 公式 Sn = Sn =
 
na1+ d  
提醒 (1)等差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倒序相加
法”是解决数列求和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主要适用于具有 a1+ an =
a2+ an-1= a3+ an-2=…特征的数列求和;(2)若已知等差数列{ an }
的首项 a1、末项 an 及项数 n ,则用公式 Sn = 来求和.这里
是 a1与 an 的等差中项,应用时要注意结合等差数列的性质;
(3)公式 Sn = 中涉及四个量: Sn , n , a1, an ;公式 Sn
= na1+ d 中也涉及四个量: Sn , n , a1, d .
结合等差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 an = a1+( n -1) d ,对于等差数列中
的五个量: Sn , n , a1, an , d ,已知其中的三个量就可以求出另外
的两个量.
知识点二 数列中 an 与 Sn 的关系
 对于一般数列{ an },设其前 n 项和为 Sn ,则有 an =
提醒 在使用 an 与 Sn 的关系求 an 时,要注意验证 n =1时与 n ≥2时求
得的通项公式是否可以合并.
1.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等差数列前 n 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是倒序相加法.( √ )
(2)若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 Sn = kn ( k ∈R),则{ an }为常数列.
( √ )
(3)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等于其首项、第 n 项的等差中项的 n 倍.
( √ )
(4)若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为 Sn ,则对于任意的 n ∈N+, an = Sn
- Sn-1. ( × )



×
2. 设等差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为 Sn ,若 a1= , S4=20,则 S6=
(  )
A. 16 B. 24
C. 36 D. 48
解析:  设等差数列{ an }的公差为 d ,由已知得4 a1+ d =
20,即4× + d =20,解得 d =3,∴ S6=6× + ×3=3+
45=48.

解析:由 S25=-25+ ×24×25× d =30,解得 d = .

典型例题·精研析
02
课堂互动 关键能力提升
题型一 等差数列前 n 项和的基本运算
【例1】 在等差数列{ an }中:
(1)已知 a6=10, S5=5,求 a8和 S10;
解: 解得
∴ a8= a6+2 d =10+2×3=16,
S10=10 a1+ d =10×(-5)+5×9×3=85.
(2)已知 a1=4, S8=172,求 a8和 d .
解: 由已知得 S8= = =172,解得 a8
=39,
又∵ a8=4+(8-1) d =39,∴ d =5.
∴ a8=39, d =5.
通性通法
等差数列中基本计算的两个技巧
(1)利用基本量求值
(2)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解题
【跟踪训练】
在等差数列{ an }中:
(1)若 a1=1, a4=7,求 S9;
解: 设等差数列{ an }的公差为 d ,
则 a4= a1+3 d =1+3 d =7,所以 d =2.
故 S9=9 a1+ d =9+ ×2=81.
(2)若 a3+ a15=40,求 S17;
解: S17= = = =340.
(3)若 a1= , an =- , Sn =-5,求 n 和 d .
解: 由题意得, Sn = = =-5,
解得 n =15.
又 a15= +(15-1) d =- ,所以 d =- ,
所以 n =15, d =- .
题型二 由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 Sn 求 an
【例2】 已知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为 Sn = n2+ n ,求这个数列
的通项公式.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吗?如果是,它的首项与公差分
别是什么?
解:根据 Sn = a1+ a2+…+ an-1+ an 可知
Sn-1= a1+ a2+…+ an-1( n ≥2, n ∈N+),
当 n ≥2时, an = Sn - Sn-1= n2+ n -[( n -1)2+ ( n -1)]=
2 n - , ①
当 n =1时, a1= S1=12+ ×1= ,也满足①式.
∴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为 an =2 n - , n ∈N+.
∵ an+1- an =2( n +1)- -( 2 n - )=2,
故数列{ an }是以 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母题探究】
(变条件、变设问)若将本例中前 n 项和改为 Sn = n2+ n +1,求数
列{ an }的通项公式.
解:当 n ≥2时, an = Sn - Sn-1=( n2+ n +1)-[( n -1)2+
( n -1)+1]=2 n - . ①
当 n =1时, a1= S1=12+ +1= ,不符合①式.
∴ an =
通性通法
1. 已知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 Sn 求通项公式 an ,先由 a1= S1求得 a1,再
当 n ≥2时, an = Sn - Sn-1求得 an 的表达式,最后验证 a1是否符合
an 的表达式,若符合则统一用一个式子表示,不符合则分段表示.
2. 数列{ an }是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 Sn = An2+ Bn ( A 、 B 为常
数).
题型三 等差数列前 n 项和的实际应用
【例3】 某市一家商场的新年最高促销奖设立了两种领奖方式:第
一种,获奖者可以选择 2 000元的奖金;第二种,从12月20日到第二
年的1月1日,每天到该商场领取奖品,第1天领取的奖品价值为100
元,第2天为110元,以后逐天增加10元.你认为哪种领奖方式获奖者
受益更多?
解:从12月20日到第二年的1月1日共13天,每天领取的奖品价值是以
100为首项,以10为公差的等差数列,设为{ an },则 a1=100, d =
10, n =13,
∴共获奖品价值 S13=13×100+ ×10=2 080(元).
∵2 080>2 000,∴第二种领奖方式获奖者受益更多.
通性通法
1. 本题属于与等差数列前 n 项和有关的应用题,其关键在于构造合适
的等差数列.
2. 遇到与正整数有关的应用题时,可以考虑与数列知识联系,建立数
列模型,具体解决要注意以下两点:
(1)抓住实际问题的特征,明确是什么类型的数列模型;
(2)深入分析题意,确定是求通项公式 an ,还是求前 n 项和 Sn 或
者求项数 n .
【跟踪训练】
某校新建一个报告厅,要求容纳800个座位,报告厅共有20排座位,
从第2排起后一排都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问第1排应安排多少个座位.
解:设报告厅的座位从第1排到第20排,各排的座位数依次排成一
列,构成数列{ an },其前 n 项和为 Sn .根据题意,数列{ an }是一个公
差为2的等差数列,且 S20=800.
由 S20=20 a1+ ×2=800,可得 a1=21.
因此,第1排应安排21个座位.
1. 等差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 Sn = n2+5 n ,则公差 d =(  )
A. 1 B. 2
C. 5 D. 10
解析:  ∵ a1= S1=6, a1+ a2= S2=14,∴ a2=8,
∴ d = a2- a1=2.
2. 在等差数列{ an }中, S10=120,则 a1+ a10=(  )
A. 12 B. 24
C. 36 D. 48
解析:   S10= =5( a1+ a10)=120,∴ a1+ a10=
24.
3. 现有200根相同的钢管,把它们堆成正三角形垛,要使剩余的钢管
尽可能少,那么剩余钢管的根数为(  )
A. 9 B. 10
C. 19 D. 29
解析:  钢管排列方式是从上到下各层钢管数组成了一个等差数
列,最上面一层钢管数为1,逐层增加1个.∴钢管总数为1+2+3
+…+ n = .当 n =19时, S19=190.当 n =20时, S20=210
>200.∴ n =19时,剩余钢管最少,为10根.
4. 设等差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为 Sn ,若 a6= S3=12,则{ an }的通项 an
= .
解析:设{ an }的公差为 d ,则
解得故 an =2+( n -1)×2=2 n .
2 n  
5. 已知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为 Sn =-2 n2+3 n +1.
(1)求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
解: 当 n =1时, a1= S1=2;
当 n ≥2时, an = Sn - Sn-1=(-2 n2+3 n +1)-[-2( n -
1)2+3( n -1)+1]=-4 n +5.
又因为当 n =1时, a1=2不满足上式,
所以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为 an =
(2)数列{ an }是否为等差数列?
解: 由(1)知,当 n ≥2时, an+1- an =-4( n +1)
+5-(-4 n +5)=-4,但 a2- a1=-3-2=-5,所以数
列{ an }不是等差数列.
知能演练·扣课标
03
课后巩固 核心素养落地
1. 已知等差数列{ an }满足 a1=1, am =99, d =2,则其前 m 项和 Sm
=(  )
A. 2 300 B. 2 400
C. 2 600 D. 2 500
解析:  法一 由 am = a1+( m -1) d ,得99=1+( m -1)
×2,解得 m =50,所以 Sm = S50=50×1+ ×2=2 5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法二 同法一,得 m =50,所以 Sm = S50= =
=2 500.故选D.
2. 设{ an }为等差数列,公差 d =-2, Sn 为其前 n 项和.若 S10= S11,
则 a1=(  )
A. 18 B. 20 C. 22 D. 24
解析:  由 S10= S11,得 a11= S11- S10=0,所以 a1= a11+(1-
11) d =0+(-10)×(-2)=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 在等差数列{ an }中,已知 a1=-12, S13=0,则使得 an >0的最小
正整数 n 为(  )
A. 7 B. 8 C. 9 D. 10
解析:  由 S13= =0,得 a13=12,则 a1+12 d =
12,得 d =2,∴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为 an =-12+( n -1)×2
=2 n -14,由2 n -14>0,得 n >7,即使得 an >0的最小正整数 n
为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4. 《张丘建算经》卷上第22题为“今有女善织,日益功疾,初日织五
尺,今一月日织九匹三丈.”其意思为:现有一善于织布的女子,
从第2天开始,每天比前一天多织相同量的布,第1天织了5尺布,
现在一月(按30天计算)共织390尺布.记该女子一月中的第 n 天所
织布的尺数为 an ,则 a14+ a15+ a16+ a17的值为(  )
A. 55 B. 52
C. 39 D. 2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由题意可知{ an }为等差数列, a1=5,∴ S30=30×5+
d =390,解得 d = ,∴ a14+ a15+ a16+ a17= a1+13 d + a1
+14 d + a1+15 d + a1+16 d =4 a1+58 d =4×5+58× =5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5. 记 Sn 为等差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给出下列4个条件:① a1=1;②
a4=4;③ S3=9;④ S5=25.若只有1个条件不成立,则该条件为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解析:  设等差数列{ an }的公差为 d .若①②同时成立,则 d =
1,此时 S3=3 a1+ d =6, S5=5 a1+ d =15,③④均不成
立,与题设矛盾,所以①②不同时成立,③④一定成立.由
得 a1=1, d =2,①成立,②不成立.故选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6. (多选)设等差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为 Sn ,公差 d >0,若 S9=
S20,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
A. a15=0
B. 当且仅当 n =15时, Sn 取得最小值
C. a10+ a22>0
D. 当 Sn >0时, n 的最小值为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数列{ an }是等差数列,且 S9= S20,∴ a10+ a11+…
+ a20=11 a15=0,即 a15=0,故选项A正确;∵ d >0,∴当 n ≤14
时, an <0,当 n ≥16时, an >0,故当 n =14或 n =15时, Sn 取得
最小值,故选项B错误; a10+ a22=2 a16>0,故选项C正确;∵ S29
=29 a15=0,故选项D错误.故选A、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a4+ a6= a1+3 d + a1+5 d =6①, S5=5 a1+ ×5×(5-
1) d =10②,由①②联立解得 a1=1, d = .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8. 记 Sn 为等差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若 a1=-2, a2+ a6=2,则 S10
= .
解析:法一 设等差数列{ an }的公差为 d ,则由 a2+ a6=2,得 a1
+ d + a1+5 d =2,即-4+6 d =2,解得 d =1,
所以 S10=10×(-2)+ ×1=25.
25
法二 设等差数列{ an }的公差为 d ,因为 a2+ a6=2 a4=2,
所以 a4=1,所以 d = = =1,
所以 S10=10×(-2)+ ×1=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9. 设正项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 Sn 满足 Sn = ( an +1)2,则数列{ an }
的通项公式为 .
解析:令 n =1,得 a1= S1= ( a1+1)2,解得 a1=1.
当 n ≥2时, an = Sn - Sn-1= ( an +1)2- ( an-1+1)2,
即( an + an-1)( an - an-1-2)=0.因为 an >0,所以 an + an-
1≠0,于是有 an - an-1=2.所以数列{ an }是以1为首项,2为公差的
等差数列,
因此 an =1+( n -1)×2=2 n -1.
an =2 n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0. 已知数列{ an }是等差数列.
(1)若 a1=7, a50=101,求 S50;
解: 因为 a1=7, a50=101,根据公式 Sn =

可得 S50= =2 7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若 a1=2, a2= ,求 S10;
解: 因为 a1=2, a2= ,所以 d = .根据公式 Sn = na1
+ d ,可得 S10=10×2+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若 a1= , d =- , Sn =-5,求 n .
解: 把 a1= , d =- , Sn =-5代入 Sn = na1+
d ,得-5= n + × .
整理,得 n2-7 n -60=0.
解得 n =12或 n =-5(舍去).
所以 n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1. “嫦娥”奔月,举国欢庆.据科学计算,运载“嫦娥”飞船的“长
征三号甲”火箭点火1 min内通过的路程为2 km,以后每分钟通过
的路程增加2 km,在到达离地面240 km的高度时,火箭与飞船分
离,则这一过程需要的时间大约是(  )
A. 10 min B. 13 min
C. 15 min D. 20 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由题设条件知,火箭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数构成以2为首
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设其前 n 项和为 Sn ,则 Sn =2 n +
×2= n2+ n = n ( n +1)=240,解得 n =15或 n =-16
(舍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2. (多选)已知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为 Sn ,若 S13<0, S12>0,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a6<0 B. a7<0
C. a6+ a7<0 D. a6+ a7>0
解析:  由题知, S13=13 a7<0, S12= =6( a6
+ a7)>0,所以 a7<0, a6+ a7>0.故选B、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3. 已知等差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为 Sn ,若 = a1 + a200 ,且
A , B , C 三点共线(该直线不过点 O ),则 S200= .
解析: A , B , C 三点共线 a1+ a200=1,∴ S200= ( a1+
a200)=100.
1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4. 某电站沿一条公路竖立电线杆,相邻两根电线杆的距离都是50
m,最远一根电线杆距离电站1 550 m,一汽车每次从电站运出3
根电线杆供应施工.若该汽车往返运输总行程为17 500 m,共竖立
多少根电线杆?第一根电线杆距离电站多少米?
解:由题意知汽车逐趟(由近及远)往返运输行程组成一个等差
数列,记为{ an },
则 an =1 550×2=3 100, d =50×3×2=300,
Sn =17 500.
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 n 项和公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由①得 a1=3 400-300 n .
代入②得 n (3 400-300 n )+150 n ( n -1)-17 500=0,
整理得3 n2-65 n +35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得 n =10或 n = (舍去),
所以 a1=3 400-300×10=400.
故汽车拉了10趟,共拉电线杆3×10=30(根),最近的一趟往返
行程400 m,
第一根电线杆距离电站 ×400-100=100(m).
所以共竖立了30根电线杆,第一根电线杆距离电站100 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5. 设数列{ an }为等差数列,其前 n 项和为 Sn ,已知 a4和 a5是方程 x2
-20 x +99=0的两个根.若对任意 n ∈N+都有 Sn ≤ Sk 成立,则 k
的值为(  )
A. 8 B. 9
C. 10 D.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 a4和 a5是方程 x2-20 x +99=0的两个根,∴ a4+ a5
=20, a4 a5=99.设等差数列{ an }的公差为 d ,∵对任意 n ∈N+都
有 Sn ≤ Sk 成立,即 Sk 是前 n 项和 Sn 的最大值,∴ d <0.∴ a4=
11, a5=9, d =-2, an = a4+( n -4)×(-2)=19-2 n .当
n ≤9时, an >0,当 n ≥10时, an <0,若对任意 n ∈N+都有 Sn ≤
Sk 成立,则 k =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6. 已知等差数列{ an }的公差 d >0,前 n 项和为 Sn ,且 a2 a3=45, S4
=28.
(1)求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
解: ∵ S4=28,∴ =28, a1+ a4=14,
∴ a2+ a3=14,又 a2 a3=45,公差 d >0,
∴ a2< a3,∴ a2=5, a3=9,∴
解得∴ an =4 n -3, n ∈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若 bn = ( c 为非零常数),且数列{ bn }也是等差数列,
求 c 的值.
解: 由(1),知 Sn =2 n2- n ,∴ bn = = ,
∴ b1= , b2= , b3= .
又{ bn }也是等差数列,∴ b1+ b3=2 b2,
即2× = + ,解得 c =- ( c =0舍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