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 课件 (共23张PPT,2个内嵌视频)高中政治 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 课件 (共23张PPT,2个内嵌视频)高中政治 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3.2 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
第三课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高中思想政治 必修3《政治与法治》
20240127
思考: “窑洞对”的实质是在探讨什么问题?
20240127
“窑洞对”的要义,是对政权建设、执政规律的深刻思考。
在“窑洞对”中,毛泽东同志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让人民监督政府
历史川流不息,时代考卷常新,70余年后,在新的“赶考”路上,中国共产党找到了“窑洞对”的第二个答案:
“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摘自党的二十大报告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的历史周期律
——政权初期往往因 “励精图治、贴近民心” 而兴盛,但后期易因 “脱离群众、腐败懈怠” 走向衰亡。
20240127
议题一: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时代答案
——论全面从严治党的缘起与措施
议题二:提升执政能力的时代抉择
——论坚持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
总议题: 新征程上的“赶考”
课标要求 问题清单 教学重难点
1、为什么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2、如何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3、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是什么 4、党坚持依宪执政、依法执政的道理,方式和表现是什么 教学重点:
1.全面从严治党的原因及措施;
2.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内涵及要求
教学难点:
理解党依法执政的表现
阐述中国共产党依宪执政、依法执政的道理、方式和意义
预习检测
1.引领社会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2.全面从严治党要以党的思想建设为统领。
3.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全面,要害在严,基础在治。
4.党把自己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科学执政的重要体现。
勇于自我革命
政治建设
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
依法执政
党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20240127
议题一:
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时代答案
——论全面从严治党的缘起与措施
张新起:从市长到囚徒的贪腐沉沦
张新起曾是中国地方政坛的“明星官员”,历任潍坊市市长、青岛市委副书记、青岛市市长等职。他在地方任职期间,曾因推动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成绩而备受关注。然而,随着职位的升迁,张新起的权力欲望逐渐膨胀,最终走上了贪腐的不归路。
调查显示,作为地方高官,他利用职务便利,为企业和个人在项目审批、土地开发、工程承揽等方面提供帮助,并从中收受巨额贿赂。据调查,张新起的受贿金额高达数亿元人民币,涉及房产、现金、贵重物品等多种形式。
张新起的受贿行为不仅限于单一领域,而是贯穿其整个仕途。他的贪腐行为不仅严重违反了党纪国法,还损害了地方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议学情境一 张新起:从市长到囚徒的贪腐沉沦
议一议
从张新起的贪腐事件显示出新形势下党面临哪些考验与危险?这样的事件又会带来怎样的恶劣影响;
结合上一问题,结合教材知识(P29-P30),分析党勇于自我革命,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原因(必要性与重要性);
20240127
20230120
23230107
①青岛市市长张新起贪腐事件显示出新形势下党面临哪些考验与危险?这样的事件会带来怎样的恶劣影响;
②结合上一问题,综合教材知识,分析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原因;
结合教材P28-29页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相关知识,结合视频关键信息回答议题。
关键信息:
作为地方高官,他利用职务便利,为企业和个人在项目审批、土地开发、工程承揽等方面提供帮助,并从中收受巨额贿赂。据调查,张新起的受贿金额高达数亿元人民币。
他的贪腐行为不仅严重违反了党纪国法,还损害了地方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问题①结论:
新形势下党面临的考验与危险:
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四大危险: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危险
事件带来的恶劣影响:
党员干部忘却初心使命,丧失理想信念,个人腐败行为损害了政法机关公信力,损害了党先进性纯洁性,损害了党和国家的事业
腐败影响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领导,甚至可能动摇党的长期执政地位
问题②结论:为什么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必要性:
①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
②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重要性:
①是党建设一贯方针要求,关系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国家和民族兴衰,关系党生死存亡;
②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保持和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
议学问题
20240127
理论依据: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
现实依据:新形势下,党的执政面临“四大考验”、“四大危险”;
3.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是党建设一贯方针要求,关系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国家和民族兴衰,关系党生死存亡;
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保持和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
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顺利推进的根本政治保证(复习资料P89)
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补:P34综合探究)
必要性
重要性
知识点1: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原因
20230120
23230107
③该事件也警示新时代党应如何加强自身建设?
结合教材P29-30页知识和关键词,小组讨论分析。
知识点2.怎样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1)总要求
2个坚持
1条主线
1个统领
1个根基
3个着力点
5+2 建设
1个目标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
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
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
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议学问题
20230120
23230107
③该事件也警示新时代党应如何加强自身建设?
知识点2.怎样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2)具体要求: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必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
加强党
的领导
关键
基础
核心
要害
从严治党
在严:就是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
在治:就是从党中央到省市县党委,从中央部委、国家机关部门党组(党委)到基层党支部,都要肩负起主体责任,抓好党的建设
在全面:管全党、治全党,面向全部党员、全部党组织,覆盖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部门,重点是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议学问题
(2025·湖南·高考真题)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2024年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94.9%的受访群众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成效表示肯定。2025年全国两会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在全党开展。这表明( )
①新时代党的建设要以作风建设为根基
②党对作风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③中央八项规定是改进作风的最高标准和目的
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有利于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对点演练
D
①新时代党的建设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 ,并非以作风建设为根基。
③中央八项规定是改进党的作风的重要举措,但不是改进作风的最高标准和目的。改进作风是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等。
20240127
议题二:
提升执政能力的时代抉择
——论坚持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
2023010026
遇到新的问题:2018年3月《监察法》实施,随着监察实践的不断丰富发展,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中央决定启动:中央纪委决定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启动制定《监察法实施条例》;
征求各界意见:听取所有省级纪委监委意见建议,组织召开相关领域法学专家座谈会,最后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人大依法授权: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国家监察委员会制定监察法规的决定》
形成条例草案:2019年10月,中纪委对监察法实施以来实践进行深入总结提炼,形成初稿;
中央批准实施:经党中央批准后,《条例》于2021年9月正式公布实施。
议学任务:
结合课本P30-P31,进行小组讨论:
1、《监察法实施条例》出台过程中如何彰显党的执政方式?
2、以表格形式整理党的执政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议学情境二 《监察法实施条例》的出台过程
20240127
20230120
23230107
小组讨论并提炼《监察法实施条例》出台过程中的关键流程,说明其如何彰显党的执政方式?并以表格形式梳理党执政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条例》出台经由人大依法授权,再经法定程序制定和通过;
《条例》在制定过程中征求专家、社会各方意见;
《条例》随着监察实践中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而启动,初稿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从监察法实施实践中总结提炼,并不断结合各方意见修正完善;
民主
执政
依法
执政
科学
执政
议学问题
执政方式 要求 侧重点 关键词 联系
科学执政
民主执政 依法执政 知识点3. 党的执政方式(区别与联系)
执政方式 要求 侧重点 关键词
科学执政 按照客观规律执政,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提高长期执政能力,按照客观规律执好政、掌好权。 强调“怎样执政”, 强调执政的“科学性” 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机遇、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专家学者、调研、尊重规律等。
民主执政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保证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坚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强调“为谁执政”“靠谁执政”, 强调执政的“为民性”。 “为人民”、“民主的方式”、听取意见建议等

依法执政 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国理政。 强调“靠什么执政”,强调执政的“合法性” 凡是与“法律”有关的,属依法执政。
三者联系 三者是有机统一的。其中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 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 知识点3. 党的执政方式(区别与联系)
党依法执政的方式
党的主张如何变成国家意志?
党集中人民群众的意志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全国人大讨论、通过
国家的法律、决定等
党的主张并不直接表现为国家意志,只有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审议、通过才能把党的意志变成国家意志,这是党依法执政的具体体现。
依法执政(即党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权,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制定
提交
形成
经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
人民政协意见
一府两院一委执行
【突破提升】
执行
听取
党的
执政
方式
科学
执政
民主
执政
依法
执政
目的
2023010021
基本前提
本质所在
基本途径
有机统一
知识点3. 党的执政方式(联系)
1.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2.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3.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执政地位;
4.保证党和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实现党的执政使命。
例1.(2025·安徽·高考真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社会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据此可知( )
①党坚持科学执政,不断探索和遵循社会工作规律
②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积极开创社会工作新局面
③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是党推进自我革命的根本目的
④推动社会工作稳步发展是党在新时代的首要任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会议 相关内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首次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重大课题
党的十九大 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党的二十大 作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战略部署
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 决定组建中央社会工作部,省、市、县级党委组建社会工作部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提出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明确新时代社会工作的重点任务
A
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根本目的是保障党的伟大事业,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新时代首要任务是实现高质量发展
对点演练
核心、基础、关键、要害
基本前提-科学执政
本质所在-民主执政
基本途径-依法执政
有利于


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作用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全面从严治党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坚持党的领导
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求
怎样坚持
为什么坚持
必要性
重要性
要求
是什么
关系
目的
①最高原则
②根本遵循
③制度保障
④党的建设
“三最一核心”
自主构建思维导图
(根据本课知识,构建完整的第三课思维体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