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课件 (共22张PPT)高中政治 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课件 (共22张PPT)高中政治 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西藏的成就
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离不开我国所坚持的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离不开我国的宗教政策,
同样,还离不开一个中国特色的制度保障
第六课—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第二框
总议题:探寻民族政策的“西藏密码”
模拟游览:
全班以“西藏研学旅行团”身份,分4个“游览小组”,乘坐“民族团结”号专车,沿“拉萨八廓街→大昭寺→自治区政府和人大→日喀则”路线,开启本次探索之旅。
议题一:民族共生
—第一站:拉萨八廓街
拉萨八廓街
八廓街是民族共生的生动缩影。藏族商户售卖唐卡,汉族店主经营“60 周年主题奶茶店”,回族商贩售卖清真牛肉干,三家商户还联合推出“60 周年限定套餐”。
议学任务 1:各研学小组商讨4个问题,然后小组选代表回答分享。
(1)从多民族人民和谐相处的热闹街区 ,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2)这样的国情是如何形成的?
01
(3)我国形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
02
(4)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03
议学成果:
形成渊源:各族人民的贡献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我国所有民族凝聚形成的命运共同体。
我国民族格局的特点:多元一体
表现:①一方面,各民族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多元)
②另一方面,各民族又都凝聚在一个统一的命运共同体中(一体)
回族抗日英雄马本斋组织回民抗日义勇队
元朝蒙古族把西藏牢牢纳入我国的版图
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苗族歌手宋祖英,传播了苗族民歌文化
培育伟大精神
创造灿烂文化
书写悠久历史
开拓辽阔疆域
方针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含义
原因
侧重点
权利和义务的平等
民族的和谐相处
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
民族的大团结和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依法平等的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义务。
在民族平等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和谐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
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议学成果:
已经形成
议题二:宗教和谐
—第二站:大昭寺
情景任务2:结合课本和图中场景,分析我国重视宗教工作的原因以及理解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
拉萨大昭寺
大昭寺门前,藏族信众有序开展宗教活动,寺内僧人享受免费体检,寺管会公示管理规定,电子屏播放国家宗教政策。
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
我国有多种宗教,妥善处理宗教问题,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重视宗教工作的原因
我国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我国的宗教政策)
我国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等宗教
信教公民约2亿人
我国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
我国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
(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信或不信/种类/派别/时间。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邪教不是宗教)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信仰自由≠鼓励、提倡、反对
议学成果:
议题三
访自治机关,析制度载体
—第三站
西藏自治区政府和人大
议学情景:
1、西藏自治区政府大楼悬挂藏汉双语牌匾,自治区政府领导班子中,藏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干部占比83%
2、研学小组观看了布达拉宫广场的升国旗仪式。
3、自治区人大各族人大代表表决通过了《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条例》
议学任务:
1.明确西藏的自治地方级别,其与中央政府的关系是怎样的?
2.西藏自治区政府和人大与普通行政区域的政府和人大有何区别?明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容。
我国的行政区域类型
一般行政地方
山东省
民主
民族自治地方
特别行政区
——依法行使地方行政权
西藏自治区
——依法行使自治权
香港特别行政区
——依法行使高度自治权
中国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一部宪法、一个中央政府。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都必须接受中央政府统辖。
集中
具有对外独立性和对内最高性。
议学成果: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前提和基础
≠居住
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民族自治权(核心内容)≠高度自治权
≠各民族
依法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依法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
依法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
依法自主管理本地方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保护和整理民族文化遗产,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
议学成果:
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自治地方的
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双重身份)
既是一般的地方国家机关,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
又是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
PART 1
议题四:特色发展与制度优势
— 第四站:日喀则青稞产业园
日喀则青稞产业园展示了“60 年青稞产业变迁”
1965 年:仅靠人力种植,原粮外销,产值不足千万元;
2025 年:西藏自治区政府实施三项举措:
对青稞加工企业减免地方税收;
制定《西藏青稞深加工发展规划》,引入汉族技术团队研发青稞饼干、青稞益生菌;
注册 “藏地青稞” 地理标志,保护民族特色品牌;
现状:2025 年青稞产业产值达 80 亿元,带动 15 万藏、汉、回农牧民就业,产品通过 “援藏电商通道” 销往全国。
logo
议学任务:
1.情景中 “税收减免”“制定产业规划”“地理标志保护” 分别对应哪类自治权?
2.从青稞特色发展中,结合西藏60年的蝶变,体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议学成果:
1.西藏自治区政府通过经济自治权实施税收减免、制定产业规划,通过文化自治权注册地理标志,推动青稞产业升级。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既保证了国家团结统一,又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
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符合我国国情,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返程——60 周年献礼
1:同学们请你以 “60 周年献礼者” 身份,用一句话概括“我为西藏发展或民族团结能做什么?
2:结合西藏的发展,总结怎样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阿沛.阿旺晋美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怎么做
保证自治
维护尊严
要充分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切实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推动民族自治地方发展。
深化团结
维护国家尊严,依法处理矛盾和问题,依法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坚决反对和有力回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的渗透、破坏活动。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进各族群众认同,牢固树立共同体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议学成果:
知识梳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
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
1.民族格局:多元一体
2.行政区域类型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民族方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含义
优越性
怎样坚持和完善
1.原因: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内容 ①②③④
课后作业
基础性作业:梳理本节课知识体系,完成学案上的易混易错点练习题。
拓展性作业:请以“我的西藏 60 周年研学日志”为题,撰写 300 字短文,分享对西藏 60 年发展与国家政策关系的感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