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 全民守法 课件(共30张PPT)- 高中政治 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4 全民守法 课件(共30张PPT)- 高中政治 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课前自学指导
要求:阅读课本P107-109,找出下列问题并作好标识——
1.全民守法的内涵。
2.推进全民守法的措施。
(公民角度;国家社会角度)
3.推进全民守法的意义。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校园应该是“最安全、最阳光”的地方
但即使是社会法治愈发完善的今天,校园欺凌现象仍然存在……
你遭遇过校园欺凌吗?你是怎么处理的呢?我们应该怎么正确处理呢?
第九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9.4 全民守法
高一()班 陈伟
议题壹
知法懂法——认识全民守法
议题贰
普法践法——助推全民守法
议题叁
尊法崇法——凝聚法治共识
总议题
从校园欺凌案看全民守法
3230122
知法懂法,
认识全民守法
议题壹
第一组:校园欺凌情景剧《小彤的烦恼》
思考:
1.同学们的行为属于校园欺凌吗?
2.小彤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犯?
3.请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角度说说为什么同学们的行为会让她感到伤心?
第二组:知识补给站
每个人都有善良的一面,即无私、利他和帮助他人。反之,每个人也有恶的一面,体现在自私和无情。 ——心理学家阿比盖尔·马什
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第二组:知识补给站
什么是校园欺凌
现实中,校园欺凌事件比我们想象中还要普遍。
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一份全球校园欺凌现状报告显示:全世界每年约有2.46亿儿童和青少年遭受校园欺凌。
据我国最高检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校园欺凌犯罪案件3407人,起诉5750人。
据腾讯发起的一次校园欺凌样貌调查数据显示:3万6千名网友参与调查,超过一半的人表示亲身经历过校园欺凌,其中有1/4的人欺负过别人,而大部分人只是旁观者。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能看到的数据仅仅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大一部分校园欺凌事件并没有走进公众的视线,因为有更多的孩子在遭受欺凌后,选择了沉默。
第二组:法律补给站
23230107
一、全民守法的内涵【P107】
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状态。
法治的真谛在于全体人民的真诚信仰和忠实践行。
意识信仰
权利义务
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信仰。法律只有被信仰,成为坚定的信念,才能内化为人们的行为准则。
要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理解
3230122
普法践法,
推进全民守法
议题贰
第三组案例分享:勇敢的维权人--王晶晶
王晶晶的维权案例对于有同样遭遇的人来说,是一道曙光。
第四组:法律补给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应对校园欺凌,除了引导外,我们也需要法律的保护,让悲剧不再发生!
第四组:法律补给站
应对校园欺凌,除了引导外,我们也需要法律的保护,让悲剧不再发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二十条规定: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制度。学校应当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完善学生欺凌发现和处置的工作流程,严格排查并及时消除可能导致学生欺凌行为的各种隐患。
《关于防止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
1.对屡教不改、多次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应登记在案并将其表现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必要时转入专门学校就读。
2.对构成违法犯罪的学生,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置,区别不同情况,责令家长或者监护人严加管教,必要时可由政府收容教养,或者给予相应的行政、刑事处罚,特别是对犯罪性质和情结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必须坚决依法惩处。
23230107
二、推进全民守法【举措】
要求: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要求: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公民也负有相应的义务。只有所有的人都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才能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
▲1.从公民个人角度谈【P108】
②依法履行义务
①依法行使权利
③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应通过合法的手段,理性维权。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化解矛盾,不应诉诸暴力或其他违法手段。
头脑风暴
从学校层面,你认为可以怎么做,进而推进全民守法,以预防、减少和避免类似小彤、王晶晶这样的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例如:学校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电子屏幕、公众号、宣传语进行普法宣传)请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头脑风暴,写在对策卡上。
头脑风暴是一种集体讨论的方式,大家聚集在一起,自由思考、畅所欲言,通过集思广益,激发创新思维和灵感,产生更多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哦~
小组展示
3230107
二、推进全民守法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积极投身依法治国实践
学校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电子屏幕、公众号、宣传语进行普法宣传
学校组织家长学习家庭教育法,开展亲子教育讲座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培养良好品德和思想道德
学校加大播放《国学》、《最美少年》、《感动中国》等题材的电视电影节目
学校加强管理,发现校园欺凌行为严肃处理,设立举报箱
开设心理课程,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和疏导
组织学生参加校园欺凌主题的演讲比赛、辩论赛、手抄报、情景剧比赛等
学校举办运动会、艺术节、徒步活动、联谊赛等活动,增进友谊,释放压力
3230107
二、推进全民守法【举措】
(1)观念上:推进全民守法,要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要求: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内化于心
▲2.从国家与社会角度谈【P109】
3230107
二、推进全民守法【举措】
(2)行动上:投身依法治国实践,尊法守法。
要求:要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外化于行
在防疫的非常时期,对个人来说,“宅”在家中是一种责任,出门佩戴口罩、不聚集是一种义务;确诊病人、无症状感染者或密切接触者都必须听从指挥、服从隔离治疗和隔离防护。人人都要做到尊法守法,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2.从国家与社会角度谈【P109】
3230107
二、推进全民守法【举措】
(3)道德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
要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2.从国家与社会角度谈【P109】
3230122
尊法崇法
凝聚法治共识
议题叁
3230107
校园欺凌治理成效
23230107
三、推进全民守法的意义【P107】
(1)
(2)
(3)
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全民守法
的内涵
推进全民守法
的举措
全民
守法
推进全民守法的意义
公民
个人角度
国家
社会角度
②依法履行义务
①依法行使权利
③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1)观念上:推进全民守法,要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2)行动上:投身依法治国实践,尊法守法。
(3)道德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
本课小结
宣 誓
我是新时代的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我阳光我健康,我承诺:
我们不当残忍的欺凌者,
不当冷酷的旁观者,
也不当沉默的受害者。
遵守学校纪律,遵守社会法律,
远离不良恶习,远离校园暴力,
拒绝不良行为,拒绝不良交往。
保护自己,尊重他人,友善待人,绝不参与欺凌。
宣誓人:巴东一中高一(2)班 XXX
2024年4月1日
【课后作业】
随着全民守法的深入推进,小彤的校园生活终于步入正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给小彤的校园情景剧拍一部续集。如果你是导演,你剧情的梗概是怎样的?
在热播电视剧《底线》中发生几个孩子疏远、孤立某个同学,并且对该同学的家庭进行讨论,嘲笑同学的衣服穿着等等。后期该同学经诊断已经抑郁,甚至写下了遗书。这场“校园欺凌”案倍受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关注。“校园欺凌”的出现让孩子们的身心受到伤害。预防“校园欺凌”,需要各方携手共同参与。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①人大科学立法,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合理配置权力与责任
②社区开展宣传,通过教育引导全社会学法守法用法
③警察加强执法,坚持依法执政捍卫法律权威和尊严
④法官走进校园,代表法律监督机关作案例分享讲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学以致用
【解析】①②:预防“校园欺凌”,需要人大科学立法,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合理配置权力与责任;社区开展宣传,通过教育引导全社会学法守法用法,①②符合题意。③:党依法执政,执法机关严格执法,③错误。④:我国法律监督机关是检察院,不是法院,④排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