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普通高中点石联考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普通高中点石联考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辽宁省点石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性天气,产生在强烈的积雨云中,常伴有强烈的阵雨或暴雨,有时伴有冰雹和龙卷风,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特征,我国是雷暴多发国家。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年均雷暴日数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示区域年均雷暴日数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海陆位置 C.植被 D.人类活动
2.图示区域雷暴发生频率最高的时间是( )
A.春季上午 B.夏季午后 C.秋季傍晚 D.冬季正午
3.地理信息技术在预报雷暴灾害中的作用体现在( )
A.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监测雷暴气象数据
B.遥感技术预报分析雷暴灾情
C.互联网通信技术统计测算受灾面积
D.地理信息系统评估雷暴灾情结果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于2025年9月3日上午北京时间9:00—10:40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下图为阅兵时的一张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示照片拍摄时,镜头的朝向为( )
A.北 B.东 C.西 D.南
5.阅兵这天全球昼夜分布状况最接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风光新能源供电不稳定,易影响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抽水蓄能发电与风光发电互补,可减少风光资源浪费,有效调节能源供给,保障能源安全。下图为福建省典型风光联合发电量与电力需求量的日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为满足电力需求,减少风光资源浪费,该地水力发电量的日变化曲线最可能是( )
A.A B.B C.C D.D
7.采用水风光联合发电模式,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有( )
①改善大气环境②提供就业岗位③优化产业结构④保证能源供应稳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的江西瑞金机场,近日顺利通过行业验收,标志着江西南部山区的赣州正式迈入“双机场”时代,这不仅改写了赣南革命老区的航空版图,更将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图为江西省机场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在已有黄金机场的情况下,赣州仍投资建设瑞金机场的主要目的是( )
①改善交通格局②满足运输需求③提升行政等级④促进旅游业发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9.瑞金机场的通航将促进周边地区( )
A.土地价格持续上涨 B.重化工业大量集聚
C.城市新核心的形成 D.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进而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城乡协调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城镇化。图甲示意温州市地理位置,图乙示意2014—2021年温州市产业高级化与新型城镇化相对发展程度,相对发展程度越接近1,说明二者发展越协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图示时期关于温州产业高级化与新型城镇化相对发展程度描述正确的是( )
A.新型城镇化超前,相对发展程度趋好
B.产业结构高级化超前,相对发展程度趋好
C.产业高级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趋于协调
D.由产业高级化滞后转为产业高级化动能不足
11.与温州市辖区相比,泰顺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优势因素是( )
A.基础设施 B.生态环境 C.公共服务 D.经济水平
12.提升温州市新型城镇化与产业高级化协调度的措施合理的是( )
A.重点发展温州市市辖区
B.扩大市辖区的绿地面积
C.市辖区和中小城镇实施差异化产业升级策略
D.市辖区和中小城镇实施统一的产业升级策略
武汉市是拥有国家湿地公园数量最多的省会城市,藏龙岛国家湿地公园是武汉6个国家级湿地公园之一,根据研究对藏龙岛国家湿地公园的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合理划分。下图为藏龙岛国家湿地公园生态评价指标占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武汉湿地公园的生态效益有( )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②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
③科研、旅游和娱乐等价值④缓解城市内涝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4.藏龙岛国家湿地公园价值最高的服务功能类型是( )
A.供给服务 B.调节服务 C.支撑服务 D.文化服务
人参喜阴耐低温,忌强光直射,质地疏松、透气透水性好的肥沃壤土对其生长有利。我国人参种植主要集中在黑吉辽三省。近年来,吉林省某农业公司已成功研发出人参水培技术,利用营养液雾化和光温调控等技术调控人参生长环境。下图为吉林省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根据人参的生长习性推测吉林省人参生长基地主要分布在( )
A.松嫩平原 B.辽河平原 C.吉中丘陵区 D.长白山区
16.相比于传统的人参种植,水培人参的优势有( )
①生长周期短,品质稳定
②投入较少,不依赖自然环境
③种植标准化,产量较高
④种植成本低,人参成活率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冷流雪是冷空气流经相对温暖的海面时,因为海气温差引发的水蒸气凝结形成的强对流降雪现象。其特点表现为阵性强、局地性显著,单小时降雪量可达到暴雪量级。2023年12月,山东出现明显降温,有“雪窝”之称的甲地出现冷流暴雪。下图示意2023年12月16日06时—17日06时山东省降水实况。
材料二:下表为甲地沿海一年中气温与海水温度月平均变化统计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3.2 -1.9 2.3 8.9 14.4 21.9 22.4 21.8 19.9 14.1 5.8 -0.2
水温(℃) 1.2 0.5 2.0 5.5 10.0 13.5 21 24 22 16 7.0 1.0
(1)描述图示时期山东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
(2)说明此次甲地冷流暴雪的形成过程。
(3)结合材料二推测一年中甲地易形成冷流暴雪的时间并说明理由。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太平洋冰极”之称的鄂霍次克海是太平洋西北部的边缘海,季风环流显著。黑龙江将大量的淡水注入鄂霍次克海,每年12月,黑龙江干流与入海口的海域完全封冻且冰情逐渐扩散到更远的海域。每年年初很多游客会来到日本北海道东北部沿岸观赏海冰,这些海冰并非本地海水结冰的产物,而是从鄂霍次克海北部海域漂来的流冰。左图示意鄂霍次克海冬季海冰分布边界位置,右图示意北海道东北部流冰景观。

(1)据图分析鄂霍次克海西北部最先结冰的原因。
(2)指出日本北海道东北部沿岸海域流冰的形成机制。
(3)有人认为黑龙江径流量增大和初冬西北风增强均会抑制鄂霍次克海的海冰扩张,请分析其可能依据。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横亘于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蒙古国的阿尔泰山现代冰川广布,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冰川的面积和储量都明显减小。阿尔泰山区的喀纳斯河流域在第四纪期间发生过多次冰川进退,丰富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为地貌的演化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考察发现,喀纳斯河谷东西坡有明显的不对称性,河谷东坡多是保存完好的由多级U形谷形成的台地,西坡冰层深厚,发育有大面积的基岩碎屑堆积地貌。下图示意阿尔泰山的位置和喀纳斯河研究河段的横剖面。

(1)说明阿尔泰山现代冰川广布的原因。
(2)指出图中T1、T2和T3台地形成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
(3)与东坡相比,说明喀纳斯河谷西坡堆积地貌发育的条件。
(4)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指出俄、中、哈和蒙古国研究阿尔泰山冰川变化的必要性。
参考答案
1.A 2.B 3.D
4.B 5.A
6.C 7.D
8.A 9.D
10.C 11.B 12.C
13.A 14.B
15.D 16.B
17.(1)①空间分布不均匀,东北降水多,西部、南部降水少;②东北部(胶东半岛北部)黄海沿岸降水最多最集中。
(2)①冬季强劲的西北风(偏北风)使冷空气南下;②西北风(偏北风)经过渤海和黄海上空时,气团下部增温增湿;③暖湿空气上升过程中受(山东丘陵)地形阻挡抬升,水汽凝结形成降雪。
(3)12月—次年2月。理由:①12月—次年2月冷空气活跃,且气温低于水温,冷空气容易从海水中获得水汽和热量,并在海洋迎风岸形成降雪;②此时段气温低于0℃,产生降雪的可能性更大。
18.(1)①北部海域纬度高,降温早,先结冰;②冬季,陆地降温速度快,近岸海域先结冰;③黑龙江注入大量淡水,海水盐度低,西部海域易结冰。
(2)①鄂霍次克海海冰丰富,为流冰提供冰源;②受冬季风和寒流影响,海冰南下,形成流冰。
(3)①黑龙江由西南方向注入鄂霍次克海,其水温比鄂霍次克海水温高,当黑龙江径流量增大时,对鄂霍次克海的海冰扩张有抑制作用;②冬季西北季风增强,会将鄂霍次克海北部海冰吹向水温较高的南部,海冰消融,对鄂霍次克海的海冰扩张有抑制作用。
19.(1)盛行西风携带水汽遇地形抬升,带来大量降雪,积雪量充沛,成为冰川的主要补给来源;纬度高,海拔高,使得该地气温低,有利于现代冰川发育。
(2)先后顺序:T3、T2、T1。理由:平台形成于冰川侵蚀过程中形成的U形谷上;当地经历多次冰川进退并且有地壳间歇性抬升;新的U形谷是在先形成的U形谷底的基础之上继续下切侵蚀形成,因此形成的先后顺序是T3、T2、T1。
(3)河谷西坡冰川更厚,侵蚀作用强烈,为堆积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西坡更陡,易出现基岩崩塌和山体滑坡等现象,逐渐形成沿坡面的堆积地貌;坡脚较为平缓,为堆积物提供广阔的堆积空间,发育成较大面积的堆积地貌。
(4)阿尔泰山山区冰川储量大,为四国共同的水源地;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量不断增加,易造成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威胁各国的社会和生态安全;区域内冰川位于四国边境,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更好应对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和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