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周口四中上期学科素养评价八年级语文一、积累与运用(43分)1.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任务。(13分)2025年10月1日,我们了迎来祖国的76周年华诞。回首过往,76年的历史犹如一幅幅画卷:1949年的长江前线,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锐不可当;1982年,新德里亚运赛场,中国姑娘吕伟的凌空一跳,让多少翘首以盼的华夏儿女欢欣鼓舞:2012年,浩瀚的渤海某海域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那惊天一着,定格在人们的记忆里,juan kè()在共和国的史册上;2017年,国行公祭日之长鸣警钟zhn16 ng fa ku1(),让一切罪恶灵魂无处dùnx1ng();2021年,航天员进驻天和的画面,标志着中国正式迈入空间站时代…①,②,③,在同一时刻汇聚:我们的祖国真正强大起来了!通过阅读优秀的新闻作品,使我们了解世界,铭记历史,深刻感受其中体现的价值观、世界观。(1)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拼音()(4分)A.dangqiaozhaozhùB.dangqiaozhao·zhúC.dangqiaozhuozhuD.dangqiaozhu6zhǘ(2)在拼音后面写出正确的汉字。(3分)juan kezhen long fa kuidun xing(3)文中①②③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内容,衔接最恰当的应该是()(4分)A.从陆地到海洋从赛场到星空从历史到未来B.从历史到未来从赛场到星空从陆地到海洋C从陆地到海洋从历史到未来从赛场到星空D.从历史到未来从陆地到海洋从赛场到星空(4)画线的句子是个病句,请你提出修改意见。(2分)修改: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甘南州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环境革命”,以摧枯拉朽之势整治环境顽疾,以伤筋动骨之痛革除陈规陋习。B.大型纪录片《大国工匠》呈现了工人师傅对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C.中国人每年“舌尖上的浪费”锐不可当,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D.一位市民收到中奖短信后,兴冲冲地跑去银行汇钱,最终在见到银行门口的一道防诈骗横幅后如梦初醒。3,小组成员搜集到一段关于新闻价值的文字,但顺序被打乱了。下列排序正确的1-项是()(4分)①新闻传播恰好满足了这样媒介的需求②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类的意识导向,而人类与社会之间的相互沟通需要一个有效的媒介③既能够传递社会发展的信息④同时也能够影响到人类本身的思维发展⑤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传播已经成为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A.②③④①⑤B.⑤②①③④C.②①③⑤④D.⑤②③④①4.名著阅读(8分)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A,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颛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1)语段节选自,文中的A是(人名)。(4分)(2)在作者笔下,A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分)5.古持文默写(每空2分,共14分)当我们穿行于古诗文的长河,不禁心潮起伏:在郦道元的《三峡》中,我们理解了“①,隐天蔽日”所描绘的山高岭连、雄奇险峻;行至《庭中有奇树》,那“②”的举动,寄托了深闺中人对远方之人无尽的思念;曹操在《龟虽寿》里则以“③的豪情,唱响了老当益壮、矢志不渝的慷慨之歌;面对环境的严酷,刘桢在《赠从弟》中借松柏明志,“④ 松柏有本性”,赞颂了坚贞不屈的品格:而读曹植的《梁甫行》,“⑤狐兔潮我宇”的荒凉景象,则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当时边海百姓流离失所的凄楚。二、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文,完成6一8题。芭蕉和父亲①小时候,我常认错一些事物,比如幼年在超市水果架上第一次看见香蕉,才知道自己之前吃的都是芭蕉。②果皮青涩的芭蕉不能立即吃,需要存放在米缸中一段时日,等它熟透后才能入口。母亲爱干净,见我摘回的芭蕉沾着许多灰尘,便用帕子认真擦拭表皮,之后再放入米缸,在白花花的米缸内挖出一个坑,将芭蕉埋入,再用白米覆盖,堆了一层又一层,像藏起一个又一个苦涩的秘密。过了三四天,芭蕉就有些熟了,若是嘴馋,也能尝尝了,虽仍有些涩味,但舌尖多半品到的已是甜了。③那时常和我抢芭蕉吃的是父亲。④父亲吃芭蕉的速度非常快,我刚用小手剥开皮,正想对他得意一笑,却见他喉咙一滚,一根芭蕉顿时不见踪影。接着,父亲又看向眼前余下的芭蕉,我立即用手护住。父亲那双水牛似的大眼睛一转,便有想法了,学着《西游记》中猪八戒偷吃人参果时说的话,跟我说:“刚刚吞得急,忘了是什么味道了,再吃根,好吗?”我噘着嘴巴,不理他。他又央求,我便扯下一根最小的给他。22025——2026 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一次学科素养评价答案一、1.(1)C (2)镌刻 振聋发聩 遁形 (3)A (4)删去“通过”或“使”2.C 3.B4.(1)《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毛泽东(2)第一毛主席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第二:毛主席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第三:毛主席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第四:毛主席是个苏区人民拥护他,南京政府却对他恨之入骨的人;第五:毛主席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身体像铁打的。(答出任意 2 点得满分 4 分)5.① 重岩叠嶂②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③老骥伏枥,志在千里④ 岂不罹凝寒⑤ 柴门何萧条二、6.①“我”被逗笑②父亲失业后跟着母亲摆摊③高考那年④“我”情绪崩溃,父亲安慰“我”7.①从修辞角度赏析。这句话中将“我”比作“一匹陷入荒漠找不到方向的骆驼”,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高考那年“我”情绪反复无常、迷茫无助的状态。表达了“我”内心的压抑和痛苦。 ②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有爸爸在,坚强点儿,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是爸爸说的话,这属于语言描写。表现了父亲对“我”的鼓励和安慰。他用粗糙的手为“我”擦眼泪,用坚定的话语告诉“我”要坚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表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和支持,也让读者感受到了父爱的温暖和力量。8.父亲在文中的形象是一个充满父爱、勇于担当、乐观坚强的人。首先,从父亲与“我”抢芭蕉吃的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充满父爱,虽然表现得有些孩子气,但这也是他表达爱的一种方式,让“我”在童年时期感受到了家庭的温馨和快乐。其次,当家庭遇到困难时,如石匠失业、母亲摆摊卖食杂等,父亲没有逃避责任,而是勇敢地站出来,与母亲一起承担家庭的重担,这展现了他勇于担当的一面。最后,在“我”高考情绪反复无常时,父亲用他粗糙的手为“我”擦眼泪,用坚定的话语鼓励“我”要坚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体现了他的乐观坚强,也让“我”在困境中找到了力量和勇气。综上所述,文中的父亲是一个充满父爱、勇于担当、乐观坚强的人,他的形象在文章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塑造。(每点 2 分)9.示例一:教育 APP 入校坚持“选必严审”原则 示例二:北京市出台教育 APP 备案细则严格监管入校应用 10. 采访目的:①了解中学生平时是如何运用网络对待学习的。 采访问题:①你平时做作业时用网络查找答案吗? ①你用网络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吗?11.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从政府层面,可像北京那样出台教育 APP 备案细则,严格审核教育类网络应用,杜绝不良信息和不合理收费,同时持续开展“清朗”等网络整治行动,清理网络沉迷、诈骗等有害内容;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比如通过课堂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过度依赖搜题 APP 的危害,教给学生辨别网络信息好坏的方法,控制教育APP 的选用数量;家庭中,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网络使用情况,提醒孩子像小辛那样长时间用手机伤眼睛,规定孩子使用网络的时间,避免孩子沉迷;我们自己也要提高自制力,学习时不随意用手机查答案、刷无关内容,合理利用网络查资料、学知识,遇到不良网络信息及时向家长或老师反映,共同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每点 2 分)12.①③②快。③延长。④到达。13.①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午夜,就看不到月亮。②水清,树茂,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14.详观其下/始知七岭之美/蕴奇于此。15.高 多而连绵 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周口四中2025~2026八年级语文上期第一次月考试卷.pdf 周口四中2025~2026八年级语文上期第一次月考试卷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