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三地理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性天气,产生在强烈的积雨云中,常伴有强烈的阵雨或暴雨,有时伴有冰雹和龙卷风,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特征,我国是雷暴多发国家。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年均雷暴日数分布。据据此完成1—3题。1.影响图示区域年均雷暴日数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 B.海陆位置 C.植被 D.人类活动2.图示区域雷暴发生频率最高的时间是A.春季上午 B.夏季午后 C.秋季傍晚 D.冬季正午3.地理信息系统在预报雷暴灾害中的作用表现在A.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用监测雷暴气象数据B.遥感技术预报分析雷暴灾情C.互联网通信技术统计测算受灾面积D.地理信息系统评估雷暴灾情结果目前各国人形机器人应用侧重不同领域,美国主要用于工业,欧洲则多应用于家庭服务。2025 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国展出多款养老机器人,它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为老年人提供生活协助、陪伴、日常照料及康复训练等应用。据此完成4—5题。4.与美国相比,欧洲人形机器人多应用于家庭服务的主要原因是A.科技人才 B.市场需求 C.产业基础 D.政策导向5.导致道路两侧树木落叶状况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A.劳动力数量 B.人口增长率 C.就业结构 D.城市化水平德化瓷帮古道是连接德化窑口与沿海港口的瓷器运输通道。历史上,处于南线枢纽的永春县是瓷器中转核心城市;明代泉州港衰微,福州港兴起,北线逐渐繁忙;清代厦门港兴起后,运输路线再次调整。下图示意德化瓷帮古道线路。据此完成6—7题。6.德化瓷帮古道门户城市演变的核心驱动力是A.港口基础设施改善 B.城市等级提升C.瓷器贸易需求变化 D.航海技术进步7.存留老化型老龄化空间演化模式多分布于该市的A.商贸功能逐渐弱化 B.瓷器加工产业集聚C.人口规模持续扩大 D.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广州是我国一线城市之一。数据表明,深圳人才流出的主要目的地为广州。下图示意2019—2023年广州人才流入、流出占比相关数据。据此完成8—10题。8.图示期间,广州人才流动情况是A.2019—2023年净流入较为稳定 B.2019—2023年净流出较为稳定C.2021—2022年净流出较为严重 D.2022—2023年净流出情况加剧9.相较于北京和上海两座城市,广州对人才的吸引力较弱,主要原因是A.城区人口较少 B.交通条件较差 C.产业调整较慢 D.政策力度较弱10.图示期间,深圳人才主要流向广州的主要原因是深圳A.就业机会较少 B.距离广州较近 C.产业竞争力弱 D.生活成本较高瓦尔帕莱索大区地形以山地为主,西部海岸高地及平原与东部山地相连。2024年2月3日—2月7日,瓦尔帕莱索大区山火爆发,东部山地地形形成“烟囱效应”,导致山火迅速蔓延。下图示意瓦尔帕菜索大区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11—12题。11.瓦尔帕莱索大区夏季高温干旱的主要原因是A.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B.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C.受盛行西风控制 D.受东北信风控制12.推测此次山火蔓延的方向是A.由西向东蔓延 B.由东向西蔓延C.由北向南蔓延 D.由南向北蔓延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建于1988年,建设的最初目的是在碧山居住新区与宏茂桥区之间形成绿色缓冲带,并提供一定的休闲娱乐空间。然而,该公园的排水道犹如一条粗线,将公园分割开来。2012年2月,碧山宏茂桥公园升级改造工程正式完工,笔直的混凝土排水道被改造成形态蜿蜓、沿岸植被众多的河流。图5为碧山宏茂桥公园改造前后对比图。据此完成13—15题。13.碧山宏茂桥公园升级改造对该地水循环影响最显著的环节是A.蒸发 B.降水 C.水汽输送 D.地表径流14.为评估碧山宏茂桥公园升级改造的效果,科研人员适宜选择的对比观测方案是A.连续晴日后,对比改造前后日平均气温 B.春季,对比改造前后植被发芽时间C.暴雨后,对比改造前后洪峰水位高低 D.冬季,对比改造前后河流结冰厚度15.该升级改造工程对改善当地水环境质量的主要作用是A.改变水流流向,加快污染物扩散 B.延长水流停留时间,增强水体自净能力C.减少地下水的补给,降低地下水水位 D.显著增加河流径流量,稀释污染物浓度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 平流雾是当暖湿空气平流到较冷的下垫面上,下部冷却而形成的雾。漳州沿海地区多平流雾,平流雾发生时平均风速为3.5m/s(微风)。下图示意漳州市地形图。材料二 近年来,漳州市积极鼓励农户实施“蔬菜—水稻”大棚轮作模式。下表为漳州2024年水稻生产的相关数据。项目 内容水稻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 低于30%人均水稻产量 63公斤(全国153公斤)蔬菜+水稻轮作 “早稻+蔬”或“蔬+中稻+蔬”或“蔬+蔬+晚稻”模式注:早稻:3、4月播种,7、8月收获;晚稻:7、8月播种,10、11月收获。(1)描述漳州市地形特征。(5分)(2)推测漳州沿海地区平流雾多发生于什么季节?简析风力过大或过小对平流雾形成的影响。(6分)(3)简析当地鼓励农户实施“蔬—稻”大棚轮作模式的主要原因。(5分)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区域图。(1)图中四地规划中的铁路布局是否合理?若有不合理之处,请说明理由。(8分)(2)某学校地理学习小组在该区域进行野外考察,发现①地的植被比②地的植被要茂密高大,其原因可能是什么?(6分)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河套平原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脆弱。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上世纪90年代以来,乌梁素海污染加剧,水深变浅,沼泽化进程加快,严重威胁当地和黄河下游生态安全。2018年巴彦淖尔市成立了乌梁素海生态保护中心,统筹综合治理,乌梁素海生态明显好转。下图为河套平原排灌系统图。(1)简述河套平原生态脆弱的自然原因。(3分)(2)结合排灌系统的水流方向,分析灌区农业生产对乌梁素海污染的影响。(6分)(3)乌梁素海治理过程中,巴彦淖尔市计划将“湖泊清淤工程”作为优先措施,有村民质疑“清淤不如先控污”。请从任一观点表明态度并阐明理由。(4分)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四川省攀枝花是我国西部重要的钢铁、钒钛工业基地,也是“西电东输”的重要基地。近年来,攀枝花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推动“水风光氢储”五位一体,构建“钒电池+锂/钠储能、抽水蓄能、氢储能”的“1+N”储能体系,其中氢能产业原料充足,但应用场景较少。2024年4月,攀枝花氢能产业园正式揭牌,产业园涵盖“制—储—输—用”全产业链,主要发展装备研发和制造。下图示意攀枝花地理位置。(1)分析攀枝花清洁能源产业实现“五位一体”的有利条件。(4分)(2)说明构建“1+N”储能体系对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4分)(3)阐述攀枝花氢能产业园发展模式的合理性。(4分)高三地理月考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A B D B C C A A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C D B A D C B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1)山地丘陵为主(1分);西北高东南低(1分);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东部或山地分布在西部(1分);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海湾(1分);沿海以海岸地貌为主(1分)。(2)冬春/春季(2分)。风力过大不利于水汽的凝结(易使雾消散)(2分);风力过小不利于暖湿水汽输送(2分)。(3)水稻播种面积少(1分),人均水稻产量低(1分),蔬一稻轮作可增加水稻产量/增加粮食供应(1分);保持/提高土壤肥力(1分);减轻病虫害(1分)。17.(1)甲、乙、丁处铁路布局不合理,丙处合理。(2分)甲处铁路穿过河流,工程难度大;(2分)乙处铁路经过聚落中心,会带来噪声污染等问题,且可能影响交通秩序;(2分)丁处铁路穿越等高线,坡度大,施工难度大且不利于列车行驶。(2分)(2)①地位于山地的向阳坡,光照充足;①地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①地地势相对平坦,土壤厚度大、肥力高,有利于植被生长。(每点2分,共6分)18.(1)位于干旱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降水具有临界性且变率大;植被覆盖率低;冬春多大风。(每点1分,答出三点给3分)(2)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集中汇入乌梁素海,污染物输入多;农田退水通过密集灌渠网络进入湖泊,污染物来源范围广;南端排水出口少,污染物排出少。(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3)湖泊清淤工程:清除湖底淤积的泥沙和污染物,改善湖泊水质;遏制水生植物疯长,减缓湖泊沼泽化;增加湖泊调蓄能力增强,减轻洪涝压力;淤泥还田,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每点2分,答出两点给4分)清淤不如先控污:乌梁素海污染物来自灌区退水,清淤无法阻断污染物持续输入;减少污染物来源是维持生态恢复的根本保障;减少农药化肥使用,提高农产品质量;清淤工程量大,成本高。(每点2分,答出两点给4分)19.(1)地处金沙江流域,落差大,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水电开发条件好;地处横断山区边缘,山谷风等风力资源较丰富,适合风力发电;位于干热河谷地区,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适宜发展太阳能;作为钢铁、钒钛工业基地,工业副产氢量大,原料充足;有构建储能体系的政策支持,利于氢能产业发展。(每点2分,答出两个方面给4分)(2)不同类型储能方式可在能源生产与消费不同步时进行调节,提高能源供应稳定性和可靠性;储存多余能源,避免弃风、弃光、弃水等现象,在能源需求高峰时释放,提高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率;构建多元储能体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完善清洁能源产业链,提升产业竞争力。(每点2分,答出两点给4分)(3)氢能产业原料充足,能满足制氢需求,保障产业链上游生产;涵盖“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减少中间环节成本,提高产业附加值和抗风险能力;主要发展装备研发和制造,适应清洁能源发展趋势,可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拓展应用场景。(每点2分,答出两点给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地理试题.docx 高三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