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年级学科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 课型 新授 时间课 题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课时 1课时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亚洲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亚洲)的多元面貌。核心素养 通过地图、史料等,了解阿拉伯帝国建立、扩张、由盛转衰的历程,了解阿拉伯文化的成果,理解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通过地图,知道和理解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树立多元文明和谐共处的理念。通过史料,了解中古时期南亚和东亚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化。重点 阿拉伯帝国在东西方交流中角色及重大的历史影响。难点 奥斯曼帝国对欧洲、亚洲乃至世界历史的深刻影响。教学方法 正面讲授、史料分析、讨论归纳等方法教具 历史教材、历史地图册、PPT课件、翻页笔等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及意图【导入新课】 世界因多彩而美丽,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亚洲是诸多古老文明的发祥地。千百年来,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特色鲜明的各个文明绵延传承,相互融通,共同构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多彩亚洲,风情万种。亚洲先人们早就开始了文明交流互鉴。丝绸之路、茶叶之路、香料之路等古老商路,助推丝绸、茶叶、陶瓷、香料、绘画雕塑等风靡亚洲各国,记录着亚洲先人们交往交流、互通有无的文明对话。从黄河长江到两河流域,从茫茫戈壁到高山峡谷,从季风雨林到丰饶平原,亚洲这片迷人而广阔的区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四大文明古国,亚洲有其三;亚洲的数学家发明了“零”的概念与代数学,亚洲的天文学家发明了领航用的星盘,亚洲的文学经典至今仍撩人心弦……亚洲文明和其他文明一起,共同谱写了人类文明史上的璀璨华章。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多彩的古代亚洲,去感受文明的魅力。一.阿拉伯帝国1.兴起背景(1)宗教信息: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的兴起和发展使各氏族部落形成统一的民族力量。(2)政治基础:7世纪前期,穆罕默德基本统一了阿拉伯半岛。(3)军事因素:阿拉伯人主张军队在保持自己优势的基础上,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引进先进武器,提高军队战斗力。2.建立7世纪中期起,阿拉伯人大规模向外扩张,先后征服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和北非的广大地区,到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3.统治特征阅读教材,完成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及文化成就等相关史实:4.影响: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将原本已经相互联系的地区置于统一的帝国统治之下,强化了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东西方生产技术、商业贸易的发展及文化交流。〖学思之窗〗教材第23页结合上面的地图和材料,说说阿拉伯帝国在沟通世界贸易中的作用。(1)阿拉伯帝国地跨亚非欧三洲,优越的地理位置凸显了其在沟通世界贸易中的桥梁作用。(2)阿拉伯商人在东到中国、西到西欧、南至非洲的广大区域内推动商品交流和贸易往来。(3)阿拉伯商人凭借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开辟和疏通了连通三洲的陆上和海上商路,便利了广大区域的商贸交流。〖思考点〗教材第23页: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阿拉伯帝国的文化特点及其在中西方交流中的贡献特点:包容性、融合创新性、先进性。阿拉伯人不但善于吸收其他地区的文化,而且还对其加以发展,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物理学化学、建筑学、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很多领城在当时世界领先。【思考点】P23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从文化传承、帝国政治经济状况、统治者政策等角度分析①征服地区都具有数千年文明的地区,文化积淀深厚。②统治者重视并广泛吸收文化,对待文化包容开放。③阿拉伯帝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城市发达,为文化发展繁荣提供了重要条件。②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四大发明西传、阿拉伯数字等)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1.过程:学生阅读教材,归纳西亚奥斯曼帝国发展的相关史实【探究】奥斯曼帝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①军事扩张:奥斯曼帝国大规模的对外扩张,给被侵略国家人民带来了灾难,使被征服各国的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②海外贸易:西欧与东汉的贸易受到影响,促使西欧国家致力于寻找通往东方的新的海上航道。③地区局势:奥斯曼帝国征服巴尔干半岛和东南欧部分地区,导致该地区国际关系紧张,成为一战爆发的火药桶。④文化传播:使伊斯兰教及其文化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和发展,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知识拓展】奥斯曼土耳其人灭亡拜占庭帝国的影响①文艺复兴: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大量拜占庭帝国的学者逃到意大利,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②新航路的开辟: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丝绸之路的咽喉,对过往商人征收重税,推动了欧洲开辟新的商路,揭开了欧洲殖民扩张的序幕。③欧洲社会的进步:在对抗奥斯曼帝国进攻的过程中,欧洲很多国家走上了民族国家的道路,君主专制强化。火器和火药得到广泛应用,推动欧洲进入火器时代。④巴尔干成为欧洲的火药桶:奥斯曼帝国征服巴尔干半岛使该地区的民族宗教成分更加复杂,逐渐演化成欧洲的火三.南亚与东亚的国家1.南亚——印度(1)笈多帝国①建立:4世纪初,笈多帝国经过多年征战,几乎征服了北印度。阅读教材,概括南亚印度发展的相关史实,体现印度历史变化及连续性。②概况:(2)德里苏丹国2.东亚——日本通过表格形式,学生概括东亚日本发展的相关史实,让学生认识到日本的发展受中国影响,但同时具有自己的特点——幕府统治。(1)大化改新(2)幕府统治【课堂探究】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原因是什么,为日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国际环境:新航路的开辟,西欧资本主义得到发展,西方殖民者利用各种手段进行殖民侵略。外因:抵制西方列强的的殖民侵略扩张。国内因素:日本处于封建社会晚期,是封建制度最稳定牢固的时期。(自给自足小农经济为主体对外界事物需求很低,因此寻求对外经济交流的欲望也很低,经济基础。德川幕府实力非常强大,为其统治提供了足够的控制力。德川家康实施理学治国的政策,并儒家思想成为当时日本社会行为准则,在很大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宗教的传入。)评价:积极:德川幕府锁国政策保护了封建制度,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西方殖民势力的渗透,维护了日本的独立;政治上,加强和巩固幕府封建统治,保持国内和平;在经济方面,国内产业得到发展;在文化方面,日本独特文化得以昌盛等等。 消极:德川幕府锁国政策几乎隔绝了日本经济同世界市场的联系,使得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也失去了利用工业革命等海外优势条件促进经济发展的机会,造成了日本的落后,为19世纪中期的内外危机留下了隐患。东亚——朝鲜阅读教材概括东亚中古朝鲜发展的相关史实,完成表格。【课堂小结】中古时期的亚洲,文明多元。伊斯兰文明在西亚的兴起,形成了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阿拉伯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多元,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奥斯曼帝国是最后一个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深刻影响欧亚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印度的芨多帝国和德里苏丹国家体现了印度历史的连续性与新因素;受中国儒家文明影响下的日本和朝鲜逐渐形成了各自制度的国家。多元共生:伊斯兰世界与儒家世界。中古时期,亚洲各国封建文明各美其美,多元共生。同为游牧民族的阿拉伯人和奥斯曼土耳其人虽然立国时间较晚,却各自建立起一个以伊斯兰为国教,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军事封建帝国,前者沟通东西,创造文化辉煌,后者双重用力,无形提供机遇,都在人类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儒家文化博大精深、辐射扩散,深刻影响了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形成了恢弘壮阔的东亚文化圈。印度教与伊斯兰教文化交互作用,铸就了南亚文化圈的斑斓多彩。【升华】 多媒体:展示古代亚洲的特色文化学生:回答,并讨论自己知道的古代亚洲的文明多媒体:展示图片和材料,学生阅读并回答问题。教师归纳并总结。多媒体:拓展知识,学生分组讨论,提炼观点,教师总结。多媒体展示答案。学生自主学习,归纳课本知识,完成多媒体表格,教师总结,完成课堂探究。课堂小结:提问学生,学生完成课堂小结,教师点评并完善。 巩固练习学生回答学生点评教师总结作业布置 日本大化革新的内容和影响是什么?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学生多古代史知道的太少,地域知识欠缺,今后应加强历史和地理知识的结合。政教 合 一多种宗教中央集权东亚西亚南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