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动能和势能 导学案(学生版+答案版)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粤版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4动能和势能 导学案(学生版+答案版)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粤版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11.4 动能和势能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 2.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分别与哪些因素有关。 3.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4.能解释自然界中机械能相互转化的现象。
课时1 认识动能、势能及其影响因素
知识点一 能量
1.物体能够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能量简称能。
2.能量的单位与功的单位一样,国际单位用焦耳来表达,符号为J。
3.能量属于一个广泛的词语,生活中能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光能、热能、电能、风能、核能、水能、化学能等,通常这些能都用符号E来表达。
知识点二 动能
4.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5.动能的大小: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的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表明它具有的动能大;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的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表明它具有的动能大。
知识点三 势能
6.重力势能:把高处的物体由于受重力作用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7.弹性势能: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8.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势能。
9.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
10.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方法: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
(2)如何观察物体重力势能大小:通过观察和比较小木桩打入沙中的深度。
(3)结论:当物体高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它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当物体质量相同时,高度越大,它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重点一 动能、势能相关判断
1.判断质量m的变化:正在洒水的洒水车、空投救灾物资的飞机、正在升空的火箭——m减小;正在工作的扫地机器人——m增大。
2.判断速度v大小的变化:匀速——v不变;加速、起动——v增大;减速(仅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滑行)、刹车——v减小。
3.判断高度h的变化:上升、起飞——h增大;下落、下滑、降落、水流到下游——h减小;水平路面、悬停——h不变;近地点——h最小;远地点——h最大。
4.判断弹性形变程度:物体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弹性势能越大;物体弹性形变程度越小,弹性势能越小。
【跟踪训练】 1.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该卫星至今还运行在一个椭圆形的轨道上,东方红一号随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卫星运行到近地点时,________能最大,________能最小。
【答案】变大 动 势
重点二 探究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本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步骤Ⅰ.让同一小球分别从斜面上A处和B处由静止开始滚下后碰上木块(如图甲)。
步骤Ⅱ.让不同质量的小球先后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滚下后碰上木块(如图乙)。
(1)步骤Ⅰ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2)步骤Ⅱ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3)该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为了控制小球速度的大小,木块的作用是为了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
【跟踪训练】 2.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实验中让小球从斜槽的某个位置由静止滚下,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
(1)实验中探究的是________(选填“小球”或“木块”)的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2)实验中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________(选填“s”或“h”)的大小来反映的,这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称为________法。
(3)在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要保持小球的________不变,让小球从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以不同的速度推动木块移动。
(4)若让不同质量的小球从斜槽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目的是探究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________(选填“质量”或“速度”)的关系。
【答案】(1)小球 (2)s 转换 (3)质量 不同 (4)质量
基础巩固
1.下列关于能的叙述都正确的一组是( A )。
①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②一个物体没有做功,它一定不具有能量 ③一个物体已做过的功越多,说明这个物体具有的能越多 ④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静止的物体没有能 ⑤物体具有的能越多,做的功越多 ⑥物体具有的能越多,它能做的功就越多
A.①⑥ B.①②⑤
C.④⑤⑥ D.①③⑥
2.射箭运动员用力将弓拉弯,此时的弓具有_________能;松手后箭被射出向前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弓拉得越满,箭飞得越远,由此可以推断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答案】弹性势 运动状态 弹性形变程度(形变量)
3.(跨学科)小安到家乡某区域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如图为该区域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若在该河段开展野外漂流活动,皮划艇从A点行驶到C点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将( C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先变大后变小
能力达标
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辆相同小车的s-t图像,关于这两辆小车的动能,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B )。
A.甲、乙两车的动能相等
B.甲车的动能大
C.乙车的动能大
D.缺乏条件,无法判断
5.如图是物体离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动能Ek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运动的物体可能是( A )。
A.斜向上投掷出去的铅球
B.由静止下落的乒乓球
C.竖直向上垫起的排球
D.离开脚后在地上滚动的足球
6.(2025·深圳南山区校级三模)如图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
(1)实验要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________和质量的关系。
(2)实验中探究的是________(选填“小球”或“木块”)的动能,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________(选填“s”或“h”)的大小来反映的。
【答案】(1)速度  (2)小球 s
素养提升
7.某同学在探究“弹性势能大小与形变量的关系”时,猜测弹性势能可能与形变量x成正比,也可能与形变量的平方x2成正比。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将弹簧套在光滑竖直杆上且底端固定在水平面上,刻度尺与杆平行,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读出其上端距水平面的高度h0;
②将中间有孔的小铁块套在光滑杆上放于弹簧上端,竖直向下按压铁块,读出此时弹簧上端到水平面的高度h1;
③释放小铁块,当铁块上升到最大高度时,读出铁块下端到水平面的高度h2;
④改变弹簧的压缩长度,重复步骤②③,将测出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计算出弹簧的形变量x、形变量的平方x2和小铁块上升的距离Δh。
实验次数 h0/m h1/m h2/m x/m x2/m2 Δh/m
1 0.50 0.40 0.55 0.10 0.01 0.15
2 0.50 0.30 0.90 0.20 0.04 0.60
3 0.50 0.20 1.55 0.30 0.09 1.35
4 0.50 0.15 2.00 0.35 0.12 1.85
(1)实验中弹簧的形变量x=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2)本实验中,弹簧弹性势能大小是通过________(填字母)来间接反映的。
A.h1 B.h2
C.h2-h0 D.h2-h1
(3)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分别作出图乙Δh-x和图丙Δh-x2图像,由此得到的结论是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____________成正比。
【答案】(1)h0-h1 (2)D (3)形变量的平方
课时2 机械能及其转化
1.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2.物体的动能与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有摩擦等阻力时,在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中,机械能会减少。
重点 机械能相关判断
1.机械能守恒能量转化图。
在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即机械能是守恒的。
2.机械能不守恒能量分析。
除机械能之外的能量参与转化,如:火箭发射,内能做功转化为动能,机械能增大;雨滴从高空落下,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小。
【跟踪训练】 如图是滚摆完成一次下降和上升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过程中滚摆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整个过程中滚摆的机械能守恒
B.从起点到甲位置的过程中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从最低点反弹上升时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甲位置的动能大于乙位置的动能
基础巩固
1.抽水蓄能电站白天时放出水用来发电,下列关于水向下流动时能量转化分析正确的是( C )。
A.水的重力势能增加
B.水的动能减少
C.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水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2.运动员在自由式滑雪的训练过程中运动的轨迹(a→b→c→d→e)如图所示,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从a点下滑到b点的过程中,动能增加
B.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
C.在c点的机械能等于在d点的机械能
D.在a点的重力势能等于在c点的重力势能
3.小华利用橡皮筋和钩码制作了如图所示的“魔罐”。在水平地面上用手将它推出,滚动一段时间后,它能自动折返。“魔罐”被推出后向前滚动的过程中,( A )。
A.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B.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C.重力势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D.弹性势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4.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端连接一个小球。小球在A点时弹簧处于原长,向左推动小球将弹簧压缩至B点后松手,小球在光滑水平地面BC间来回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小球在A点时的动能大小等于小球在C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大小
B.小球从B 点运动至A点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与弹簧的弹性势能都增加
C.小球从A点运动至C点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
D.小球从C点运动至B点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
5.(2025·广州越秀区校级二模)嫦娥五号返回器用类似“打水漂”的方式着陆地球,其着陆过程的部分轨迹简化为如图所示。AB段返回器的动能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BC段返回器的机械能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CD段返回器动能增加量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答案】变小 不变 小于
能力达标
6.很多同学都玩过荡秋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秋千荡到最低点时只有动能
B.秋千荡到最高点时有重力势能和动能
C.从最低点荡到最高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从最高点荡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少
7.(2025·深圳二模)一个小球被水平抛出后,其部分运动轨迹如图甲所示,图中位置①和位置③距离地面的高度相等。图乙中的M、N两点对应图甲中“①”“②”或“③”中的两个位置,其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参数如图乙所示,则( D )。
A.图乙中的M点对应图甲中的位置②
B.小球在位置③的速度比在位置②的大
C.小球在M点的重力势能大于在N点的重力势能
D.小球在位置①的动能大于260 J
8.“蹦极”是一种富有刺激性的运动项目。如图甲所示,将一根弹性橡皮绳的一端系住挑战者的腰部,另一端系于跳台。如图乙,当挑战者下落至A点时,橡皮绳刚好伸直,下落至B点时,橡皮绳对挑战者的拉力与挑战者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C点是挑战者所能达到的最低点。对于挑战者从离开跳台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挑战者动能一直在增大
B.挑战者机械能保持不变
C.挑战者在A点的动能最大
D.挑战者减小的机械能等于橡皮绳增加的弹性势能
素养提升
9.科学家对银河系中心附近的恒星S2进行了多年的持续观测,给出了从1994年到2002年间恒星S2的位置,如图所示,科学家认为S2恒星的运动轨迹是一个椭圆。推测银河系中心可能存在着超大质量的黑洞。忽略S2恒星质量的变化,根据图片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黑洞可能位于椭圆轨道内部的P点
B.S2恒星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合力为零
C.S2恒星在1995年时期的动能大于2001年时期的动能
D.S2恒星在1995年时期的重力势能大于2001年时期的重力势能           11.4 动能和势能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 2.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分别与哪些因素有关。 3.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4.能解释自然界中机械能相互转化的现象。
课时1 认识动能、势能及其影响因素
知识点一 能量
1.物体能够对别的物体 ,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能量简称能。
2.能量的单位与功的单位一样,国际单位用 来表达,符号为 。
3.能量属于一个广泛的词语,生活中能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光能、热能、电能、风能、核能、水能、化学能等,通常这些能都用符号E来表达。
知识点二 动能
4.动能: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
5.动能的大小:质量相同时, 越大的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表明它具有的动能大;速度相同时, 越大的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表明它具有的动能大。
知识点三 势能
6.重力势能:把 的物体由于受重力作用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7.弹性势能:物体发生 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8.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势能。
9.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 。
10.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方法: 。
(2)如何观察物体重力势能大小:通过观察和比较小木桩打入沙中的深度。
(3)结论:当物体高度相同时, 越大,它具有的重力势能 ;当物体质量相同时, 越大,它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重点一 动能、势能相关判断
1.判断质量m的变化:正在洒水的洒水车、空投救灾物资的飞机、正在升空的火箭——m减小;正在工作的扫地机器人——m增大。
2.判断大小的变化:匀速——不变;加速、起动——大;减速(仅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滑行)、刹车——减小。
3.判断高度h的变化:上升、起飞——增大;下落、下滑、降落、水流到下游——减小;水平路面、悬停——不变;近地点——最小;远地点——最大。
4.判断弹性形变程度:物体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弹性势能越大;物体弹性形变程度越小,弹性势能越小。
【跟踪训练】 1.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该卫星至今还运行在一个椭圆形的轨道上,东方红一号随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卫星运行到近地点时,________能最大,________能最小。
重点二 探究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本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步骤Ⅰ.让同一小球分别从斜面上A处和B处由静止开始滚下后碰上木块(如图甲)。
步骤Ⅱ.让不同质量的小球先后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滚下后碰上木块(如图乙)。
(1)步骤Ⅰ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2)步骤Ⅱ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3)该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为了控制小球速度的大小,木块的作用是为了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
【跟踪训练】 2.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实验中让小球从斜槽的某个位置由静止滚下,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
(1)实验中探究的是________(选填“小球”或“木块”)的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2)实验中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________(选填“s”或“h”)的大小来反映的,这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称为________法。
(3)在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要保持小球的________不变,让小球从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以不同的速度推动木块移动。
(4)若让不同质量的小球从斜槽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目的是探究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________(选填“质量”或“速度”)的关系。
基础巩固
1.下列关于能的叙述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②一个物体没有做功,它一定不具有能量 ③一个物体已做过的功越多,说明这个物体具有的能越多 ④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静止的物体没有能 ⑤物体具有的能越多,做的功越多 ⑥物体具有的能越多,它能做的功就越多
A.①⑥ B.①②⑤
C.④⑤⑥ D.①③⑥
2.射箭运动员用力将弓拉弯,此时的弓具有_________能;松手后箭被射出向前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弓拉得越满,箭飞得越远,由此可以推断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3.(跨学科)小安到家乡某区域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如图为该区域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若在该河段开展野外漂流活动,皮划艇从A点行驶到C点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将(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先变大后变小
能力达标
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辆相同小车的s-t图像,关于这两辆小车的动能,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的动能相等
B.甲车的动能大
C.乙车的动能大
D.缺乏条件,无法判断
5.如图是物体离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动能Ek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运动的物体可能是( )。
A.斜向上投掷出去的铅球
B.由静止下落的乒乓球
C.竖直向上垫起的排球
D.离开脚后在地上滚动的足球
6.(2025·深圳南山区校级三模)如图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
(1)实验要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________和质量的关系。
(2)实验中探究的是________(选填“小球”或“木块”)的动能,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________(选填“s”或“h”)的大小来反映的。
素养提升
7.某同学在探究“弹性势能大小与形变量的关系”时,猜测弹性势能可能与形变量x成正比,也可能与形变量的平方x2成正比。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将弹簧套在光滑竖直杆上且底端固定在水平面上,刻度尺与杆平行,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读出其上端距水平面的高度h0;
②将中间有孔的小铁块套在光滑杆上放于弹簧上端,竖直向下按压铁块,读出此时弹簧上端到水平面的高度h1;
③释放小铁块,当铁块上升到最大高度时,读出铁块下端到水平面的高度h2;
④改变弹簧的压缩长度,重复步骤②③,将测出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计算出弹簧的形变量x、形变量的平方x2和小铁块上升的距离Δh。
实验次数 h0/m h1/m h2/m x/m x2/m2 Δh/m
1 0.50 0.40 0.55 0.10 0.01 0.15
2 0.50 0.30 0.90 0.20 0.04 0.60
3 0.50 0.20 1.55 0.30 0.09 1.35
4 0.50 0.15 2.00 0.35 0.12 1.85
(1)实验中弹簧的形变量x=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2)本实验中,弹簧弹性势能大小是通过________(填字母)来间接反映的。
A.h1 B.h2
C.h2-h0 D.h2-h1
(3)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分别作出图乙Δh-x和图丙Δh-x2图像,由此得到的结论是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____________成正比。
课时2 机械能及其转化
1.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2.物体的动能与势能是可以 的;有摩擦等阻力时,在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中,机械能会 。
重点 机械能相关判断
1.机械能守恒能量转化图。
在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即机械能是守恒的。
2.机械能不守恒能量分析。
除机械能之外的能量参与转化,如:火箭发射,内能做功转化为动能,机械能增大;雨滴从高空落下,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小。
【跟踪训练】 如图是滚摆完成一次下降和上升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过程中滚摆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整个过程中滚摆的机械能守恒
B.从起点到甲位置的过程中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从最低点反弹上升时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甲位置的动能大于乙位置的动能
基础巩固
1.抽水蓄能电站白天时放出水用来发电,下列关于水向下流动时能量转化分析正确的是( )。
A.水的重力势能增加
B.水的动能减少
C.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水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2.运动员在自由式滑雪的训练过程中运动的轨迹(a→b→c→d→e)如图所示,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a点下滑到b点的过程中,动能增加
B.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
C.在c点的机械能等于在d点的机械能
D.在a点的重力势能等于在c点的重力势能
3.小华利用橡皮筋和钩码制作了如图所示的“魔罐”。在水平地面上用手将它推出,滚动一段时间后,它能自动折返。“魔罐”被推出后向前滚动的过程中,( )。
A.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B.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C.重力势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D.弹性势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4.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端连接一个小球。小球在A点时弹簧处于原长,向左推动小球将弹簧压缩至B点后松手,小球在光滑水平地面BC间来回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A点时的动能大小等于小球在C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大小
B.小球从B 点运动至A点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与弹簧的弹性势能都增加
C.小球从A点运动至C点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
D.小球从C点运动至B点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
5.(2025·广州越秀区校级二模)嫦娥五号返回器用类似“打水漂”的方式着陆地球,其着陆过程的部分轨迹简化为如图所示。AB段返回器的动能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BC段返回器的机械能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CD段返回器动能增加量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能力达标
6.很多同学都玩过荡秋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秋千荡到最低点时只有动能
B.秋千荡到最高点时有重力势能和动能
C.从最低点荡到最高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从最高点荡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少
7.(2025·深圳二模)一个小球被水平抛出后,其部分运动轨迹如图甲所示,图中位置①和位置③距离地面的高度相等。图乙中的M、N两点对应图甲中“①”“②”或“③”中的两个位置,其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参数如图乙所示,则( )。
A.图乙中的M点对应图甲中的位置②
B.小球在位置③的速度比在位置②的大
C.小球在M点的重力势能大于在N点的重力势能
D.小球在位置①的动能大于260 J
8.“蹦极”是一种富有刺激性的运动项目。如图甲所示,将一根弹性橡皮绳的一端系住挑战者的腰部,另一端系于跳台。如图乙,当挑战者下落至A点时,橡皮绳刚好伸直,下落至B点时,橡皮绳对挑战者的拉力与挑战者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C点是挑战者所能达到的最低点。对于挑战者从离开跳台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挑战者动能一直在增大
B.挑战者机械能保持不变
C.挑战者在A点的动能最大
D.挑战者减小的机械能等于橡皮绳增加的弹性势能
素养提升
9.科学家对银河系中心附近的恒星S2进行了多年的持续观测,给出了从1994年到2002年间恒星S2的位置,如图所示,科学家认为S2恒星的运动轨迹是一个椭圆。推测银河系中心可能存在着超大质量的黑洞。忽略S2恒星质量的变化,根据图片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黑洞可能位于椭圆轨道内部的P点
B.S2恒星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合力为零
C.S2恒星在1995年时期的动能大于2001年时期的动能
D.S2恒星在1995年时期的重力势能大于2001年时期的重力势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