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市第三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市第三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4
2025-2026学年上学期第一阶段质量检测试卷
九年级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根据提示,补写古代诗文名句。(10分)
(1)《望洞庭湖赠张承相》中化用典故委婉求仕的诗句是:“
(2)《月夜忆合弟》中借“月”抒发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是:“
(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
”两句借景抒情,道尽英雄失路
的悲假。
(4)《岳阳棱记》中抒写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5)(醉箱亭记》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9分)】
)
我国自古就推①(chg)工匠精神。我们()的卖油翁的故事,就是对正心匠
魂的形象表达,工匠清神是时代精种的生动体现,培养看各仕各业劳动者的精神风丝。

每个人都可以是工匠猜神的诠释者和践行者,
执看专注,是心无旁鹭,是失志不②(y)的热爱。蜂一事终一生,坚定的理想信
念,是工匠情神的()。热爱,是劳动的动力源泉。被梦为“火药雕刻师”的航天人徐立平,
从事数控加工的桑世像…他们目不③(k山)国,执着于自己选择的事业,专注于自己
投身的领城,一生敬业本献、至死不渐。弘扬工匠精种,就要立足本职,爱岗数业,以数
畏之心对待工作,全力以处炼就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
匠心筑梦。只要每一位劳动者都努力践行工匠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重
细节求品质,敢创新求卓越,我们就一定能以出色的答卷回应时代主题。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耳濡目染核心精益求精
B.耳熟能详重心锦上添花
C。耳然能详核心精益求精
D,耳濡目染重心锦上添花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动词和宾语指配不当,请写出这个动词并修改,且不得改变
句子原意,(3分)
3.整本书阅读交流。(6分)
班级开展“名著中的人生智慧”读书活动。你所在的小组决定以《水浒传》为阅读内
容,
以“人生困境与突围”为阅读专题。请从以下人物中任选一人进行梳理,完成表格。
A.武松
B.林冲
C.鲁智深
D,杨志
九年级语文第一阶段试卷第】页,共8页
人物(填写人名及其绰号)
什么困境
突围经过
人生智慧



二、阅读(65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45题。(6分)
贾生李南晚
宣室求量访逐臣,费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长沙过贸谊宅刘长狎
三年谪宦此柄迟,万古推留楚客悲。秋草独子人去后,寒林空见日针时,
汉文有道悬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4.两诗均交代贾谊不幸的遭遇,【甲】诗从“”一词可以看出,【乙】诗从“
一词可以看出,(用文中原词填空),(2分)
5.这两首诗都采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甲】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我异二者之为,何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沈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刚何时而乐邪?其必曰“,后天下之乐而乐”乎!意!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
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既又直丰乐之东儿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
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布,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使目新乎
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
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其可词斗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一山之偶,一泉之旁,岂公乐战?乃公所寄意于此也
(节选自曾巩《醒心亭记》)
6.请用“”为下列句子划分停顿(划分2处)。(3分)
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
九年级语文第一阶段试卷第2页,共8页2025-2026 学年上学期第一阶段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评分说明:
1.简答题应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卷,根据评分参考得分确定答案的给分类型,意思
答对的酌情给分。
2.写作题应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卷,确定类型卷及制定相应的评分细则,根据评分
参考与评分细则评分。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
1.(10 分)
(1)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3)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评分说明:每处 1 分,错字、漏字、添字,该处不给分。)
2.(9 分)
(1)(3 分 崇 渝 窥
(2)(3 分) C
(3)(3 分) “培养” 改为“折射”或“塑造”
3.(6 分)示例一:
①武松(绰号:行者)
②武松路过景阳冈,喝了很多酒后,独自赶路,在傍晚遇到老虎。
③武松翻身躲躲,和老虎周旋,哨棒打断后尽力按住老虎,重拳之下打死老虎。
④遇到困难,要有勇有谋,沉着冷静。
示例二:
①林冲(绰号:豹子头)
②高俅要对林冲斩尽杀绝,派陆虞候等到沧州谋害林冲。陆虞候计划放火烧草料场,嫁祸林
冲,烧死林冲。
③林冲恰巧到附近山神庙过夜,看到起火,便去救火。得知朋友背叛、陷害,将陆候等人杀
死。
④被逼到绝处,能有勇有谋,以牙还牙。
示例三:
①鲁智深(绰号:花和尚)
②鲁智深投奔大相国寺,被安排看守菜园,众泼皮寻衅挑事。
③鲁智深为了收服泼皮,用左手向下搂住树干,右手把住树的上半截,腰往上一挺,将杨柳
树连根拔起,众泼皮惊服。
④以能服人
示例四:①杨志(绰号:青面兽)
②杨志丢失了生辰纲没法复命,打算投奔二龙山,但被赶下山来,难敌众伙。
③与鲁智深一起,并联合曹正夫妇装作被擒,来到山上巢穴宝珠寺见匪首邓龙,一起杀掉邓
龙占了二龙山。
④有勇有谋,精明能干,团结协作。
(评分说明:①②点各 1 分,③④点各 2 分。)
二、阅读(65 分)
1
(一)(6 分)
4.(2 分)逐臣 谪宦或恩犹薄
5.(4 分)借古讽今(2 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情感;被贬谪的悲凉及对个人现实境遇
的不满(2 分)。
(二)(16 分)
6.(3 分)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
7.(4 分)规模 记述 ③ 角落
8.(5 分)(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处境变化而喜悲。(2 分)
(2)唉!他真可以说是善于从山泉之间获取乐趣啊。(3 分)
9.(4 分)欧阳修真正追求的是与民同乐,他将情怀寄托在山水之间,实则是借山水之乐体
现对百姓安乐的关切。范仲淹的“乐”是“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百姓的快乐为快乐,
二者内涵相同,都体现了心怀天下、以民为乐的高尚情怀。(评分说明:意思对即可)
(三)(21 分)
10.(3 分)B (文章未提及“如今却无人在意”)
11.(3 分)①回忆儿时在乡村大家吃南瓜花、芙蓉花的生活化情景;②古代文人在诗词作
品中提及“以花入馔”的“田园雅趣”;③文学作品《红楼梦》中各色人物在贾府大观园演
绎食花的人间情味(精神体验)。
12.(6 分)(1)“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既敬重又害怕(畏惧)的态度。在饥馑年代,
南瓜花可以救农忙或菜荒之急(满足生活的需要),乡人们的多种吃法表达了他们对大自然
馈赠的敬重和感激之情。
(2)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芙蓉花的鲜妍、繁茂,表现芙蓉花开给
乡村带来生机和活力,表达了作者对芙蓉花旺盛生命力的喜爱和赞美 。
13.(3 分)不能删,开头第一段写李教授给我带家乡特产中有南瓜花,以及他说起南瓜花
时与平日不苟言笑的截然不同的兴奋,表达了老一辈人对南瓜花的珍重与喜爱。引出下文曾
经在家乡吃南瓜花的美好回忆
14.(6 分)在饥馑年代、农忙或菜荒时,吃花是大自然的馈赠,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
丰富了人们的味觉,充满烟火味,体现了人们的智慧乐观,淳朴善良(3 分)。古人以花入
馔,是一种田园雅趣,不止于口舌滋味,更注重精神体验;以花入馔也是作者成长的美好记
忆,丰盈了作者的精神世界。所以说,以花入馔,是大自然的馈赠与人类的智慧的结合,丰
2
满了人们的味觉与精神(3 分 )。(评分说明:意思对即可)
(四)(10 分)
15.(3 分)C
16.(4 分)举例论证(1 分)。通过蒋琬能换位思考,理解部下杨戏而得到大家赞扬的事例,
具体有力地证明了包容别人要换位思考的观点,进而论证中心论点(3 分)。
17.(3 分)选文从要敞开胸怀、要审视自己、要换位思考三个方面论述包容他人的做法。
(五)(12 分)
18.(3 分)C
19.(3 分)ChatGPT 根据指令发布者的要求,整理数据(检索资料),模仿人组合字句,完成
诗歌。(评分说明:答出一个步骤,得 1 分。共 3 分。)
20.(6 分)不符合。(1 分)理由: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抒发凄凉愁楚之情,ChatGPT 的诗作
则清新明丽,二者意境迥异。(1 分)
原因:(1)ChatGPT 通过海量学习(模型训练),只能大致模仿出马致远诗歌的外形;(2 分)(2)机器
人无法计算人类的情感,只能写出低层次的类型文学,难以表达与《天净沙 秋思》相仿的
意境。(2 分)
(评分说明:答出“不符合”,得 1 分;理由说明正确,得 1 分;原因每点 2 分。)
三、写作(60 分) 评分参照中考评分标准
【译文参考】
欧阳公任知州的第二年,建造了一个名叫“丰乐”的亭子。不久以后,又在丰乐亭的东
面几百步,找到一个山势较高的地方,建造了一个叫“醒心”的亭子,让我作记。
每逢欧阳公与州里的宾客们到这里游览,就肯定要到丰乐亭喝酒。有时喝醉了,就一定
要登上醒心亭眺望。所见到的美景使人眼花缭乱,所听到的泉声使人为之一振。于是心胸顿
觉清爽、洒脱而酒醒,更想久留而不返回了。所以就根据这个缘故给亭命名为“醒心亭”,
是取自韩退之的《北湖》诗。啊,这大概可以称得上是善于在山水之间寻找快乐,又用所见
到的美景来给它命名吧,这就更有水平了。一个山角落,一汪清泉水,哪里会是欧阳公的快
乐所在呢?他只不过是在这里寄托他的感想啊!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