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泰安一中青年路校区阶段性检测政治试题(分值共计50分考试时长4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1.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记叙过这样一件事:一个欧洲人来到美洲的火地岛,送给岛上的居民一条被子。不料接受赠物的居民把被子撕成一块块的布片,分给了当地的每一个人。好端端的被子顷刻间变成了用处不大的碎布片。此事例说明A.平均分配产品是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突出特点B.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C.原始社会的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互助D.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制度下,氏族内部没有人压迫人的现象2.根据现有的考古成果判定,约公元前2900年,生活在西亚两河流域的古代苏美尔人,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恩格斯指出:“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墙壁并非无故:它们的堑壕成了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高耸入文明时代了。”这说明①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②地租是奴隶主剥削奴隶的主要方式③奴隶主在生产过程中无偿占有奴隶创造的剩余价值④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A.①③B.①④C.③④D.②④3.唐代诗人白居易作品《观刈麦》写到:“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对诗歌中描述的社会现象,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农民被逼迫屈从于地主阶级的奴役和剥削②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被强迫用来缴纳地租③农民完全没有土地是导致其日益贫困的根本原因④生产社会化与土地地主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②像农民一样,工人也占有一定的生产资料③资本主义的形成是一个田园诗般的过程④资本家隐蔽地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A.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B.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C.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对立6.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发表了《乌托邦》一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科学社会主义超越空想社会主义之处在于①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②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细致的描绘③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④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7.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奠定这一飞跃的理论基石是①阶级斗争理论②劳动价值论(③唯物史观④剩余价值学说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8.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将在短期内自行消亡。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过程,其原因在于①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绝对稳定性②目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还不够强大③资本主义社会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④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9.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从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发生和发展中解析了私有制和阶级产生的原因及过程。劳动个体化的趋势促进了私有制的普遍化,私有制的发展使得社会分裂为阶级,而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又产生了国家。由此可见A.脑力劳动从体力劳动中分离出来是阶级产生的前提B.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用于调和阶级矛盾的工具C.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结果D.阶级矛盾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主要矛盾10.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我们已经看到,为革命作了准备的18世纪的法国哲学家们,如何求助于理性,把理性当做一切现存事物的唯一的裁判者。他们认为,应当建立理性的国家、理性的社会,应当无情地铲除一切同永恒理性相矛盾的东西。”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空想社会主义者从理性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弊端B.永恒理性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有力武器C.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矛盾无法通过理性手段解决D.无产阶级反对用理性的方式解决当今社会基本矛盾11.马克思、恩格斯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揭示了①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②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③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④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A.①②B.1D4C.②③D.③④12.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步成为社会。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