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石庄中学2025-2026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石庄中学2025-2026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江阴市石庄中学2025学年第一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试卷
八年级语文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
专题一:寻精神之源(20分)
“国庆76 周年献礼”筹备组邀你做展板
【任务一】展板·铭记历史(5分)
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2025 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80 年的历史如同一幅画卷:1949 年的长江前线英勇善战的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锐不可当;1982 年,新德里亚运赛场上,中国姑娘吕伟的凌空一跳博得观众由 zhōng 的赞赏;为了那惊天一着,中国科研人员dān 精竭虑,多少人黑发变白发。他们的历史功绩必将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同时,我们也要铭记那悲惨到了极点的南京大屠杀。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 分)
①锐不可当 ②镌 刻 ③由 zhōng ④dān 精竭虑
(2)根据画横线句子的意思写出一个成语。(1 分)
【任务二】展板·领略诗韵(10分)
2.根据展板内容提示,填写相应的诗词名句。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 。(郦道元《三峡》)
(2)春冬之时,则 ,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3) ,将以遗所思。(《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
(4)柴门何萧条, 。(曹植《梁甫行》)
(5)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6) ,志在千里; , 。(曹操《龟虽寿》)
(7)郦道元在《三峡》以忧伤的渔歌“ , ”作结尾,表现了“山水虽佳,可世上犹有劳贫”的思想感情。
【任务三】展板·执卷明盏(5分)
3.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时,同学们就“红”字的内涵展开了讨论,请根据书中的具体内容和你的阅读体验,帮助同学将其补充完整。(2分)
小滨:我认为,“红”不再是颜色,而是一种精神象征,象征着革命热情,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奋力拼搏。在第五篇《长征》中,我不但看到红军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赴汤蹈火飞夺泸定桥,还看到他们① 。
小江:我理解为“红”是一种② 的精神。你看,书中“红小鬼”们不管行军多疲乏,也不觉得苦,一碰到人们问他们好不好就回答“好”。
4. 斯诺在书中写道毛泽东十三岁时与父亲吵架,离家出走这部分内容是否有损伟人形象?请结合纪实作品的特点简述理由。(3分)
专题二:悟家国情怀(13分)
“国庆76周年献礼”人物专访团约你共访“大”先生
老舍先生
汪曾祺
①北京东城乃兹府丰富胡同有一座小院。院里有两棵不大的柿子树(现在大概已经很大了),到处是花,院里、廊下、屋里,摆得满满的。这些花都是老舍先生和夫人胡絜青亲自侍弄的。叶浅予曾用白描为老舍先生画像,四面都是花,老舍先生坐在百花丛中的藤椅里,微仰着头,意态悠远。老舍先生爱花,真是到了爱花成性的地步,不是可有可无的了。
②有时候,老舍先生正在工作,请客人稍候,你也不会觉得闷得慌。你可以看看花。如果是夏天,就可以闻到一阵一阵香白杏的甜香味儿。一大盘香白杏放在条案上,那是专门为了闻香而摆设的。你还可以站起来看看西壁上挂的画。
③老舍先生藏画甚富,大都是精品。所藏齐白石的画可谓“绝品”。壁上所挂的画是时常更换的。挂的时间较久的,是白石老人应老舍点题而画的四幅屏。其中一幅是很多人在文章里提到过的“蛙声十里出山泉”。“蛙声”如何画?白石老人只画了一脉活泼的流泉,两旁是乌黑的石崖,画的下端画了几只摆尾的蝌蚪。画刚刚裱起来时,我上老舍先生家去,老舍先生对白石老人的设想赞叹不止。
④老舍先生极其爱重齐白石,谈起来时总是充满感情。老舍先生谈这四幅里原来点的题有一句是苏曼殊的诗,要求画卷心的芭蕉。老人踌躇了很久,终于没有应命,因为他想不起芭蕉的心是左旋还是右旋的了,不能胡画。老舍先生说:“老人是认真的。”老舍先生谈起过,有一次要拍齐白石的画的电影,想要他拿出几张得意的画来,老人说:“没有!”后来由他的学生再三说服动员,他才从画案的隙缝中取出一卷,外面裹着好几层报纸,写着四个大字:“此是废纸。”打开一看,都是惊人的杰作。白石老人家里人口很多,每天煮饭的米都是老人亲自量,用一个香烟罐头。“一下、两下、三下......行了!”--“再添一点,再添一点!”--“吃那么多呀!”有人曾提出把老人接出来住,这么大岁数了,不要再操心这样的家庭琐事了。老舍先生知道了,给拦了,说:“别!他这么着惯了,不叫他干这些,他就活不成了。”老舍先生的意见表现了他对人的理解,对一个人生活习惯的尊重,同时也表现了对白石老人真正的关怀。
⑤老舍先生很好客。每天下午,来访的客人不断。老舍先生都是以礼相待,谈得很投机。每年,老舍先生要把市文联的同仁约到家里聚两次。一次是菊花开的时候,赏菊。一次是他的生日,——我记得是腊月二十三。酒菜丰盛,而有特点。酒是“敞开供应”,汾酒、竹叶青、伏特加,愿意喝什么喝什么,能喝多少喝多少。有一次很郑重地拿出一瓶葡萄酒,说是毛主席送来的,让大家都喝一点。菜是老舍先生亲自掂配的。老舍先生有意叫大家尝尝地道的北京风味。我记得有次用一瓷钵芝麻酱炮黄花鱼。这道菜我从未吃过,以后也再没有吃过。老舍家的芥末墩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芥末墩!
⑥老舍先生是市文联的主席,对他下面的干部很了解,也很爱护。当时市文联的干部不多,老舍先生对每个人都相当清楚。他不看干部的档案,也从不找人“个别谈话”,只是从平常的谈吐中就了解一个人的水平和才气,那是比看档案要准确得多的。老舍先生爱才。我在市文联几年,始终感到领导我们的是一位作家。他和我们的关系是前辈与后辈的关系,不是上下级关系。
⑦作为一个北京市的文化工作的负责人,他常常想着一些别人没有想到或想不到的问题。
⑧北京解放前有一些盲艺人,他们沿街卖艺,有的还兼带算命,生活很苦。他们的“玩意儿”和睁眼的艺人不全一样,老舍先生和一些盲艺人熟识,提议把这些育艺人组织起来,使他们的生活有有出路,别让他们的“玩意儿”绝了。为了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他把盲艺人请到市文联演唱了一次。老舍先生亲自主持,作了介绍,还特烦两位老艺人翟少平、王秀卿唱了一段《当皮箱》。这是一个喜剧性的牌子曲,里面有一个人物是当铺的掌柜,说山西话;有一个牌子叫“鹦哥调”,句尾的和声用喉舌作出有点像母猪拱食的声音,很特别,很逗。这个段子和这个牌子,是睁眼艺人没有的。老舍先生那天显得很兴奋。艺人没有的。
⑨一九五四年,我调离北京市文联,以后就很少上老舍先生家里去了,听说他有时还提到我。
(选自《汪曾祺散文》,有删改)
“板块释义资料夹”
学习回忆性散文,可以尝试用以下阅读路径鉴赏理解,请你帮忙补充。
阅读路径 学习记录单
学习过程 探究结果
步骤一 (1分) 【内容梳理】 5.请根据本文记录汪老眼中的老舍先生(2分) ① ②)藏画甚丰 ③结交齐白石; ④以礼待客 ⑤ ⑥关心街头盲艺人。 8.近日校刊推 出“赤子之心” 大人物专 栏,本文能否 入选呢?请联 系“板块释义 资料夹”,结 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提示:可从栏目主题、文体风格等角度考虑))(4分)
步骤二学习人物刻画方法 【写人方法】 6.请任选一处文章典型语句品读老舍的文人风骨。(3分) (1)四面都是花,老舍先生坐在百花丛中的藤椅里,微仰着头,意态悠远。(从人物描写角度) (2)老舍家的芥末墩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芥末墩!(从修辞角度)
步骤三理解作者写作构思 【构思研讨】 7.文章题为《老舍先生》,第⑧段用“闲笔写盲艺人,对展现老舍的文人风骨是否有帮助?分享你的看法并简述理由。(3分)
专题三:叩时代脉搏(9分)
“国庆76 周年献礼"校报社请你编辑“传统文化"特别专栏
标题:
原韬雄
①文化是在不断创造中愈加勃勃生发的。无数影视、戏曲、游戏以《西游记》为基础,衍生出多重故事,但别忘了,《西游记》的世界本身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上开出的花朵:神佛体系来自道教和佛教的神仙谱系,师徒四人游经各国的地理风貌来自典籍行记,就连“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时间设定,是否也能让你想起魏晋时期王质烂柯的故事?正是绵延不绝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成就代代文艺作品取之不竭的灵感与妙想。
②“这次,我想在中国神话里,当一次齐天大圣!”这是不少国内游戏玩家发出的感慨。从奥林匹斯山到交界地、从末日废土到美国西部,在众多国外游戏中,我们已经领略过那么多世界,让人久久回味。骑士、忍者、勇士、牛仔,托举起这些角色的,则是精心构筑的庞大游戏世界观,不仅为受众带来了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沉浸感和代入感,更成为受众了解各地文化的窗口。所谓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我们不妨大胆探索,坦然、细腻地把中国故事娓娓道来,让更多人能够领略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
③多年来,我国游戏产业不断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料。比如,《太吾绘卷》勾勒出一个开放武侠世界,《仙剑奇侠传》织就热血动人的仙侠江湖,给不少玩家留下美好体验。2023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国内市场实销收入达到 2563.75亿元,同比增长15.29%,我们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游戏生产大国,但现象级的作品依然匮乏。发掘历史文化资源,何尝不是取“真经”的过程?包罗万象的传统文化宝库中,仍有太多宝藏等待从业者们去发掘。但想要用游戏构建一个富有魅力的世界,并非是简单堆砌带有刻板印象的文化元素,而是要通过丰富的文化细节让其变得立体可感。
④传统文化,只有不断进行当代阐释和表达,才能历久弥新。我国已是游戏产业的“世界代工厂”,积累了庞大的游戏生产资料和技术积累。中国神话谱系丰富辽远,传统文化理念博大精深,如何将要素优势转化为优秀产品,还需要许多“从0到1”的探索。如何让技术与美术紧密协作?如何优化制作流程?如何使用新引擎达到更好表现……攻克这些摆在面前的难题,就是在一步一个脚印为产业工业化沉淀、聚力。
⑤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矢志创新才能更好传承。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基于不断成熟的科学技术、活跃的消费市场、丰富的人才供给,我们有能力以世界级水准讲好中华传统文化故事,为世界提供更多文化产品,让世界看到更多不一样的中国,丰富全球受众的文化享受。
⑥而作为从业者,或许多些“但问耕耘、莫问收获”的耐性和付出,才能更好用世界级的水准,讲出一个个有中国风格、中国风采、中国风度的中国故事。毕竞,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任务一:我来拟题】
9.请为这则新闻拟写标题。(2分)
【任务二:我来评论】
10.结合材料内容,围绕采访目的试将下面的采访提纲补充完整。(4分)
采访目的 了解展示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坚定文化自信的方法
第一组 采访对象 游戏制作人冯骥
采访问题 [问题1]哪些现象让您觉得年轻人越来越喜欢《黑神话:悟空》
[问题2(1) (2分)
第二组 采访对象 首席游戏图形设计师杨奇
采访问题 [问题]黑神话:悟空》游戏突然“出圈”的原因是什么
采访对象 游戏配音员关帅
采访问题 [问题](2) (2分)
11.结合新闻第三段到第五段,说一说我国游戏产业是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3分)
专题四:颂壮丽山河(18分)
“国庆76 周年献礼”摄影组请你一起拍微电影
湖上早春
赵孟頫
溪上春无赖,清晨坐水亭。草芽随意绿,柳眼向人青。
初日收浓雾,微波乱小星。谁歌采萍曲,愁绝不堪听。
【注释】①湖上:指大明湖。在济南为官期间,赵孟頫的府署与之距离不远,常在空余时间去游湖。②采萍曲:《国风·召南》中有描写少女采摘浮萍为贵族女子出嫁做祭品的《采苹》篇。
【任务一:拍摄】
12.假如你是摄影师,你会抓住 和 这两个景物来突出题眼“早”字。(2分)
13.尾联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三峡》与《放鹤亭记》节选)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乙】熙宁十年秋,彭城①大水。云龙山人张君②之草堂,水及其半扉③。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④ 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⑤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选自《苏轼集》)
【注释】①彭城:古地名,今徐州。②云龙山人张君:隐者张师厚隐居于徐州云龙山,自号云龙山人。③扉:门。④陂(bēi):水边。⑤傃(sù):向,沿着。
【任务二:整理】
14.摄制组认为疏通文意可以更好的拍摄,请你结合课内所学完成以下整理单。(4分)
课文句子 选文句子 解释加点词
每至晴初霜旦(《三峡》) 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放鹤亭记》) (1)
或王命急宣(《三峡》) (2) 《《放鹤亭记》) (3)
陈康肃公善射(《卖油翁》) 甚驯而善飞(《放鹤亭记》) (4)
【任务三:观察】
15.摄制组认为梳理思路可以更好安排境头的切换。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独 缺 其 西 一 面 而 山 人 之 亭 适 当 其 缺
【任务四:描述】
16.摄制组认为现代汉语更能理解文意,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任务五:点评】
17.摄制组认为两文都描绘了四季的景色。请试分析它们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4分)
专题五:书写青春风采(40 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郦道元走近三峡,体会到三峡一年四季的无穷魅力;鲁迅走近藤野先生,感受到他严谨认真、平等待人的伟大形象;艾芙·居里走近母亲,领略到科学研究需要坚持不懈、淡泊致远的精神;走近《红星照耀中国》,我们重温了革命历史,感受了红色精神……因为走近;我们才知道……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走近你,才知道”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内容紧扣材料,不少于500字;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江阴市石庄中学2025学年第一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答案
【任务一】展板·铭记历史(5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1)①dāng ②juān ③衷 ④殚 (2)惨绝人寰
【任务二】展板·领略诗韵(10分)
2.根据展板内容提示,填写相应的诗词名句。
(1)略无阙处 (2) 素湍绿潭 (3) 攀条折其荣 (4)狐兔翔我宇
(5)岂不罹凝寒 (6)老骥伏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7)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任务三】展板·执卷明盏(5分)
3. ①. 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爬雪山,过草地(长征中的故事即可) ②. 积极乐观
4.不同意。斯诺并没有抹黑毛主席的意思。他客观如实地报道了采访毛泽东的过程,用事实说话,通过描述毛泽东的言谈举止,追溯他青少年时期的故事,试图从出身和成长经历中探寻他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这体现了斯诺的实录精神,体现了纪实作品的真实性。从普通人的视角还原人物,能表现出一个平易近人、不拘小节的毛泽东,使人物更丰满;伟人的平凡还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这是纪实作品真实性的具体体现。(从“真实性”和人物形象“立体性”两个角度回答即可。共3分)
专题二:悟家国情怀(13分)
“国庆76周年献礼”人物专访团约你共访“大”先生
5.步骤一:关注典型事件 ①老舍种花赏花 ⑤老舍爱护干部(每空1分,共3分)
6.示例一:我选(1),“坐”、“微仰”等运用动作描写,“意态悠远”运用神态描写,生动写出了老舍在百花中陶醉自得的样子,塑造了老舍爱花成性、富有生活情趣的形象。
示例二:我选(2),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写出了老舍做的芥末墩风味独特好吃,侧面烘托了老舍真诚热情、热爱生活的形象特点,由衷表达了“我”对芥末墩的念念不忘,对老舍的赞美。(任选一题,从手法、形象特点分析各1分,结合内容1分,共3分)
7.有帮助。有利于丰富老舍形象,突出文人风骨。一方老舍帮助盲艺人演出可见其是一个平易亲和、有爱心的人。另一方面,老舍作为文化工作者,重视技艺传承、关心民间文化、体恤底层疾苦,更是其具有社会责任感、人文关怀的文人风骨的体现。(结合内容,从形象的多角度分析即可。共3分)
8.能。①老舍为人品质与栏目主题高度契合。“赤”有“纯净、专诚”之意,老舍藏画颇丰结交齐白石体现了对文化事业的专一忠诚,为盲艺人寻活路体现了对人才和传统艺术的珍爱与尽责,种花赏花以礼待客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专注,无论是对待生活还是事业,老舍都是一个赤胆忠心、纯粹热忱之人,这正是“赤子之心”的体现。传承民间技艺。②文章体裁和风格与栏目契合。本文语言淡而有味,情感含蓄深沉,通过抓住典型事件展现人物形象,通过朴素真挚的语言传达深厚情感,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对生活热爱、对事业忠诚、对他人关怀的文化工作者老舍,可以说文质兼美的经典散文,符合栏目要求。(从“主题内容”和“文体风格”两方面回答文章与栏目的契合度,各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专题三:叩时代脉搏(9分)
“国庆76 周年献礼"校报社请你编辑“传统文化"特别专栏
【任务一:我来拟题】
9.国产游戏,如何用世界级水准讲好传统文化故事 (能围绕关键词,游戏、故事等言之有理即可)
【任务二:我来评论】
10.( 1 )年轻人越来越有文化自信的原因有哪些 (或《黑神话:悟空》在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
(2 )在配音方面您是如何进行场景模拟的 (学生只要围绕新闻采访目的,言之有理即可,每问 2 分)
11. ( 3 分) ① 多年来,我国游戏产业不断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料; ② 传统文化,只有不断进行当代阐释和表达,才能历久弥新; ③ 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矢志创新才能更好传承。
专题四:颂壮丽山河(18分)
“国庆76 周年献礼”摄影组请你一起拍微电影
【任务一:拍摄】
12. 早芽 柳眼(写其他景物不给分)
13. ( 2 分)通过写湖上传来凄婉幽怨的采萍渔歌,表达了对百姓生计艰难的同情,也写出了作者勤政爱民的情怀。
【任务二:整理】
14. ( 1 )早晨 ( 2 )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 ( 3 )有时 ( 4 )善于、擅长
【任务三:观察】
15)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任务四:描述】
16. (1) 即使骑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船行得这么快。
(2)到了晚上就向着东山飞回来,因此给这个亭子取名叫“放鹤亭”。
【任务五:点评】
17. ( 4 分)甲文描绘三峡神奇秀丽的四季景色,表达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和赞美之情。(2分)乙文描绘放鹤亭四周恬静美好的四季景色,抒发自己向往隐居生活的情怀。(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