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第1课时)(课件)(共2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第1课时)(课件)(共27张PPT)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初中语文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第8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第1课时)
1.了解作家及创作背景。阅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找出主要事件,拟写标题。
2.精读课文,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和精神品质。
学习目标
  由于同学们前期为鲁迅诞辰纪念展板提供了优秀的文字内容,我们将受邀完成展板“鲁迅:文字外的烟火人生”,为观展者呈现萧红视角下不一样的鲁迅形象。让我们依据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挖掘先生日常里的珍贵“素材”,完成系列任务,为展板添彩!
鲁迅铁粉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
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萧红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长篇小说《马伯乐》《呼兰河传》等。
写作背景
萧红对鲁迅的感情非常深厚。1934年,萧红与萧军从青岛来到上海投奔鲁迅,鲁迅热心地接待了这两位贫困、寂寞的文学青年。萧红后来在给萧军的信中说:“我们刚来到上海的时候,另外不认识更多的一个人了,在冷清清的亭子间里读着他的信,只有他,安慰着两个漂泊的灵魂……”鲁迅在他自费出版的“奴隶丛书”中出版了萧军的一部小说和萧红的《生死场》,并亲自为之作序。自此以后,鲁迅对他们来说无异于思想上、创作上、生活上的良师益友。特别对于萧红,鲁迅及夫人许广平所流露出的亲情和友情,抚慰着萧红孤寂的受过挫折的心灵。鲁迅逝世时,萧红正在日本,她立刻写了一封感人的信给萧军,让他替自己劝慰许广平,代她送一个花圈。此后,在组诗《沙粒》, 散文《鲁迅先生记(一)》 和《鲁迅先生记(二)》, 以及《拜墓》诗中抒发了对鲁迅的哀悼之情。三年后,萧红写出了她最成功的纪念鲁迅的作品——《回忆鲁迅先生》。
从上述资料中,你能看出鲁迅与萧红怎样的关系?这份关系会让《回忆鲁迅先生》的文字有何特别?
以后我们又做过韭菜合子,又做过荷叶饼,我一提议,鲁迅先生必然赞成,而我做得又不好,可是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从上述资料中能看出,鲁迅与萧红是十分亲近、融洽的关系,鲁迅对萧红很包容、爱护。
这种关系使得《回忆鲁迅先生》的文字特别具有温情与生活化的气息。文字不再是对伟人的刻板叙述,而是充满了日常的细节,像一起做食物这样的场景,让鲁迅的形象更鲜活、亲切,仿佛他就是生活中一位和善、有趣的长辈,使文章更具感染力与真实感。
一、为展板拟定小标题
  这篇文章别具一格,通过捕捉鲁迅日常琐事,以空行分隔成生活片段,呈现出了一个生活化的鲁迅先生。现在,让我们先默读课文,从原文选词,给这些生活片段拟定标题,用这些“素材”为展板挖掘先生日常里的珍贵内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鲁迅的笑声明朗
鲁迅走路很轻捷
在鲁迅家里做客人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鲁迅和“我”开玩笑
天晴了,太阳出来了
鲁迅读青年的来信
鲁迅对待自己的原稿、校样
许先生是忙的
夜里去看电影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鲁迅先生的休息
鲁迅待客和工作
“吃鱼丸”一事
鲁迅认真包书
65
66
67
带病拼命地工作
  刚才我们从课文里为每个生活片段拟好了标题,这些带着温度的标题,就像为先生日常小事贴上的专属标签。现在,我们聚焦这十四件小事,大家想一想,它们分别能体现出鲁迅先生怎样的品质或者特点呢?
二、为展板绘制人物形象
请大家从各个生活片段里,找出能体现鲁迅先生品质或特点的句子,进行简单的赏析。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这是夸张的写法,豁达爽朗、平易近人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夜里去看电影,施高塔路的汽车房只有一辆车,鲁迅先生一定不坐,一定让我们坐。
看完了电影出来,又只叫到一部汽车,鲁迅先生又一定不肯坐,让周建人先生的全家坐着先走了。
去看电影和看完回家,都只有一辆车,鲁迅先生都是替他人考虑,自己不肯坐车,这些细节表现了鲁迅先生关爱他人、谦逊随和的美德。
许先生又给海婴一个,海婴一吃,又是不好的,他又嚷嚷着。别人都不注意,鲁迅先生把海婴碟里的拿来尝尝。果然是不新鲜的。鲁迅先生说:
“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
“吃鱼丸子”这件事虽小,但表现了鲁迅先生尊重孩子、实事求是的品质。
刚才我们通过几个示例,初步探究了鲁迅先生在不同生活片段里展现出的品质。不过,这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生活小事等着我们去挖掘、去分析。接下来,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热烈讨论,从剩下的生活片段里,找出能体现鲁迅先生品质或特点的句子,进行赏析。之后,也欢迎其他同学对小组的补充或者有不同看法的地方进行纠正,最后老师会和大家一起总结。
①鲁迅的笑声明朗:豁达爽朗、平易近人。
②鲁迅走路很轻捷:干练敏捷的性格特征和不顾一切、勇往直前的 坚毅精神。
③在鲁迅家里做客:真诚、友善、平易近人且重情重义。
④鲁迅和“我”开玩笑:幽默风趣。
⑤天晴了,太阳出来了:热爱生活、内心充满阳光。
⑥鲁迅读青年的来信:关心青年成长、胸怀广阔且富有责任感。
⑦鲁迅对待自己的原稿、校样:严谨认真。
⑧许先生是忙的:事务繁多。
⑨夜里去看电影:关爱他人、谦逊随和。
⑩鲁迅先生的休息:心系工作、认真执着。
鲁迅待客和工作:待人热情、真诚且耐心;对工作的极度专注、勤奋刻苦。
“吃鱼丸”一事:尊重孩子、实事求是。
鲁迅认真包书:认真细致,一丝不苟。
带病拼命地工作:坚毅乐观、无私奉献。
对待生活
“鲁迅的笑声明朗” “鲁迅走路很轻捷”
“先生和‘我’开玩笑” “天晴了,太阳出来了”
以上这些内容,看似没有什么联系,比较杂乱。你能否对它们进行归类?
“鲁迅读青年的来信”
“在鲁迅家里做客人” “许先生是忙的”
对待青年
对待客人
对待工作
“鲁迅待客和工作” “鲁迅先生的休息” “鲁迅认真包书”
对待名利
“鲁迅对待自己的原稿、校样”
“带病拼命地工作”
“夜里去看电影” “海婴‘吃鱼丸’一事”
对待疾病
对待孩子
这些片段如同一帧帧生动的生活剪影,拼接成鲁迅的“烟火日常”。他会因趣味笑话而忍不住咳嗽,会有贪嘴多尝几口韭菜合子的小念头,也会随性用校样擦手。正是这些满是烟火气的琐碎细节,让我们触摸到一个真实,亲切,褪去光环却更显鲜活的鲁迅。
生活化的鲁迅
对待生活
对待客人
对待青年
对待名利
对待工作
对待孩子
对待疾病
鲁迅离世后,众多文人以笔为忆,记录心中先生。同学们可在课外阅读靳以《忆鲁迅先生》、郁达夫《回忆鲁迅》、许寿裳《鲁迅的精神》等 ,梳理不同视角下的鲁迅形象,提炼对他精神、人格、为文、为人的理解,整理成分享内容,讲给同学,交流彼此对鲁迅的认识。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