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课件)(共3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课件)(共31张PPT)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初中语文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第9课天上有颗“南仁东星”
1.梳理南仁东生平事迹,把握文章内容与人物品格。
2.理解作者选材与组织材料的方法。
3.关注细节描写,感受语言风格。深刻领会人物传记“真实性”“生动性”的特征。领悟人物传记蕴含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
学习目标
插入相关视频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开启一篇自读课文的探索之旅——《天上有颗“南仁东星”》。浩瀚星空中,每颗星星都承载着独特的故事,而这颗以“南仁东”命名的星,背后又藏着怎样震撼人心的传奇呢?让我们先聚焦课文结尾的点睛之笔——最后三段文字。
2017年9月15日,南仁东逝世,享年72岁。
2018年10月15日,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国际永久编号第79694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南仁东星”。
南仁东,那个曾经爱看星星的少年,变成了让无数少年仰望的星星。
一个人的梦想能有多大?大到可以直抵苍穹。一个人的梦想能有多久?久到能够穿越一生。23年,8000多个日日夜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心无旁骛,为崇山峻岭间的中国“天眼”燃尽生命,在世界天文史上镌刻下新的高度。
2017年《感动中国》献给南仁东的颁奖词是:
“中国天眼”(FAST)是我国自主建造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位于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由南仁东于1994年提出构想,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助读资料
南仁东已然幻化为天际的一颗明星,成为我们心中仰望的光辉所在。为了助力同学们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勇敢追寻科学梦想,学校即将打造科学家主题馆。南仁东作为“中国天眼”的奠基者,宇宙奥秘的探索先驱,他的主题馆将划分为三个展厅,分别是“探‘星’途:奋进之路”“悟‘星’品:卓越之质”“践‘星’行:传承之举”。现在,请同学们翻开《天上有颗“南仁东星”》,一起为南仁东主题馆的布置出谋划策。
自读任务一·探“星”途:奋进之路
人物传记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一般由他人记述的,称为“他传”;自述生平的,称为“自传”。传记的特点是“实录”,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叙。
生平事迹
精神品质
启发
(1)探“星”准备:了解文体知识
结合旁批提示,圈画文中年份或传主年龄的词句,完善展厅“探‘星’途:奋进之路”的设计表。
探“星”途:奋进之路 南仁东 生卒年月 籍贯
个人简历 年份 经历 1963年 1968年 1978年 1993年 1994年春夏之交 2007年7月 2011年3月 2015年11月21日 2016年9月25日 (2)探“星”途中:完善设计表
探“星”途:奋进之路 南仁东 生卒年月 1945年2月—2017年9月 籍贯 吉林辽源
个人简历 年份 经历 1963年 南仁东以吉林省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 1968年 南仁东分配到吉林省通化市无线电厂做“小金工” 1978年 南仁东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录取为天体物理学研究生 1993年 南仁东向中国科学院提出报告,争取把大望远镜建到中国来 1994年春夏之交 南仁东主持大射电望远镜的选址工作 2007年7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正式立项,南仁东勉励团队向宇宙的深处进军 2011年3月 工程正式开工,南仁东担任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 2015年11月21日 南仁东目睹最核心部件馈源舱成功地在大窝凼的上空升起 2016年9月25日 “中国天眼”正式落成启用
真实性
文章以概括式的叙述为主,穿插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场景描写,展现出众多生动的画面,让传主在读者心目中“立”起来,“活”起来。作者在平实的叙述中融入了深沉的情感,使文章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更能激发读者对南仁东的崇敬之情。
(3)探“星”之后:了解本文的叙述方法
阅读提示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梳理了南仁东的主要人生经历,完成了第一展厅“探‘星’途:奋进之路”的内容布置。接下来,让我们步入第二展厅,去领略展现南仁东可贵品格的生动场景。
文章以概括式的叙述为主,穿插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场景描写,展现出众多生动的画面,让传主在读者心目中“立”起来,“活”起来。作者在平实的叙述中融入了深沉的情感,使文章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更能激发读者对南仁东的崇敬之情。
阅读提示
(1)悟“品”前:关注提示,寻找画面
生动性
自读任务二·悟“星”品:卓越之质
请大家梳理旁批中的“生动画面”,想一想,哪几条旁批适合推荐画面内容?





十二
现在需要为展馆“识‘明星’之品”设计画面内容,小组合作,完成推荐。
画面还原(摘录原文): 。
推荐理由: 。
提示:
(1)可通过朗读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2)推荐理由从人物描写(动作、语言、神态、肖像、心理等)角度拟写。
(2)悟“品”中——聚焦画面,合作探讨
这时,南仁东又病倒了,再次被送回北京救治。临走前,他对学生说:“我们没有退路,我们一定要冲出去!”
(1)聚焦语言
推荐理由:他在回北京救治前对工程放心不下,“一定” 是对学生的殷殷嘱托,是对科学事业的高度责任感,也表现了南仁东勇往直前,坚定执着的精神。
  到处都是高差巨大的山体,典型的岩溶地貌,弯弯曲曲的石阶。河谷幽深,湍急的河水在两山之间的绳索桥下咆哮。解放鞋、雨衣、柴刀、拐杖,是永远的装备。万山深处,只能靠走。无路的地方,要用柴刀在丛林中劈出一条路来,没有山民的帮助是进不去的。夜宿山乡,点起篝火,南仁东和同事们坐在火堆边仰望星空。他们都感受到,不论科学多么尖端,理想多么高远,还需脚踏大地。
(2)聚焦工作环境
推荐理由:环境烘托,强化勘察的危险与不易。结尾“不论科学多么尖端,理想多么高远,还需脚踏大地”,质朴的文字饱含哲理,升华对科研精神的赞颂。
  “那些日子,南老师的头发,每一根都是竖着的。”他的学生说。
(3)聚焦肖像
推荐理由:特写镜头,肖像描写,通过学生的语言侧面表现出南仁东顾不得自己打扮,一心扑在事业上的敬业精神。
当他举起右手遮在安全帽前,仿佛是在向银光闪闪的馈源舱敬礼。阳光照在他仰起的脸上,他那从青年时就蓄起的胡子已经花白了,而耗费了他无数心血的观天巨眼也终于快要“开眼”了。
(4)聚焦动作
动作定格:是动作的刹那间“凝结”,显示宛若雕塑的静态美,用以突出或渲染某一场面、某种神态、某个细节等。
推荐理由:动作定格于南仁东“举起右手遮在安全帽前”这一姿态,呈现出雕塑般的静态美感。借此突出南仁东目睹馈源舱升空,“中国天眼”即将落成时,内心满溢的喜悦与激动。此刻阳光洒在他脸上,花白的胡子见证着岁月,也见证着他为这伟大工程倾注的心血。
他的同事和学生看到他双手扶在“天眼”圈梁的栏杆上,俯身朝下……他的串串泪珠滴下来,从高高的圈梁上落向那金光闪闪的望远镜……
(5)聚焦细节——人物的泪珠
推荐理由:“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正式落成启用,这一伟大成果凝聚着南仁东的无数心血。南仁东双手扶栏、泪珠串串,这一细节直观呈现出他梦想成真的喜悦与激动。
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领悟了南仁东如星辰般卓越的品质,完成了第二展厅“悟‘星’品:卓越之质”的内容探究。接下来,让我们迈进第三展厅,去探讨如何践行南仁东的精神,实现传承之举。
下面要为“践‘星’行:传承之举”的主题馆写一段纪念词,请你根据南仁东的事迹和精神将纪念词补写完整。
当天眼项目遭到质疑时,是他,咬牙坚持,克服重重困难。当时,是他, , 。我从“南仁东星”学到了:坚持理想,永不服输, , ……月亮中有你的身影,苍穹里有你的深情。热血写忠诚,情系中华梦。他是我们心中最亮的星!
(1)妙笔生花,赞“星”行
自读任务三·践“星”行:传承之举
(2)群星闪耀,践“星”行
那些冠以人名的星星们
(2)群星闪耀,践“星”行
遥望星空,遐思无限。繁星闪烁的夜晚,我们不禁想起那些勇敢探索未知的先驱者。他们用一生的努力,为我们打开了未知的大门。而用他们的名字命名小行星,既是对他们贡献永久性的褒奖,同时也激励着前行的后来者,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要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奉献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勇于追求真理,不断创新,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年份线索
概括式叙述
真实性
南仁东馆的布置
探“星”途:奋进之路
悟“星”品:卓越之质
语言、环境、动作、肖像、细节
生动性
践“星”行:传承之举
纪念词,妙笔生花,赞“星”行
观视频,群星闪耀,践“星”行
从小行星命名人物中选取你最敬佩的一位并为其写一篇小传。300字左右。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