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开场白不能白开场,议论文的开头(一)课件(共4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开场白不能白开场,议论文的开头(一)课件(共41张PPT)

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 —
开场白不能白开场
掀起你的盖头来
议论文开头的写作(一)
清代李渔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 作文的开头新颖贴切,精巧凝练,会使阅读者一见钟情,印象深刻。
清·李渔
1、鲜明(论点鲜明突出)
——忌大绕圈子
2、短小(语言干净利落)
——忌过度堆砌
3、漂亮(文采斐然动人)
——忌陈词滥调
·优秀作文开头标准·
第一,要分析材料。以分析材料开篇,体现写作的现场感,避免套作之嫌。这是材料型考场作文开头所必须具备的。
第二,完成材料的具体指令。近几年的高考,除了给出材料之外,还会附加具体的写作要求,如对材料提自己的看法,给人物提自己的建议,对材料的几类人物或行为进行权衡选择。这些具体的指令,很多时候在开头就应有所呼应。
第三, 要明。要一下子让读者知道你要说什么, 也就是让读者了解你的论点或论题。要让读者知道你在谈哪方面的问题,开篇知其旨意。
·优秀作文开头标准·
第四, 要美。只有美, 有文采, 有意蕴, 才能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文章开头的美, 主要指技巧美。
第五,要简。简洁是明朗的保证。有的考生在写材料作文时, 好把原材料复述一下,这就太罗嗦了。既要从原材料说起,又不能复述原材料,怎么办?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对原材料“一言以蔽之”————高度概括;另一个是选取原材料中一句有代表性的话,让读者知道原材料大致是个什么意思就行了,千万不要太多地引述原材料。
!!! 开头段写作常见问题1-中心观点不明确 !!!
!!! 开头段写作常见问题2-中心观点表述不准确 !!!
!!! 开头段写作常见问题2-中心观点表述不准确 !!!
中心观点句最好不要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如果中心观点句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一定要在一二段之内阐明本体喻体的关系
!!! 开头段写作常见问题3-曲解材料导致偏题 !!!
!!! 开头段写作常见问题4-概括材料不够精炼 !!!
!!! 开头段写作常见问题5-开头不够精炼 !!!
比较两段同材料作文的开头,分析哪段开头更合适。
【材料题目】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从老师、家长或校方任选一角度评论,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一位女教师发现所教的高二班里有28名学生,为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从网上抄袭了现成材料。她认为这些学生品质低下,剽窃他人劳动成果,将成绩判为零分。家长认为判罚太重,纷纷向学校施压,要求重判。学校不堪重压,迫令教师屈从,她坚持自己的决定,严词拒绝,辞职而去。该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的关注,有人点赞,有人质疑。
比较两段同材料作文的开头,分析哪段开头更合适。
【片段一】
不提材料,脱离任务
什么叫做诚信?诚信是一种人人必备的优良品格。一个人讲诚信,就代表了他(她)讲文明、讲信用;处处受人欢迎;不讲诚信的人,人们会忽视他(她)的存在。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讲诚信。在现实生活里,我们做人做事什么都不缺,缺的是人心,缺的是诚信,人人得去寻找诚信的机会和条件。有的人只是求别人有诚信,而自己就很难用诚信来对待他人。在文明发展的今天,更应该体现人事的诚信度,却结果令君大失所望。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做一个讲诚信的人,我们要言而有信,不能言而无信。正所谓“言而有信、言出必行、一言九鼎……”。
比较两段同材料作文的开头,分析哪段开头更合适。
【片段二】
紧扣任务,分析材料,明确观点
28名高二学生,仅仅为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竟然置诚信于不顾,从网上抄袭了现成材料来欺骗老师。这种缺乏诚信行为看似只是学生的问题,其实,原因可以追溯到家庭与社会,在学校中,只不过是暴露出来而已。缺乏诚信,是多方教育缺失的结果。我认为女教师的处理虽有些严格,但这种严格对待抄袭作业的行为是必须的,这不仅关乎到学生的未来,更关乎到我们教书育人的目的。
· ·
议论文开头常用
的几种形式
引入式
直入式
疑问式(不常用)
巧用修辞式
1.直入式(分析材料+提出观点。)
就是文章开头不转弯抹角,直截了当地点明写作主题。这样的开头讲究要言不烦,片言明旨,寥寥数语即能概括材料内容,明题旨,摄魂魄。
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专利,却招致打量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后来她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并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逐见成效。(分析概括材料)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市场对创新进行规范,创新才得以保障。
——《创新之泉与市场之手》(92字)
1.直入式(分析材料+提出观点。)
当100分变为98分,印在100分脸上的亲吻换成了一耳光;当55分变成61分,打在55分脸上的掌印也被吻痕取代。(分析概括材料)给予孩子奖励抑或惩罚的唯一依据则是其手上的分数,而这正是当下教育之殇——唯分数论优劣。改变"唯分数论"势在必行。
——《改变"唯分数论"势在必行》(104字)
近日,一段视频在网上流传并引起了巨大争议。视频中一男子在地铁上随地吐痰,遭到众人指责后反而还用污言秽语与其对骂;一黑衣壮汉路见不平,上去对着吐痰男就是一脚,立刻让对方俯首帖耳。大多网友支持黑衣壮汉的"义举",但我认为,这种行为不可取。文明社会,不应该让拳头来维护。
——《别让拳头来维护文明》(132字)
北京:双奥之城 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 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
比赛成绩 中国奥运代表团名列金牌榜第一,奖牌榜第二;残奥代表团名列金牌榜第一,奖牌榜第一,均创历史最好成绩 中国冬奥运代表团名列金牌榜第三,奖牌榜第十一;冬残奥代表团名列金牌榜第一,奖牌榜第一,均创历史最好成绩
群众体育 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 “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为现实
科技亮点 世界跨度最大钢结构场馆“鸟巢”;场馆污水处理再生利用率达100% 智慧场馆和智慧服务;“分钟级” “百米级”精准气象预报
交通支持 全国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助力奥运 京张智能高铁东奥列车开行;全国高铁运营里程超4万公里,居世界第一
国家经济 国内生产总值:31.4万亿元(2008年) 国内生产总值:114.4万亿元(2021年)
2022 全国乙卷
双奥之城,闪耀世界。两次奥运会,都显示了中国体育发展的新高度,展示了中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也见证了你从懵懂儿童向有为青年的跨越。亲历其中,你能感受到体育的荣耀和国家的强盛;未来前行,你将融入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卓越永无止境,跨越永不停歇。
2022 全国乙卷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2022 全国乙卷
2008,流光溢彩殊未阑;2022,如诗如画谱新篇。十四载光阴,时代崭新,跨越不止。
——《跨越千难万险,共襄盛世安澜》
双奥之城,闪耀世界。从2008年的炎炎盛夏到2022年的融融暖冬,北京奥运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体育事业和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
——《腾飞再跨越,不负盛世情》
2.引入式(叙述一段故事,创设一种情境(设置
情景法),用一句名言、歌词(摘言引语法)
(1)传神逼真的场景刻画,或故事情节,可用来渲染、烘托气氛,这样开启文章,能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迅速地进入阅读的氛围之中。
一个印记鲜明的巴掌,一个爱意满满的吻,分数成了家喜怒的晴雨表,牵动着中国无数考生的心。对此,笔者深有感触的同时不禁叹惋,何苦系一家忧乐于区区分数 家庭教育切莫唯分数论,且让孩子健康成长。
——《创新之泉与市场之手》(92字)
2.引入式
(2)引用与文章主旨相关的诗词、名言、警句、歌词等作为文章的开头,能引起读者广泛而丰富的联想,体现作者积累的广博和思想的厚度。
当今社会,是互联网时代,是自媒体时代。在这个时代敢于发声,敢于创新,才能站在21世纪的新风口。小羽正是这样勇于创新的时代;士。然而,孟子有言,“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单单有创新精神并不意味着能扶摇直上,创新背后巨大的隐患,仍需规范市场才能解决。
——《规范市场,大力创新》(122字)
2.引入式
经济学家成思危曾说:“经济只能保证我们的今天,科技可以保证我们的明天,只有教育才能保证我们的后天。”而漫画中的孩子却似乎因当下教育界中的“唯分数论”而暗淡了他们的光彩。有进步固然值得表扬,而对于优秀的学生稍有退步实则不应该训斥而更应鼓励。别让分数掩盖了孩子的光芒,暗淡了教育的未来。
——《勿让分数黯淡了未来》
(2)引用与文章主旨相关的诗词、名言、警句、歌词等作为文章的开头,能引起读者广泛而丰富的联想,体现作者积累的广博和思想的厚度。
例1:(2021年 新高考I卷)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例1:(2021年 新高考I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积跬步以至千里,积急惰以致深渊。千里之堤,可溃于蚁穴;星星之火,亦能燎原。生而强者不可骄纵,满则溢,骄必败,踔厉自强为正。
——《 踔厉自强》
例2
请结合上面这段话写一篇文章 。
歌德曾说:“流水在碰到礁石时,才释放出活力。”困难之于人生,便是流水旅途中的礁石,只要我们勇于面对,不言放弃,便可让生命释放出活力。
例2
巴尔扎克说:“不幸,是天才的进升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在这个世界上, 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 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 我们要直面困难,不言放弃,竭力渡过每一关,让生命更加绚烂。
——《直面困难,生命绚烂》
3.置疑式(设问、反问、设置悬念—提出观点)
当我们拿着满分试卷回家后,家长的亲吻源源不断;但当拿到一张不及格试卷时,得到的只是一个巴掌。然而满心欢喜拿着差两分就满分的试卷回家时结果却跟不及格试卷结果一样。心里不禁生出一个疑问:标准,你真的如此重要吗?我想说:不!(《标准,你为何如此重要》)
4.巧用修辞,文采斐然。
适当运用比兴、比喻、排比、拟人、设问、对偶、对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开头生动活泼,新颖出彩,文采斐然。用修辞手法开头,易抒写作者心灵的感悟,引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①比兴
②比喻
③排比
④设问
……
(1)妙用比兴
【2021年 全国甲卷】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1)妙用比兴
一颗星有自己的微光,是因为它在处璀璨星河之中;一滴水有自己的力量,是因为它身处辽阔海洋之中;一位青年可以有所作为,是因为他身处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也许个人的声音微不足道,但将“祖国有我”的心声汇聚起来,却响彻天地。处于大有可为的时代,青年当有为。
——《时代正“可为”,青年当“有为” 》
(2)巧用比喻
【2022年 新高考I卷】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2)巧用比喻
如果把下围棋比作盖高楼,那么本手便是地基,而妙手便是那房梁上的雕花。若一味追求雕花的秀丽华美,忽视地基的建造,便会产生俗手,使房子看起来富丽堂皇,实则不堪一击。“志当存高远,路自脚下始”,我们当挽本手之雕弓,得妙手之长空。
——《挽本手之雕弓,得妙手之长空》
(3)排比增势
【2022年浙江高考】近年来,浙江省着力强化创新驱动,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深入实施“鲲鹏行动”“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等人才工程,全省高质量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新时代浙江青年,在各行各业、不同领域开拓创新。如95后姑娘徐枫灿,在空军航空大学刻苦训练、满分通过考核,成为我国陆军首位初放单飞的女飞行员;90后青年工人杨杰,从一名普通的学徒工成长为“浙江工匠”,获得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之江实验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团队,35岁以下成员占比近九成,勇闯国内智能超算领域“无人区”,斩获超算应用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戈登贝尔奖……
以上材料对你未来发展有什么启示?请写一篇文章。
(3)排比增势
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人类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就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坚持开拓创新,争做时代青年。
——《坚持开拓创新,争做时代青年》
(4)设问激趣
【2022年天津高考】烟火气是家人团坐,灯火可亲;烟火气是国泰民丰,岁月安好;烟火气是温情,是祥和,需要珍惜和守护,也需要奉献和担当。寻常烟火,就是最美的风景。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问世间最美风景在哪里 踏遍千山万水,阅尽世间百态,然后回到最初的样子,才发现最美的不过就是人间的烟火气。
——《最美人间烟火气》
对点练习
地狱,那是一间大屋子,屋里有一个大锅,锅里煮着猪肉、羊肉、牛肉等各种美味,然而所有屋子里的人都饿得哇哇大叫,渴得心如刀割,嘴唇开了道道伤口。原来他们的勺子比自己的胳膊还长,所以虽然能捞到肉却送不到嘴里,只能急得又蹦又跳却又无可奈何。
天堂,也是一间屋子,屋子中间也有一个大锅,屋里的人所用的也是同样的勺子,然而不同的是,这里到处欢声阵阵,一派快乐幸福的景象。令人吃惊的他们把捞到的食物都送到别人的嘴边,因此最后每人都能吃得又饱又好。
上面这则作文材料,可以从“合作”的角度立意。请以“合作”为话题,按照不同形式各写一个作文开头。
1.开门见山式
2.引用名言式
3.巧用修辞式
4.故事导入式
1.开门见山式
合作可以取长补短,可以使人们享有“天堂”之美好。缺少了合作,只能经受“地狱”的煎熬。当今社会充满竞争,更需要我们学会合作。
——《学会合作,享受美好》
2.引用名言式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人也一样,“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缺点,每个人都不可能仅靠自己就能生存。“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合作可以互补长短,合作方可成功。
——《 合作方可有成》
3.巧用修辞式
一粒沙子只有在沙漠里才不被轻易刮走,一滴水只有在大海里才不会干涸,一只大雁只有在雁群中才不易被天敌捕获,一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体现生命的价值。自然因合作而多姿,人生因合作而多彩 。
——《齐心合作,牢不可破》
4.故事导入式
在漫漫旅途中,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筐鱼和一副钓具,结果他们一个要了那筐鱼,一个要了那副钓具。最终一个饿死在距离海边不远处,另一个在鱼吃完之后,同样饿死与途中。独脚难行,孤掌难鸣。只有学会合作,我们才能生活得更美好。
——《合作使生活更美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