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金华四中 202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作业检查 答案1.(1) ①. 澄 ②. B ③. 谧 ④.烘2. ①. 水何澹澹 ②. 山岛竦峙 ③. 我寄愁心与明月 ④. 随君直到夜郎西 ⑤. 海日生残夜 ⑥. 江春入旧年 ⑦. 夕阳西下 ⑧. 断肠人在天涯3.A4.A5.B6.山清水秀,霜白的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花朵在秋风中摇曳着,一片绚烂的秋色。7.(1)① (2)③(3)年龄(4)听说8.(1)抬眼望向门口,淡淡地说(2)因谢公早知三人中“小者最胜”,故谢公在回答客人的问题时,望着三人离去的方向,内心平静,语气平淡。(3)害怕、不敢抬头 (4)因钟毓见到魏文帝时很恐惧害怕得发抖。9.示例:甲文中谢安以“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为依据,认为王子敬举止庄重,沉稳大方,是“吉人”。《品藻》篇的内容是对人或事物的认识和鉴别,故甲文可选入《品藻》篇。乙文中钟会沉稳,善于应对。《言语》篇的内容是人的口才辞令,故乙文可归入《言语》篇。10. (1) 朝花夕拾 (2) 旧事重提(3)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11.A句:示例 :这是对寿镜吾先生的动作描写,一“仰”一“摇”一“拗”三个动词准确生动地刻画了他读书时候的专注认真与全身心投入的沉醉状态,一个宿儒形象跃然纸上。B句:示例:本句运用心理描写,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我”的急切心理描写得十分生动,同时写出“我”对父亲不顾及孩子心理而强迫“我”背《鉴略》这么晦涩的书的痛苦和无奈。12.对“不准”一词加以重音朗读,突出强调父亲对“我”的严厉和专制,体现封建教育的专制和压迫儿童天性的弊端。13..惶恐 欣喜 感伤 难过 (4分)14.(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我”比作一只落入陷阱的小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初到班级时的孤独和无助。(2)“捡起”“抚平”是对我的动作描写,表现了“我”动作的小心翼翼,虽然对蓝的行为有所不满,但“我”希望能维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友谊。(4分)15.(1)热情开朗,来到新班级只有她愿意和我说。(2)活泼外向,有很多朋友。(3)不重视友情,将朋友送的东西随意放置和送人。 (写出2点即得2分)16.分层赋分:第一层:没有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思维单一。(1—2分)示例:该标题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吸引读者;揭示了文章的中心。第二层:能结合文章内容,有主旨意识,但思维不够全面。(3—4分)示例:文章写了“我”到新学校遇见了蓝,想尽一切办法希望得到友谊,但是最终我夺回了笔筒,没有得到想要的友谊。“长大的第一级阶梯”这个标题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我们需要友情,也需要自尊。第三层:能结合文章具体内容,主旨升华,思维全面深入。(5分)示例:文章写了“我”到新学校遇见了蓝,想尽一切办法希望得到友谊,但是蓝一次次的践踏“我”所送的礼物,根本内有在乎“我”的感受,最终“我”夺回了笔筒,夺回了自尊。“长大的第一级阶梯”这个标题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是指成长路上对友谊与做人的认识。标题揭示了文章的主旨,一个人需要友情,也需要自尊;在人生的旅途中,要从容、勇敢、无畏地面对生活,不要乞求别人的安慰与拯救。17.(4分)金华四中 202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作业检查亲爱的同学们,“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书,可以改变我们的容颜和气质,下面来看看我们在这一阶段读书的收获。多点积累,增添一份自信。(18分)1.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小题。(4分)“十里烟堤翻柳浪,数家茅屋挂鱼蓑”,这便是孙犁笔下风景如画的白洋淀水乡。这里有明月、清风、稻秧,这里芦苇万顷,莲蓬清香。清风徐徐吹过,苇草随风摆动,湖面上荡漾着粼粼波纹,湖水碧绿①chéng( ▲ )清,好一派如诗如歌、美不胜收的风光。傍晚时候,一点点黄晕②( ▲ )(A.yūn B.yùn)的光洒在湖面上,④hōng( ▲ )托出一片静mì③( ▲ )的夜。(1)根据拼音写汉字。①chéng( ▲ )清 ②黄晕( ▲ )(A.yūn B.yùn)③静mì( ▲ ) ④hōng( ▲ )托2. 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8分)心中有情,万物皆有情。胸怀宽广,山水也会豪迈,“(1) ▲ ,(2) ▲ ”(《观沧海》曹操);思念友人,明月也来深切关心,“(3) ▲ ,(4)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悟出自然之趣,江夜也充满生活哲理,“(5) ▲ ,(6) ▲ ”(《次北固山下》王湾);羁旅漂泊,黄昏也令人愁肠百结,“(7) ▲ ,(8) ▲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啊!3.同学们抄写了一些生动语句,其中表现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小蛙们欢快地唱着,仿佛要把草儿从土里叫唤起来,一同迎接春雷。(比喻)B.乌云越压越低,突然天塌了似的,夏雨铺天盖地从天空中倾泻下来。(夸张)C.贝壳小心地把石子含在嘴里,偷偷孕育起来,使它变成美丽的珍珠。(拟人)D.野菊花不像腊梅般孤高自傲,但它有一种朴实的美,生命力顽强。(对比)4. 加横线的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老人家膝下无子,生活孤寂。B. 甲:“请问尊姓大名 ”乙:“本人尊姓胡,大名是贺成。”C. 师恩难忘,学生惠赠给老师一枚贺卡。D. 你借去的小说,请尽快奉还。读点古诗,增添一份诗意。(4分)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天净沙·秋【元】白 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1]。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注释】[1]飞鸿影下:雁影掠过。飞鸿,天空中的鸿雁。5.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B.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6.请描绘“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所呈现出来的秋天的画面。(2分)▲读点古文,增添一份文墨。(14分)【甲】吉人辞寡王黄门[1]兄弟三人俱诣谢公,子猷、子重多说俗事,子敬寒温[2]而已。既出,坐客问谢公:“向三贤孰愈?”谢公曰:“小者最胜。”客曰:“何以知之?”谢公曰:“吉人[3]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推此知之。”【乙】汗不敢出钟毓、钟会[4]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5]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均选自《世说新语》)【注释】[1]王黄门:王徽之,字子猷,是王羲之的儿子,曾任黄门侍郎。[2]寒温:寒暄。[3]吉人:贤明的人。[4]钟毓、钟会:钟毓,三国时期魏国车骑将军。钟会,三国时期魏国谋士。[5]钟繇(yáo):三国时期魏国大臣。7.根据表格汇总的方法提示,解释加点词。(4分)文言词句 方法 释义王黄门兄弟三 人俱诣谢公 语境推测法:①到某人所在的地方;到某个地方去看人(多用于所尊敬的人)。②(学业、技术等)所达到的程度。 (1) ▲ (填序号)向三贤孰愈 查阅字典法:①朝着,面对;②方向;③刚才;④临近,将近。(《古代汉语词典》) (2) ▲ (填序号)年十三 课内迁移法:元方时年七岁(《陈太丘与友期行》) (3) ▲魏文帝闻之 古今异义词:期日中(《陈太丘与友期行》) ▲8.《世说新语》的语言精练含蓄,隽永传神。明代胡应麟说:“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然生动。”请你展开联想与想象,设计以下场景中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并说明设计理由。(6分)【场景一】客:(面带好奇,走上前)向三贤孰愈?谢公:(1)(_ ▲ )小者最胜。设计理由:(2) ▲【场景二】魏文帝:(仔细观察,面带好奇)卿面何以汗?钟毓:(3)( ▲ )战战惶惶,汗出如浆。设计理由:(4) ▲9.《世说新语》一共三十六篇,每篇均有一个篇名,部分篇名如下表所示。你认为甲、乙两文分别应该放在哪一篇之下?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4分)篇名 内容德行 指人的道德品性方正 指坚持正确的原则,不怕为此得罪人言语 指人的口才辞令品藻 指对人或事物的认识和鉴别▲读点名著,增添一份底蕴。(11分)在班级组织的“读名著 诵经典”活动中,你和小语同学一起学习名著选段,请依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写人手法”学习摘抄【材料一】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控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品析】这是对藤野先生的外貌刻画,用“黑瘦”“八字须”“戴看眼镜”几笔勾勒,甚为传神。一位朴实博学的学者形象如在眼前。 【材料二】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A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A【品析】: ▲ 【材料三】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在百静中,B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B【品析】: ▲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10.以上语段出自鲁迅散文集(1)《 ▲ 》,原题为(2)《 ▲ 》,其中材料二的这篇文章写了 ▲ (概括内容)。(4分)11.小芳发现鲁迅在描写人物时,紧紧抓住人物鲜明特点。请仿照【材料一】中【品析】,完成A、B句赏析批注。(4分)(1)A处语句,【品析】: ▲(2)B处语句,【品析】: ▲12.【材料三】中父亲说了三句话,语言简洁但富有表现力。小芳朗读时觉得感情基调难以把握,于是组内同学展开如下对话:(3分)小芳:这三句话都比较简短,这是否意味着朗读时的语气、语速是一样的?小江:朗读主要跟人物的情感有关。第一句话是在鲁迅雀跃着要去看五猖会时,突然看到工人的脸色变得谨肃,原来是父亲站在背后。此时父亲的说话语气应是平静严肃的,从“慢慢”一词又能读出语速是缓慢的。小文:但父亲说第三句话时的语气就有所不同了,因为:这是我熟练地背完书后,父亲对我说的话,所以语气应是赞许欣慰。小芳:哦,我明白了。朗读时,我们需联系上下文品析人物情感。因而第二句可以这样朗读: ▲ 。(请你以小芳的身份,从重音角度完成朗读设计,并说明理由。)第一句话:“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第二句话:“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第三句话:“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读点美文,增添一份感受。(16分)长大的第一级阶梯安宁①高一时,舅舅费了很大努力,把我从一所普通中学转到重点高中。去时,正是课间,老师在混乱嘈杂中,简单地介绍了几句,让我坐到安排好的位置上。没有人因为我的到来停止歌唱和喧哗。②我像一只小兽,落入陷阱,想脱身却遥遥无期。蓝就在这时回头将一块干净的抹布放在我的桌上,微笑道:“许久没有人坐了,都是灰尘,擦一擦吧。”我欣喜地抬头,看见笑容恬美的她,正歪头注视着我。③第二天做早操的时候,我偷偷地将一块奶糖放到蓝的手中,蓝笑着剥开来,并随手将漂亮的糖纸丢在地上。我在蓝走远后,才弯腰将糖纸捡起来,细心地抚平,并放入口袋。④蓝是个活泼外向的女孩,身边总有许多朋友,其中一些来自外班,甚至外校。她的朋友中,有不少男生,他们在一起,像快乐的青春组合,我这样素朴平淡的女孩,似乎永远无法介入。⑤明明知道无法进入,但想要一份友情的欲望,强烈地推动着我。犹如一只想要靠近蓝天的蜗牛,一点点向耀眼明亮的蓝爬去。⑥我将所有珍藏的宝贝送给蓝,邮票、书、信纸、发夹、丝线、纽扣。我成绩平平,长相不美,歌声也不悠扬,还笨嘴拙舌,与蓝在一起,会让她觉得索然无味。我什么都不能给蓝,除了那些不会说话且让蓝并不讨厌的宝贝。⑦起初,蓝都会笑着接过,并说声“谢谢”,她总是随意地将它们放在桌面上,或者顺手夹入某本书里。甚至将一个可爱的泥人,压在一摞书下。她不知道那个泥人,是我生日时,爸爸从天津专程给我买来的。它在书桌上陪我度过许多个孤单的夜晚,它在我的手中半年了,依然鲜亮如初,衣服上每一个褶皱,都清晰可见。可是,我却在送给蓝之后的第二天,发现它已经脱落了一块颜色。我小心翼翼地提醒蓝,这个泥人是不经碰的。蓝恍然大悟,将倒下的泥人扶正了,又回头开玩笑道:“嘿,没关系,泥人没有心,不知道疼呢!”⑧这个玩笑却让我感伤了许久,从不奢望可以像其他女孩一样,在蓝身边轻松地来去,我只期望用十分的努力,换来蓝至少一分的友情。蓝却像一片云朵被无形的风吹着,即使路过我身边,也不过是因为偶然。⑨一个春天的午后,我将辛苦淘来的一个漂亮的笔筒送给蓝。蓝正与朋友说着话,看我递过来的笔筒,连“谢谢”都没有说,便高高举起来,朝她的朋友们喊:“谁下课后帮我去买巧克力,我便将这个笔筒送给谁!”几个女孩纷纷举起手,去抢那个笔筒。⑩站在蓝的身后,突然间很难过,也不知哪来的勇气,我将笔筒一把夺了过来,转身离开前,我只说了一句话:“抱歉,蓝,这个笔筒,我不是送给你的!” 我终于将这份幻想的友情很有自尊地收回,安放在心灵一角,再不肯给任何一个漠视它的人。 许多年后,我在人生的旅途中,终于可以一个人走得从容、勇敢、无畏,且不再乞求他人的拯救与安慰,人生的种种际遇让我明白,我们需要友情,也需要自尊。 这样的时刻,再想起蓝,已经原谅她了。她没有成为我的挚友,却为我铺垫下了长大的第一级阶梯。13.根据选文内容,按要求填写①~④的空。(4分)情节发展 初到教室 蓝递抹布 碰倒泥人 夺回笔筒“我”的心情 ▲ ▲ ▲ ▲14.阅读下面的句子,按括号里的要求答题。(4分)(1)我像一只小兽,落入陷阱,想脱身却遥遥无期。(请从修辞手法赏析句子)▲(2)我在蓝走远了,才弯腰将糖纸捡起来,细心地抚平,并放入口袋。(品味句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15.你认为文中的蓝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16.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章以此为“长大的第一级阶梯”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写下“盼望”,珍藏一份记忆。(54分)小作文(4分)请选择一处你熟悉的景物(如校园一角、小区花园、窗外景色等),写一个120字左右的小片段。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不同感官;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描写有序。▲18.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是第一课朱自清先生散文名篇《春》的开头。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曾有过急切盼望。请以“我盼望 ”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要求:(1)请把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开头第一行上。(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3)不少于500字。(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试卷第1页,共3页 5 报告查询:登录或扫描二维码下载App(用户名和初始密码均为准考证号)金华四中202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答题卡读点古文,增添一份文墨。(14分)读点美文,增添一份感受。(16分)7.(4分)(1)(2)13.(4分)(1)(2)考场/座位号:(3)(4)姓名:准考证号(3)(4)班级:[0][0][0][0][0][0][o][0]8.(6分)【场景一】谢公:(1)()小者最胜。[1][1][1][1][1][1[1]14.(4分)(1) 解[2][2][27[2][2][21设计理由:(2)蘿[3[3][3][3][3][3][3][3][4][4][4][4[4][4][5J[5][5][5][5][5J(2)[6[6][6[6][6[6][6]6【场景二】钟毓:(3)()战战惶惶,汗出如浆。正确填涂■缺考标记口[7[7][7][71[8][8][8][8][8设计理由:(4)[9][9][9][9][9][9][9]多点积累,增添一份自信。(18分)15.(3分)9.(4分)1.(4分)(1)①()②(③()④()2.(8分)(1)(2)16.(5分)(3),(4)读点名著,增添一份底蕴。(11分)(5),(6)10.(4分)(1)(2)(7)(8)(3)3.(3分)(11.(4分)(1)A处:写下“盼望”,珍藏一份记忆。(57分)4.(3分)(读点古诗,增添一份诗意。(4分)(2)B处:17.(4分)5.(2分)(6.(2分)12.(3分)囚囚■囚囚■■■19.书写分(3分)请以“我盼望”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18.(50分)》请勿在此区域作答或者做任何标记▲900囚■囚囚■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答案.docx 金华四中10月独立作业(语文)(1).docx 金华四中202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答题卡.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