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广兆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广兆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广兆中学七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班级 姓名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本大题共6小题,1-4题为选择题,每题3分,第5题8分)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朗润(rùn) 酝酿(niàng) 抖擞 花枝招展
B. 静谧(mì) 吝啬(sè) 决别 翻来覆去
C. 一霎(chà) 分歧(qí) 荫蔽 各得其所
D. 憔悴(cuì) 徘徊(huí) 心绪 喜出望外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春天来了,小花园里的花儿争奇斗艳,真是花枝招展。
B. 面对老师的突然提问,他油然而生一种紧张感。
C. 我和好朋友因为一件小事产生了分歧,整整一天我们都各得其所,互不理睬。
D. 爷爷躺在摇椅上,翻来覆去地回忆着年轻时的往事。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通过这次月考,使我认识到了自己在古诗文背诵上的不足。
B. 能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关键。
C.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散文集。
D. 我们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捡拾起一枚精美的贝壳,放在耳边,我仿佛听到了大海的涛声。
②沙滩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铺了一地的碎金。
③暑假,我终于看到了向往已久的大海。
④海浪一层一层地涌上来,又悄悄地退下去。
⑤蔚蓝的海水无边无际,与天空连成一片。
A. ③⑤②④①
B. ③⑤④②①
C. ⑤③②④①
D. ①③⑤④②
5. 古诗文默写。(8分,每空1分)
(1) 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名句是: , 。
(5)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物是人非的感慨的句子是: , 。
(6)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借菊花意象寄托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的诗句是: ,应傍战场开。
二、阅读(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 I(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闽南的秋冬之交 林文钦
①霜降一过,闽南大地便褪去了夏日的焦躁。阳光变得格外慷慨,却又失却了毒辣的劲道,像被筛子滤过一般,温温吞吞地铺洒下来。天空是高远的,蓝得澄澈,偶尔有几缕闲云,淡得像画家的试笔。风里带着海的味道,还有泥土将息未息的温热,拂在脸上,有种说不出的受用。
②田野是最先感知时节更替的。晚稻已然金黄,谦逊地低垂着沉甸甸的头颅,等待着一场盛大的收割。田埂边的乌桕树,叶子经了风霜,由绿变黄,再由黄泛出胭脂般的红,一簇簇,在旷野里烧着安静的火焰。那些夏日里喧嚷的蛙声、虫鸣,不知何时悄然收场,天地间于是显得分外空阔而宁静。唯有麻雀们依然活泼,成群地掠过稻田,啄食着遗落的谷粒,为这幅静默的油画平添了几分动感。
③村庄便卧在这片安详里。红砖古厝的翘脊飞檐,在明净的阳光下轮廓格外清晰。厝边常见的不是北方的槐杨,而是龙眼、荔枝这些常青的果树,它们依旧枝叶葳蕤,只在叶缝间透出些许泛黄的旧意。午后,常有老人搬了竹椅,坐在墙根下打盹,任阳光把花白的头发染成金色。猫也蜷在石阶上,慵懒得像一团毛线。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慢悠悠的气息,时光在这里仿佛被拉长了,变得黏稠而具体。
6. 下列对文章语言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阳光变得格外慷慨……温温吞吞地铺洒下来",用词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B. "田埂边的乌桕树……在旷野里烧着安静的火焰",意境优美,极具画面感。
C. "时光在这里仿佛被拉长了,变得黏稠而具体",化抽象为具体,感受独特。
D. 全文语言华丽浓艳,大量使用成语,与描绘的宁静乡村图景十分契合。
7. 文章第②段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闽南秋冬之交的田野的?请简要分析。(5分)
8. 作者说闽南的秋冬之交是"一种丰腴的、充满底气的静美",这种"静美"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 II(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父亲的微信
张金刚
①父亲掏出手机,点开微信,凑到眼前,笨拙地输入一行字:"儿子,家里一切都好,勿念。"发送成功后,他如释重负地笑了,脸上的皱纹也舒展开来。这是我今年春节回家,教会父亲使用微信后,他第一次独立给我发消息。
②曾几何时,父亲对智能手机是抗拒的。他说:"我这双摸惯了锄头的手,哪玩得转那玩意儿?"可当我远赴他乡工作,电话里总听不清彼此的牵挂时,我下定决心要让他"现代化"起来。那个假期,我成了父亲最耐心的老师。从开机、解锁,到打字、发送语音,每一个步骤我都反复演示。父亲学得认真,像个初入学堂的孩子,用粗大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戳着屏幕,额上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③"爸,你想我的时候,就可以给我发微信,还能看到我发的照片。"我鼓励他。父亲的眼睛亮了一下,随即又黯淡下去:"我怕弄不好,给你添麻烦。"我握住父亲布满老茧的手,引导着他的手指在屏幕滑动:"不麻烦,你看,就这样,很简单。"
9.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开头描写父亲发微信时"如释重负地笑了",表现了他学会新技能后的成就感。
B. 父亲最初对智能手机的抗拒,主要是因为价格昂贵,怕不小心弄坏。
C. 父亲发来的微信内容多为家常琐事,这正体现了父子间朴实、深沉的牵挂。
D. 文章通过父亲学习使用微信的经过,展现了深沉的父爱,富有时代气息。
10. 文章第②段中,父亲学微信时的哪些细节让你感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分)
11. 文章的结尾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简要分析。(7分)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共7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13题。
【材料一】
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80.3%,较2022年增长了0.2个百分点。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8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40本。有76.3%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较2022年增长了0.5个百分点。
——摘自《2023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
【材料二】
数字阅读的快速发展,带来了阅读方式的革新。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阅读的便捷性,读者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二是资源的丰富性,海量的存储空间使读者可以轻松获取各类书籍;三是功能的多样性,如语音朗读、即时查词、笔记分享等,增强了阅读体验。
然而,数字阅读也带来了一些挑战。例如,容易导致浅层阅读,使读者习惯于快速浏览而缺乏深度思考;长时间面对屏幕容易引发视觉疲劳;此外,信息过载和娱乐化内容也可能分散读者的注意力。
【材料三】
专家建议:青少年应养成"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相结合的良好习惯。对于需要深度思考和品味经典,建议选择纸质阅读,有助于专注和沉浸。对于资讯获取、资料查询或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泛读,数字阅读则更为高效。关键在于培养自身的阅读专注力和批判性思维,无论采用何种媒介,都能从中汲取有益的知识。
12.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稳定增长。
B. 目前,我国成年国民人均阅读电子书的数量已超过纸质图书。
C. 数字阅读具有便捷、资源丰富、功能多样等显著优势。
D. 数字阅读可能带来浅层阅读、视觉疲劳等挑战。
13. 请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数字阅读的利与弊。(4分)
(四)名著阅读(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5题。
14. 下列对《朝花夕拾》中人物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长妈妈虽然迷信粗俗,但善良热心,曾为童年鲁迅买来《山海经》。
B. 藤野先生治学严谨,平等对待中国学生,给予鲁迅真诚的帮助。
C. 范爱农性格孤傲,与鲁迅因误会结怨,最终潦倒溺水而亡。
D. 寿镜吾先生是鲁迅在南京求学时的老师,思想开明,倡导新学。
15.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记录了许多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请选择其中一位,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人物形象。(5分)
(五)古文阅读(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曾子杀彘
曾子之妻之市①,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②。"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③。"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释:
①之市:到集市去。之,动词,到、往。
②彘(zhì):猪。
③特与婴儿戏耳:只是跟小孩子开玩笑罢了。特,只,仅仅。戏,开玩笑。耳,语气词,罢了。
16.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B.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C.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D.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1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 陈太丘与友期行 __________
(2) 相委而去 __________
(3) 妻适市来 __________
(4) 特与婴儿戏耳 __________
1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
19. 【甲】【乙】两文共同强调了一个什么观点?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5分)
(六)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8分)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0 下列对诗中五个地名作用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通过地名的堆砌,突出蜀道艰险难行
B. 巧妙串联行程路线,展现空间转换,暗含离别之情
C. 详细记录旅途经过,体现实地考察的严谨态度
D. 借助地名对比,抒发对各地风物人情的感慨
21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三、写作(60分)
24. 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目一: 温暖
题目二: 我的新_________
要求:
(1) 若选题目二,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2)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3)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4) 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5) 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