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合唱)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春游(合唱)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教材课程 教材版本(人民音乐出版社·歌唱) 课程类别:选修
课时安排 本可共(两)课时,本节为第(1、2)课时
课题名称 三声部合唱《春游》
授课课型 鉴赏课( ) 歌唱课( ) 实践课( √ )
课标陈述 1、在歌唱中要结合对优秀声乐作品的赏析,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题材及风格,学习声乐的相关知识。2、能从体材,题材,风格,表现形式,音乐要素,歌词内容等方面对不同的声乐作品进行比较分析,能够深入的理解歌曲表现的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基本的艺术特点。3、通过欣赏声乐作品,获得表达音乐艺术美感和情感内涵的实践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书——歌唱模块中的第七单元《感受经典》。 本节课是一节合唱实践课,《春游》由李叔同先生作词谱曲,也是我国最早的三声部合唱。歌曲的歌词清新淡雅,曲式简单易学,是学堂乐歌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
学情分析 目前高二学生有歌唱的概念,但是气息的运用,咬字等还不是很熟练。本节课是三声部合唱练习,非常考验学生的团队协作以及听音能力,所以在演唱之前做好发声练习,将良好的歌唱状态、习惯运用到作品实践中。
学习目标 审美感知:1、合唱作品《春游》的聆听和演唱,体会歌曲的内涵,感受歌曲表现的情感、情绪和艺术形象;探究和产作品的音色、速度、力度、声部相互协作、均衡的特点;体验多声部合唱的协作效果,品味合唱作品的风格和艺术魅力。艺术表现:了解指挥的基本图示和歌唱的艺术处理基本要领。能有感情的演唱三声部合唱作品《春游》文化理解:1、感受不同时代音乐作品始终逗是在表达情感和塑造音乐形象。
重难点 1、通过聆听,能够运用音乐要素分析作品;体会合唱声部均衡,感受作者想描绘的春意盎然。2、在实践过程中,可以独立完成自己所在声部的演唱,并可以做到歌曲的艺术处理3、合唱排练中能看懂指挥手势,做到多声部合唱的声音和谐动听。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时长
申明目标
情景导入有效聆听情感升华巧解难点 一、情境导入 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古往今来人们几乎用尽了所有美好的词语诗句来形容和赞美春天。今天老师要跟大家分享一首有关春天的诗。大家请看: 春游春风吹面薄于纱,春人装束淡于画。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二、讲授新课1、初次聆听《春游》这样美妙的诗篇向我们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百花盛开的景象,当微风拂过我们的脸颊,我们是否应该唱一首赞美春天的歌曲?请大家仔细听这首作品,歌词和我们刚才分享的诗歌有什么关系?生:歌词就是刚才那首诗。2、观看视频,介绍《春游》我们通过一个视频了解这首《春游》的创作背景。《春游》是我国现见最早的一首三部合唱歌曲。歌曲生动表现了学子徜徉于大自然怀抱的闲适与优雅,不但令人向往,而且充满诗情画意。该作品音乐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虽然其曲调与和声进行带有西洋风格,但是歌曲意境却有着浓郁的中国情致。清朝末年,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当帝国主义以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文化也开始在中国国土上广泛传播。春游这部合唱就是在这种符合统治阶级的指导思想的历史背景和学习外来文化的实践基础上由李叔同创作的。春游代表了清末民初音乐教育发展的趋势,也可以体现出音乐创作有了一定的发展。当时学堂从以前那种私塾的方式转变成学术方式的时,孩子们要上音乐课但是又没有合适的教材,这是一些有识之士为他们孩子写的一批音乐教材里面写的歌曲的代表作。3、词、曲作者介绍(观看视频)李叔同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创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致,“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 ( https: / / baike. / doc / 1635119-1728517.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郭沫若 ( https: / / baike. / doc / 1659611-1754320.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上荣耀。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李叔同 ( https: / / so1. / t0116ba2050838d1741.jpg )音乐的先驱者 ( https: / / baike. / doc / 5419028-5657199.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所创作的《送别歌 ( https: / / baike. / doc / 5714774-5927500.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作品实践(1)讲解歌曲拍子6/8拍春游的牌号是拍和平常我们所看到的3/4拍,2/4拍是不太一样的,大家跟着老师来感受一下6/8的图示拍。它的强弱规律是:强 弱 弱 次强 弱 弱(2)作品分段为了大家更好的了解作品,接下来的聆听当中请大家为作品分段。作品可分为四段,通过我们的仔细聆听,大家有什么发现?(1、2、4段比较相似),该作品音乐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旋律素材简单精炼,节奏简单规整。(3)发声练习好的声音状态为完美的演唱打下良好的基础,请大家跟老师做发声练习,在老师示范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老师的口腔,面部及其状态。注意:除强调音准之外,还要注意练声谱例上的强弱记号,在练声阶段就要求学生注意看指挥手势,控制自己音量大小。在开始练声四之前,做好分声部工作,练声四作为和声效果初次练习,在本节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作为指挥者,不仅要校准音高,更要协调各声部声音的和谐。(4)分声部全曲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可分声部先学习全曲,也可以分声部后整体分段进行练习。(5)全曲合排完整演唱歌曲,演唱时注意要拍的拍律感,并唱出渐强渐弱变化。同时,还需保持声部问的均衡,音色柔和统一。需要注意的是,男声声部音区偏低,容易造成压迫喉咙、气息懈怠等问题,训练时要避免喉部紧缩,力求声音自然。三、拓展环节 聆听《手挽手》,感受合唱魅力四、结束语合唱是人声的最高艺术。在合唱中,我们不分彼此;在合唱中我们有凸显声部特色。请大家和我一起走进合唱、感受合唱,聆听和谐之美。 这首诗歌所描绘的春天清新、温暖,充满诗情画意,以此作导入引到学生不仅从感官上感受春天,还要从文字中感受春天。初次聆听,运用音乐要素分析作品表达的情感在此环节了解为什么《春游》出现在《感受经典》这一章节中了解李叔同,拓宽知识面对作品进行谱面分析发声练习谱例选自《春游》的片段,注意和声效果该环节的最终实践步骤由各位老师根据个人教学习惯自行决定
当堂训练 《春游》练声曲和声练习;《春游》三声部合唱全曲训练
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重点是三声部合唱《春游》的排练。对于学生来说感受到声音和谐之美便是初步完成了课堂基础任务。
板书设计 春游三声部合唱 李叔同
作业布置 巩固练习三声部合唱《春游》
课后反思 合唱作为人声的最高艺术有着和谐之美。根据实际学情,带声部的合唱实践在学生目前的学习生涯中并不常有,他们熟悉的是自己独唱或者班级齐唱、轮唱,对声部、和声没有概念。我们本册课本就是希望通过学习让学生们感受到声音的最高艺术,所以任重道远,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