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九月月考语文阶段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九月月考语文阶段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六 年 级 语 文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日积月累 开卷有益 妙笔生花 总 分
得分
一、日积月累。(40分)
1.抄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上阙,做到行款整齐.布局合理。(2分)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根据语境,看拼音写字词。(6分)
只剩下最后一颗手榴弹了,五位壮士毅然以石头为武器进行战斗,石头像báo zi( )一样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rì kòu( )头上砸去,敌人纷纷坠落 shān jiàn( )。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2分)
天刚蒙蒙(mēng méng měng)亮,一位穿着蒙(mēng méng měng)古族传统服饰的老人站在辽阔的草原上放声歌唱。
4.补全词语,并完成填空。(5分)
斩( )截( ) ( )( )沸腾
( )山( )海 千钧( )( )
在这 之际,消防员冲进火场救出了被困的孩子。
5.选词填空,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3分)
A.张望 B.眺望 C.凝望
①爷爷 着手里的抗美援朝勋章,陷入了沉思。
②我站在长城上 ,远处的景色尽收眼底。
③小战士潜伏在草丛里,警惕地向四周 ,观察敌人的动静。
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比喻)
B.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夸张)
C.桂林的山真奇啊,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比喻.排比)
D.广场上无数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周围的宏伟建筑。(拟人)
7.读下面的句子,赏美景,分号应在的位置是( )(2分)
听啊,那草丛的村庄里传来一阵又一阵小提琴的演奏声①看啊,天上一个扁圆的②黄色的月亮③也在悄声的听着④把一大片清光洒到那个草丛的村庄里了。
A.① B.② C.③ D.④
8.照样子,用表示“说”的词语把句子补充完整。(4分)
示例:“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要求。
(1)“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课间多喝水……”妈妈细心地 我。
(2)我漫步在故宫博物院中,忽然听到背后传来一声 :“多么雄伟壮观啊!”
9.课本知识回顾。(8分)
(1)诗中有美景。来到望湖楼前,看到了苏轼笔下“卷地风来忽吹散, ”,那暴雨骤去的奇丽美景;夜宿建德江边,眼前之景正如孟浩然所说的“ ,江清月近人”,一片开阔,也让人倍感寂寥。
(2)《七律·长征》中,“ , ”总领全诗,开门见山地赞美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3)何为爱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和行动。李纲“祖宗疆土, , ”的坚守让人动容;曹植以“ , ”的气节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爱国人士。
10.口语交际。(6分)
临近国庆节,学校准备举办一次演讲比赛。华华撰写了一篇名为“逐梦新时代”的演讲稿,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演讲稿中有一段话引人深思。请你根据语境,排列顺序。( )(填序号)
①人生总是与苦难同行 ②而有的人不甘沉寂③最终获得了成功 ④苦难成了他们抱怨命运的理由⑤有的人甘于沉沦 ⑥在苦难中奋起
A.①⑤④②⑥③
B.⑤④②⑥③①
C.①②⑥③⑤④
D.①⑤④②③⑥
(2)在准备演讲比赛的过程中,班长提醒华华应注意的事项,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写演讲稿时,首先要明确主题和内容,不可漫无边际。
B.演讲稿的观点要鲜明,并且要选择合适的材料说明观点。
C.演讲稿中要多用晦涩深奥的句子,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3)下面在演讲中的表现会被扣分的是哪一项 ( )
A.仪态大方,目光坚定,能与观众进行眼神交流。
B.演讲时语气平淡,没有起伏变化。
C.演讲过程中适当辅以动作,自然而不僵硬。
D.演讲时间适当,最后稳稳收场。
二、开卷有益。(30分)
(一)课内阅读。(11分)
丁香结(节选)
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1.第1 自然段中加点的“渗过来”能否改为“透过来” 为什么 (2分)
2.“丁香结”这一说法的来由是什么 用“ ”在选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2分)
3.题目“丁香结”中“结”的深层含义是( )(2分)
A.丁香形成的疙瘩状的东西。
B.许多簇不同颜色的丁香花簇拥在一起。
C.丁香的花苞。
D.人生中的愁怨和不顺心的事情。
4.丁香引发了作者的联想。细读选文,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3分)
5.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解开生活中的“结”的。(2分)
(二)课外阅读。(10分)
青海湖的蓝
张劭辉
①汽车行驶在青藏高原上,像一只小而快速的爬虫。随着车速迅速铺展开来的是天鹅绒般的草地,草地上散落着黑褐色牦牛和白色羊群。
②车驶过日月山的时候,透过右侧的车窗,我看见了远处升起的一片雾霭,雾下方横向镶嵌着长长的带状的蓝,篱笆墙般站在地平线上。那蓝糅合着粉白,自然而宁静。
③“这就是青海湖了!”领队大声说。
④汽车驶近青海湖畔,刚才带状的蓝现在已经倾泼出去,成了浩浩荡荡仰卧的蓝了。
⑤眼前的蓝让我震撼。蓝得浓厚,蓝得真切,蓝得结实,蓝得透亮。和天空的蓝相比,它更加凝重;和大海的蓝相比,它更加透彻。阳光金子般高高地坠落,摔打在湖面,我几乎听见了蓝清脆的回响。它尽情地吮吸着阳光,愈加斑驳.明亮。
⑥面对青海湖的蓝,我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只想忘我地贴近它——它是含蓄沉静的。又是奔放激扬的;是从容大度的,又是温和细腻的。如果把南方水乡的小河比作温婉女子,那么青海湖则令我想起被风沙磨砺,被日光锤打的西北汉子。青海湖的蓝,是那汉子风尘仆仆后小憩(qì)时转向自己内心的眼神。这蓝是清凉的,类似夏日头顶上的浓荫,嘴里含的薄荷,手里捏的水晶。
⑦起风了。风隐形的手不停地揉捏着那蓝,使它拥有各种形状:细密的鳞片,一个人沧桑的皱纹,树一层层的年轮,涌动的丝绸……风更加用力,我看见细小的叶子被风举起来,簌簌地摇响,唤起了一座森林的合唱。蓝于是拥有了歌喉,敞开了自己沉寂的大门,赢得了通往外面世界的道路——那些自水花中飞起的白色水鸟是它寄往人间的一封封信吗
⑧我相信青海湖的蓝是有生命的。两百万年光阴的分分秒秒融入其中,留下的不仅仅是时间的痕迹,更有青海湖内在的血脉。在青海湖畔,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
⑨我们在青海湖畔的藏包里小聚,酥油茶很可口,青稞酒散发着醇香。好客的藏包主人端酒吟唱西北民歌,唱得真挚粗放,酣畅淋漓。青海湖远远地送来耳语,我们仿佛漂浮在那片蓝色的水域之上,一双母亲的手将我们轻轻摇晃。我们是青海湖摇篮里的一群孩子。
(有删改)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青海湖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选项完成填空。(3分)
A.斑驳.明亮 B.温柔慈爱 C.自然而宁静
远看湖——( ) 近看湖——( ) 听湖——( )
2.阅读第④.第⑤自然段,下列最能描绘青海湖的蓝的一项是( )(2分)
A.轻盈干净的天蓝色 B.厚重深沉的藏蓝色 C.丰盈明净的湛蓝色
3.短文中画“ ”的句子是作者看到青海湖后产生的联想。请把作者联想到的内容填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4.青海湖让作者想起西北汉子,又让作者想到母亲的手,前后矛盾吗?为什么 (3分)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9分)
异行(háng)同心者
材料一:钱学森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为我国的运载火箭和导弹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35年,钱学森赴美留学,师从教授冯·卡门,后来成为他最得意的学生与助手之一。在美期间,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钱学森向留学生们袒露自己想要回国的心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研究,困难重重。”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盼夜盼的就是祖国能走向光明。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创造。”
材料二:黄旭华是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他自小就立下宏愿:“要么上天,要么入海。”1958年,中央批示核潜艇研究,此后30年,黄旭华不得不远离家人,只身一人来到暴风雨经常光顾的实验基地。他的父亲至死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做什么的,母亲30年来才见了孩子一面。当实验成功的消息传到家中,一向默默支撑家庭的妻子放声大哭。
材料三:袁隆平出生于战乱年代,从小他便与家人颠沛流离。袁隆平青年时,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严重的饥荒,他深知只有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问题。1956年,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袁隆平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他成立科研小组,希望研究出一种高产的作物。科研小组在经费短缺的情况下不断试验,历经多年,终于找到了完美的试验野稻————“野败”。此后,袁隆平怀着科学家的本心,继续探究“杂交水稻”的培育。为了科学革命事业,他错过了对母亲弥留之际的陪伴,错过了儿子的成长,妻子卧病在床,10天的请假陪伴是他与妻子最长的一次独处,等妻子醒来他又踏上了前往田野的道路……
1.阅读上述材料,将下列荣誉称号与人物成功匹配。(填序号)(3分)
①钱学森 ②黄旭华 ③袁隆平
“中国核潜艇之父”——
“中国导弹之父”——
“杂交水稻之父”——
2.结合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黄旭华的家人不支持他从事的科研工作,以至于他的妻子得知他取得成功后悔恨大哭。
B.在美国,钱学森有着优越的生活,但他觉得回国发展更有前途,所以他决定回国。
C.袁隆平及其团队凭借对科学真理的执着探索,以及不怕失败的顽强毅力,终于找到了“野败”,使得“杂交水稻”研究技术有了阶段性的突破。
3.“异行同心者”是指:一群来自不同行业.身份各异,却有着共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的人。下列内容不适合放入材料中的是( )(2分)
A.“花萼愚公”————周永开,中国共产党党员。离休后的他仍然投身于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不遗余力参与护林造林,推动花萼山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B.林烨公费留学美国后,专注于火箭操纵学研究,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毕业后,林烨选择留在美国,并参与了“民兵-3”洲际导弹的研发工作。
C.张桂梅,教师,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她以党建引领办教育,帮助很多贫困山区女孩考上大学,走出大山。她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教育事业。
4.请选择一位你心中的“最美中国人”,给他(她)写写颁奖辞吧。(2分)
琦琦:我想把“最美中国人”的荣誉颁给董存瑞,他是一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他举着炸药包,擎起了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
我:我想把“最美中国人”的荣誉颁给 , 。
三.妙笔生花。(30分)
在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你一定见过很多有意思的场面,比如:校内的六一文艺汇演.升国旗仪式.足球比赛,校外的植树活动.社区大扫除等。请你选择一个印象深刻的场面,试着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场面写具体.写清楚。题目自拟,不少于
450字。
六年语文答案
一、日积月累(40分)
1.(2分)
2.(6分)雹子 日寇 山涧
3.(2分)mēng měng
4.(5分)钉 铁 热血 排 倒 一发 千钧一发
5.(3分)C B A
6.(2分)D
7.(2分)A
8.(4分)示例:(1)嘱咐 (2)赞叹
9.(8分)
(1)望湖楼下水如天 野旷天低树
(2)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3)当以死守 不可以尺寸与人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10.(6分)(1)A (2)C (3)B
二、开卷有益(30分)
(一)课内阅读。(11分)
1.(2分)不能 “渗”表示慢慢地透过来,更生动形象。
2.(2分)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3.(2分)D
4.(3分)诗句 印象派的画 合理即可(示例:正确面对人生中的事情)
5.(2分)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二) 课外阅读(10分)
1.(3分)C A B
2.(2分)C
3.(2分)鳞片 皱纹 年轮 丝绸
4.(3分)不矛盾 大意对即可。
示例:青海湖让作者想起西北汉子,是因为青海湖有奔放激扬.从容大度的一面,想起母亲的手,是因为青海湖送来耳语,亲切温柔,前后不矛盾,都写出了青海湖的美。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9分)
1.(3分)② ① ③
2.(2分)C
3.(2分)B
4.(2分)答案不唯一。略
三、妙笔生花(30分)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