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第四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测评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周口市第四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测评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语文答案
(1)A (2)义 濡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②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露从今夜白④月是故乡明
⑤欲为圣明除弊事⑥肯将衰朽惜残年 ⑦晨起动征铎⑧客行悲故乡
D 4.(1)示例:鲁迅自尊自强,弃医从文,堪称“中国脊梁”。人物恰当,句式接近即可。 (2)示例: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④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 (3)示例:实现理想的前提是保证它合理,并且具体可行。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需要踏实和坚韧不拔,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心态。
②梁叔抡鞭教训牛犊走正道,“我”心里一惊。 ④“我”半夜醒来,因梁叔打牛和他的话,记起高考前因看小说被班主任骂“不走正道”的事,难以入眠。 6.示例:梁叔看似教训牛犊不走直线,实则是受“我”父亲之托,借教训牛犊走正道,暗示“我”应该参加补习,准备高考。班主任发现“我”高考前不复习却偷看小说,既气愤“我”浪费时间、辜负机会,又怕“我”错失前程,急着点醒“我”回归正途。因此二者都因“我”偏离求学的正道而着急,担心“我”走弯路,期盼“我”能及时改正,背后是深沉的善意与期望。 7.示例:农耕技艺娴熟:他是村里公认的“犁地老把式”,即便牛犊难调教、自己累得气喘吁吁也不放弃,尽显专业与耐心。 善解人意:询问“我”为何不补习却在“我”不愿回答时不再追问,避免“我”尴尬。 善良,乐于助人:再“我”高考落榜状状态差的时候,配合“我”爹的安排,点醒“我”。 富有教育智慧:他没有对“我”直接说教,而是借教训牛犊“不走正道”引导“我”回归正途。 (任意2点即可) 7.①象征着引导人走向正道,就像牵牛犁地时要引导牛走正道是一样的。父亲和梁叔借牛犁地的事情教导“我”走正道;②代表着长辈对晚辈的教育和引导,父亲通过梁叔耕地的事情教育“我”,梁叔和父亲的教导让我走向正途。 与文章主旨的关联:牛犊需梁叔“牵”着学走犁地正道,“我”需梁叔借“训牛”点醒、父亲借“说牛”开导,才从迷茫中醒悟,重拾求学初心。文章正是通过“牵牛”这一具体事件揭示了“成长中需有人引导,方能认清并走上正确道路”这一主旨。
9. 谦逊是通往成功的桥梁,而骄傲自满则是走向失败的滑梯。(或:成由谦逊败由奢)
10. 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 列举了李自成前期谦逊成功与后期骄傲失败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谦逊使人进步”和“骄傲导致失败”的观点。同时,将李自成前期的成功与后期的失败进行鲜明对比,突出强调了“谦逊”与“骄傲”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结果,使“满招损,谦受益”的观点更加深刻、有力。
11. (示例一)三国时期的关羽,武艺超群,但他骄傲轻敌,看不起东吴年轻将领陆逊,最终大意失荆州,兵败被杀。(示例二)法国皇帝拿破仑,凭借军事天才几乎征服整个欧洲,但他骄傲自大,在实力不足的情况下悍然入侵俄国,最终遭遇滑铁卢惨败,帝国覆灭。
评价标准:事例能准确证明观点,表述简洁清晰即可。
12.D 13.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1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5.他不受个人荣辱、悲喜的局限,以天下为己任,用具体行动来体现忧国忧民的情怀,这是难得可贵的。(言之有理即可)
16.D 17.诗人用“沉舟”“病树”比喻久遭贬谪的自己,用“千帆”“万木”比喻仕途得意的新贵们,表现出诗人面对世事变迁和官场浮沉的旷达胸怀。
18.艾青诗选 艾青 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周口四中上学期九年级语文学科素养测评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请结合下面语境,按要求完成字音字形题。(4分)
在文学的殿堂漫步,我们可以倾听燕子的呢喃,欣赏春花的鲜妍;可以感悟做人的真谛,不因衣衫褴褛而自惭形秽,不因只言片语而断章取yì( ),不一味忸怩作态、矫揉造作,也不为一时的挫折而自暴自弃……文学作品总能rú( )养我们的心灵,给予我们精神上的充盈。
(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 请你做出选择。( ) (2分)
A. yán ní jiǎo B. yán niē jiǎo
C. yàn ní jiǎo D. yàn niē jiāo
(2)语段中两个括号里,应填写哪个字 请规范书写。(2分)
断章取yì( ) rú( )养
2.古诗文默写。(8分)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始终是永恒不变的主题。李白以以破浪扬帆之姿宣告“① ,② ”的豪情壮志《行路难》;秋夜,白露既降,杜甫的思绪乘着月色飞翔,不禁吟唱“③ ,④ ”《月夜忆舍弟》;韩愈被贬,依然不辞衰老,不惜残年,忠君之心弥坚,他坦诚心志“⑤ ,
⑥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温庭筠于晨起早行,离别故乡,艰难愁苦涌上心头,“⑦ ,⑧ ”《商山早行》。
3.下面一段文字,介绍了“唐宋八大家”称号的由来,有几句话语序错乱,请你选出正确语序。( )(3分)
唐宋八大家,是文学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称号。 。 。 ____ 。 。明代,茅坤编纂《唐宋八大家文钞》,提出“唐宋八大家”这一称号,此书流传甚广。时至今日,“唐宋八大家”所展现的革新精神和所创立的语言范式,为我们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独特的精神源泉。
①中唐时期,韩愈针对“骈文”的弊病,发起“古文运动”,提倡先秦、两汉的“散文”以自由的方式写言之有物的文章。
②南北朝时期,“骈文”兴盛,讲究对偶声律,辞藻华美,文风靡丽,内容上却华而不实。
③接着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继续将“古文运动”发扬光大。
④同时期,柳宗元与韩愈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到了宋朝,欧阳修极为推崇韩愈,推动了“古文运动”的发展。
A.②③①④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4.为了进一步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周口四中九(1)班拟开展“少年当自强”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9分)
【活动一:寻找典型人物,讲述自强故事】
(1)语文书中有许多自强不息的人物,请仿照示例举出一例。(限初中语文课本)(3分)
示例:邓稼先心怀祖国,鞠躬尽瘁,无愧“两弹元勋”。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开展主题演讲,理解自强内涵】
(2)请你搜集两句体现“自强不息”的名言分享给要参加演讲的同学。(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要参加此次主题演讲的同学的一个构思框架图,请你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介绍给 你们小组的其他成员,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60 个字。(4分)
现代文阅读(共26分)
阅读下文,完成5——8题。(共16分)
牵牛
①高考落榜,我回到村里。别的同学都去补习了,唯独我没去。下午,队长派我帮梁叔用牛犊犁地。
②这是头刚出槽的牛犊,身材粗短,满身力气,红色的皮毛细嫩光滑,头顶刚露出两只角的雏形,开春时才扎上鼻环。
③路上,我牵着缰绳,牛犊拉着犁,梁叔扶着犁。牛犊很不安分,有时慢悠悠地跟着老牛,有时快跑。我使劲往后拉着缰绳,生怕出乱子。到了地头,我已是大汗淋漓。
④梁叔喘着气,摘下眼镜,用手背擦把汗说,真是初生牛犊,不懂得套数,看来这牛犊很难调教。
⑤这是斜川街最大的一块土地,一百多亩,土地平整,但一晌只能犁四个来回。梁叔缓过气,发出“得”的指令,我便牵着牛犊进地。牛犊低下头,躬着身,拉紧套绳猛地一拽。我慌忙拉住,纠正牛犊沿直线行走。
⑥梁叔说,我说“吁”是让牛向里走,说“喂”是让牛向外走。要让牛犊慢慢听懂这些。梁叔按住犁,一会儿“吁”,一会儿“喂”,我按梁叔的指令,纠正牛犊的行走方向。有时,牛犊走得过快,梁叔压不住犁,空划了一段,梁叔就让我拉着牛绳,回头返到原点重犁。犁到地中间,我和梁叔都累得气喘吁吁。梁叔放下犁,坐在畦梁上,说,歇会儿吧,村里人都说我是犁地的老把式,队上的牛都是我教会的,可没想到这头牛犊这样费事。
⑦说完,梁叔装了锅烟,吧嗒吧嗒抽起来。我没敢放下缰绳,杵着没动。梁叔吐出一口白烟,说,过来歇歇,它这会儿折腾够了,不会跑的。我半疑半信地放下缰绳,脱掉鞋子坐在一边。
⑧梁叔把烟锅在鞋帮上磕了磕,看着我问道,我看队上的娃都补习去了,你咋没去?我不想去。我摇摇头说。咋啦?听说你考得不错。
⑨我……我不想告诉梁叔其中的原因。梁叔没有再追问,也没有看我,又装了锅烟,吧嗒吧嗒地抽完,然后把烟袋往裤带上一别,说一声,起。
⑩我们又开始犁地。牛犊明显累了,这会儿乖巧了许多,不过走着走着又走偏了。梁叔不知哪儿来的一股邪火,抡起鞭子,朝牛犊的外侧边抽边大声叫道,吁!我让你不走正道,我让你不走正道!看到梁叔抡起的牛鞭,听着梁叔教训牛犊的话,我心里一惊,吓得忙把缰绳朝里拉,谁知又拉过了。
梁叔抡起鞭子,想从里侧抽打牛犊,但怕打到我,便喘着气说,这牛犊,还是鞭子挨得太少,挨多了,自然会记住。
夕阳染红了西天,像牛犊鼻环上渗出的血。傍晚回到家,我累得连话都不想说。等我下了床,爹笑着问道,累吧?我没接爹的话。
牛学犁地,需要两个人。牵牛的人要紧握缰绳,自己走正;扶犁的人要随时纠正,这样才能教会牛走上正道。爹说话时,没有看我,像是自言自语。见我还不说话,爹继续说,你梁叔是个能人。“老三届”毕业,要不是取消高考,他早考上大学了。他干啥像啥,犁地不到半年,就成了把式……爹说了很多,我只记住了两个字:正道。
半夜醒来,我怎么也无法入睡。梁叔打牛的情景和牛犊鼻环上的血,不时在我眼前闪现。梁叔的话更刺得我耳膜发疼。这句熟悉的话,不正是那天班主任骂我的话吗?高考前,别的同学都在紧张地复习,我却偷偷地看小说。班主任发现后,气急之下一把抓过书,撕成两半,摔在地上。我急了,瞪着眼睛,和班主任争吵起来。他气得边撕书边骂道,我让你不走正道,我让你不走正道!他眼睛红得像牛犊鼻环上的血。
第二天早晨,队上的铃声敲响时,爹喊我起来上工,牵牛。我跟爹说,我不去了,我要补习去。爹听后,阴沉了好多天的脸,像升起的太阳,终于灿烂起来。
第二年,我考上了师专。临走时,我特意给梁叔买了一斤点心,向他告别。
梁叔咧嘴一笑,说,牛犊也学会了犁地。你知道吗?当初,是你爹专门跟队长说让你来跟我的。
(作者:徐玉虎。有删改)
5.请根据提示,围绕“我”与梁叔牵牛犁地这件事梳理相关内容,并将其填写在下面横线处。
①高考落榜,“我”没去补习,被队长派去给梁叔牵牛犁地,牛犊不安分,“我”很费力。

③父亲借牛学犁地和梁叔的事,教导“我”走正道。

⑤“我”决定参加补习,第二年考上师专,临走前给梁叔买点心告别。
6.文中两处画横线句,不同的人说出了相同的话:“我让你不走正道,我让你不走正道!”这其中有着怎样相同的心理?请结合全文简要说说你的理解。
7.结合文中对梁叔的多处描写,分析梁叔是一个怎样的人。
8.结合全文,说说标题“牵牛”有哪些深层含义,与文章主旨有怎样的关联。
阅读下文,完成9——11题。(共10分)
成由谦逊败由奢
①“满招损,谦受益”,这句古老的格言揭示了一个朴素而永恒的真理:谦逊是通往成功的桥梁,而骄傲自满则是走向失败的滑梯。
②谦逊使人进步。它像一块海绵,能不断吸纳他人的长处与新知。谦逊的人深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故而总能保持开放的心态,见贤思齐,精益求精。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在起义之初能礼贤下士,故而队伍不断壮大,最终推翻了明王朝。然而,进京之后,他及其部将便骄傲自满,迅速腐化,最终导致了失败的悲剧。这一正一反的教训,何其深刻!
③反之,骄傲则使人落后。它如一堵高墙,隔绝了批评与建议;它如一只充气过足的气球,看似庞大,实则一触即破。一个人一旦被骄傲的情绪所支配,便会目空一切,固步自封,从而错失改进的良机,最终在竞争中被淘汰。
④对于我们青少年学生而言,培养谦逊的品质尤为重要。在学业上,它让我们永葆求知欲,不因一次好成绩而沾沾自喜;在与人交往中,它让我们懂得尊重,赢得真正的友谊。
⑤让我们时刻铭记:成功,由谦逊奠基;失败,常因骄傲酿成。
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0.第②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4分)
11.请你为第③段的观点“骄傲则使人落后”补充一个具体的事例论据(本试卷例子除外)
(3分)
古诗文阅读(共1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共12分)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 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 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①一匹。嫁娶丧葬, 皆有赡给。聚族人仅②百口。公殁③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④,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选自《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缣(jiān):细绢。②仅:将近。③殁(mò):死。④令:善,美好。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至若春和景明 未若柳絮因风起
B.不以物喜 以刀劈狼首
C.先天下之忧而忧 学而不思则罔
D.登斯楼也 斯是陋室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4.【乙】文体现了范仲淹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用【甲】文中合适的句子回答(3分)
15.请根据【甲】【乙】两文,具体说说你对范仲淹忧乐观的理解和看法。(4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6——17题。(共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6.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交代贬谪之地的荒凉偏远和被贬时间之长。
B.诗人运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表达了对故友的怀念以及世事沧桑、人事全非的感慨。
C.尾联点明酬答之意,回应首联,既有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表达了自己要振作精神的决心。
D.诗歌的情感变化,由先前的平静转变为慷慨豁达,不乏刚健昂扬之气。
17.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分)
四、整本书阅读(共4分)
向太阳(节选)
初升的太阳/照在我们的头上
照在我们的久久地低垂着/不曾抬起过的头上
太阳照着我们的城市和村庄
照着我们的久久地住着
屈服在不正的权力下的城市和村庄
太阳照着我们的田野、河流和山峦
照着我们的从很久以来
到处都蠕动着痛苦的灵魂的
田野、河流和山峦……
18.《向太阳》选自《 》,作者是 。(2 分)在这首诗中,作者借歌颂太阳,表达了怎样的愿望? (2 分)
五、作文(共50分)
1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那些看似波澜不起的日复一日,会突然在某天让人看到坚持的意义。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世间事,最难的往往是开始。当你克服了犹豫不决,克服了种种顾虑,终于开始去做了的时候,其实已经跨过了这条路上最大的阻碍。当你每天迎着朝露,感受着清晨四季分明的温度;当你每天伴着晚霞,踏着图书馆悦耳的闭馆音乐离开……不要轻言放弃,因为从来没有一种坚持会被辜负。当你真正努力起来,你会发现,自己真的很了不起。
请以《坚持让我了不起》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50分)
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不少于600字。③不要套作,不要抄袭。④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