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现代双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太原市现代双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9月月考语文答案
【答案】【答案】1. C 2. B 3. A 6. D 7. C 10. CEH 11. C 12. C
15. B 18. D 22.D 23.A
4. ①设问形式,引发思考:以选择问句的形式,直接点出核心矛盾,激发阅读兴趣。
②对比鲜明,突出主题:“吸引”与“驱使”形成对比,形象地展现了两种不同的心理动力机制,突出了积极心理学的“主动”特质。
③以第二人称“你”作为倾诉对象,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亲切自然。
5. ①不沉湎于无法改变的过去,将目光投向未来;
②以乐观的情绪积极行动,只有行动才能改变现状;
③勇敢地直面生活,从性格入手不断地改变自己;
④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提升自己总体的幸福感;
⑤客观地认识世界,建立与世界的良性关系。
8. ①出发与寻车时:对远行充满期待,对找到旅店、搭上车抱有希望,被拒后感到气愤;②与司机同行时:因能搭车而心安,对司机产生信任;③遭遇抢劫时:从愤怒反抗到无力与绝望,尤其对司机的行为感到愤怒;④最终在汽车里:从迷茫痛苦转为获得内心的温暖与安宁。
9. ①荒诞的情节:司机态度反复(从拒绝到接纳再到旁观抢劫甚至抢背包)、众人毫无顾忌哄抢苹果并拆解汽车,这些情节违背常理,充满荒诞感;②真实的意味:这些荒诞情节反映了现实中人性的复杂——司机的冷漠自私、众人的贪婪粗暴,展现了“我”初入社会遭遇的冲击与成长的阵痛,真实映射了成人世界的残酷与现实的复杂,是对生活本质的深刻揭示。
13. (1)第二年,麦子大丰收,老百姓依路的远近接受粮食回家,共救活五十余万人,收募为兵的数量可以万计。
(2)按规定,遇灾年官府发放粮食救济穷人满三个月就停止,这年发放到五月才结束。
14. 相同点:提供粮食;安葬死者。
不同点:①富弼设置居所安置流民;动员官员为百姓积极做事;鼓励民众自救。②赵抃事必躬亲,捐资助民。
16. ①一丝不苟、勇于创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说自己平生喜欢细细琢磨、苦苦寻觅好的诗句,决心一定写出惊人的句子来。
②不刻意雕琢,追求自然天成。“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诗人说自己年事已高,写诗完全是“漫与”即随意吟咏。
③师法古人,步武前贤。“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杜甫渴望能与陶渊明、谢灵运这样的诗坛高手为伴,与他们交游,向他们学习。
17. (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4)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19. 即使/也
20. “题裁”改为“体裁”;“清淅”改为“清晰”;“不盛枚举”改为“不胜枚举”;“片断”改为“片段”。
21. 示例一:诗人将对塞外奇特壮丽风光的感叹与身处边塞的孤寂飘零,融入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意象中,营造了雄浑阔大、慷慨悲壮的意境。
示例二:诗人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之悲,融入落木、长江的景象中,营造了沉郁悲凉、气势磅礴的意境。
【18题详解】根据前一句可知,“意境”是中国文学艺术的共同特点。此处是对前文的总结,因此括号内应填入与“意境”直接相关的概括性表述。
A.“主观情意的表达”,只涉及意境形成的部分要素;
B.“博采众长”,偏离语境,与意境无关;
C.“借客观物象抒情”,只涉及意境形成的方法;
D.“注重意境的创造”最符合上下文逻辑,既承接前文对意境普遍性的说明,又引出后文对共同特点的总结。
【20题详解】“题”指题目、主题或问题;“体”指形式、体裁或结构,“体裁”,指文学作品的形式类别。“题裁”改为“体裁”。
“淅”是拟声词;“晰”才表示清楚。故“清淅”改为“清晰”。
“盛”是兴旺之意;“胜”是“尽”的意思,“不胜枚举”表示数量多无法一一列举。故“不盛枚举”改为“不胜枚举”。
“断”强调“分开、中断”的动作或状态;“段”强调“整体中的一部分”,“片段”指的是“完整事物中的一小部分”。故“片断”改为“片段”。
22. 【答案】D
①涂脂抹粉:搽胭脂抹粉,指妇女打扮,也比喻为遮掩丑恶的本质而粉饰打扮。语境是说脸部的涂抹化妆,使用正确。
②大快人心:坏人受到惩罚使人感到非常痛快。语境是说临床治疗好,应为“振奋人心”。
③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语境是说对秘密的追究,使用正确。
④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态度强横,丝毫不讲道理。语境是说从财富和贫困具有某种魔力,应为“不可思议”。
⑤宽洪大量:形容人的度量很大,待人宽厚,能容人容事。也作“宽宏大度”。语境有“不肯和小人计较”,使用正确。
⑥六神无主:形容惊恐万分而毫无主张。语境是说受到惊吓,应为“六神不安”。
②④⑥使用错误。
23. 【答案】A
B.一面对两面,前面“很多人提笔忘字”是一面,而“能否”是两面,照应不周,可删掉“能否”;
C.不合逻辑,“上”“下”对应语序反了,应改为“上对不起千古以上的诗人,下对不起未来的学者”;
D.成分残缺,“出现”后面缺少宾语,可在句末加上“的现象”。
材料提到“延迟满足”的概念,它是一种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眼前的暂时性满足的取向,这个满足能够磨炼心性,提升人格,以更长远的目光追求更长远的幸福,从这个角度讲,“延迟满足”就是要让人学会暂时舍弃眼前可观、可触的真实幸福,去追求更为长远的幸福,但这种幸福是否存在,放弃眼前的幸福能否换来更为长远的幸福,这一点需要辩证分析;“即时满足”是一种对既有幸福的把握,这种满足能够让人们学会把握当下,珍惜眼前,获得可触可感的幸福,但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这种幸福是否会比较短暂,个人会不会因此而无大志、无斗志,也要辩证分析。可见材料聚焦于幸福获取的途径,一种是延迟满足,一种是即时快乐,两种满足的方式不同,其获得的幸福特征也不尽相同。其实,这两种追求并没有高下之别,更无对错之分,只是个人在幸福追求路途中的选择之别。作文题目意在引导学生思考追求“幸福”的路径,看似是一道二元对立的作文题,实则二元是聚焦于对幸福问题的讨论,呈现的两种追求幸福的方式都是为了实现幸福的最大化。考生的理解可呈现出一定的生命厚度和人生深度,能够以更多元、深入的角度理解作文题,如文化审美、民族心理、社会特性等。也可以站在更高角度,从民族文化审美角度去解析或辩证地看问题。
写作时,考生应围绕“延迟满足”“即时快乐”“幸福”三个关键词展开写作。着重辩证论述“延迟满足”与“即时快乐”的关系,明确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可以兼而有之。比如,可以在某些方面追求上追求“延迟满足”,不止步于眼前的收获,稳扎稳打,追求卓越,与此同时,可以在另一些方面追求“即时满足”,强调眼下的成就,安于当下。最后强调在人生路上学会平衡“延迟满足”与“即时快乐”,拥有人生最大的幸福感。
【参考立意】
①用耐心和自律迎接迟来的幸福。
②把握当下,珍惜眼前的幸福。
③耐心追求远方的幸福,即时把握当下的快乐。
参考译文:
文本一:
富弼,字彦国,是河南人。年轻时刻苦好学,气度不凡。范仲淹见到他认为他很出众,推举他参加“茂材异等”科考。
河朔发大水,老百姓到处流浪讨饭。富弼鼓励治区内的百姓拿出粮食,加以官仓的粮食,获得公私庐舍十余万处,将流民各地安排,以便于供给柴和水。官吏已经去职的、等待任命的、朝廷官员而今返回家居的,都给予俸禄。让他们在老百姓聚集的地方,挑选老病衰弱者给予粮食,记载这些官吏的功劳,约定到时候替他们上奏请求赏赐。一般每隔五天,就派人拿着酒肉饭菜进行慰劳,出于最大的诚心,人人都为之尽力。山林池泽之出产有利于老百姓生活的,都听任流民自行获取。死去的人就筑大冢一起安葬,将它叫作“丛冢”。第二年,麦子大丰收,老百姓依路的远近接受粮食回家,共救活五十余万人,收募为兵的数量可以万计。先前那些负责救灾的人,都把灾民聚集在城墙内,煮粥施舍给他们吃。(结果)湿热环境诱发瘟疫,还发生人群相互践踏伤亡的事件。有人苦等粥饭数日,最终没能领到粥就倒地身亡。(这种做法)名义上是救灾,实际上却是在杀人。皇帝听说后,派遣使者嘉奖慰问,授任礼部侍郎。富弼说:“这是我作为守臣的职责。”辞谢不予接受。自从富弼立下的法则简便周密,天下相传以此来作为样本。
文本二:
熙宁八年夏天,吴越一带遭遇严重旱灾。这年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赵公出任为越州长官。赵公征收富户人家上缴的,以及僧人道士和读书人吃余下的粮米,共得谷物四万八千多石,就用它来补助那救济的费用。让规定从十月初一开始,每人每天领一升救济粮,孩童每天领半升。赵公担心领米的人太多会相互拥挤践踏,又让男人女人在不同的日子领米,并且每人一次领两天的口粮。他又担心乡民将流离失所,就在城镇郊外设置了发粮点共五十七处。能够买得起粮食的人,就替他们告诫富人不能囤积米粮不卖给他们。又替他们调出官粮,共五万二千余石,低价卖给百姓。设置卖粮点共十八处,让买粮的人自行就便像领粮的一样。
按规定,遇灾年给穷人发放救济满三个月就停止,这年发放到五月才结束。有不便行公文处理的事情,赵公一概自己担当责任,不因此连累下属官员。有请示上级的事,有些对救灾有较多的好处,就立即施行。赵公在这段时间,早晚劳心力从未稍微懈怠,事无论巨细必定亲自处理。给病人吃药吃饭的开销花的多是自己的钱。百姓不幸遭遇旱灾瘟疫,能避免辗转死去;即使死了也不会无人收敛埋葬,都是靠赵公的力量。2025-2026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语文·答题卡
8.(4分)
17(每句1分,共8分)
(1)
姓名
(2)
准考证号:
贴条形码区
(3)
注意事项
(4)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
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
考生禁填:
缺考标记

19.(2分)
证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违纪标记

9.(6分)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填空题和解答题
以上标记由监考人员用2B铅
(1)
(2)
必须用0.5mm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
笔填涂
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
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选择题填涂样例
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
卷上答题无效。
正确填涂■
20.(3分)
4.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错误填涂×1「1「/1
客观题每题3分,共36分(请用2B铅笔填涂)
13.(1)
1[A][B][C][D]11[A][B][C][D]1O[A][B][C][D][E][F][G][HI
2[A][B][GI[D]12[A][B][C][D]23[A][B][C][D]
3[A][B][C][D]I5[A][B][C][D]
6[A][B][C][D]18[A][B][C][D]
21.(4分)
7[AJ[B][C][D]22[J[B][C][D]
13.(2)
第Ⅱ卷(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14.(3分)
4.(4分)
16.(6分)
5.(6分)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四、写作(60分)
24.
题目: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山西现代叔德学技南按
SHANXI MODERN BILINGUAL SCHOOL SOUTH CAMPUS
2025-2026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
的是你接下来采取什么行动去塑造什么样的未来。
积极心理学一个重要研究进展是“创伤后成长”。心理学家发现,有些人在经历创伤事件后,一直
语文试卷
深陷其中走不出来。然而,还有很多人在创伤之后虽然经历了短期的应激障碍,但心理最终变得更强大。
用尼采的话说就是:“杀不死我的,必将使我更强大。”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积极心理学的第二个核心理论一行动,也叫“主动性理论”,也是由塞利格曼提出的。
注意事项:
这是一种类似于“我要去影响世界”的信念,主要由3个因素构成:自信、面向未来的乐观以及解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决问题的创造力。塞利格受强调,积极心理学重在行动。比如,他提出一种帮助人摆脱悲观的方法,叫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习得性乐观”。这种方法并不意味着让人越乐观越好,只是悲观会让人选择放弃,而乐观会让人行动
起来一只有行动才能改变状况。所以,塞利格受经常说:“积极心理学至少有一半是在脖子以下。”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主动性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它是一种积极的信念,更重要的是,这种信念能引发人的主动行为,让人们
在本试卷上无效。
积极地改造自己和世界。这正是积极心理学的目标,它不是为了让人感觉良好,而是为了让人持续提升。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摘编自赵昱鲲《不管,我就是要幸福!》)
4.测试范围:以第二单元为主。
材料二:
5.难度系数:0.65。
我遇见了所有的悲伤,但我依然愿意前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幸福是有公式的。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即著名的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福四要素。
材料一:
第一个幸福要素是,我们总体的幸福感。意思是对自己总体的生活状态基本满意,如没病没灾,有
你是被未来吸引,还是被过去驱使?
自己喜欢的东西,找到了一段自己较为满意的亲密关系。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较为完满的生活状态。
第二个幸福要素是,性格必须是快乐的。性格有跨情境、跨时间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如果一个人性
积极心理学如今已成为心理学领域的一门显学。其中,有两个理论是我们最应该了解的,它们是“未
来”和“行动”。
格多变,或性格中呈现严重的双面性,便要从自己的性格着手,改变自己。幸福的人一般有快乐的性格,
2016年,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塞利格曼用大量科学研究证明了积极心理学的第一个核心理论:
他们喜欢社会,喜欢他人,对未来充满着向往和期待。
展望理论。简而言之,人是被未来吸引,而不是被过去驱使的。塞利格曼认为,这才是积极心理学和传
第三个幸福要素是,积极的情绪。人生在世,我们总喜欢追求快乐,排斥负面情绪。但生活中总避
统心理学真正不同的地方。心理的积极不仅仅是感到快乐,凡事都往好处想,更是拒绝被过去定义,愿
免不了负面情绪的到来。我们会发现,有些人即使在负面情绪下,还是有很多积极的情绪产生,能感到
意通过自己的行动改变未来。
幸福,同时内心还有感恩、同情、敬畏等感受。为什么幸福的人会这样?这一切都建立在我们跟世界是
以往的心理学家在分析一个人的时候,往往把重点放在他过去的经历上,为什么心理学家会形成这
怎样的关系上。有时,我们觉得世界是危险的,对待世界的态度往往也是抗拒的、敌对的、敏感的、想
样的思维方式呢?
逃脱的,很难体会到跟世界的良性互动。所以,情绪影响着我们的幸福。
因为心理学发展的早期正值物理学的巅峰时代。看上去,物理学家们只用几个公式就把这个世界的
第四个幸福要素是,愉悦的感觉。当我们喜欢某件事情时,就去实现,自然而然会产生愉悦的感觉。
规律解释清楚了。比如,如果过去是A、B、C,那么现在必然是D、E、F,而未来必然是X、Y、Z。用
例如,当我们吃着自己喜爱的食物时,在沙滩上漫步时,见到了旅途中各种优美的风景时,闻到了沁人
著名科学家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的话来说就是:“只要你告诉我全宇宙所有粒子的状态,我就能够
心脾的花香时,都能体会到愉悦的感觉。
推断出从现在开始直到永远的世界的每一个状态。”因此,早期的心理学家一心想构建一个类似于物理
但不管是哪种因素,幸福一定是诸多元素积累在一起的。
学的体系:只要知道了一个人的过去,就能推测出他的现在和未来,甚至可以把他当作机器一样操纵。
有些人总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幸的人,面对不幸,我们总会寻找各式各样的理由阻碍成长。这时,我
但是,人和机器有根本的区别:人有主观能动性,人会做选择。并不是你有这样的过去,就必然会
们的关注点都放在了这上面,对身边所发生的一切视而不见,包括能产生幸福感的事件。
做那样的决策。过去只能对你有所影响,但最终决定你现在要采取何种行动的,是你对未来的想象。心
(摘编自《幸福的勇气》推荐序三,作者胡慎之)
理状态也一样。比如你感到消沉,表面上是因为过去太悲惨、现在太艰难,但本质上是这些悲惨、艰难
让你觉得未来没有希望。再比如,你感到愤怒,表面上是因为有人对你不公平,但其实是因为这些不公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平让你觉得自己必须反击,才能改善未来。
A.早期心理学的思维方式受正值巅峰时代的物理学的影响,心理学家们想构建一个与物理学类似的体
人类进化出的所有心理机制都是为未来做准备的。进化不关心过去,因为过去已经无法改变,重要
系。
B.毕竟与机器不同,人有主观能动性,过去并不能绝对地影响一个人,对未来的想象最终决定着人的
试题第1页(共8页)
试题第2页(共8页)2025-2026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
整体难度:0.65
考试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细 / 目 / 表 / 分 / 析
题号 难度系数 能力维度分析 详细知识点
一、现代文阅读1
1--5 0.75 全部 学术论文;双材料
二、现代文阅读2
6--9 0.75 全部 小说比较阅读;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多角度探究作品意蕴
三、文言文阅读
10-14 0.7 全部 人物传记比较阅读:断句;重点实词积累及运用;句子翻译;阅读概括
四、古代诗歌阅读
15-16 0.6 全部 对诗歌的理解和深入解读;
五、情景默写
17 0.85 全部 第二单元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六、语言表达
18-23 0.85 全部 成语;病句;错别字;语句衔接;概括内容
七、材料作文
1 0.75 全部 材料作文;青年成长及思考;思辨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