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运河教育联盟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聊城市运河教育联盟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强化训练
八年级历史答案
选择题
1--5 DCBAA 6--10ABBCD 11-15DACBC 16--20CBAAA 21--25BBDCC 26--30CBBBD 31--35DBDCA
填空题
1856、1900 37.冯子材、光绪帝(光绪皇帝) 38.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39.香港岛、威海卫 40.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材料解析题
41.(1)影响: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2)清政府对外妥协投降、丧权辱国。《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圆明园建筑精美,内藏无数中华民族艺术瑰宝,英法联军对其大肆抢劫后放火烧毁是人类文明的一场浩劫。(2分)
(3)来源:租界、移民。评价:有被侵略、受屈辱的一面;客观上起的作用主要还是积极的。(4分)
(4)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自觉或不自觉地起了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作用。(2分)
42.(1)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2分)
(2)内部腐败,封建式的管理,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只学习技术,没有触及落后的封建制度。(4分)
(3)戊戌变法;祖宗之法不可变。(2分)
(4)必须促进人民意识的觉醒和思想的解放。(2分)磐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

八年级历史答题卡
考号:
姓名:
班级:
考场:
座号:
注意事项
准考证号
[]
[o]
[o][o][o]
[o][o][o]
1.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座号和准考证号等填写清楚。
[1]
[们
[1]
[1][1]
[1]
[1]
[1]
2.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2]
[2]
[2]
[2]
[2]
[2]
[2]
[2]
3.主观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3]
[3]
[3]
[3]
[3]
[3]
[3]
[3]
4.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4]
[4][4]
[4]
[4]
[4]
[4]
[4]
5.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5]
[5][5]
[5]
[5]
[5]
[5]
[5]
[6]
[6]
[6]
[6]
[6]
[6]
C6]
[6]
[7]
[7]
[7]
[7]
[7]
[7]
[7]
[7]
[8]
[8][8]
[8]
[8]
[8][8]
[8]
正确填涂■缺考标记
[9][9][9][9][9]
[9][9][9]
一、选择题(70分)
1A][B][C][D]
6[A][B][C][D]
11A][B][C][D]16[AJ[B][C][D]21[A][B][C][D]
2[AJ[B][C][D]
7[AJ[B][C][D]
12 CA]CB]CC]DD]17 CA]CB][C]CD]
22[A][B][C][D]
3[A][B][C][D]
8[A][B][C]D]13[AJ[B][C]D]18[A]B][C][D]
23[A][B][C][D]
4[A][B][C][D]
9[AJ[B][C][D]14[AJ[B][C][D]19[AJ[B][C]D]24[AJ[B][CJ[D]
5 [A][B][C][D]
10 [A]CB][C]CD]
15 [A]CB][c][D]
20 [A]CB][C][D]25 [A][B][C][D]
26[AJB][C][D]
31[A][B][C][D]
27[A][B][C][D]
32[A][B][C][D]
28[A][B][C][D]33[A][B][C][D]
29[AJ[B][C][D]34[A][B][C][D]
30CAJB][C]D35[A][B][C][D]
二、填空题(10分)
36.
37
38
39
40.
三、解答题(20分)
41(10分).
第1页(共2页)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强化训练
八年级历史试题
时间: 60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 分,共 70 分。)
1.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上书中指出:如果听任鸦片流毒,“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材料揭示的本质问题是(  )
A.清朝统治的腐败 B.政府财力的不足
C.军队战力的削弱 D.鸦片输入的危害
2.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纪念中国近代以来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而建立的,碑的基座四周镶有十块巨幅汉白玉浮雕,其中第一块的内容就是“虎门销烟”。其主要原因在于虎门销烟(  )
A.沉重地打击了英国走私鸦片的奸商 B.由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并有效禁烟
C.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 D.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华的战争
3.《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照会英国:“从此万年和好,两国无争矣。”这表明清政府(  )
A.开始向西方学习 B.未能认清英国的侵略本性
C.给予英国片面最惠国待遇 D.成为洋人的朝廷
4.1850年,马克思在论述某一战争的影响时写道:“世界上最古老最巩固的帝国8年来在英国资产者的大批印花布的影响之下已经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夕。”该战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它使中国社会的发展脱离开原有的轨道,开始丧失一个独立国家拥有的完整主权和尊严,走上听凭洋人欺凌和摆布的半殖民地道路。”材料表述的是(  )
A.鸦片战争的影响 B.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
C.洋务运动的开展 D.八国联军侵华的结果
6.学者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据此,“把中国拖入世界”的这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1857年5月,法国政府在《给葛罗男爵先生的训令》中说:“因而我们所想修订的正是为了要在更大的程度上,为我们的商业打开通向天朝帝国的道路。”法国为此而发动的侵华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2023年10月18日到29日,五首重聚故园新语圆明园兽首铜像特别展览在圆明园博物馆举办,兽首中的牛首、虎首、猴首、猪首、马首铜像在时隔163年后重聚圆明园。兽首流失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
A.英军攻陷浙江定海 B.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10.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增开营口、烟台、镇江、南京、九江、汉口、淡水、台南、汕头、琼州十处通商口岸。藉此,外国侵略势力得以(  )
A.打开中国门户 B.渗透到南部沿海广大区域
C.开始染指台湾 D.波及东部沿海并深入内地
11.罗尔纲在《太平天国史纲》中写道:“正在这样的一个决定两个壁垒最终命运的关头,太平军方面乃有内讧的大事变发生。太平军自己来摧残自己的势力,使敌人有机会重新抬起头来向自己壁垒反攻,终归把自己扑灭了去。”材料中的“大事变”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 B.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D.使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
12.有学者指出:“在西方工业革命飞速发展的时代,洪秀全却怀着浓厚的复古情愫,将小农生活理想化、绝对化。”体现这一“情愫”的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3.如图所示为太平天国颁布的革命纲领。与前者相比,后者最突出的特点是主张(  )
A.平均分配土地 B.实行君主专制 C.学习西方治国 D.实现男女平等
14.有一首歌谣唱道:“不是说天上的星星多么?比不上太平军的战士多啊!不是说天地的恩情厚么?比不上呼王(即洪秀全)的恩情厚啊!”该“呼王”领导的军队(  )
A.主要由手工业者和商人组成 B.在西征战场上取得重大胜利
C.被外国人率领的洋枪队镇压 D.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武器落后
15.在以“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为主题的历史情景剧演出中,剧中主人公吟诵了清朝诗人杨昌浚的诗句“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这句诗盛赞的民族英雄是(  )
A.郑成功 B.林则徐 C.左宗棠 D.邓世昌
16.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不仅创办近代军事工业,还主动接触西方军事训练体系,将西方军事体操引入中国,创办军事学堂,开设体操课程。这一举措(  )
A.废除了八股取士制度 B.完全取代传统武术训练
C.有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 D.革新了封建军事制度
17.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为摆脱内外交困的处境和维持清王朝封建统治政权,一批当权官僚出面主持了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引进机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自强”“求富”运动。该“运动”(  )
A.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现代化运动
C.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 D.使中国陷入到军阀割据纷争之中
18.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在其成立后的近四十年中共翻译151种图书,其中军事科学35种、工艺制造21种、工程4种、船政8种、矿学11种、数理化35种等。这反映出其近代化的追求是(  )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19.有学者认为:“晚清中国的自强运动既没有发展为一个政治和经济制度的近代化运动,也没有达到文化思想层次,而是仍停留在物质的、技术的层次。”该学者评论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0.鸦片战争以来,西洋人步步紧逼而来,中国必须迎头抗御这一挑战,断然采纳西式船炮来加强自身。据此判断,下列属于19世纪60年代中国“迎头抗御这一挑战”的措施是(  )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允许广大官民上书言事
C.建立起京师大学堂 D.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21.下图是一幅漫画作品《如此“修墙”》,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写着“西方先进技术”的纸条粘在墙上。该漫画讽喻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22.据统计,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共创办包括江南制造总局在内的近代军事工业19个,包括轮船招商局在内的近代民用企业近40个。这表明洋务运动(  )
A.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B.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C.促进了思想文化的传播 D.扭转了清朝内部腐败的状况
23.胡适说:“张季直(即张謇)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而影响及于全国。”张季直作为“开路先锋”,其思想主张是(  )
A.维新变法 B.民主科学 C.武装革命 D.实业救国
24.针对当时的“海陆军救国”“教育救国”等观点,张謇则认为,国家如同一棵大树,教育是花,军队是果,而实业是根。与其认识相关的是(  )
A.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大生纱厂 D.福新面粉公司
25.吴玉章老人在自己时候的回忆文章中写道:我还记得甲午战败的消息传到我的家乡(四川容县)的时候,我和我的二哥曾经痛哭不止。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那样惨,条约又订的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文中“苛刻”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6.“甲午以后,康有为领导的变法运动的主旨是要变更旧的政治制度,建立新的政治制度,以期民族精神及维新事业的充分发挥和推进。”材料中新的政治制度是(  )
A.王位世袭制 B.中央集权制 C.君主立宪制 D.民主共和制
27.梁启超说:“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为此,他参与领导了(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护国战争
28.“甲午战争,我们被日本一举打败,这个刺激才真正刺痛了中国的士大夫,以高级官僚和士大夫为代表的中国社会精英阶层,一边在应付来自外来的挑战,另一边也逐渐缓慢地开始反思。”19世纪末,这种“反思”演化成的实际行动是(  )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武昌起义 D.新文化运动
29.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这些报刊的主旋律是(  )
A.有田同耕 B.变法图强 C.民主科学 D.驱除鞑虏
30.“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据此可知,戊戌变法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  )
A.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 B.削弱了顽固派的势力
C.巩固了儒学正统地位 D.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
31.下图中殉难的历史人物所参加的运动(  )
A.严厉禁止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B.颁布了废除科举制度的诏令
C.自始至终一共经历了一百天 D.在顽固派发动政变之后失败
32.近代中国某社会团体宣称:“扶清灭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国家而安于社稷,佑民于农夫而护村坊。”该团体是(  )
A.拜上帝会 B.义和团 C.兴中会 D.同盟会
33."这一条约还不同于以往的不平等条约。一方面,条约没有规定割让领土、开放口岸的条款;另一面,却进一步设立军事据点和占领区。"这一条约(  )
A.成为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 B.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开启列强资本输出的先例 D.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34.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不遗余力。以下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
A.邓世昌——收复新疆 B.左宗棠——黄海海战
C.康有为——戊戌变法 D.谭嗣同——辛亥革命
35.为拓展学生思维,某中学开展了“思维导图主题命名”活动。如图最恰当的“主题”是?(  )
A.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 B.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C.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加剧 D.中国近代主动开放的过程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
36.________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________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
37.中法战争中指挥取得镇南关大捷的老将是________;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支持变法的皇帝是________。
38.1895年,《__________》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901年,《__________》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39.《南京条约》中割________给英国;________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0.________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__是中国现代化的初步探索。
材料解析题
4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的深重灾难,国家的积弱不振,社会的贫弱穷困,正是不平等条约造成的。李文海先生曾形象地指出:“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像蚊子吮血似的将坚船利炮的‘尖刺’刺入近代中国的孱弱肌体,造成近代中国的‘大出血’。”
——李育民《中外条约与近代中国研究丛书》总序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不平等条约给中国造成的主要影响。(2分)
材料二 如图一、图二
(2)材料二中的图一和图二所反映的历史场景使人悲愤,请说明理由。(2分)
材料三 中英双方签订了一个《土地章程》,章程规定上海划出一块土地,在城外,租给英国人,一亩地一年收1500个铜钱……这就叫作租界。
上海现代城市的来源,一个是租界,一个是租界里的人,就是移民。租界这个因素以前只看到侵略,中国人受屈辱这一面,这一点否定不了……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它客观上起的作用主要还是积极的。
——葛剑雄《上海是怎么来的?》
(3)材料三中,作者认为上海现代城市的来源是哪两个?概括作者对“上海租界”的评价。(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认识。(2分)
42.近代中国在中西新旧折冲的多重困境里,开始了步履蹒蹒跚的近代化历程,遇过种种挫折和失败,但中国社会的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追随人转迭相递进。中国逐步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轮船招商局长期使用官款,发展迅速,该局成立时只有3艘轮船,1877年收购美国旗昌轮船公司以后,拥有轮船30多艘,形成一支实力较强的商船队。1873年至1893年,它获利白银600多万两,但大都归入李鸿章等人的私囊。
——摘编自《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全是官办性质,不但不能自主经营,而且在重理方式上还存在官僚衙门的恶习。以福州船政局为例,局内人员的“薪水工食”竟占了全部经费的80%。它们的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管理水平远远低于国外的同类企业。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分析材料一,谈谈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2分)
(2)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原因。(4分)
材料三
天下者,祖宗之天下也,汝(光绪帝)何敢任意要为!诸臣者,皆我(慈禧太后)多年历选,留以辅汝,汝何敢任意不用!乃竞敢听信叛逆蛊惑,变乱典型。何物康有为,能胜于我选用之人?康有为之法,能胜于祖宗所立之法?
——摘編自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
(3)材料三中“康有为之法”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三请用一句话概括顽固派的主张。(2分)
材料四
1923年,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4)结合近代化历程中遭遇的种种挫折,指出材料四中梁启超倡导的“全人格的觉醒”的原因。(2分)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强化训练
更大的程度上,为我们的商业打开通向天朝帝国的道路。”法国为此而发动的侵华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八年级历史试题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2023年10月18日到29日,五首重聚故园新语圆明园兽首铜像特别展览在圆明园博物馆举办,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兽首中的牛首、虎首、猴首、猪首、马首铜像在时隔163年后重聚圆明园。兽首流失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70分。)
C.中法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上书中指出:如果听任鸦片流毒,“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
9.“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
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材料揭示的本质问题是()
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A.清朝统治的腐败
B.政府财力的不足
A.英军攻陷浙江定海
B.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
C.军队战力的削弱
D.鸦片输入的危害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2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纪念中国近代以来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
10.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增开营口、烟台、镇江、南京、
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而建立的,碑的基座四周镶有十块巨幅汉白玉浮雕,其中
九江、汉口、淡水、台南、汕头、琼州十处通商口岸。藉此,外国侵略势力得以()
第一块的内容就是“虎门销烟”。其主要原因在于虎门销烟()
A.打开中国门户
B.渗透到南部沿海广大区域
A,沉重地打击了英国走私鸦片的奸商B.由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并有效禁烟
C.开始染指台湾
D.波及东部沿海并深入内地
C,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D.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华的战争
11.罗尔纲在《太平天国史纲》中写道:“正在这样的一个决定两个壁垒最终命运的关头,太平军
3.《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照会英国:“从此万年和好,两国无争矣。”这表明清政府()
方面乃有内讧的大事变发生。太平军自己来摧残自己的势力,使敌人有机会重新抬起头来向自
A.开始向西方学习
B,未能认清英国的侵略本性
己壁垒反攻,终归把自己扑灭了去。”材料中的“大事变”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C.给予英国片面最惠国待遇
D.成为洋人的朝廷
A·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
B.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4.1850年,马克思在论述某一战争的影响时写道:“世界上最古老最巩固的帝国8年来在英国资
C,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D.使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
产者的大批印花布的影响之下已经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夕。”该战争指的是()
12有学者指出:“在西方工业革命飞速发展的时代,洪秀全却怀着浓厚的复古情愫,将小农生活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理想化、绝对化。”体现这一“情愫”的是()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天朝田亩制度》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它使中国社会的发展脱离开原有的轨道,开始丧失一个独立国家拥有的完整主权和尊严,走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上听凭洋人欺凌和摆布的半殖民地道路。”材料表述的是()
13.如图所示为太平天国颁布的革命纲领。与前者相比,后者最突出的特点是主张()
A.鸦片战争的影响
B.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
,新年三好癸国天平太
C.洋务运动的开展
D.八国联军侵华的结果
6学者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

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据此,“把中国拖入世界”的这
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平均分配土地B,实行君主专制C,学习西方治国D,实现男女平等
7.1857年5月,法国政府在《给葛罗男爵先生的训令》中说:“因而我们所想修订的正是为了要在
八年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
八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