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紫石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紫石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学研答案(202510)
七年级地理
考试时间:30分钟 满分:30分
选择题
1-5 DABCB
6-10 CACBA
11-15 ACDDB
综合题
16.
(1) 60°N 80°W
(2) 乙
(3) 北
(4) 正北
17.
(1) 昼半球 昼夜更替 丁
(2) 一天(24小时) 逆时针
59.
(1) B ③ 冬
(2) ② 昼渐短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学研(202510)
七年级地理
考试时间:30分钟 满分: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一分,共15分)
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图示意太阳系局部和嫦娥六号月球表面自拍图。完成下面小题。
宁夏
1.太阳被称为“生命之源”,它是宇宙中的一颗( )
A.彗星 B.行星 C.卫星 D.恒星
2.地球和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3.嫦娥六号圆满完成既定任务的意义有( )
①推动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②促进科技的发展和创新
③加快对月球矿产的开采 ④激发人类宇宙探索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我国航天员在月球科考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有( )
①太空辐射对身体的伤害 ②大型肉食动物的威胁
③月面剧烈的温度变化 ④低重力对身体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我国积极开展探月工程的意义有( )
①推动国家科技创新 ②探索太空宇宙奥秘
③迅速占领太空资源 ④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下图示意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认识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④②① D.①③④②
7.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下列事例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A.远方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B.太阳的东升西落
C.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下 D.水往低处流
“说它小,它真小,像只皮球真灵巧;说它大,它真大,陆地海洋全装下。”学习地球仪是认识地球的捷径。下图为地球仪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地球内部真实存在的地轴 B.②是地轴与地球北端的交点
C.③纬线与南、北极距离相等 D.④是地轴与地球南端的交点
9.地球仪是人们制作的地球模型,在地球仪上( )
A.所有纬线等长 B.经线的形状是半圆弧
C.0°纬线被称为本初子午线 D.0°经线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读五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越洋电话:“畅畅:姨妈,晚上好!姨妈:畅畅,早上好!”产生图漫画现象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各地经度位置不同 B.地球自转,各地纬度位置不同
C.地球公转,各地纬度位置不同 D.地球公转,各地经度位置不同
11.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也是( )
A.自西向东 B.自北向南 C.自东向西 D.自南向北
12.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是( )
A.有无太阳的直射和斜射 B.有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C.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D.有无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
13.图中汉字与温度带对应正确的是( )
A.丙——北温带 B.乙——热带
C.戊——南温带 D.甲——北寒带
乌鲁木齐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二分二至日正午的影子进行了测量并记录下来。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4.正午影子最长的日期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15.一年中,正午影子长短变化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海陆变迁 D.气候差异
二、综合题(每空一分,共15分)
16.读经纬线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的纬度 ,经度 。
(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低纬度地区的是 地。
(3)甲乙丙丁四地都位于 (北/南)半球。
(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丙地位于乙地的 方向。
17.读地球上的昼与夜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便产生了 (填“昼夜更替”或“昼夜”)现象。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地方完全处于黑夜的是 。
(2)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是 ,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每年6月21日前后为夏至,在古时民间是“四时八节”中的一个节日,备受重视。 民间流传这样一个说法:“日长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极也,故曰夏至”。
材料二:2024年9月6日,我国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在预定着陆场成功着陆。
材料三:图1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为长春市全年光照示意图。

(1)夏至日时,地球正处于图1中所示A、B、C、D中的 位置,符合材料中描述的夏至日这天长春市正午光照情况的是图2中 (①/②/③)光线所示,这一天,澳大利亚南回归线以南的季节是 季。
(2)材料二中航天器成功着陆时,地球正处于图1中的 (填数字)段,从航天器着陆到十一假期,长春市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为 。(昼渐短/昼渐长)
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