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海洋资源 课时2(大单元分层作业)(解析版)-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4 海洋资源 课时2(大单元分层作业)(解析版)-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四节 海洋资源 课时2(分层作业)
知识挖空练
知识点一:行舟楫之便 通四海之洲
结合教材“图3.23 世界部分海港和航线示意和图3.24 我国沿海地区的港口群”,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1.海洋空间的作用:自古至今,海洋空间都被人类用作行舟楫之便的运输通道,构建起由沿海港口和海运航线 组成的海上交通运输网络。
2. 海洋空间的开发:我国港通四海,通过海运航线连接世界主要港口。目前,我国的进出口货物近95%是由海运完成的,其中大部分货物运输经过南海。
3. 我国主要的港口:
① 港口的功能:沿海港口是连接陆地与海洋运输的枢纽,是海洋交通运输的起讫点。
② 主要港口群:我国沿海港口众多。港口间通过区域合作,形成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西南沿海五大港口群。
③ 港口群的地位:我国港口群成为全球国际贸易和运输体系中的物流基地。目前,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位居世界首位。
知识点二:从利用近海到开发远洋
结合教材“图3.26 我国未来海洋资源重点开发领域举例”,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1.近海面临的问题:迄今为止,我国海洋开发利用活动主要分布在近海。过度的开发利用已导致近海资源锐减,环境压力增大等。
2.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趋势: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顺应世界海洋资源的开发趋势,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始利用正从近海走向远洋,从浅海走向深海。
3.保护海洋资源的措施:
① 在近海地区,需要进一步优化资源开发利用并注重生态保护。
② 在深海地区,需要重点加强油气资源等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
③ 在远洋地区,需要适度利用远洋远洋渔业资源和海底矿产资源。
新情境命题练
国家版图是指一个国家行使主权和管辖权的疆域。2025年8月29日是第22个全国测绘法宣传日,以“规范使用地图一点都不能错”为主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位于亚洲的东部,大西洋的西岸
C.地跨热带、温带、寒带三带 D.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
2.我国内海和第一大岛分别是( )
A.渤海 海南岛 B.台湾海峡 海南岛
C.渤海 山东半岛 D.琼州海峡 台湾岛
3.钓鱼岛所属海域是( )
A.渤海 B.黄海 C.南海 D.东海
4.我国在钓鱼岛周边开展常态化巡航的主要意义是( )
①强化周边岛礁及海域有效管理 ②树立公民海洋国土观念
③治理海洋环境污染 ④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同陆地地形一样,海洋底部也是高低起伏,形态多样。图为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海底地形+海洋资源开发主题】
5.海洋中最深的地形类型是( )
A.海盆 B.海沟 C.海岭 D.大陆坡
6.近年来,我国海洋产业发展较快,下列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措施,合理的是( )
①严禁在大陆架开采石油 ②大力开发海上风电
③利用滨海滩涂生产海盐 ④在南海实行伏季休渔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年11月28日,全球最大变质岩油田一期项目中心平台在渤海湾完成安装,渤海湾冬季气象多变且海况恶劣,建设和开采难度大。读渤海湾油气储藏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渤海地处( )
A.高纬度 B.中纬度 C.北寒带 D.南温带
8.项目中心平台安装期间,渤海区域最可能吹(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9.渤海湾油气资源的开发,有助于( )
A.保障国家石油安全 B.缓解空气污染问题
C.减轻交通运输压力 D.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10.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会影响人类生存。下图为1980—2021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示意图。为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我们应当( )
A.最大限度开采海洋资源 B.大力发展深海捕捞业
C.全面禁止海洋旅游开发 D.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
浙江省台州市打造海洋塑料污染治理“蓝色循环”新模式,即通过奖励和提供低息贷款的方式,鼓励渔民们将海洋垃圾带回。下图是我国海洋垃圾的数量和质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示中我国海洋垃圾主要类型是( )
A.海洋生物排泄物 B.海底垃圾
C.海面漂浮垃圾 D.海滩垃圾
12.海洋垃圾会( )
①危害海洋生物 ②影响船只航行安全
③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④导致全球变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重难探究练
2023年11月,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在深圳举办,海洋牧场经济备受关注。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每个海洋牧场配备一个现代化平台,平台只需4人就可完成所有养殖工作。如图是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在四大海域的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在四大海域的分布图中可以看出,南海海域的示范区集中分布在( )
A.海南岛东部沿海 B.北部湾沿岸
C.南海中部深海区 D.南沙群岛海域
2.与渤海相比,黄海海域更适合发展海洋牧场的自然原因是( )
①海域面积更广阔,养殖空间大 ②受冬季风影响小,水温季节变化小
③大陆架坡度更平缓,利于设施建设 ④入海河流多,带来丰富营养物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现代化海洋牧场平台只需4人就可完成所有养殖工作,主要得益于( )
①海洋生物自动投喂技术 ②卫星遥感监测系统
③传统人工捕捞经验 ④智能水质监测设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我国海水养殖空间正在由近岸向深远海扩展。深远海养殖涉及苗种装备、加工、物流等多个环节,对配套产业的依赖性较强。“深蓝1号”为我国大型深远海养殖装备,在距山东日照海岸线约130海里的黄海海域成功养殖三文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相对于近岸养殖,深远海养殖( )
①开发成本低 ②技术依赖性强 ③自然风险小 ④产业关联度高 ⑤养殖容量大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5.我国发展深远海养殖有利于( )
①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②增加海洋生物资源种类③开发海洋空间资源 ④改善深远海域生态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海底数据中心是一种绿色低碳的新型数据中心系统,该系统将服务器安放在密封的压力容器中,利用海水流动进行自然冷却。2023年11月,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在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近海海域下水。结合海南海底数据舱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6.建设海底数据中心利用了海洋的( )
A.旅游资源 B.空间资源 C.生物资源 D.矿产资源
7.海底数据中心选址在陵水黎族自治县近海海域,主要是因为( )
A.降低维护难度 B.国家政策支持 C.海水深度较深 D.海水温度较低
8.推测服务器安装在密封压力容器中的主要原因是( )
①扩大数据存储量,节约成本 ②抵御高盐度海水,减少腐蚀
③防止海水渗入舱内,损坏服务器 ④避免海洋生物附着,影响美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蓝色循环”模式运用区块链和物联网等技术,实现海洋塑料污染收集、再生、再制造、再销售等全环节可视化追溯,迄今已收集超过1万吨海洋废弃物,是中国最大的海洋塑料废弃物回收项目,2023年10月30日,被联合国授予“地球卫士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情况不会造成海洋污染的是( )
A.生活污水排放 B.油轮泄露 C.海水晒盐 D.垃圾填海
(2)关于“蓝色循环”模式项目,说法错误的是( )
A.循环使用废弃塑料 B.严禁生产一切塑料产品
C.研发塑料无污染处理方式 D.塑料清理回收再利用
(3)简述如何减少海洋污染,加强海洋保护。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是海洋大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广袤的管辖海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是一个宝库,蕴藏着巨大的发展能量。南海是我国四大近海中面积最大、水最深的海区。这一海域石油储量230亿~300亿吨;天然气20万亿立方米;有超过37条世界交通航线通过;北部大陆架已有记录的鱼类1064种,虾类135种,头足类73种,资源丰富。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1)说出对话反映的主要问题。
对话一反映的主要问题: 。对话二反映的主要问题: 。
(2)说出我国近海的两类海洋资源。
(3)南海产生的海洋经济价值巨大,列举我国南海可以开发的一种产业,并说明理由。
(4)我国发挥海洋经济的过程中,如何兼顾生态环境保护,请说出你的做法。
(5)人们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还存在的问题: 。
(6)请设计一句保护海洋资源的广告宣传语。
新情境命题练
【答案】1.A 2.D 3.D 4.C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我国主要位于北温带,少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CD错误;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位于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B错误;从半球位置来看,我国全部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A正确;结合题意,故选A。
2.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内海是渤海和琼州海峡,第一大岛是台湾岛。排除ABC,故选D。
3.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共有四大海域,由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其中钓鱼岛所属海域是东海。ABC错误,D正确。故选D。
4.结合所学知识,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固有领土,我国对钓鱼岛享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我国在钓鱼岛周边开展常态化巡航的意义主要有强化周边岛礁及海域有效管理、树立公民海洋国土观念、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①②④正确;我国在钓鱼岛周边开展常态化巡航与治理海洋环境污染没有关系,③错误。故选C。
【答案】5.B 6.D
【解析】5.结合所学知识,海沟是位于海洋中两壁较陡、较为狭长、水深大于5000m的沟槽,是海底最深的地方,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大陆架是海洋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应合理开采,不能严禁开采,①错误;大力开发海上风电,利用滨海滩涂生产海盐,在南海实行伏季休渔制度,都是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措施,②③④正确,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答案】7.B 8.B 9.A
【解析】7.读图可知,渤海的纬度范围大致是在37°N - 40°N之间,中纬度的范围是30°-60°,所以渤海地处中纬度,B正确;高纬度是60°-90°,A错误;北寒带是66.5°N - 90°N,C错误;南温带是23.5°S - 66.5°S,D错误。故选B。
8.11月28日处于冬季,我国渤海区域冬季最可能盛行西北风,因为渤海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特征,冬季以西北风为主,风力较强,B正确;东北风对渤海区域影响较小,东南风和西南风主要在夏季,ACD错误。故选B。
9.渤海湾油气资源的开发,有助于保障国家石油供应,A正确;油气资源的开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空气质量,可能会加重空气污染,B错误;油气资源的开发与减轻交通运输压力没有直接关系,C错误;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破坏海洋生态环境,而不是保护海洋生态安全,D错误。故选A。
【答案】10.D
【详解】过度开采海洋资源,不利于保护海洋环境,A错误;我国的近海渔业面临着资源衰竭的局面,不应再大力发展深海捕捞业,B错误;全面禁止海洋旅游开发不切合实际,也不利于经济发展,应适度进行海洋旅游开发,C错误;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有利于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D正确。故选D。
【答案】11.D 12.A
【解析】11.从图中可以看到,海洋垃圾类型分为海面漂浮垃圾、海底垃圾、海滩垃圾等。通过观察各类垃圾对应的数量和质量数据,海滩垃圾的数量(54772个/每平方千米)和质量(2506千克/每平方千米)相比其他类型(如海面漂浮垃圾对应的数值更小、海底垃圾)是最大的,所以我国海洋垃圾主要类型是海滩垃圾,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①海洋垃圾会被海洋生物误食,或者缠绕海洋生物,从而危害海洋生物,该说法正确;②海面的垃圾可能会影响船只的航行,比如垃圾缠绕螺旋桨等,影响船只航行安全,该说法正确;③海洋垃圾会破坏海洋的生态环境,比如改变海洋生物的栖息地等,该说法正确; ④全球变暖主要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过多导致的,和海洋垃圾没有直接关系,该说法错误。综上,A①②③正确,BCD错误。故选A。
重难探究练
【答案】1.A 2.A 3.B
【解析】1.读图南海海域海洋牧场示范区主要集中在海南岛的东部,台湾岛的南部,有12处,A正确;北部湾沿岸在海南岛的西部,海洋牧场少,B错误;南海中部深海区和南沙群岛海域海洋牧场少,CD错误,故选A。
2.相比较渤海,黄海海域面积大,提供更大的养殖空间,有利于海洋牧场的规模化养殖,①正确;黄海纬度低,且受山东半岛的影响大,阻挡冬季风,水温季节变化小,为海洋生物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②正确;渤海和黄海大陆架相差不大,③错误;渤海附近入海的河流更多,④错误,BCD错误,故选A。
3.根据材料每个海洋牧场配备一个现代化平台,平台只需4人就可完成所有养殖工作,因为其采用了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自动投喂技术减少了人工投喂的需求,①正确;卫星遥感检测系统实现了远程监控,降低了人力成本,②正确;智能水质监测设备,替代了人工水质监测,保障养殖的水质,④正确;传统人工捕捞需要大量劳动力,③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答案】4.D 5.B
【解析】4.深远海养殖需应对复杂环境,设备成本高,开发成本高,①错误;依赖远程监控、自动化等技术,技术依赖强,②正确;海风浪大、灾害多,自然风险更高,③错误;深海养殖用到多个部门,产业关联度高,海域广阔,养殖容量更大,④⑤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 我国发展深远海养殖有利于①维护国家海洋权益,③开发海洋空间资源,①③正确;养殖以现有物种为主,未直接增加生物种类,②错误;养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海域环境污染,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答案】6.B 7.D 8.C
【解析】6.建设海底数据中心是将服务器安放在海底的密封压力容器中,这主要是对海洋空间的利用,属于海洋的空间资源,B正确。海洋旅游资源主要与旅游活动相关,如滨海沙滩、海洋景观等,与海底数据中心建设无关,A错误。海洋生物资源是指海洋中的动植物等生物,海底数据中心并非利用生物资源,C错误。海洋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锰结核等,和海底数据中心的建设利用不相关,D错误。故选B。
7.从等温线看,该海域海水温度低,有利于海底数据中心利用海水流动进行自然冷却,所以主要原因是海水温度较低,D正确。维护难度并非选址在此的主要原因,A错误。材料中未提及国家政策支持在此选址,B错误。图中没有等深线数据体现海水深度,无法判断陵水黎族自治县近海海域的深度,C错误。故选D。
8.密封压力容器并不能扩大数据存储量,①错误。服务器安装在密封压力容器中,海水盐度高,密封可以抵御高盐度海水,减少对服务器的腐蚀,②正确。海水具有流动性,密封能够防止海水渗入舱内,损坏服务器,③正确。服务器安装在密封压力容器中的主要目的不是避免海洋生物附着影响美观,而是保障服务器正常运行,④错误。故选C。
【答案】9.(1)C
(2)B
(3)减少海洋污染和加强海洋保护需要综合措施,从源头控制污染、改善废物管理、加强监管等方面入手。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海洋污染通常是指人类改变了海洋原来的状态,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依据海洋污染源知识可知,生活污水排放、油轮泄漏、 垃圾填海均会直接向海洋引入有害物质,造成海洋污染,ABD不符合题意。海水晒盐是物理蒸发过程,不会产生污染物,不会造成海洋污染,C符合题意。故选C。
(2)根据材料“蓝色循环”模式运用区块链和物联网等技术,实现海洋塑料污染收集、再生、再制造、再销售等全环节可视化追溯可知,循环使用废弃塑料、研发塑料无污染处理方式和塑料清理回收再利用都符合“蓝色循环”模式项目,ACD不符合题意。“严禁生产一切塑料产品”过于绝对,与项目循环利用的核心理念矛盾,B符合题意。故选B。
(3)减少海洋污染和加强海洋保护需要综合措施,从源头控制污染、改善废物管理、法律约束、公众参与、加强海洋管理执法力度等方面入手。减少污染源并加强治理,在生活中要严禁往海洋中丢弃塑料袋,实现塑料袋回收利用,减少对塑料制品的使用,用纸带或帆布袋代替塑料袋。
【答案】10.(1) 海洋污染严重 过度捕捞
(2)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洋空间资源等。
(3)发展海洋渔业:南海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发展海洋养殖业和捕捞业等海洋渔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海洋油气业:南海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巨大,是全球四大海底油区之一。发展海洋化工业:南海海域蕴藏着丰富多样的海洋化学资源,尤其是海盐资源储量十分丰富,为发展海洋化工业提供了便利。发展滨海旅游业:南海拥有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其中优越的海洋生态环境,美丽的岛礁景观,独特的海洋人文习俗,动感十足的海洋体育产品、多种多样的海洋美食餐饮等等,成为发展滨海旅游业的独特优势。
(4)减少海洋污染;控制对海洋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加强海洋保护区建设;加大宣传,增强公众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等。
(5)石油污染、赤潮、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不经处理排入海洋等。
(6)大海呀故乡,请你保护她!
【详解】(1)由漫画可知,对话一反映的主要问题是由于人们排放的废弃物进入海洋中,海洋污染严重;对话二反映的主要问题是由于人们过度捕捞导致海洋渔业资源枯竭。
(2)依据材料可知,我国是海洋大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广袤的管辖海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化学资源和海洋空间资源等都是近海可以发展的海洋资源。
(3)南海产生的海洋经济价值巨大,依据材料并联系南海实际可知,南海可以开发包括海洋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等产业。南海的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有利于发展海洋渔业以及海洋养殖业和捕捞业;南海是全球四大海底油区之一,南海的油气资源储量巨大,可以加以开发,发展海洋油气业;南海海域蕴藏着丰富多样的海洋化学资源,尤其是海盐资源储量十分丰富,可以为发展海洋化工业提供资源支撑,为发展海洋化工业提供了便利。南海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旅游资源,海岛风光,海洋人文习俗等自然和人文旅游条件都十分优越,其中优越的海洋生态环境,美丽的岛礁景观,独特的海洋人文习俗,动感十足的海洋体育产品、多种多样的海洋美食餐饮等等,成为发展滨海旅游业的独特优势。
(4)中国发展海洋经济的过程中,也要兼顾生态环境保护。我们要努力减少对海洋的污染,减少工厂、船舶、城市排放的废水等,加强对海水的检测;控制对海洋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合理分配渔业资源,控制捕捞量和捕捞方式,严禁非法捕捞;加强海洋保护区建设,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加大宣传,通过宣传教育和社会活动,增强公众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5)由于人们在利用海洋资源中不注意保护海洋环境,如开采石油时导致石油泄漏,陆地上的生活、生产污水不经处理大量排放到海洋中,导致海洋中的环境破坏十分严重。
(6)设计保护海洋资源的广告宣传语,需要简洁、有号召力,如“大海呀故乡,请你保护她!”、“保护海洋资源,守护蓝色家园。”。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