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林州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月考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安阳林州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月考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自评(B)


2025.10
(考试范围:1~38页
满分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二个大题,满分50分。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把各题答案直接涂写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位置,答在试题卷上的
答案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上对应本人的姓名、考场、座号、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完整或
把条形码粘贴在贴条形码区的位置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意的。
1.史料实证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大量的灰烬及火烧过的
石块和兽骨,有的灰烬集中成堆,厚达6米。以上考古发现可以印证
A.元谋人会使用火
B.北京人会使用火
C.北京人会人工取火
D.山顶洞人有爱美意
2.“因为人类学会了生产食物一而不是采集或狩猎收集食物,把食物储藏在粮仓里和性圈
里,他们不得不而且也有能力大批地定居下来。”材料说明
A农业和畜牧业分离使人类走向定居B.定居生活限制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C.人类在采集和狩猎中学会储存食物
D.农业兴起是定居生活的前提
3.以下材料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部分研究成果,它们说明
(1)浙江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2)山西陶寺古城遗址的发现,表明当时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
这些各具特色的早期文明,彼此之间不断交流和融合,共同构成了早期中华文明的主体
A中华文明起源于长江流域
B.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C,考古发现证实了炎黄的传说都是可信的
D.遗址的出现是人类进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4.毛泽东在《贺新郎·读史》中写道“人猿相揖别…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
句中“人猿相揖别”的标志应该是
A.过上定居生活
B.北京人的发现
C.制作和使用工具
D.家畜的饲养
5.“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
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这说明华夏民族形成的特点是
A交换物品
B.交流融合
C.民族众多
D.共同生活
七年级历史(B)第1页共4页
6.半坡遗址出土了骨针、骨锥、陶制和石制的纺轮。由此推断,半坡人已经掌握
A.打制石器技术
B.简单的纺织、制衣技术
C.农耕技术
D.金属治炼技术
7.在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发现了88个堆放粮食的窖穴,肉眼观察和灰象分析均证实为粟。
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有大量的稻谷和稻壳的遗存,有的堆积厚达1米左右。据此可知
A.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B.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育水稻和粟的国家
C.石器锄耕技术推动了中国古代农业发展
D.原始农业的发展使人们过上了定民生活
8.1936年,在浙江余杭良渚遗址考古中,发现城墙、宫殿、祭坛等遗址,在遗址中还发现了
一些权贵墓地,随葬物品比其他普通墓地要好。这说明
A.墓葬习俗不一样
B.随葬品比较平均
C.原始农业已兴起
D.出现阶级分化现象
9.人们常将湖北称为荆楚大地,山东称为齐鲁大地,河北称为燕赵大地。这源于西周实行的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0.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
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11.《战国策·秦策一》记载:“商君治秦,法令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材料说明商鞅变法成功是因为
A.秦孝公的支持
B.维护贵族利益
C.商鞅公正无私
D.顺应时代潮流
12.都江堰是一座利用地形与水势实现无坝引水的综合性水利工程,它发挥出防洪、灌溉、
水运等多方面作用,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号称“天府之国”。这表明都江堰的修建
A成功解决了长江流域的水患
B.是由秦始皇下令修建完成的
C.促进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
D.代表当时科技的最高成就
1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
康。”“天下为家”始于
A.禹建夏朝
B.启承父位
C.商汤灭夏
D.牧野之战
14.春秋时期,农业和手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产品的增加,各诸侯国统治者对经济活
动提供一定鼓励和保护,金属货币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民族交融
B.经济发展
C.社会安定
D.国家统一
15.《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
伯。”此记载表明
A.诸侯国数量减少,国家统一
B.西周开始实行分封制
C.王室衰微,诸侯崛起
D.周公旦制定礼乐制度
16.“春秋一霸谢幕去,战国三雄傲世立。风云际会龙虎斗,华夏进人战国期。”这首历史歌
谣中的“春秋一霸谢幕去,战国三雄傲世立”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A三家分晋,赵、魏、韩建立
B.田氏代齐,中国历史进人战国时期
C.晋国灭亡,春秋结束
D.战国七雄形成,中国进人封建社会
七年级历史(B)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