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自评(A)历史2025.10(自评范围:1~37页满分:50分自评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二个大题,满分50分。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把各题答案直接涂写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位置,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上对应本人的姓名、考场、座号、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完整或把条形码粘贴在贴条形码区的位置上。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逐渐成为进出口贸易中心。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割让香港岛B.开放通商口岸C.协定关税D.赔偿军费2.19世纪七十年代,左宗棠率领军队采用“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策略,打败中亚浩罕国将领阿古柏,成功收复的地区是A.香港B.新疆C.澳门D.台湾3.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面积最多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俄国D.美国4.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位历史人物,人们对他的评价颇有争议。有人认为他创办工业,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有人认为他签订了《马关条约》,是个卖国贼。这个历史人物是A.曾国灌B.袁世凯C.康有为D.李鸿章5.在戊戌变法的法令中,属于经济方面的内容是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C.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开放言论D.训练新式军队6.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原因在于A.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B.洋务运动把先进生产技术引人中国C.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近代化海军D.洋务运动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7.1987年联合国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下面与虎门销烟有关的历史人物是A.黄爵滋B.林则徐C.郑成功D.乾隆帝8.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敕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这里的“变革求新”是指A,戊戌变法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禁烟运动9.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而一切要其八年级历史(A)第1页共4页大成,在变官制。他认为变法要从根本上变革A.军事技术B.文化制度C.教育与政治制度D.科举制度10.19世纪30年代,璞鼎查向英国纺织品资本家宣称:“倾所有兰开夏纺织品厂的出品,都不足以供应中国一省消费之用。”曼彻斯特商会在上交外交大臣的文件中指出:“广洲提供了年达300万镑印度商品的出路。”据此判断,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意图是A.打开中国市场B.鸦片贸易合法化C.推广先进技术D.掠夺劳动力11.下图是一百六十多年前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国宝之一“牛首铜像”,造成圆明园国宝流失的强盗是?A.英美联军B.英法联军C.日俄联军D.八国联军12.“从香港和五口(五处通商口岸)输人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材料描述的是A.中国边疆的危机B.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C.鸦片输人的危害D.中俄《北京条约》的后果13.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维护清朝统治C.发展资本主义D.实现中国近代化14.“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定国是诏,躬申誓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材料来自A.曾国藩的奏折B.林则徐的上书C.李鸿章的奏折D.康有为的上书15.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政治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A.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B.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C.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D.洋务运动和戊戊变法16.《天朝田亩制度》对太平天国的革命斗争起到的最大作用是A,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愿望B.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C.实现了平均分配产品D.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17.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其中全盛①②处应该是转折:②A.金田起义、天京事变个发展:①后期防御战B.定都天京、天京陷落C.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兴起失败D.永安建制、天京事变18511852186418.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割台湾”与下列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9.《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影响是八年级历史(A)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