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雷州市第五中学集团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雷州市第五中学集团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雷州五中集团八年级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2024年年末全国人口140828万人(不含港澳台),比上年末减少139万人。读2015—2024年我国人口总量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中我国人口负增长始于( )
A.2015年 B.2019年 C.2022年 D.2024年
2.我国人口长期负增长将导致( )
A.企业招工困难 B.国防兵源过剩 C.资源消耗大增 D.房价大幅上涨
3.为应对人口负增长,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全面放开移民政策,吸引外来人口 B.推行三孩政策,发放育儿补贴
C.鼓励农村人口迁出,增加城市人口 D.鼓励少生优生,提高生育质量
“小舞台,大智慧”,中国戏曲源远流长,种类繁多,百花齐放。读我国部分地方戏曲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地方戏曲与所在省级行政区对应正确的是( )
A.黄梅戏——湖北 B.豫剧——河南
C.粤剧——广西 D.晋剧——山东
5.晋剧所在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 )
A.成都 B.拉萨 C.合肥 D.太原
山脉构成我国地形骨架,也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如图为我国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6.以下古诗词中提到的山脉与图中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① B.飞趁昆仑山上去,须臾化作一天云—②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③ D.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⑥
7.下列符合我国沿30°N地形剖面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在下列地形图中,相对位置排列不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下列山脉既是我国省区分界线,又是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0.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在门上贴福字。以下四个福字将各省的地域文化特色融入了福字的设计中。它们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依次是( )
A.秦、湘、黔、新 B.陕、川、贵、滇 C.京、渝、蜀、云 D.闽、蜀、渝、沪
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推出专题片《边疆行》,以新闻纪实的手法,勾绘出一幅美丽的边疆画卷。读四个边疆省区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关于图中四省的简称和行政中心,搭配正确的是( )
A.①一辽一沈阳 B.②一黔一南宁 C.③一新一乌鲁木齐 D.④一桂一昆明
12.下列关于图中四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省区的陆上邻国最多 B.②省区被北回归线穿过
C.③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 D.④省区与南亚相邻
13.贴春联是我国传统的民俗。春联“苗寨黔山黄果树酒乡赤水”和“沃野龙江稻谷香,林海雪原”反映的省区分别为(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一窟一世界,一山一菩提”,崖壁为笺,斧凿作笔,刻下千年岁月。2025年8月,“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在河南洛阳成功举办,汇聚全球文化遗产领域专家,共同探讨石窟寺科学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路径。如图示意我国八大石窟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八大石窟分布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
A.新 B.陇 C.秦 D.晋
15.会议结束后,我方安排与会专家就近参观( )
A.云冈石窟 B.大足石刻 C.龙门石窟 D.莫高窟
16.“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的召开,有利于我国( )
A.增加石窟数量 B.引介、弘扬石窟文化 C.扩大石窟规模 D.优化石窟分布
过冷水汽和雾滴遇到低于冻结温度的物体,会迅速凝结成冰晶。新的水雾一层叠一层轻附在原来的冰晶上,这就是雾凇。雨凇是指过冷雨滴接触低于0℃的物体后,迅速冻结形成的透明或半透明冰层。下图为我国雾凇、雨凇观赏地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据图分析,雨凇景观主要分布在我国( )
A.东南沿海一带 B.暖温带 C.温带季风气候区 D.湿润区
18.三清山(海拔1819.9米),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形成雾凇景观的主要原因有( )
①纬度高,气温低 ②冬季降雪多,水汽充足 ③海拔较高,气温低 ④空气湿度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望果节最初流行于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是当地农民欢庆丰收的节日,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图示意某省级行政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该省区主要的少数民族和丰收的粮食是( )
A.藏族 稻谷 B.维吾尔族 小麦 C.藏族 青稞 D.维吾尔族 玉米
20.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汉族遍布全国各地 B.中国共有56个民族
C.泼水节是朝鲜族的盛大节日 D.回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
《航拍中国》展现了我国34个省级地理单元和文化空间,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展示中国的历史人文、地理风貌以及社会形态,让观众以全新视角看到美丽中国、生态中国、文明中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读我国沿106°E地形剖面图,图中甲地形区是( )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渭河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2.下列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区,位置正确的是( )
A.塔里木盆地 B.华北平原 C.柴达木盆地 D.黄土高原
23.下列是我国各地形区与其特征的连线中,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开阔坦荡 B.四川盆地——“聚宝盆”
C.黄土高原——沟壑纵横 D.柴达木盆地——“紫色盆地”
24.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下列关于山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山区风景秀丽,可以发展旅游业
B.山区适宜发展林业,采育结合
C.山区宜开垦梯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D.山区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可建设小型水电站
25.下列诗词不能反映我国地势对河流的影响是( )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C.千里江陵一日还 D.春来江水绿如蓝
下图示意我国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图中2010年、2020年数据分别为第六次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6.0~14岁少儿比重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教育水平提高 B.医疗设备改进 C.传统习俗延续 D.生育政策调整
27.根据图中三个年龄段人口比重情况,缓解其产生的社会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
A.延迟退休年龄 B.扩大经济规模 C.限制人口迁移 D.缩小城乡差距
28.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 )
①人口政策不能解决人口增长问题②人口政策调整要适应人口发展变化
③人口发展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④人口发展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完成下面小题。
29.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B.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C.山区面积最大,占全国总面积的43%
D.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30.根据这种地形特点,我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正确做法是( )
A.在高原地区大力发展林业 B.在山地修梯田发展种植业
C.在平原地区种植优质牧草,发展畜牧业 D.积极发展农、林、牧、渔等多种经营
二、填空题
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每空4分,共20分)
材料一:中国,盐之国。我国是最早生产盐的文明之一。从生产方式来看我国的盐可分为海盐、井盐和湖盐三大类型。大海是天然的盐分储蓄罐;西南地区的自贡因“盐值”颇高,被称为西南“盐王”;察尔汗盐湖面积大,储量多,被称为“白富帅”。
材料二:“我国部分主要盐场分布示意图”及“盐场实地景观图”。

(1)我国海岸线漫长,海盐产量丰富。读图可知,沿海的三大盐场中长芦盐场濒临 海,该海域和 海峡都是我国的内海;布袋盐场位于我国第一大岛—— 岛。
(2)海盐的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晒盐。利用阳光暴晒,高温蒸发掉海水最终得到海盐。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我国沿海的三大盐场中,晒盐时海水蒸发条件最好的是 盐场。
(3)除了海盐,我国内陆还有井盐和湖盐的出产。从地形来看,自贡井盐位于我国 盆地边缘;察尔汗盐湖海拔高,属于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
三、解答题
32.【美丽中国之人杰地灵】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国点名,没你不行”。2020年11月1日零时起,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进入正式登记阶段。人口普查,惠及万家,利国利民,是摸清我国人口家底的重要手段。
材料二:201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突破2亿,到2050年将达到全国人口的1/3,“银发潮”对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两个省区是 和 (写全称)。(4分)
(2)我国人口密度分界线为黑龙江省黑河市—云南省 市。人口分布特点为 。(4分)
(3)材料二中的“银发潮”会引发什么社会经济问题?(6分)
(4)对于下面的不同观点,谈谈你的看法。(6分)
观点A:为了促进西部大开发,应采取措施促使东部人口大量向西部迁移。
观点B:西部大部分地区受自然条件限制,不适宜大量移民,应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你支持的观点是 。
阐述理由: 。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B D A B C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B B C B D C C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A C C D D A D B D
31.(1) 渤 琼州 台湾
(2)莺歌海
(3) 四川 一
32.(1) 青海省 西藏自治区
(2) 腾冲 东多西少
(3)劳动力减少;消费能力下降,经济发展缓慢;养老医疗社会投入增加。
(4) B 西部大部分地区受自然条件限制,不适宜大量移民;西部应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开发新项目,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