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第五十一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鞍山市第五十一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鞍山市第五十一中学教学反馈
学校
语文八年级
班级
姓名
(温馨提示:请将所有的试题答案都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考场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15分)》
考号
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燥热(zào)
绢本(juàn)
镂空(1òu)
自出心裁(xTn)
B.教诲(hui)
不掇(chuò)
遒劲(jin)
坦荡如底(di)
C.辟邪(bi)
潇酒(sǎ)
镌刻(juàn)
锐不可挡(dang)
D.推崇(ch 6 ng)
悄(qiāo)然
喧器(xiào)
摩肩接通(m6)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走在梦想的路上,难免遇到挫折,我们应目标坚定、,不因一时一事

而,也不因暂时的困难停下前行的脚步。或许一个愿望没有实现,或许一次
比赛结果不够称心,或许客观条件暂时受限,只要志气在,人生便有无限可能。
志存高远不是,脚踏实地不是因循守旧。只有在不断的与实践中,我们

才能将高远的志向变成可及的未来。

A.处变不惊
困惑
好高骛远
探索

B.宠辱不惊
疑惑
好高骛远
探查

C.处变不惊疑惑
趋之若鹜
探索
D.宠辱不惊困惑趋之若鹜
探查

3.下列各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惊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其含义是春雷始鸣,惊醒蛰伏地下冬眠的昆虫。惊
蛰雷鸣最引人注意。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惊蛰前后之所以有雷声,是因为大地湿
度渐高,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活动频繁。从我国

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我国南北跨度大,惊蛰时并非各地都能听到雷声。“惊

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气候规律吻合。
A.“惊蛰”是名词,“最”是形容词,“非”是副词。

B.“春雷始鸣”是主谓短语,“听到雷声”是动宾短语,“气候规律”是偏正短
语。

C.“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气候规律吻合。”这个句子中,“惊蛰
始雷”作主语。
D.画波浪线的句子没有语病。
4.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4分)
(1)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
民主战士。
B.“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诗中“孟夏”,是指夏季的第一个月。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一个贫苦工人家的小儿子,他
当过车站食堂的小伙夫,做过发电厂的工人。
D.《红岩》中,江霄琴为党做了大量工作一与成岗商量《挺进报》的印刷问题,
与余新江同行运送山里急需的药品…后因甫志高叛变不幸被捕。
(2)名著阅读。(2分)》
最佳战友的组合在名著中常能看到,请从下列两部名著中任选一部,并从中选
择一个人物,找出在该名著中他(她)的“最佳战友”。结合名著内容阐述你的理
由。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红岩》
5.古诗文默写填空。(5分)
(1)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2)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几时收?
。(朱敦儒《相见欢》)
(4)
芳草长堤。(欧阳修《采桑子》)
(5)《观沧海》中描写大海动荡,山岛高耸的句子是:
二、古诗文阅读(满分15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6题。(3分)
【甲】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乙】采桑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①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②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③,好梦频④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注释】①不信:不理解。②春衫:春天所穿的衣服,此处指年少时穿的衣服。③胧
明:模糊不清,此指月光不明。④频:屡次。
6.下面对两首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词的“去年天气旧亭台”蕴含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其中又
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
B.甲词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上句对春光的流逝表达惋惜之情,
下句对巢燕的归来生发喜悦之情。
C.乙词的“泪滴春衫酒易醒”,作者因为感到时光易逝,惆怅亲人分离,只有拿酒
来暂时麻木一下自己。然而不久便又“泪滴春衫”,可见连酒也不能使自己暂时忘
却烦恼。
D.两首词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甲词通过“旧亭台”“夕阳西下”“落
花”等触人愁绪之景,表达了人生易老、年华将逝的感慨;而乙词借骤急的西风、
模糊的谈月、高楼的雁叫等哀景抒发了伤离别、苦相思的悲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