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图片版 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图片版 无答案)

资源简介

大庆实验中学
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5级高一上阶段考试
A.暴政导致农民起义
B.泰朝推广郡县制
历史试题
C.六国贵族联合反对
D.刘邦“约法三章”
7.据史载,汉武帝时诸侯王国“裂地分民”成常态,“大国不过十余城,小国不过数十里”,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愿,每小题3分,共75分)
“长沙、燕、代,虽有旧名,皆无南北边矣。”这反映了当时(
)
1.2022年10月31日大型历史纪录片《良若》首播,采用实证与写意再现的方式呈现了良渚人
A.地方豪强势力衰弱
B.朝廷重视经营边孤
的工艺、技术水平,以及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文化、信仰等,将良渚文化放在全球视野下,
C.土地兼并问题严重
D.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凸显出良诸文化的特点和独特价值。以下最有可能出现在纪录片中的是(
8.汉初,礼义的作用重新得到重视,但这一时期的礼义观却仍受到法家财利思想的形响。到汉
A.用于储藏粟的大型粮仓
B.随葬品差别不大的公墓
武帝时期,义利“两养”观的重要性不断被提及。汉昭帝时期,贤良文学们反对“言利”,主
C.刻在甲骨上的成然文字
D.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张推行贵德贱利、重义轻财的政策。这种变化主要缘于()
2.《荀子·儒效篇》记魏:“(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诗经·大
A.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
B.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
雅》中说:“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C。汉承案制的历史传承
D.秦朝速亡的历史教训
A.开始确立贵族政治
B.族权与政权相结合
9.汉乐府诗传达了汉代民众的心声,如《妇病行)中写道:“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
C.产生敏天保民思想
D.制礼作乐意义重大
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有过慎莫管答,行当折
3.春秋战国时期,一些大国灭掉了许多少数部族方国,扩大了华夏族的文化范围。而本来属于
摇,思复念之!”据此可知,汉乐府诗的特点是()
“四夷”的楚、秦、吴、越等国接受了华夏文化,成为中华大家庭的一员。这(
A.讲究铺陈排比B.善于歌功颂德C。体现浪漫主义D.反映社会现实
A.推动了华妥认同
B.维护了禅让制
10.东晋建立之初,琅玡王氏当权,出现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此后,额川庾氏、遥
C.恢复了礼乐制度
D.强化了宗法制
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相继与皇权共治。以上现象反映出东晋时期()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春秋时期,老子提出“道”
A.门阀士族专权
B.宗室诸王争夺中央权力
的概念:战国时期,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
C.地方势力割据
D.民族政权学习中原制度
A.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B.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11.有学者在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时说,交替的“胡化”和“汉化”孕育出了强劲的官僚制化
C.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D.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
运动,它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国家颓势,并为隋唐王朝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找到了历史
5.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里耶秦简记载湘江流域的洞庭郡“兵输内史及巴、南郡、
出口。该评价说明孝文帝改革(
苍梧(广西)”,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朝廷指令关中的内史那向陇西、北地郡
A.导致了门阀士族制度的消亡
B.为民族政策的推行创造了条件
输送农具与粮食。秦朝的上述做法(
C.实现了北魏政权的长治久安
D.为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A.推动了社会风俗的整顿
B.提升了地方的财改实力
12.如图为“隋朝运河与粮仓示意图”。据此可知,隋朝的建设()
C.彰显了国家的组织能力
D.直接导致百姓赋役繁重
6.贾谊在《过秦论》中分析豢二世而亡的教训时说“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作者认为
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试卷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