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西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渝西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2027级地理高二上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有30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題2分,共60分)
下图示意南半球高空某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分布状况。据此完成1-2题。
1.①点的风向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2.③点对应的近地面天气状况很可能是( )
A.晴朗 B.阴雨 C.高温高压 D.低温高压
地下袭夺是岩溶区特有的现象。贵州遵义双河溶洞主要发育在白云岩(沉积碳酸盐岩)地层中,洞道复杂,水平洞道与竖井并存,旱洞与水洞并存。该溶洞系统的发育区域内地壳经历了多次稳定或抬升,引起地下水位变化。考察发现,让水沟和池武溪之间存在明显的袭夺现象。下图示意两河袭夺区地质剖面。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上洞、竖井、下洞发育过程中,地壳运动状况的变化是( )
A.稳定—抬升—稳定
B.稳定—抬升
C.抬升—稳定—抬升
D.抬升—稳定
4.袭夺后,池武溪水文和水系特征的变化是( )
①流量增大②流速减慢③流域面积扩大④支流减少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根据大气环流及生物资源分布状况,秘鲁寒流大致可分为北段、中段和南段。秘鲁寒流海洋渔业资源北段极为丰富,中段季节差异较大,南段较为贫乏。下图为南美洲简图及秘鲁寒流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甲、乙两处的风向分别是( )
A.东南风、西北风 B.西南风、东南风
C.西北风、东南风 D.东北风、西南风
(改编)6.导致秘鲁寒流渔业资源南段较为贫乏的主要原因有( )
①气候异常,导致海水异常升温②西风漂流北移时,受陆地阻挡下沉③东南信风影响下表层海水离岸运动,上升补偿强④副热带高压带南移时,下沉气流抑制海水上升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不整合接触指的是新老地层不平行并且不连续。下图为某地的地质构造剖面图,地层S→D→C→P的年龄由新到老。据此完成7-8题。
7.甲地地质构造为( )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8.下列关于图中断层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
①北侧地层相对抬升 ②南侧地层相对抬升
③由水平挤压引起 ④由水平张力引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在黄山狮子峰北面一座平顶的山峰上,有一巧石(花岗岩),由亿万年大自然雕琢而成,如猴蹲坐,体态浑圆,静观云海起伏,人称“猴子观海”(见下图)。据此完成9-10题。
9.“石猴”岩体表面呈浑圆状,主要是因为( )
A.流水作用 B.海浪作用
C.风化作用 D.冰川作用
10.黄山“石猴”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
A.岩浆侵入——地壳抬升——物理风化——外力侵蚀
B.岩浆侵入——外力侵蚀——物理风化——地壳抬升
C.岩浆侵入——物理风化——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物理风化
下图为世界局部图,完成11-12题。
(改编)11. 图中海沟的成因是( )
A. 太平洋板块俯冲
B. 大陆板块间张裂
C. 美洲板块俯冲
D. 大洋板块间张裂
12. 与海沟相伴而生的宏观地形有( )
①海岭②裂谷③山脉④岛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位于山东省寿光市的静山相对高度仅0.6米,是世界上最矮的山。其主体由玄武岩构成,大部分被沉积物掩埋。因长期保持稳定,高度无变化,故得名“静山”。下图1为静山景观图,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该山体主体的岩石类型是图2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14.静山高度长期无变化的原因有( )
①地质运动相对稳定 ②山体岩性坚硬
③流水沉积作用强烈 ④人为影响较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甲乙间为( )
A.向斜谷
B.向斜山
C.背斜谷
D.背斜山
16.断层线与各地层间形成的先后顺序由早到晚依次为( )
A.断层、O2、O3、S1 B.O3、S1、S2、断层
C.S1、S2、T、断层 D.断层、O3、S1、S2
雅丹地貌,泛指干燥地区的一种风力侵蚀地貌,图1、图2分别示意我国西北地区平顶山状雅丹地貌和鲸状雅丹地貌,据此完成17-18题。
17.图1平顶山状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
①地壳抬升运动②风化、侵蚀
③河湖相沉积
A.②③①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①②③
18.图2为鲸状雅丹,其迎风坡的坡度特征及成因为( )
A.陡,侵蚀而成 B.缓,侵蚀而成
C.陡,堆积而成 D.缓,堆积而成
寒潮天气是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图示意江苏省北部某城市某月连续几天的天气预报信息。据此完成19-20题。
19.该月份最可能是( )
A.1月 B.3月
C.6月 D.11月
20.该城市30日与29日相比,温差更小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比较弱 B.大气逆辐射强
C.受冷空气持续影响 D.受暖气团控制
下图示意某时刻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据此完成21-22题。
21.a→b天气变化( )
A.① B.② C.③ D.④
22.该日( )
A.甲地大风扬沙 B.乙地天气晴朗
C.丙地阴雨天气 D.丁地为偏北风
下图为近地面某天气系统部分要素示意,虚线A、B为低压槽线,气温①<②,③>④。据此完成23-24题。
(改编)23.受该天气系统影响,易形成阴雨天气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原创)24.①④气温低于②③的最可能原因是( )
①风向不同,①④偏北风带来冷空气 ②所处气团不同,①④受冷气团控制
③天气状况不同①④阴雨天太阳辐射弱 ④地表性质不同,①④位于海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陆海相互作用下,形成不同的海岸地貌。沙坝是由波浪携带泥沙堆积而成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沙坝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潟湖,潟湖常有潮汐通道与大海相连。下图为“11700年前至今”形成的某地海岸地貌,a、b为三角洲,读图完成25-26题。
25.图中a、b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退潮时海浪堆积、河流堆积
B.退潮时海浪堆积、风力堆积
C.涨潮时海浪堆积、风力堆积
D.涨潮时海浪堆积、河流堆积
(改编)26.从图示推测地质演化趋势及理由合理的是( )
A.潟湖面积不断扩大——来沙量增加,沙坝向海移动
B.潟湖面积不断缩小——沙坝外海侧有潟湖沉积物
C.b三角洲面积不断扩大——河流带来泥沙增加
D.海平面呈下降趋势——沙坝外海一侧坡度较陡
下图为“某日8时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据此完成27-28题。
27.①、②、③、④四处中,天气状况为狂风暴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8.若台风西移,中心到达②西侧,②处的风向变化是是( )
A.东北风转为西南风
B.东南风转为西北风
C.西北风转为东南风
D.西南风转为东北风
终碛垄是冰川末端冰碛物堆积形成的弧形垄岗,形成于冰川终端位置稳定时期,当冰川搬运的岩屑、砂砾等物质在冰舌前端持续堆积形成的,结合图文材料完成29-30题
(原创)29.任一条终碛垄形成期间( )
A.地壳稳定气候稳定
B.地壳稳定气候变暧
C.地壳稳定降水增加
D.地壳抬升气候稳定
(原创)30.在地壳稳定下,多条终碛垄形成说明气候( )
A.间歇性变暖湿
B.间歇性变暖干
C.间歇性变冷湿
D.间歇性变冷干
二、综合题
31.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部分沟谷两侧的岩壁上有历代先民凿刻的岩画,长期以来,沟谷两侧岩石的破损对岩画构成了威胁
(1)当地哪些自然条件导致了岩石破损严重(6分)
(原创)(2)简述冲(洪)积扇的形成过程(6分)
(改编)(3)结合图说明甲洪积扇较其他洪积扇沉积物颗粒小的原因?(6分)
32.读“我国部分地区某时地面天气形势图”,图中锋面整体东移,三天前该锋线位于甲附近,回答下列问题。
(改编)(1)指出甲、乙两地风向;比较甲乙两地风力大小并说明原因(8分)
(改编)(2)指出北京当前天气状况及未来四天天气变化特征(8分)
(改编)(3)分别指出丙、丁天气特征并说明原因(6分)
高二地理上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
1-5 DBACA 6-10 BABCD 11-15 ACDCD 16-20 BBADC
21-25 CCBAD 26-30 BCCAB
31.(1)①地质不稳定,多地震断裂活动; ②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风化强烈;③多风沙天气,风力侵蚀强; ④降水集中,坡面径流冲刷; ⑤植被根系生长活动破坏。(任意三点给6分)
(2) 流域内地表风化物受流水侵蚀、重力崩塌作用入河(2分),经河水搬运来到出山口(2分),因地势变低缓,流速降低,携带泥沙沉积而形成(2分)。
(3)形成甲洪积扇河流大多发源低山区,相对高度较小(2分);河流流程长(2分),整体比降(坡度)小;河流流速小,搬运能力弱(2分),能搬运泥沙颗粒小。
32.(1)甲:西北风(2分) 乙:偏南风(2分) 甲风力大于乙(2分),甲处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2分),风力强;乙处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弱(1分)。(后两条总分不得超过2分)
(2)当前天气:风力较小、气温低、阴雨天(2分)
未来四天北京天气变化:天气转晴;气压升高;气温降低;风力增强;风向不变(基本为西北风)(任三点6分)
(3)丙为阴雨天气(1分);处于低压(气旋)中心(1分),气流上升(1分),水汽易凝结成云致雨。
丁为晴朗天气(1分);处于高压(反气旋)中心(1分),气流下沉(1分),水汽不易凝结。
试卷第6页,共8页高二地理上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
1-5 DBACA 6-10 BABCD 11-15 ACDCD 16-20 BBADC
21-25 CCBAD 26-30 BCCAB
31.(1)①地质不稳定,多地震断裂活动; ②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风化强烈;③多风沙天气,风力侵蚀强; ④降水集中,坡面径流冲刷; ⑤植被根系生长活动破坏。(任意三点给6分)
(2) 流域内地表风化物受流水侵蚀、重力崩塌作用入河(2分),经河水搬运来到出山口(2分),因地势变低缓,流速降低,携带泥沙沉积而形成(2分)。
(3)形成甲洪积扇河流大多发源低山区,相对高度较小(2分);河流流程长(2分),整体比降(坡度)小;河流流速小,搬运能力弱(2分),能搬运泥沙颗粒小。
32.(1)甲:西北风(2分) 乙:偏南风(2分) 甲风力大于乙(2分),甲处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2分),风力强;乙处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弱(1分)。(后两条总分不得超过2分)
(2)当前天气:风力较小、气温低、阴雨天(2分)
未来四天北京天气变化:天气转晴;气压升高;气温降低;风力增强;风向不变(基本为西北风)(任三点6分)
(3)丙为阴雨天气(1分);处于低压(气旋)中心(1分),气流上升(1分),水汽易凝结成云致雨。
丁为晴朗天气(1分);处于高压(反气旋)中心(1分),气流下沉(1分),水汽不易凝结。
试卷第6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