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重庆市渝西中学校高 2027 届高二上 10 月考试化学试卷(满)考试时间:75 分钟分:1 0 0 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 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2.选择题答案用2B 铅笔规范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上。可能需要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S 32 Fe 56第 Ⅰ卷 选择题 共 42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1.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明矾和二氧化氯用于净水时的原理相同B .新型陶瓷碳化硅和玻璃均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 .BaSO4 可用于胃肠 X 射线造影检查D .葡萄酒中加入少量的 SO2 ,起到杀菌和抗氧化的作用2.(原创)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中子数为 18 的氧原子:1OB .NaClO 的电子式:Na: i::C .NaHCO3 电离方程式:NaHCO3 === Na+ + H+ + CO-D .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3.不能证明乙酸是弱电解质的事实是 ( )A .常温下,0.1mol/L CH3COOH 溶液的 pH>1B .0.1mol/L CH3COOH 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C .常温下,1mol/L CH3COONa 溶液的 pH>7D .将 pH=1 的 CH3COOH 溶液稀释 100 倍,pH<34.(原创)下列物质的用途或事实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A.用食醋去除水垢 B.实验室用 FeCl3·6H2O 和 SOCl2 共热制备无水氯化铁C .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用 D .用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5 .(改编自选必一教材 78 页第 8 题)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1L pH=9 的 CH3COONa 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OH-数目为 10-9NAB .向含 1mol NH4Cl 的溶液中加入适量氨水使溶液呈中性,溶液中NH数目为 NAC .0.1mol H2 和 0.1mol I2 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小于 0.2NAD .常温下,1L pH=1 的 NaHSO4 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0.4NA6.反应 2A(g)+3B(g) == 2C(g)+4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 的是 ( )A .v(A)=1.0 mol/(L·min) B .v(B)=1.5 mol/(L·min)C .v(C)=2.0 mol/(L·min) D .v(D)=0.1 mol/(L·s)7.一种由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图所示),具有良好的储氢性能,其中元素 W、X、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总和为24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化合物中,W 、X 、Y 之间存在离子键B .X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C .简单离子半径:Y < ZD .可用电解熔融氯化物的方法制备 Z 单质8.(原创)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 )A .NaHCO3 溶液与少量 Ca(OH)2 溶液混合:HCO3- +Ca2+ +OH-==CaCO3 ↓ +H2OB .向 FeCl3 溶液中加入 Na2CO3 :2Fe3+ +3CO- == Fe2 (CO3 )3 ↓C .用 FeCl3 溶液制备 Fe(OH)3 胶体:Fe3+ +3H2 O Fe(OH)3 (胶体) + 3H+D .向 NaClO 溶液中通入少量 SO2 :2ClO- +SO2 +H2O ==2HClO+SO-9.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检验溶液中的 K+ B .测定醋酸溶液的浓度 C.AlCl3 溶液蒸干 得 AlCl3 固体 D.观察铁的吸氧腐蚀10.某温度下,向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中分别加水稀释,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曲线Ⅱ为醋酸稀释时的变化曲线B .a 、b 、c 三点溶液的 pH 大小顺序为 aC .a 点的 Kw 值比 b 点的 Kw 值大D .c水(H+) :b>c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室温下,pH=2 的 CH3COOH 和 pH=12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B .室温下,氨水和 HCl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中性或碱性C.室温下,100mL pH=a 的稀硫酸与 10mL pH=b 的 NaOH 溶液混合,溶液呈中性,则 a+b=14D.室温下,pH=3 的硝酸和 pH=12 的氢氧化钡溶液按体积比为9:1混合,混合液的 pH 为 1012.CO2 为原料合成 的相关反应为:①CO2 (g) + H2 (g) ≈ CO(g) + H2O(g) ΔH = + 42kJ. mol—1 ;②CO(g) + 2H 2 (g) ≈ CH3OH(g) ΔH= — 88kJ. mol—1 。部分键能数据如下表所示,则 H-H 共价键的键能是 ( )共价键 C=O C-H C-O O-H键能/kJ·mol-1 803 404 326 464A .156 kJ·mol-1 B .426 kJ·mol-1 C .457 kJ·mol-1 D .1278 kJ·mol-113.(原创)常温下,几种常见的弱酸的电离常数如下表所示:酸 CH3COOH HCN H2CO3Ka 1.7×10-5 6.2×10-10 Ka1=4.2×10-7 Ka2=5.6×10-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a2CO3 溶液与NaHCO3 溶液中都存在关系:c(Na + ) + c(H+ ) = 2c(CO— ) + c(HCO) + c(OH— )B .将等浓度 HCN 溶液和 NaCN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 c(HCN)>c(Na+)>c(CN-)C .向 NaCN 溶液中通入少量 CO2 ,发生反应为:2CN— + CO2 + H2O ==2HCN+CO—D .等 pH 各溶液浓度大小顺序为:c(CH3COONa)>c(NaCN)>c(Na2CO3)14.向 2L 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 2mol C2H5OH(g)和 6mol H2O(g) ,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i. C2H5OH(g) + 3H2O(g) 2CO2 (g) + 6H2 (g) ΔH1 = + 173kJ. mol—1 ;ii. CO2 (g) + H2 (g) CO(g) + H2 O(g) ΔH2 = + 41kJ. mol—1 。平衡时 CO2 和 CO 的选择性[CO 的选择性=×100% ]及 H2 的产率随温度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曲线①代表 CO 的选择性B .300 。C之后以反应 i 为主C .某温度下平衡后,向该容器中充入 1molAr ,乙醇的平衡转化率会增大D .乙醇的平衡转化率为 80% 、CO 的选择性为 60%时,c(CO2)=0.64mol·L-1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58 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8 分。15 .(原创)(14 分)按要求解答下列问题。(1)H2SO3 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 。 Na2SO3 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 (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2)向 0.1mol·L-1H2SO3 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至 pH=6 ,此时溶液中 [已知 Ka1(H2SO3)=1.4×10-2 ,Ka2(H2 SO3)=6.0×10-8]。(3)常温下,将 100mL pH=12 的氢氧化钠溶液 pH 变为 11:若用水稀释,则加入水的体积为 mL;若用pH=10 的氢氧化钠溶液,应加入 mL(均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4)相同浓度的下列溶液中:①NH4Cl ②NH4HCO3 ③(NH4)2CO3 ④(NH4)2SO4 ⑤NH4HSO4⑥(NH4)2Fe(SO4)2 ,c(NH)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序号)。16.(改编自《步步高》203 页第4 题)(15 分)砷的化合物可用于半导体领域。I .一种从酸性高浓度含砷废水(砷主要以 H3AsO3 形式存在)中回收 As2O3 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① As2S3 +6NaOH==Na3AsO3 + Na3AsS3 + H2O ;② As2S3 + 3S2— ≈ 2AsS— 。(1)H3AsO3 中 As 的化合价为 ;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 。(2)“沉砷”过程中 FeS 是否可以用过量的Na2S 替换 (填“是”或“否”);请从平衡移动 的角度解释原因: 。(3)向滤液2 中通入氧气进行“氧化脱硫 ”,脱硫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4)“还原”过程中,一定量 SO2 将 H3AsO4 恰好完全还原,则 n(SO2):n(H3AsO4)= 。II .常温下,通过滴加相同浓度的盐酸或 KOH 溶液来调节 0.01mol/LNa2HAsO3 溶液的 pH ,测 得含砷的各物种的分布分数与溶液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5)由图可知,H3AsO3 为 元弱酸;该温度下,Ka1(H3AsO3)=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aH2AsO3 溶于水,所得溶液中H2AsO3— 的水解程度小于其电离程度B .水的电离程度:a 点>b 点C .c 点溶液中,c(Na + ) = 4c(HAsO— ) + 2c(H 2AsO) + 2c(AsO— )17 .(14 分)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临床常见的贫血是缺铁性贫血。某实验小组为了分析 某补血剂 FeSO4·7H2O 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设计如下实验。步骤一:精确称量样品 15.0g ,加入适量硫酸溶解并配制成 250mL 溶液。步骤二:取所配溶液 25.00mL 于锥形瓶中,用 0.1000mol·L-1KMnO4 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操 作 3 次,记录消耗 KMnO4 溶液的体积。(1)步骤二中 KMnO4 溶液应用_____(选“a”或者“b”)滴定管盛装。滴定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滴定前,有关滴定管的正确操作为(选出正确操作并按序排列):检漏→蒸馏水洗涤→( )→( )→( )→( )→( )→开始滴定。a .装入 0.1000mol·L-1KMnO4 溶液溶液至零刻度以上b .用 0.1000mol·L-1KMnO4 溶液溶液润洗 2 至 3 次c .排除气泡d .记录起始读数e .调整液面至零刻度或零刻度以下(3)滴定时,用左手控制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 , 直到滴定终点。(4)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5)滴定数据如下表,则所测补血剂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 0. 1%)。实验序号 待测溶液体积/mL 0.1000mol·L-1KMnO4 溶液体积/mL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1 25.00 0.00 19.022 25.00 0.56 20.003 25.00 0.22 19.20(6)下列情况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a .盛装 KMnO4 溶液的滴定管,未用 KMnO4 溶液润洗b .盛装补血剂样品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后未用样品溶液润洗c .盛装 KMnO4 溶液的滴定管,滴定前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d .滴定过程中锥形瓶里不慎有液体溅出e .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7)若该小组配制溶液和滴定操作时引起的误差忽略,最终所测补血剂中铁元素含量仍偏小,其可能的原因是 。18.(15 分)利用废气中的 CO2 可以制取甲醇:CO2 (g) + 3H2 (g) ≈ CH3OH(g) + H2 O(g) ΔH < 0 。(1)回答下列问题:①该反应在___________。A .高温自发 B .低温自发 C .高温低温均自发 D .高温低温均不自发 ②一定温度下,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按化学计量数比投料进行该反应,下列不能说明反应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B .容器内气体总压强不再变化C .2v正(CO2)=v逆(H2O) D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③对于该反应,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 CO2 平衡转化率的是 。A .升高温度 B .增大压强C .提高原料气中 CO2(g)的比例 D .使用高效催化剂(2)以 CO2 、H2 为原料合成 CH3OH 涉及的主要反应常有以下几个:i .CO2 (g) + 3H2 (g) ≈ CH3OH(g) + H2O(g) Δ H1 = —48.5kJ . mol — 1ii .CO(g) + 2H 2 (g) ≈ CH3OH(g) ΔH2 = —92.4kJ . mol — 1iii .CO2 (g) + H2 (g) ≈ CO(g) + H2O(g) Δ H3回答下列问题:④ΔH3= kJ·mol-1。⑤不同压强下,按照 n(CO2):n(H2)=1:3 投料,实验测定 CO2 的平衡转化率和 CH3OH 的平衡产率 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CO2 的平衡转化率 的平衡产率 其中纵坐标表示 CO2 平衡转化率的是图 (填“甲”或“乙”);压强p1、p2、p3 由大到小的 顺序为 。⑥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 V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 1mol CO2 和 3mol H2 发生上述反应,达到 平衡时,容器中 CH3OH(g)为 0.4mol,CO 为 0.3mol,此时 H2(g)的浓度为 ,反应 iii 的平衡常数 K=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42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答案 A/B D B A B D D C D B C B C 任选一个选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15.(14分,每空2分)(1),(2)6×10-2(3)900;1000(4)⑥④③⑤①②16.(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3(1分);第四周期第V A族(2)否(1分);,加入过量Na2S,溶液中c(S2-)增大,平衡正向移动不利于“沉砷”(答案合理即可)(3) == ↓(4)1或1:1(5)三(1分);10-9.2或6.31×10-10或6.3×10-10。(6)C17.(14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a(1分); ==(2)baced(3)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1分)(4)滴入最后半滴KMnO4溶液时,溶液出现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5)35.5%(6)ac(7)溶解的空气中的氧气将Fe2+氧化为Fe3+,导致所用KMnO4溶液的体积偏小18.(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①B ②CD ③B(2)④+43.9⑤乙(1分);p1 > p2 > p3⑥ (不写单位扣1分) 或0.4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化学.docx 化学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