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博文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博文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卷
题号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总分
得分
第一部分 积累和运用(35 分)
一、选一选(每题 2分,共 20 分)
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________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2)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________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3)春天像小姑娘,________的,笑着,走着。
A. 呼朋引伴 烘托 花枝招展
B. 欢天喜地 衬托 浓妆艳抹
C. 成群结队 渲染 花枝招展
D. 呼朋引伴 衬托 浓妆艳抹
2.下列对《观沧海》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对象。
B.诗中对大海摹其形、绘其神,力求表现大海包容万物、宽阔浩荡的特征。
C.全诗虚实结合,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怀的当是实写大海的句子。
D.诗人借景抒情,把大海的壮阔景象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碣石(jié) 澹澹(dàn)   竦峙(shì)
B.萧瑟(sè) 灿烂(càn) 啼叫(tí)
C.愁心(chóu) 悬挂(xuán) 枯藤(kù)
D.残夜(cán) 潮平(zhāo)    天涯(yá)
4.古代诗歌鉴赏; 下面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用“杨花”和“子规”两个景物,点明暮春时令,烘托出凄凉悲惋的氛围。
B.第二句写诗人得知挚友被贬偏远之地,含蓄地表现了诗人的惊愕痛惜之情。
C.第三四句抒情寄慨,诗人因怀才不遇而生的“愁心”,给诗中意象涂上浪漫的色彩。
D.诗人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看成知人意、达人情的使者,有助于情感的表达,使诗味更加醇厚。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的作者是朱自清,江苏扬州人,是著名的诗人、学者、散文家。
B.《济南的冬天》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主要作品有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
C.二十四节气中属于春天的节气有春节、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D.我国古诗有律诗、绝句等,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是一首七言律诗。
6. 下列对《观沧海》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是诗人北征乌桓胜利后所作,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写出了大海的壮阔和山岛的高耸。
C 诗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两句是实写,表现了大海的广阔。
D 全诗语言质朴,气势磅礴,体现了曹操诗歌"慷慨悲凉"的风格。
7. 下列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B "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
C 后两句将明月人格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同情。
D 全诗情景交融,语言凝练,体现了李白诗歌清新自然的风格。
8. 下列对《次北固山下》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诗人漂泊他乡,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
B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绘了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景象。
C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夜未消尽,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蕴含了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D 尾联写诗人看到北归的大雁,希望大雁能将家书带到家乡,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9. 下列对《天净沙·秋思》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描写自然景物的佳作,被誉为"秋思之祖"。
B 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
C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句,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营造了凄凉的氛围。
D 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直抒胸臆,表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10.对下面两首许歌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甲】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乙】
除夜①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②明朝又一年。
注释:①除夜:除夕之夜。②霜鬓:两鬓的白发。
A.两首诗都是作者旅居他乡,在新年来临之时,有感而发创作的诗篇。
B.客路青山外:驿路在青山之外,停船后诗人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暗含游玩的快乐。
C.旅馆寒灯独不眠:除夕之夜,诗人远离家人,身居客舍,眼前那盏灯竟变得“寒”气袭人了。
D.两首诗表达了一个相同的主题,就是都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分)
11. 作者及课文背景
(1)《春》的作者是________,原名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________、学者。
(2) 《 ________ 》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 ________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
1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碣   石
(2)澹澹      
(3)丰茂   
(4)竦zhì     
(5)萧sè     
(6)归 yàn   
三、名句默写(每空 1 分,共 10分)
13.《观沧海》中曹操以 “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勾勒出大海雄浑壮阔的全景,奠定全诗慷慨悲壮的基调。
14. 王湾《次北固山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1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借 “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明友人被贬之地的荒凉,烘托悲凉氛围。
16.《天净沙 秋思》中马致远以 “______,______,______” 三组意象叠加,勾勒出秋日黄昏的萧瑟画面。
17.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 “______” 喻指友人被贬之地的偏远。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45 分)
一、古诗鉴赏(6 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8.首句 “杨花落尽子规啼” 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赏析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这两句诗。(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2 0分)
咏雪
《世说新语》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俄而雪骤( )
(2)撒盐空中差可拟( )
(3)未若柳絮因风起( )
2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营造了温馨的家庭氛围。
B.胡儿和兄女的比喻都抓住了雪花的特点,各有妙处。
C.谢太傅对兄女的回答更为赞赏,从“大笑乐”可以看出。
D.文章结尾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突出她的才华。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陈太丘与友期行 ( )(2)尊君在不( )
(3)去后乃至 ( ) (4)下车引之( )
24.翻译下列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外现代文阅读(14 分)
四季的雨
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般的雨点就打来了。可这时雨也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住身上的干净。可光头浇,洗个雨澡却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地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在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没有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但是,在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而近处池畦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忽然到了晚间,水银柱降下来,黎明提前敲着窗户,你睁眼一看,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柔软的雪被,地上的光亮比天上还亮。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
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但在北方干燥的城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
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25.文章分别描写了四季的雨的哪些特点?(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文章第 3 段中 “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作者为什么喜欢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作文(40 分)
2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亲爱的同学们,当你迈进初中大门的时候,你的新生活就已经开始了! 在这里,你认识了新的同学,新的老师,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这段时间以来,初一生活给你留下的是什么印象呢
请以“七年级的滋味”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