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一中学北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一中学北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大单元考试
地理答题卡

名:
准考证号:
贴条形码区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
考生禁填:
缺考标记

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违纪标记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mm黑色签字笔
以上标志由监考人员用2B铅笔填涂
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
选择题填涂样例:
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正确填涂■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错误填涂×!I1I/1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2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AJ[B][C][D]
6[AJ[B][C][D]
11 [A][B][c][D]
16[A][B][C][D]21[AJ[B][C][D]
2[A][B][C][D]
7[AJ[B][C][D]
12 [A][B][c][D]
17[AJ[B][CI[D]22[AJ[B][C][D]
3[AJ[B][C][D]
8[A][B][C][D]13[A][B][C][D]
18[A][B][C][D]23[A][B][C][D]
4[A][B][C][D]
9[AJ[B][C][D]
14[AJ[B][C][D]
19[A][B][C][D]24[A][B][C][D]
5 [A][B][c][D]10[A][B][c][D]15 [A][B][c][D]
20[AJ[B][C][D]25[A][B][CI[D]
26[AJ[B][C][D]31[AJ[B][C][D]
27[A][B][C][D]
32[AJ[B][C][D]
28[A][B][C][D]
29[AJ[B][C][D]
30[AJ[B][C][D]
二、非选择题题:
本大题共3小题,共36分。
33.(12分)
(1)(4分)
(2)(2分)
(3)(2分)
(4)(2分)
(5)(2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34.(12分)
(1)
(2)
35.(12分)
(1)
(2)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新泰一中北校第一次大单元考试
地理试题
2025年10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2分,共64分)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运动”示意图(如图),回答1-2题。
B
23°26'N
23°26'S
D
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这一天()
A.地球公转速度还在加快B.晨昏线与极圈重合
C.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快D.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2.下列如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其中代表晨线的线段数字是()
A.②④⑤B.①③⑤C.①③⑥D.②④⑥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历法中的特定节令,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二十四
节气准确地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
春分
常生产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右图
谷雨
清明
惊蛰
雨水
立夏
为二十四节气的划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
小满人
立春大寒
下芒种
小寒
小题。
夏至
冬至
小暑
大雪
大暑大
立秋
立冬丫小雪
3.二十四节气能够反映()
处暑匀露寒露
霜降
A.地球公转地轴倾斜角度
秋分
地理试题
第1页共12页
B.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变化
C.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
D.太阳公转的角速度变化
4.下列地球公转速度最接近的两个节气是()
A.夏至与大暑B.白露与寒露
C.小雪与大雪D.清明与惊垫
“点苍山下,白族人家,风花雪月,三方一壁”,右图是我国云南省大理白族
自治州传统民居和当地的风频玫瑰图。完成下面小题。
点苍山
正房
冷冷
厢房
照壁
风向
5.白族传统民居正房坐西朝东,其原因是()
A.采光
B.观景
C.防涝
D.避风
6.“三方一壁”中的一壁指照壁,其表面多用白色涂料,通过反射可增加正房的
采光时间,下列时段(地方时)增光作用明显的是()
A.5~7时
B.9~11时
C.14~16时D.19~20时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①为沉积物,②~⑧为岩石。读图,完成
下面小题。
2-2


⑥田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地理试题
第2页共12页
A.甲处为良好的储油地质构造
B.乙处对应的地表形态为山谷
C.岩层由老到新可能是④⑤⑧
D.岩石中⑧可能含有生物化石
8.上图中①代表的沉积物和②⑤⑧所代表岩石类型之间的转化关系符合()
菱一明
一聊
B.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8月25日6时48分(当地时间8月25
日8时48分)在日本本州岛东海岸远海发生5.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
中位于北纬39.50度,东经143.55度。据日本广播协会(NHK)8日报道,当地
时间当天18时28分左右,日本宫城县近海海域发生5.5级地震,最大震感为4,
震源深度50公里。当地时间8日凌晨2时50分至早上8时7分,日本九州岛西
南部连续发生4次地震,最大震级4.4级。右图为日本轮廓图,据此完成下面小
题。


9.日本地区频繁发生地震是由于该地处于()
A.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
B.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消亡边界
C.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生长边界
D.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生长边界
10.日本发生地震可能带来的危害不包括()
A.海啸
B.海水倒灌
C.台风
D.山体滑坡
2022年1月的某天,甲、乙、丙、丁四架飞机以同样的速度沿所在纬线自西
地理试题
第3页共12页新泰一中北校高二第一次大单元考试
地理答案
2025年10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2分,共64分)
1.A, 2.A 3.C 4.A【分析】本组选择题以二十四节气为背景材料设置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球公转运动特点等相关知识的掌握,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
3.根据所学知识,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空间位置,所以二十四节气能够反映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因此C项正确。而地球公转地轴倾斜角度、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变化及太阳公转的角速度变化均无法通过二十四节气推测,因此ABD错误。故选C。
4.根据所学知识,地球公转轨道形状为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每年的1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此时公转速度最快;每年的7月初则位于远日点,此时公转速度最慢,地球由近日点向远日点运动时,公转速度变慢,由远日点向近日点运动时公转速度变快,因此不同日期的地球公转速度以近日点和远日点为中心对称,而夏至与大暑正好与远日点(7月初)相差的时间相差不大,故地球在夏至与大暑时的公转速度相近,所以A项正确。白露与寒露、小雪与大雪处在地球公转轨道从远日点向近日点移动期间,公转速度逐渐加快,因此白露与寒露、小雪与大雪的公转速度并不相同,所以BC错误。清明与惊垫处在地球公转轨道从近日点向远日点移动期间,公转速度逐渐变慢,因二者的公转速度并不相同,所以D项错误。故选A。
5.D 6.C【解析】5.由图可知,该区域西方有点苍山,东方有洱海,两者之间由于比热容的差异形成的明显的湖陆风现象,由风频玫瑰图也可看出,盛行风向为西南方向,房屋坐西朝东可以减小风力对房屋内部的影响,故D选项正确;采光、观景、防涝都不是该地正房坐西朝东的主要原因,ABC选项错误。所以选D。
6.正房与照壁的位置关系为正东正西,在下午14时到16时太阳方位位于南偏西,照壁朝向正房的一侧可以被照亮,部分光线能够被反射入正房,增加正房采光时间,故C选项正确;5~7时、9~11时太阳偏东,照壁朝向正房的一侧不会被照亮,AB选项错误;当地纬度位置较低,全年中的大部分时间19~20时无光照,D选项错误。所以选C。
7.C 8.B【解析】7.甲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背斜才是良好的储油地质构造,A错;乙处对应的地表是平坦的,B错;岩石⑧为变质岩,不可能含有生物化石,D错;⑤是岩浆上升冷凝形成的岩浆岩,岩浆岩形成时间晚于其所切穿的沉积岩,因此⑤形成时间晚于④,⑧是④在岩浆侵入时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因此⑧形成时间晚于⑤,因此可知,图中岩层由老到新可能依次为④⑤⑧,C正确。故选C。
8.据图并结合所学可知,①是沉积物,②是沉积物下面的沉积岩,⑤是岩浆上升冷凝形成的岩浆岩,⑧是④在高温高压下变质形成的变质岩。沉积物和沉积岩可以相互转化,且都可转化为变质岩,变质岩、沉积岩和岩浆岩都可以转化为沉积物,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B 10.C
【解析】9.由所学板块构造知识可知,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海域,处于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位于板块消亡边界,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发生在近海海域的地震会引发海啸和海水倒灌,AB不符合题意;台风是热带、副热带洋面上形成的低压系统,与地震无关,C符合题意;日本多山地,地震会引发山体滑坡,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A【解析】1.由所学知识可知,纬线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甲、乙、丙、丁四架飞机以同样的速度沿所在纬线自西向东飞行,则单位时间飞行的距离相同,跨过的经度范围由大到小依次为甲、乙、丁、丙,因此四架飞机的运动角速度由快到慢依次为甲、乙、丁、丙,A项正确。
12.A 1 3.C 【解析】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救援队于2月8日4时30分(东三区区时)抵达阿达纳机场,北京(东八区)在阿达纳东侧,两地相差区时为5个小时。根据“东加西减”可得,救援队到达阿达纳时,北京时间为2月8日9时30分,根据材料提供的起飞时间计算可得,航行用时约10.5小时,A正确;通过计算可知,起飞时东九区为24点整,即东九区到东十二区(三个时区)为2月8日,其余部分为2月7日,因此起飞时全球大部分处于2月7日,B错误;该救援队是往西飞行,一直处于夜半球,C错误;最佳航向应该为先西北再西南,D错误;故选A。
3.根据材料可知,救援时间为2月8日至2月17日,此时太阳一直处于南半球且逐渐向北移动,故阿达纳日出方位逐渐偏北,A错误;该地昼短夜长但是昼应该逐渐变长,日落时刻逐渐推迟,C正确,B错误;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和阿达纳之间纬度差逐渐缩小,根据计算可知阿达纳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D错误;故选C
14.D 1 5.C【解析】14.由所学知识可知,2018年10月24日9时是北京时间,即东八区的区时,据此可以判断西一区为0时,则西一区到东十二区都属于10月24日的范围,约占13个时区,则23日的范围约点11个时区,因此全球属于10月24日与23日的范围比是13:11,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5.日出方位相同,则太阳直射在同一条纬线上。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知,一年中直射同一条纬线的两个日期关于两至日对称,从2018年10月24日至12月22日大约需要59天,冬至日过后59天的日期大约2019年2月19日,这两个日期直射点位置相同,因此拍摄者可以在同样地点拍得同样方位日出的照片,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答案】16.B 17.D【解析】16.河流侵蚀作用会使地表物质被破坏、搬运,不会形成岛屿,A错误;长江携带泥沙,在入海口处地势平缓、流速减慢,泥沙沉积,逐渐形成长兴岛、横沙岛等冲积岛,主要地质作用是河流沉积作用,B正确;该区域位于河口,风力沉积作用不是岛屿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C错误;潮汐侵蚀作用是对地表物质的侵蚀破坏,不会形成岛屿,D错误。故选B。
17.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使水流向右偏。长江入海口在北半球,南支河道位于右岸(相对于河流流向),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水流向右偏,对南支河道右侧岸线侵蚀作用更强,河道会逐渐拓宽。北支河道位于左岸,水量减少,流速减慢,以沉积为主,河道会逐渐变窄,D正确,排除ABC。故选D。
18.B 19.A 【解析】18.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可知,甲为沉积岩,乙为岩浆岩,丙为岩浆,丁为变质岩。变质岩经过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故①为外力作用;岩浆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故②为变质作用;岩浆经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故③为冷却凝固;三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经过重熔再生形成岩浆,故④为重熔再生。故选B项。
19.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可知,甲为沉积岩,乙为岩浆岩,丙为岩浆,丁为变质岩。喀斯特地貌是由石灰岩组成的,石灰岩是沉积岩,对应图中的甲,故A项正确。
【答案】20.B 21.A
【答案】22.B 23.B 24.D【解析】15. 洪积扇的形成需要两个基本条件:洪水携带碎屑物质和出山口处坡度骤减导致物质堆积,由图可知,贺兰山东部洪积扇集中连片,同时每个洪积扇因山区河流而形成,众多河流沟谷形成连片的洪积扇,B说法正确;地下水与洪积扇的形成无直接关联,A说法错误;岩石裸露可能提供碎屑物质,但若无洪水搬运,物质无法被搬运至山口堆积,C说法错误;坡度和缓不利于洪水快速流出山口,D说法错误。故选B。16.河流搬运能力越强、搬运距离越短,砾石越难被磨蚀或沉积,堆积物中砾石占比越高;反之,砾石占比越低。由图可知,形成甲地洪积扇的河流源于低山,山体相对高度较小,搬运能力弱,较长的流程使洪水在搬运过程中,砾石因重力大、易沉积,或在流动中被磨蚀为细颗粒物质,导致砾石较少,①④正确,③错误;若地表破碎,反而可能使更多砾石被搬运至山口,与“甲地砾石较少”矛盾,②错误。故选B。
17.该地虽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但洪积扇地区因有河流经过,其扇缘地带是水分最充足的地区,A错误;耕地分布主要取决于自然条件,人口稀少是耕地少的结果而非原因,B错误;贺兰山东麓洪积扇位于山麓地带,海拔较低,C错误;材料中说明贺兰山南部洪积扇堆积物以砾石为主,不易形成土层,故土层浅薄,D正确;故选D。
【答案】25. A 26.C 27.B
【答案】28.C 29.B 【解析】28.根据材料可知,小明家在21° 34′N,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可以计算出正午太阳高度是90°-(23°26′+21°34′)=45°,所以影长与楼高相等,为45米。楼间距是30米,楼层高3米,冬至日阴影可到5楼(15米高)。不想买太高的楼层,又怕冬季正午室内晒不到太阳,那么小黄家最好买6楼,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9.该地位于北半球,夏季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停车场的最东侧和最西侧受阳光照射时间较长,而甲、丙两车位,靠近最东侧,被阳光照射时间较长,故不能选,AC排除;乙、丁两车位位于停车场的中部,但乙车位更靠近南侧楼房,受到南楼的遮挡时间更长,所以相比丁车位受阳光照射时间较短,B正确,D错误;故选B。
【答案】30.B 【解析】30.由图可知,甲地的经纬度是(30°N,30°W);乙地的经纬度是(30°N,30°E)。甲地与乙地位于同一纬线上,昼夜长短相同,①正确;甲地位于乙地的正西方向,日出时间较乙地晚,②错误;同一纬线上自转速度相同,③正确;根据经纬度位置可以推断,甲地位于大西洋,乙地位于陆地,两地海陆位置不同,水热条件及其组合不同,气候特征不同,④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答案】31.B 32.A
【解析】31.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热水器吸热面应与当地正午太阳光线垂直,则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与正午太阳高度互余,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附近,当地纬度为35°N,则该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35°=55°,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应为35°,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2.当热水器的吸热面与地面夹角调节到最大值时,也是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时,当地位于北半球,纬度是35°N,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北半球冬至日,南半球为夏季,南极洲大陆冰川外围融冰形成的冰山较多,则南太平洋漂浮的冰山较多,A正确;北半球冬至日时,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B错误;北半球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离太阳直射点最远,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了一年中的最小值,C错误;北半球冬至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D错误。故选A。
二、综合题(36)
【答案】(1) (23°26′N,120°W) 8小时
(2)4小时 (3)C (4)A (5)90°E
27..【答案】(1)地貌类型:背斜谷。形成过程:该地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和断层作用,多裂隙发育,易被外力侵蚀,形成地势低洼的谷地(背斜谷),同时来自周边地区的降水和冰雪融水不断汇入谷地,积水成湖。
(2)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山区地面起伏大,修建交通线的成本及技术难度较大,因此山区主要发展成本及技术要求较低的公路。对线路布局的影响:山区的交通线主要布局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山区地面起伏大,陡坡多,为降低线路的坡度,山区的交通线往往呈“之”字形迂回前行。
【答案】(1)两侧地块(贺兰山和鄂尔多斯高原)相对抬升,宁夏平原断裂下陷;黄河自上游携带大量泥沙在此堆积而成。
(2)山区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河流携带大量砾石和泥沙;在河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开阔,流速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